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1459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7.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育种学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家畜育种学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家畜育种学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家畜育种学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家畜育种学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畜育种学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育种学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第一节生产性能测定的重要性及目的,生产性能测定的定义:,为选择优秀种用个体,育种工作必须首先对待选畜群有关生产性能的表型进行测定。这种对畜群表型进行的系统测定工作称之(Performance Testing),Internet,生产性能测定的重要性:,A.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畜育种的最基本工作,是一切育种工作的基础,B.生产性能测定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系统和规范的规程实施,才能为家畜育种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否则将降低甚至误导育种工作的进展,C.我国家畜育种工作总体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育种生产中缺乏严格、科学、系统的生产性能测定体系,生产性能测定的目的

2、和作用,生产性能测定所得的表型值可以:,A.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B.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C.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D.为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提供信息,第二节生产性能测定的原则及方法,一、选择测定性状的依据,A.性能测定的性状应具有足够的经济意义: eg. 奶牛产奶量与黑白花片大小,B.测定的性状要有一定的遗传基础,C.为选种而确定的衡量指标要有生物学基础:eg. 泌乳期产奶量与年产奶量,D.性能测定的数据应符合育种工作所采用的统计分析的要求:应标清必要的系统环境效应、数据适于遗传参数估计和育种值估计,二、测定方法的确定,1.测定方法要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测定场地条件的一致

3、性、测定工具的精密性、测定人员的专业性等,尽量减少误差,2.测定方法要有广泛适用性:在保证测定结果精确的前提下,应该既能在专门的性能测定站进行,也能在一般农场直接进行,3.测定方法经济实用:降低测定费用,4.常用的测定方法:体形外貌测量、体重测定、屠宰率测定、产奶量测定、乳蛋白率测定等,三、测定结果的记录管理,性能测定结果要用专用的记录本记录:eg.产犊记录本、体重记录本、体尺记录本等,测定结果的记录要准确、完整、简洁,标清影响性状表现的各种系统环境因素:年度、季节、场所、测定操作人员等,测定结果的记录要便于经常调用和长期保存:数据库,四、性能测定的具体实施,1、性能测定的实施应考虑测定费用的

4、高低:包括仪器和人员的费用、测定畜群的规模等,2、性能测定应由一个中立性、有权威的性能检测机构来实施:保证记录结果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客观性。eg.奶牛测定中心、种猪测定站等,3、测定性状应随畜禽生产的市场变化而变化:eg.肉质性状的测定等,4、测定方法应随技术条件的改进而改进:eg.背膘厚的测定、氟烷敏感基因的测定等,5、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背膘测定仪,第三节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定义,是从性能测定实施场所的角度划分的测定形式,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指将待测的畜群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

5、能测定站、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性能测定,场内测定(on-farm test):指直接在各个畜牧场内进行的性能测定,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优缺点,测定站测定的缺点:,测定成本较高:运输费、检测费等,测定规模有限:选择强度小,容易传播疾病:不易对传染病进行控制,遗传环境互作:测定结果与场内测定有出入,测定站测定的优点:,测定结果具有客观性、中立性,被测畜群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有利于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的估计:相同的环境条件、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等,可以对需要特殊测量设备或较高技术要求、较多测定人力的性状进行测量:eg.体细胞数测定、氟烷敏感基因测定等,场内测定的优缺点:刚好与测定站测定相反。若场

6、间个体缺乏遗传联系时,不能跨场进行遗传评,b)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应用情况,测定站测定:上世纪60-70年代,鸡、猪、牛等性能测定多用,场内测定: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BLUP方法的广泛应用(校正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不同畜场个体间建立了遗传联系),场内测定逐渐替代测定站测定,目前,场内测定已成为世界各国性能测定的主要方式,测定站测定主要用于需要特殊设备才能测定的性状。eg.胴体品质、体细胞数,生产性能测定,2、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根据测定对象与待进行遗传评定的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划分的测定形式,图示:,个体测定,同胞测定(sib test,后裔测定(progen

7、y test),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的应用,基本原则:遗传评定时应尽可能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因此三种测定方式应结合起来同时利用,三种测定方式侧重点不同:,个体测定:遗传力较高的性状,eg.日增重,同胞测定:多胎畜禽,如猪、鸡有较多全半同胞,后裔测定:影响较大的种公畜,eg.乳用种公牛,3、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按照性能测定的目的来划分的测定方式,大群测定:目的是为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指对种畜群中所有符合条件的个体都进行测定,抽样测定:目的是为了从不同杂交组合中筛选出一个最佳的杂交组合,以用于商品生产。指的是根据统计学要求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性能测定,第四节 牛、猪、鸡、羊

8、的生产性能测定,性状(trait) :个体的任何可以观察或测量的特征。分为可描述和可测量性状两类。具有品种特异性,表型(phenotype):个体某一性状观测得到的种类或度量所得的数值,性能测定,eg.一头奶牛头胎产奶量为7000kg,牛的生产性能测定,产奶性能测定,产奶性能是奶牛最重要的生产性状,对乳肉兼用牛而言也相当重要。产奶性能测定在所有家畜生产性能测定中开始得最早,一、测定性状,1、产奶量:包括泌乳期产奶量、年产奶量、 305天产奶量、成年当量等指标,2、乳成分含量:包括乳脂率(量)、乳蛋白率(量)等指标,3、综合指标:4标准奶,1、产奶量,305天产奶量:指从产犊第一天到305天累积

9、产奶量,若泌乳期不足305天,需注明泌乳天数,305天校正产奶量:将泌乳天数不足或超过305天的产奶量乘以相应的校正系数,校正为305天产奶量,目的:使泌乳期不同的奶牛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305天产奶量校正系数表,表中天数以5舍6入方法,eg.某头牛产奶295天,则用290天的校正系数,产奶296天则用300天的校正系数,成年当量:将不同胎次的泌乳期产奶量乘以校正系数,得到校正为第5胎(成年)的产奶量称之,目的:比较不同胎次奶牛的产奶量,2、乳成分含量,乳脂率:乳中所含脂肪的百分率,乳脂量:乳中所含脂肪的重量,为乳脂率与产奶量的乘积,乳蛋白率:,乳蛋白量:,二、测定方法,1.产奶量的测定:每

10、隔30天(26-33天)测定一次产奶量,据此估算出两次测定间的阶段产奶量,2.乳成分的测定:每隔30天抽测产奶量的同时取奶样测定乳脂率及乳蛋白率,三、泌乳期产奶量的计算方法:,泌乳期产奶量 =,式中,Yi 为第 i 次抽测日产奶量;di 为第i 次与第 i 1 次抽测间隔天数;Ym 为泌乳期中最后一次抽测的日产奶量;dm 为最后一次抽测直至干奶不足30天的天数。,三、泌乳期产奶量的计算方法:,泌乳期产奶量 =,式中, Yi 为第 i 次抽测日产奶量; di 为第i 次与第 i 1 次抽测间隔天数; Ym 为泌乳期中最后一次抽测的日产奶量; dm 为最后一次抽测直至干奶不足30天的天数。,四、乳

11、成分含量的计算方法,平均乳脂率计算公式:,式中, 为平均乳脂率;分子部分为泌乳期的乳脂量,分母部分为泌乳期产奶量,其中:,为第 i次抽样的乳脂率, 为第i次抽样的产奶量, 为测量的间隔天数;,为最后一次不足30天抽样的乳脂率, 和 为相应的产奶量和天数;,为泌乳期产奶量。,4%标准乳( 4%乳脂校正标准乳):指校正为含4%乳脂率的标准乳,即FCM(fat corrected milk)。,换算公式为 :,式中的 为产奶量、 为平均乳脂率,FCM同时包含产奶量和乳脂率两个性状,是对一头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综合评判,比较科学合理,是奶牛育种工作中常用的产奶量指标,挤奶能力测定,随着机械挤奶的普及,

12、奶牛的挤奶性能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挤奶时间太长、或各个乳区不能同时挤净,挤奶机器对乳房的机械损失就会加大,乳房炎的发生率会增加,从而影响奶牛经济效益,衡量挤奶性能的性状指标:,排乳速度(挤奶强度):指一次挤奶中间阶段时一分钟的挤奶量,前乳房指数:一次挤奶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百分比。一般前乳房指数的范围为40%-46.8%,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测定,生长发育及产肉性能是肉牛和兼用牛的重要性状,a.测定范围:,所有准备留做种用的公犊牛和计划更新牛群的母犊牛都应进行测定,b.测定方法:,一般用专门的大型体重测量称称量各阶段的空腹体重,c.具体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1)、生长发育期各阶段体重

13、指标: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18月龄体重、24月龄体重等,以及由此推算平均日增重等,(2)、屠宰测定的主要指标,(3)、衡量产肉能力的主要指标,(1)生长发育期的主要体重指标,A.初生重:犊牛生后至吃初乳前的活重,B.校正体重:通常测定个体的实测月龄不完全正好达到某月龄的称重。为便于比较,通常需对实测体重加以校正。包括校正断奶重、校正6月龄体重、校正12月龄体重,a.校正断奶重:国外常用205天的校正断奶重,国内则常用210天或205天校正断奶重 ,公式为:,b.校正6月龄体重(kg)、 c.校正12月龄体重(kg):P88,校正断奶重(kg)= 210(或205日)+ 初生重(k

14、g),断奶重(kg)-初生重(kg),断奶时日龄(日),C.哺乳期日增重:即断奶前犊牛的平均每天增重量,断奶重(kg)-初生重(kg)哺乳期日增重(kg/日)= 断奶时日龄(日),D.育肥期日增重:即育肥期间育肥牛的平均每天增重量,育肥期日增重(kg/天)=,育肥期末体重(kg)-育肥初体重(kg),育肥期天数(天),(2).屠宰测定的主要指标,宰前活重:宰前绝食24小时后的活重,净体重:放血后,除去胃肠和膀胱内容物后的体重,胴体重:放血后除去头、尾、皮、四肢和内脏外的躯体重量。在国内胴体重包括肾脏及肾周围脂肪重,眼肌面积:第十二至十三肋间眼肌的横切面积(cm2)。注意横切面要与背线保持垂直,

15、否则要加以校正,(3)衡量产肉能力的主要指标,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率,净肉率:胴体净肉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率,肉骨比:胴体中肉重与骨重的比例,肉用指数(BPI):平均成年活重与体高的比值,BPI =,平均成年活重(kg),体高(cm),不同经济类型牛的肉用指数表(kg/cm),次级性状测定,次级性状(secondary trait)概念:泛指在育种中具有较高经济意义,而本身遗传力偏低的一类性状,如繁殖性状、抗病性状等,据育种实践表明,配妊时间、使用年限和乳房炎发病率等次级性状的经济意义几乎与产奶性状的重要性相当,性能测定中应对次级性状予以足够的重视,1、配妊时间,定义:指母牛产后第一次

16、输精直至妊娠的最后一次输精所间隔的天数,测定方法:根据配种记录进行直接推算。例如,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的配妊时间平均为40天,2.使用年限,健康长寿、稳定高产的奶牛群是提高现代奶牛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测定方法:,终生胎次:终生胎次越多则牛群的使用年限越长,保持力:指同群同龄母牛60月龄(或90月龄等)在群内继续生产的比例。保持力越大,表明牛群的使用年限越长,我国奶牛的使用年限普遍较短,平均的终生胎次仅3胎左右,3.乳房炎发病率,据调查,我国牛群的乳房炎发病率在20%左右,而患乳房炎个体的产奶量通常降低20%左右,研究发现,个体间的乳房炎易感性存在着差异,通过测定可有效剔除患乳房炎的牛只,测定方法

17、:在乳成分分析时,用体细胞测定仪测定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一般,乳样中每毫升检出体细胞数超过500,000(五十万)个时,认为有导致乳房炎的致病微生物存在,体细胞测定,猪的生产性能测定,一、猪繁殖性能测定,提高猪繁殖性能的育种途径:增加窝产仔数和年产仔猪数,主要测定性状:初产日龄、窝产仔数、窝间距、断奶仔猪数、出生窝重、断奶窝重等(P89),二、猪生长性能及活体胴体组成测定,1.达到目标体重日龄,目标体重:标准的屠宰体重。加拿大、中国为100kg;美国为250 15磅,约合113.47kg,达目标体重校正日龄:当称重时猪体重为75115kg,将之校正为100kg目标体重日龄(计算公式P90),2.

18、目标体重背膘厚,达到目标体重(100kg)时的活体背膘厚,背膘厚:指左侧胴体第6与第7肋间垂直于背部的皮下脂肪厚度(不包括皮厚),活体背膘厚测定:我国通常用测膘仪(超声波仪)分别测定最后肋骨、腰角前缘以及肩胛前缘三点距背中线4-6厘米处测量,以三点平均值表示(加拿大方法见P91),活体背膘测定仪,三、猪应激敏感性测定,猪应激综合症(PSS,Porcine Stress Syntrome):指猪受到应激刺激,如运输、高温、打斗等出现的综合症候群,主要表现:肌肉紧张、酸度高(PH 5.6),体温升高、能量不能储存,循环失调,严重时会窒息死亡。猪死后,猪肉表现灰白(Pale)、松软(Soft)、水分

19、渗出(Exudative)的PSE肉,PSS猪的应激敏感性受一个基因座控制。该基因常称为氟烷基因n,三、猪应激敏感性测定,N,N,n,N,n,n,应激不敏感,应激敏感,基因型,表 型,三、猪应激敏感性测定方法,氟烷测定方法:传统方法。需要特殊设备、操作严格,且只能检测出nn,不能区分NN和Nn,现在已较少采用,基因诊断:新方法。安全可靠,能准确区分氟烷基因的NN、Nn和nn三种基因型,逐渐取代氟烷测定方法,基因诊断方法,过程:,鸡的生产性能测定,鸡生产性能,产蛋性能,产肉性能,蛋用型鸡,肉用型鸡,负相关,一.产蛋性能测定,产蛋性能高低决定着种鸡繁殖性能优劣,产蛋性能不仅是蛋鸡的最主要生产性能,

20、肉鸡也同样重要,产蛋性能主要测定指标:产蛋数、蛋重、产蛋总重、蛋品质、料蛋比等,1、产蛋数:指个体从开产至某一周龄(如40周龄、72周龄等)的累积产蛋数。现多用单笼测定法,2.蛋重:即单个蛋的重量(g),测定时取不超过24h的新鲜蛋称重,过大过小的蛋都不好。一是影响种蛋的合格率和孵化率,二是欧美国家以“一打”为量销售鸡蛋,3.产蛋总重:即总蛋重,指一只鸡或一群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产蛋的总重量。一般采用抽样测定,4.蛋品质:指蛋壳颜色、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白(黄)品质、蛋白形状、蛋中血斑含量等需要特定得仪器测定、多采取抽样测定,5.料蛋比:指产蛋鸡在一段时间内饲料消耗量与产蛋总重之比(饲料利用率

21、),二、产肉性能测定:,包括生长发育测定和胴体品质测定,1.屠体重:屠宰后去羽毛的体重(湿拔毛法须沥干水分)。屠宰率(屠体重/宰前活重) 100,2.半净膛重:屠体除去气管、食道、嗉囊、肠、脾、胰和生殖器官,留心、肝、肾、腺胃、肌胃和腹脂的重量。半净膛率?,3.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去心、肝、肾、腺胃、肌胃、腹脂和头脚的重量。全净膛率?,4.腹脂率:腹脂重占宰前活重的比率,5.胸肌率、腿肌率:胸肌、腿肌重量占宰前活重的比率,三、繁殖性能测定,受精率:指受精蛋占入孵蛋的比率,受精率受公鸡精液品质等因素影响,主要用于度量公鸡的繁殖性能,孵化率:孵化后出壳的雏鸡数占入孵蛋的比率,孵化率受种蛋质量和孵化条

22、件的影响,主要用于衡量母鸡的繁殖性能,50,羊,绵 羊,山羊,毛 用,肉用,乳用,毛用,肉用,产毛性能测定,产毛性能测定,肉用性能测定,泌乳性能测定,肉用性能测定,羊的生产性能测定,绵羊产毛性能的测定,测定时间:1周岁和成年时进行,测定项目:毛长、细度、剪毛量、净毛率、弯曲度、密度、被毛手感、剪毛后体重等,毛纤维测定,测定方法,1、毛长:测量位置为肩胛后缘一掌处。测定时打开毛丛,用尺子量取从皮肤表面到毛顶端的自然长度,2、细度:两种测定方法,一种用支数表示,即1kg羊毛能够纺成1000m长的毛纱的段数,eg.60支(细毛羊),48-50支(半细毛羊);另一种用羊毛直径(um)表示,用羊毛细度测

23、量仪测量,3、剪毛量:一次剪毛的羊毛重量,4、净毛率:一次剪下的羊毛除去杂质后净毛的重量与剪毛量的比率,第五节 胴体品质测定,胴体品质测定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除了肉类食品数量要求不断增加外,对肉制品质量和风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胴体品质的测定显得十分重要,胴体品质测定指标:,胴体组成: 包括胴体重、屠宰率、瘦肉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等指标,肉质测定:包括大理石纹、脂肪颜色、肉色、 PH值、系水力、嫩度等,肉色测定仪,肉牛胴体品质测定,一肉牛胴体品质测定,中国地方牛种与改良牛胴体品质测定标准有别,中国地方牛种的胴体品质与日本和牛相近,故胴体标准参照日本的划分方法,改良牛由于引入

24、欧美牛种的血统,一般引用美国的标准,草原红牛,瑞士褐牛,胴体组成的测定项目:,a.左胴体重:左侧胴体的重量,用kg表示,b.眼肌面积:最后一肋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公式:眼肌面积(cm2)眼肌高度眼肌宽度 0.7,c.肋侧厚度、皮下脂肪厚、肌间脂肪厚:单位cm,肉质等级的测定项目:,1.大理石花纹:根据标准定等级,2.颜色和光泽:根据标准定等级,3.脂肪颜色和质地:根据标准定等级,4.牛肉质地和硬挺度:肉眼经验判断,日本牛肉大理石花纹评定标准,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日本牛肉颜色标准,1 2 3 4 5 6 7,注 意:,国内市场对东方口味(地方良种牛)和西方口味(

25、改良牛)的牛肉都有很大需求,肉牛销路较好,促进优质牛肉的生产将是今后肉牛育种工作重点,须做好国内肉牛胴体品质测定工作(如制定等级划分标准等),猪的胴体品质测定,二、猪胴体品质测定,a.胴体组成测定:基本与肉牛测定方法相同,b.肉质测定:肉色、大理石纹、PH、系水力、嫩度等,肉色:屠宰后2h内,取胸腰结合处的新鲜背最长肌横切面,对照标准肉色目测评分:,猪肉颜色标准,b.肉质测定:,A.大理石花纹:肌肉大理石花纹反映肌肉纤维间脂肪的含量和分布,是影响肉质、风味的主要因素。,测定方法:取胸腰结合处的新鲜背最长肌横切面,在4存放24h,对照肌肉大理石花纹评分标准图,目测评分:,B.PH值:用PH测定仪

26、测量屠宰后45min倒数3-4肋间的背最长肌,计为PH1,PH16.0为DFD肉(dry、firm、dark),C.系水力:用来衡量肌肉的保水能力。,方法1:屠宰24h内取最后一肋处背最长肌肉样,测定在一定压力下一定时间内的水分损失量,也称肌肉失水率。,方法2:取相同的肉样,将其悬挂于4,测定在自然重力下一段时间内的失水率,也称滴水损失,第六节 体型外貌评定,体型外貌评定简介:,体型外貌为主、生产性能为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生产性能为主、体型外貌为辅,生长性能测定,体型外貌评定的基础工作:体尺测量,体尺测量:指用测量工具对家畜各个重要部位进行测量,体尺测量注意事项:,测定前必须校正测量工具,待

27、测家畜站在平坦开阔的地方,保定好待测家畜,测量工具紧贴被测部位表面,防止悬空或勒得太紧,常用测量工具图示:,测 杖,圆形测定器,家畜体尺测量指标,体型外貌评定主要测定的体尺指标包括:体高、体长(体斜长)、胸围、胸宽、 背高、荐高、臀端高、胸深、腰角宽、臀端宽、头长、最大额宽、头深、管围等(P99),1体高(height at the withers);2胸深(chest depth);3胸宽(chest breadth);4臀高(height at the rump);5腰角宽(breadths in the hips);6臀端宽(length of croup);7体斜长(diagonal

28、length of the barrel);,牛体尺测量,1体长(barrel length)2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猪体尺测量,1胸宽(brest breadth)2胫长(shank length)3胸长(brisket length)4胫宽(shank thickness,鸡体尺测量,奶牛体型外貌评定,1、奶牛体型外貌评定的意义,(1).体型外貌性状优良的牛群通常生产性能也较好,(2).随着奶牛业机械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标准化体型的奶牛更适应机械化挤奶和高效率生产管理,(3).现在普遍将体型外貌评定列入奶牛的性能测定中,2、奶牛体型外貌评定的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的经

29、验型体型评定,近代的描述体型评定,现代的体型线性评定,3、现代奶牛体型线性评定方法,(1)评定对象:主要是产奶母牛。公牛以女儿的体型外貌评定成绩作为评定依据,(2)评定性状:,一级性状:包括体型、尻部、肢蹄部、乳房、乳头五类性状共计15个性状,二级性状:以上15个一级性状中又包括14个二级性状,管理性状:包括主要管理性状(挤奶速度、乳房炎抗性和繁殖性能等)和次要管理性状(乳房浮肿、产犊难易等),(3)奶牛线性评定的两类体制:,一类是美国、荷兰、日本和中国等国采用的150分制,另一类是加拿大、德国和法国等国采用的19分制,即分别用150或19分来衡量体型性状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不同表现程度,

30、注 意:,线性评分的大小仅代表性状表现的程度,不能直接用数值大小来说明性状的优劣,因为有些性状以处在某一极端为佳,而有些性状则可能以处在中间状态为佳,通常还将线性评分换算为功能分,即定等给分。功能分为百分制,以最高分100分为最好,(6)奶牛的等级评定,根据奶牛线性评分的功能分,可将其分成6个等级,佳 Excellent (EX) 90 100分,优 Very Good (VG) 85 89分,良 Good Plus (G+) 80 84分,好 Good (G) 7579分,中 Fair (F) 65 74分,差 Poor (P) 51 64分,等级在G以上的奶牛一般认为是较理想的体型,第七节

31、 性能测定结果记录系统,生产性能测定的记录系统,1.个体识别,2.系谱记录,3.临时性记录和永久性记录,4.数据传递,1、个体识别:即个体编号,个体编号基本原则:唯一性、有明确含意、简洁易读,编号方法:,(1)耳号:包括打耳缺(猪)、戴耳标(牛)等,(2)戴项链(牛)、翅号(鸡)电子标记(奶牛、蛋鸡)等,猪耳缺打孔规则:左大右下上1下3,奶牛个体编号:我国奶牛目前广泛采用奶牛终生编号系统的耳号(中国奶牛协会设计),奶牛终生编号系统共十位,分四个区:第一区占用两位,为省(市)代号;第二区占用三位,为省市所辖牛场编号;第三区占用两位,为年度号,为牛场内每年出生犊牛的顺序号,2、系谱记录:,系谱:一个个体的父母亲及其祖先的编号记录。如同人的家谱,目的:追溯个体的每个祖先,系谱制作:系谱卡,系谱卡:,横式系谱记录方式:规则为公畜在上、母畜在下,3、临时性记录和永久性记录,性能测定记录表:要求统一规范。eg.体重记录表、产仔情况记录表、产奶量记录表、产蛋数记录表等,产仔情况记录表,永久性记录:将临时性记录转换为计算机储存的数据库形式,便于调用和保存,4、数据传递,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传递育种数据资料目的:将各个种畜场的育种资料统一汇总,以进行遗传评定或遗传参数估计eg.奶牛的遗传评定、种猪的遗传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