第六讲议程设置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0970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议程设置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六讲议程设置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六讲议程设置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六讲议程设置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六讲议程设置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议程设置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议程设置理论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议程设置理论,概念的提出:麦克斯维尔麦库姆斯、唐纳德肖可以持续地触发新的问题,从而不断深化这一理论探讨的主题是在诸多研究者接力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发展完善而成的“议程设置理论”成为贯穿多个传播学奠基人的重要理论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拉斯维尔明确大众传媒的“环境监控”功能拉扎斯菲尔德确认媒体的“地位赋予”功能,议题被媒体赋予显著性的特征,一、“议程设置”概念扫描,“议程设置”概念的提出,“议程设置”概念寻根,1972 年麦库姆和肖发表于舆论季刊上的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正式提出理论假设: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该理论

2、假设探讨的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大众媒介、真实世界的再现、人们在头脑中构建的事件图景,“议程设置”概念溯源,1922年,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研究的正是这个问题:真实的世界“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而无法直接去了解”人们需要一个简单化的图景来把握外在的世界求助媒体形成“拟态环境”新闻媒介是我们头脑中图画的主要来源“大众”是靠不住的,需要“精英治国”“精英治国”和“不可靠的大众”通过媒体互动,构成了议程设置理论的原型,“议程设置”概念溯源,1963年,伯纳德科恩以隐喻的方式提出:媒体在决定人们如何想(Telling people what to think)方面作用不大,而在告诉人们想什么问题(Telli

3、ng its readers what to think about)方面非常成功是对强效果论和有限效果论的调和对“效果”做了细分:A,想什么(间接效果)B,如何想(直接效果)认为媒体的作用在于影响人们的认知方面,而不是影响思维方式,麦库姆斯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认识,议程设置以相当具体的细节描绘了在政治与公共事务方面大众媒介对我们头脑中图画的影响。具体来说,议程设置是一个关于显要性转移的理论,亦即大众媒介描绘的关于世界的重要图画转移到我们头脑中,成为我们头脑中的图画其核心理论观点是,媒介图画中的显著成分会成为受众图画中的显著成分。 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对“议程”的理解,议程:是

4、指在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issue)。此处所说的问题(issue)是指较为宏观的社会问题,比如经济问题、环境问题、外交问题等,并不是某个具体的话题(topic)。议程中的某个问题的相对重要程度,可以称为问题的显著性。,议程设置理论为传播学影响研究带来的新思路,一、该效果理论一改关注态度和行为的研究传统,转而将注意力放在大众媒体对认知的影响上(关注的是“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三、提出大众传播对于公众的环境认知具有强大的影响,是对有限效果理论的修正,认为在认知层面上大众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二、关注的是整个信息环境对公众的影响,而不是某条信息的微观影响,四、理论形象地

5、说明了大众媒体、公众意见和政治过程之间的关系,二、议程设置研究的拓展,首先,相关性并不等于因果性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高度相关并不能说明是媒体议程影响了公众议程,也可能是媒体议程反映了公众议程,也可能是二者同时受到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其次,研究只讨论了拟态环境和公众认知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现实这一重要变量的忽略,使这一研究的说服性存在很大不足。,加入“社会现实”的变量,通过更长时间段的数据对比以验证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接下来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1968年研究的简单化倾向,推进研究之一1972年夏洛特调查,贡献一:考察了一个真实而长期(10年)的议程变化过程,用经验性证据说明了议

6、程设置过程的存在贡献二:加入了“现实世界”指标,全面讨论了李普曼提到的现实、大众媒体和公众三方的关系,使研究更加全面、立体,推进研究之二1973年冯克豪瑟的越战研究,铺垫效果研究媒介议程告诉人们“怎么想”,艾英戈、金德在1987年出版的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中提出了电视新闻的铺垫效果:“通过唤起对某些问题的注意,并忽略另外一些问题,影响观众对政府、总统、政治和公职候选人进行评价的标准。”,核心内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对于公众作出相关决策会产生累积效果,由于铺垫效果的存在,媒介议程不但会影响公众对其内容的重要性和显著性的认知,而且还涉及到对政治候选人的价值评价标准,即成功地告诉人们“怎么

7、想”,议程设置的第二层属性议程设置,媒介不仅引导我们将注意力投向各种各样的“对象”(objects),比如说公共议题或政治人物,而且引导我们关心这些对象的“属性”(attributes)。很多时候这两种效果被分别称为议程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在第一层,媒介影响议题及其它一些对象的显著性;在第二层,媒介影响这些对象的属性的显著性。,传统的议程设置研究的是由媒体对象议程向公众对象议程的传递,议程设置的第二层研究的是由媒体属性议程向公众属性议程的传递,在这两层之间,媒体的属性议程还会影响公众的对象议程。,宏观视野的议程设置理论模型,增加维度:1、媒体议程的来源2、政策议程与媒体议程及公众议程的关系3

8、、不同议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940年用其独特方法(“拉扎斯菲尔德指数” 的数学模型)对当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详细调查,旨在探讨媒介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1944人民的选择报告发表,其方法引起广泛关注,议程设置研究的转向媒体议程来源,对于媒体议程来源的研究构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议程设置研究的一个热点,影响媒体议程的因素:1、媒体影响力。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或新闻来源常常设置其他媒体的议程(“媒体间议程设置”)2、信息源,主要是政治人物和公关机构3、偶然的诱发事件4、媒体的报道框架,对公众议程的研究,公众议程的影响因素1、信源的可信性2、个人媒体的接触量3、人际传播4、个人经验5、定向需求,议程间的零和博弈通常一个人的议程限于57个,议程融合理论(Agenda melding),观点: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必须通过加入某个社会群体来降低认知不协调,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性。为了融入自己想要加入的群体,个人必须接触与该群体相关的媒体,使自己的议程与这一群体的议程一致。,议程融合过程:决定群体归属是否具有该群体所需的信息定向需求媒体接触议程设置的第一层议程设置的第二层,议程融合理论整合了多个既有的研究成果使用与满足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分析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