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1208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ppt课件.ppt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页,注意概述,一、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状态时,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关注某些事物,并且能忽视其他的事物的特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注意状态所达到的程度,如聚精会神或者心不在焉,表明的就是注意的不同程度。 当个人的注意集中时,神经系统就会增强对某些兴奋的刺激,同时也会抑制其他无关刺激,从而使心理活动的对象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对无关刺激抑制的结果。,注意概述,二、注意的分类,(一)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两类: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二是主体自身的状态。,注意概述,二、注意

2、的分类,(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即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且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并受人的意识自觉调节和支配。有意注意依赖于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积极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活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1,2,3,4,注意概述,三、影响注意的因素,(一)生理因素,引起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生理原因主要是学前儿童的自身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神经系统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导致学前儿童的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第二,疲劳是造成学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原因。学前儿童的精神经常处于紧绷状态或者长时间关注某一种

3、事物,都会产生疲劳;如果学前儿童过度兴奋,并且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也容易造成注意力的分散。第三,不同气质类型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同。有研究表明,胆汁质学前儿童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容易波动。,注意概述,三、影响注意的因素,(二)客观因素,1教育原因,注意概述,三、影响注意的因素,(二)客观因素,2环境原因,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能轻易被环境中的无关刺激所吸引,环境过于嘈杂、过多的声音和较为奇特的事物等,都可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有实验表明,如果学前儿童对正在进行的活动不感兴趣或者学前教师提供的活动形式太多,他们就会左顾右盼,很难把注意力放在活动上。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教师没有

4、掌握科学的注意规律,不了解怎么利用学前儿童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间的转换,也是造成注意不集中的原因之一。例如,教师试图用新奇的刺激来引起学前儿童的注意,最初他们还有一定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便不再对刺激产生注意。,注意概述,四、注意的品质,(一)学前儿童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我们所说的“一目十行”说的就是注意的范围问题。学前儿童的注意广度比较狭窄,成人在0.1秒的时间内,能够注意到46个相互间无联系的对象,而学前儿童最多只能把握23个对象。随着学前儿童年龄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以及生活实践的锻炼,他们的注意的广度会逐渐扩大,直至成人水平。影

5、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象的特点,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注意的广度也就越大;二是个体经验和心理状态,个体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注意范围大,处于紧张状态下注意的范围小。,注意概述,四、注意的品质,(二)学前儿童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一定的事物或是一类活动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学前儿童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很难长时间地指向和集中于同一对象。注意的稳定性与人的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如果学前儿童对活动感兴趣,就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如果学前儿童对活动不感兴趣,并且活动内容枯燥乏味,他们注意的时间就会很短。与注意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分散,即我们常说的分心。影响注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

6、 是否有明确的任务; 是否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注意对象的内容是否丰富; 活动的方式是否多样化; 个体的情绪和身体状况等。,注意概述,四、注意的品质,(三)学前儿童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特点,我们常说的“一心二用”就是利用了注意的分配。通常来说,人们很难同时完成两件要求高度集中注意的事情,但是,在其中一件事已经达到熟练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注意的分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活动要求我们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例如,教师在讲课时,一边讲授,一边板书或操作电脑,一边还要观察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注意分配对幼儿初期的学前儿童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7、到学前末期时,56岁的学前儿童已经基本可以实现注意的分配。例如,在做操时,他们可以既注意自己的动作,又能兼顾做操的整体队形。,注意概述,四、注意的品质,(四)学前儿童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有目的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难易和快慢,主要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前后活动的联系、个人的兴趣和情感强弱以及已有的习惯等因素。一般来讲,如果原来注意的紧张度高、前后活动关系不大、人们依恋并沉浸于前一活动或新注意的对象不大符合自己的情感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困难;反之就较容易。例如,写文章时,起初总觉得很难下笔,写好开头后,注意完全转移并

8、集中在这方面,写作的效率也会提高。,注意概述,五、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注意与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注意是心理现象与环境之间的桥梁,是感知觉的先决条件。首先,儿童必须通过注意与外界建立联系,从而进一步获取外界信息,了解周围的环境;其次,注意是感知觉的基础,而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如果一切认识活动没有了注意的指向与集中,就会变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再次,注意是研究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重要指标,例如,儿童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表现来了解。,注意概述,五、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二)注意与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注意是学前儿童感知存在,进行思维和想象的开端

9、,注意力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首先,注意能使儿童感知到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的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有意识记忆的进行;其次,注意能加强儿童观察的有意性、细致性和理解性,同时还能加强儿童思维活动以及实践活动的持久性;再次,从学习效果看,儿童集中注意力时,学习效果好,能力提高也快,能够进一步促进智力的发展。,注意概述,五、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三)注意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注意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有利于学前儿童及时发现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新环境。注意力差的儿童往往不能及时跟上周围环境的变化,并且抑制力较差,不能很

10、好地遵守集体行为规则;情况严重的会伴随多动发生,这对人际交往以及道德行为和人格发展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特点,(一)03岁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巴甫洛夫认为,环境中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的全身反应,这种反应是自主神经系统引起的,是一种定向反射。因为新生儿的心理活动极少能表现出来,这些反射的表现就成为研究新生儿注意的重要数据,例如,瞳孔放大、心率变化和吸吮速度等。新生儿大多处于睡眠状态,过了满月之后,开始逐渐形成较规律的作息,对外界事物的注意也不断增加,无意注意开始迅速发展。处于婴儿期的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的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11、对物体的注意按照由局部到整体的规律发展。第二,经验开始在学前儿童的注意中发挥作用,他们会对比较熟悉的事物增加注意。第三,动作协调的无意注意开始出现,由最初的单独注视发展到眼手协调。,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特点,(二)36岁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生动的形象、鲜明的颜色、强烈的声音、突然出现或变化的刺激物,都容易引起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例如卡通图片、动画片和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都比较能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小朋友们都在做游戏,突然有一个小朋友大哭起来,就会把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一、学前儿

12、童无意注意的发展特点,(二)36岁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生动的形象、鲜明的颜色、强烈的声音、突然出现或变化的刺激物,都容易引起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例如卡通图片、动画片和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都比较能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小朋友们都在做游戏,突然有一个小朋友大哭起来,就会把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特点,(二)36岁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2与学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随着对周围环境接触的增多和了解的加深,学前儿童就会形成知识的积累,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情绪

13、情感也都在不断地发展,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这时,符合他们兴趣的事物就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例如,对动物感兴趣的学前儿童,在看到小狗时就会表现得很兴奋,并且想去靠近小狗。,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特点,(二)36岁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3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随年龄增长不断稳定和深入,小班儿童的无意注意较为突出,他们的注意容易被新奇、强烈以及运动的事物吸引,没有很强的稳定性。中班儿童的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并且注意的集中程度也较高。36岁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经高度发展,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能集中注意更长

14、的时间。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他们的关注内容开始从事物的表面特征转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即使是他们不感兴趣的事物,也能保持一定的注意。,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136岁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额叶是有意注意的控制中枢所在,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尚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到7岁时才能达到成熟水平。一般而言,34岁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只能保持35分钟,45岁学前儿童在正确的教育下能保持10分钟,56岁学前儿童能保持15分钟左右。可见其发展水平大大低于无意注意。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其有意注意。,学前儿童注

15、意的发展特点,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236岁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形成需要成人的引导。成人的作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前儿童明确注意的目的和任务,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二是用语言组织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如通过提问:“小朋友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引导他们注意的指向等。,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336岁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在活动中完成的,由于受学前儿童整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有意注意的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级的。学前儿童的有意注意需要依靠活动和操作来维持,当他们有直接操作的对象时,其注意往往能保持在操作活动之中,并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否则其注意就容易分散。因此,学前教师和家长应当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当的活动机会,从而有利于他们有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