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1295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一章.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2013-2014,Zhulin,中华女子学院金融学专业本科用,宏观经济学与我何干?,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关系到每个人,因为它影响到收入、工作前景和物价。因此了解宏观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而对政府决策者来说尤为重要。世界中没有哪个国家敢说它的宏观经济能没有问题,能一路高歌平稳快速地增长,没有哪个国家不为其宏观经济问题费尽心思。缓波动,谋发展是每个国家经济领域的主旋律。本课程的目的就是普及已经相对成熟的宏观经济学知识,为大家更好理解我们身边发生的经济现象及政府部门的政策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中华女子学院12

2、级金融学专业用,3,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经济为什么会有扩张?又为什么会衰退甚至危机?对各种经济形势又该如何去把握与判断?相应的政策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些对我们个人又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个人又如何在经济变动的大环境中掌握自己的命运?了解掌握一些宏观经济学知识和理论会使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时,多一份自信,更加睿智,从容地生活。,宏观经济学与我何干?,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生活中经常有大量的宏观经济事件在发生,它要求我们能理解这些事件,理解这些事件所引起的政策行为,以及所激起的政策争论。你将能为你的世界,即当你毕业并自己赚钱谋生时将进入的经济世界做好准备。

3、- (美)迈克尔帕金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你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变化,更清楚地理解好的经济政策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的。最后,它还会帮助你成为一个更有见识、更有素养的公民。 (美)约翰B 泰勒,宏观经济学与我何干?,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5,宏观经济学与我何干?,就业与失业物价上涨房价上涨收入与分配城乡差距教育公平社会保障金融危机,这些问题都是宏观经济学所关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http:/,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6,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导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4、,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的度量,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7,第一章 导论,本章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宏观经济学的来龙去脉中国经济的基本现状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当你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并不能马上得到众多问题的答案;也许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但此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非在做无用功,因为你了解了每一个问题的内容及其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学习确定了初步的框架基础。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各章中对大部分问题给予解释。,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8,第一章 导论,一、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

5、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它是以国民经济总的运行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为何波动的,如何增长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9,第一章 导论,就理论而言,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一部分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中心。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决定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这是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3、经济周期理论。经济运行周期的表现与原因4、经济

6、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因素、模型;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对策5、宏观经济政策依据。依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判断开出的药方及其相应理论。6、开放经济理论。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的调节。,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10,第一章 导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注问题的比较,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11,第一章 导论,More Examples(比较微观与宏观经济学)1、价格的研究:MICRO钢铁的价格 MACRO一切投资品的价格2、外贸项目的研究:MICRO中国为什么进口服装又出口服装? MACRO中国进出口总结构如何?总趋势如何? 3、生产者的研究:MICRO单个厂商的行为(企业或行业) MAC

7、RO整个社会的厂商的行为4、消费者的研究:MICRO单个消费者的行为 MACRO所有家庭主妇,明天一早就出发5、就业趋势的研究:MICRO 制造业就业状况 MACRO 中国2014年就业趋势6、消费变动的研究:MICRO中老年消费特点 MACRO 中国2013年家庭消费变动如何?,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12,第一章 导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用一个比喻来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树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森林。,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13,第一章 导论,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

8、,14,第一章 导论,宏观与微观的区别-整体 大于部分之和如果能够选择支付较低的工资,理性的厂商必定纷纷降薪,因为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但如果所有的厂商都这么做,工人的工资收入便会下降,这必然会带来消费的减少。也就意味着总需求的下降,物价将出现下降,厂商的利润减少,经济将走向萧条。,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15,第一章 导论,宏观经济学把经济主体划分为家庭、企业、政府和国际经济这四个部门,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同微观一样,也对市场进行考察。考察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四个部门三个市场)在商品市场上,发生着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所有的金融资产都在货币市场上交换,储蓄在

9、这里转化为投资,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调节着资金的供给(储蓄)和资金的需求(投资);劳动力市场则是作为劳动力供给方的家庭和作为劳动力需求方的企业及政府进行交易的地方。不同之处是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16,第一章 导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体现在: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因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二,两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经济学的科学化也就是经济学的实证化,努力使所研究的问题摆脱价值判断,只分析经济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即解决宏观经济

10、现象“是什么”的问题,是两者的共同目的。,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17,第一章 导论,第三,微观经济学应该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在学习中应注意的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都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分析市场经济之下经济的运行规律与调控。对成熟的发达市场经济无疑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但对于向市场体制转型的经济是否也同样具有很好的解释力,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一步考察。,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18,第一章 导论,三、宏观经济学的来龙去脉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的界定由来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第一

11、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R弗瑞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1941年,荷兰统计局一位不知名的经济学家沃尔夫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个概念。他说:“微观经济学解释所指的是一个人或家庭的关系。宏观经济学解释产生于个人或家庭组成的大集团(社会阶层,民族等)相应的关系。”,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19,第一章 导论,但明确地把经济学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的应该是凯恩斯。凯恩斯提出,“我认为,经济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单个行业与企业,报酬,以及既定资源量分配的理论;另一部分是关于整体经济产出与就业的理论。”他把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理论称为微观经济学,而把他关于

12、产出与就业决定的资源利用理论称为宏观经济学。,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0,第一章 导论,在谈及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关系时,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一本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的第24章中指出, “如果我们的中央控制机构能够成功地把总产量推进到相当于在现实中不能达到充分就业水平。那么,从这一点开始,古典学派的理论仍然是正确的。”这就是说,宏观经济学是要解决微观经济学的前提充分就业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社会能达到充分就业,则市场的无形之手就足可以完成调控经济的任务,无须有形之手了。,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1,第一章 导论,美国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继承了这种提法,在

13、他1948年出版的,经济学一书中把经济学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自此以后,这种分法被经济学家普遍接受,并一直延用至今。,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2,第一章 导论,2、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从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直到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政府的惟一经济作用是保护产权。即认为,如果政府让人民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经济就会很好地运行。但从1875年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经济危机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症。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充分验证了市场机

14、制自发调节作用的局限性,宣告了“自由放任”、不干预政策的破灭。人们的质疑:斯密 “那只看不见的手”哪儿去了?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凯恩斯的“国家调节经济”的宏观经济调节理论和政策主张应运而生,掀起了“凯恩斯革命”。,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3,第一章 导论,凯恩斯主义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这场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的理论应运而生。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通论是经济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问世引起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称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本身无法稳定自己,需要有政府的行为来实现并维持充分就业。,中华女子学院

15、12级金融学专业用,24,第一章 导论,凯恩斯通论核心内容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即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国家可以通过增加赤字,发行公债,把经济刺激起来,即政府通过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凯恩斯认为政府要去刺激需求,拉动经济,靠看得见的手,靠国家干预才能解决社会的经济问题。(“挖坑理论”)凯恩斯主义开启了国家用经济学理论指导干预经济生活的历史。,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5,第一章 导论,在凯恩斯主义理论和罗斯福“新政”实践的共同作用下,一个以政府全面干预经济、主张充分就业和刺激有效需求为特点的“罗斯福秩序时代”模式终于形成,这一模式在美国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并在战后深刻而广泛地影响

16、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秩序时代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快速、劳资关系相对和谐、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史学家称之为资本主义历史上的“黄金时代”。(Three R “New Policy”: Relief; Reform; Recovery (from 1933)),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6,第一章 导论,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油价飙生,物价也跟着飙生,政府再继续刺激经济时经济并没有实质性增长,只是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来临了。国家大量投资的时候,经济没能刺激起来,物价反而涨上去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经济停滞同通货膨胀并行的现象,称为“滞胀”。这表明凯恩斯的理论失灵

17、了。19731975年西方世界发生的“滞胀”危机(高通货膨胀、高物价、高失业与经济低速增长并存)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欧美国家开始转入里根一撒切尔时代。,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7,第一章 导论,货币主义: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并存的“滞胀”现象,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无法对这一现象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及有效的办法。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前,经济不可能出现高的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不应同时出现。为此,许多经济学家致力于寻求新的理论来解释,货币主义是其中的代表。,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8,第一章 导论,美国经济学

18、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已于2006年去世)是货币主义的代表,他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批判。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从根本上 来说是货币现象,政府为了增加 就业而增加货币供给量,实施扩 张性的财政政策只会导致物价的 上涨,而无法解决就业问题,从而 出现“滞胀”现象。,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29,货币主义,货币主义的核心命题是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最重要。政府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稳定货币发行量,为市场力量发挥调节作用创造条件。此外,货币主义观点认为当市场能够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时,还是可以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出现不稳定正是因为

19、政府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干预。,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0,第一章 导论,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卢卡斯( Robert E. Lucas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等人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从预期的角度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批评。凯恩斯学派假定了公众不会针对经济政 策进行调整,认为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 取得应有的效果。理性预期学派认为 凯恩斯学派的预期是适应性预期, 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1,第一章 导论,现实中,公众是可以做出理性预期的,即公众能够运用所有可用的信息对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预期。公众甚至可能做出充分理性的预期,即完全能够预料

20、到政府采取何种政策及政策的图谋。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就可以在事先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抵消政府经济政策效果。,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2,第一章 导论,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在没有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市场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实现均衡发展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卢卡斯等人通过把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失业率假说结合起来,论证了政府的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彻底地否定了凯恩斯主义提出的政府能够通过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观点。主张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经济自由发展。这其实是向古典主义的回归,因此理性预期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主义。(书P609),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3,第一章 导论,供给学派20世纪80年代

21、,供给学派占据了中心舞台,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此而得名。供给学派认为,就全部经济看,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它的全部产品,不可能由于需求不足而发生产品过剩。拉弗极力强调萨伊定律的重大意义 ,他指出萨伊定律不仅概括了古典学派的理论,而且确认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供给学派认为政府不应当刺激需求,而应当刺激供给。,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4,第一章 导论,供给学派经济学得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1981-1989)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的肯定与支持,但随着里根的离职,这一学派也逐渐消失。因为它的许多观

22、点都未得要80年代的经济现实的支持。,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5,第一章 导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这就是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新政治宏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研究成果。(书P623)新政治宏观经济学特别关注政治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其理论观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定公共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处理国际关系等方面。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学这颗社会科学上的“皇冠”顿时暗淡无光,饱受着全社会的关注和诟病,经济学界的自我反省也一直不断。本教材所要介绍的主要是第二阶段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

23、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6,第一章 导论,没有任何一种经济学的理论是常青藤。在经济学界中总是有很多的学派对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不同的解释。现实中,经济学有两大派,一派是新古典经济学,即强调 “看不见的手”;另外一派就是新凯恩斯经济学,强调“看得见的手”。两个学派一直在争论,究竟该用那只手。两派虽然对立,但都坚持宏观经济学必须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与侧重不同。,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7,第一章 导论,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路德维希艾哈德(前联邦德国总理)在他的来自竞争的繁荣一书中,对经济自由与国家干预之间的关系有很精辟的解释。他比喻说在社会

24、市场经济中,政府充当的是裁判员的角色,它的职能是使比赛有规则地进行,而不是亲自去踢球。政府的责任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私人企业家以指导和支援,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事务。而私人企业家就像足球比赛中的运动员,他们必须对自己的事业负责。政府作为裁判员,其行为一定不要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也就是运用为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所允许的手段,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政府的这种辅助作用,正好是自由竞争机制本身所不具备的。,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8,第一章 导论,微观经济学 看不见的手了解了那只“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引导着人们按照市场的规律促进着经济的发展的。,经济学,

25、宏观经济学看得见的手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去了解另一只手的作用,那就是“看得见的手”即政府是如何干预经济生活的。,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39,第一章 导论,四、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中国已经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 中国经济已保持30多年的快速增长,但进一步发展受到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中国若干重要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核心技术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0,第一章 导

26、论,中国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很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经济增长面临压力。 中国现代化走到今天,先进落后并存,新旧矛盾交织,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http:/ 中国经济基本情况(政府网)http:/ (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2013) http:/ 国家统计局2012年度报告,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1,第一章 导论,五、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1、理解和掌握主要知识点;2、理解基本框架及其内在的关系;3、掌握相互联系的各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4、养成关注经济新闻的习惯,思考与你何干,你如何看待各种现象和人们提出的观点。

27、5、质疑,自己积极寻找答案。,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2,第一章 导论,特别提醒:任何理论都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首先,经济学理论所得出的观点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一、假设不可能代替现实。二、假设条件不一定成立。三、理论也要与时俱进。其次,即便是结论正确,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地加以借鉴。这是因为:一、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二、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三、所面临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四、企业所面临的经济运行秩序有所不同。,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3,第一章 导论,参考书目(内容包括编著者、书名、出版社)1.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 著, 萧深等译 经济学 第19版 商务出版社,20122

28、.曼昆 著,卢远瞩 译宏观经济学 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 著,王志伟 译宏观经济学 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高鸿业名誉 主编宏观经济学原理(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斯诺登 著,佘江涛等译 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5.约翰B 泰勒(John B.Taylor)宏观经济学第5版,中国市场出版社(有),2007,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4,第一章 导论,6.巴罗 著,沈志彦 等译 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20087.翔高教育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心 编写,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29、(微观部分第五版)学习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尹伯成 主编 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格致出版社,20119.斯蒂格利茨,沃尔什 著,黄险峰,张帆译 经济学 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克鲁格曼、韦尔斯著,宏观经济学,赵英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5,网络资源,http:/ MBA智库http:/ 国家统计局,关于课程的考核,本课程的考核:过程式考核占30%(出勤、课堂讨论与练习、文献阅读等内容)期末考试占70%,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6,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7,本章重点: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其研

30、究对象是什么?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轨迹是什么?你有何评价?深度的学习:阅读任何一本宏观经济学的导论(引论)部分,第一章 导论,中华女子学院12级金融学专业用,48,第一章 导论,请带着下列问题进入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1.如何衡量经济系统的整体一绩效?2.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经济的波动?3.是什么决定了一国收入的增加?什么原因可能导致GDP的增长速度下降?政府能够用什么经济政策来影响潜在GDP?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对你个人有何影响?4.宏观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具有解释力吗?哪些理论可以,又有哪些不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