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解读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1616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解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解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解读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技术教材解读,李文慧,流程,说 教 材,说 课 标,说 建 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共同决定的。它既不同于以往的小学计算机课,又不同于小学语文、数学等传统课程。它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体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基 础 性,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主要是着眼于基础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和读、写、算等基本能力一样,成为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应用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2、力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在过去的计算机教育中,曾一度把计算机本身作为学习对象,使学生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应用信息技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不需要死记硬背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术语和概念,不需要面对一张张枯燥的试卷,他们要接受的是真正的生活对他们的考试,是身处信息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挑战,他们需要学的是如何对大干世界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创新以及如何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应用性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显著特征。,整 合 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具有较强的整合性。整

3、合性的根本在于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知识联系的整体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比如美学、文学、外语、数学、物理等等。但有些地方的“信息技术课”只注重讲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忽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意渗透和融合其他学科的内容以及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同时,培养其他学科素养。这种认识严重束缚了众多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学科界线,开设整合性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本质使它的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其他学科内容而独立存在,只有在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过程中才能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趣 味 性,小

4、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这一特点是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小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动机来源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高,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也越好。而且,在小学阶段是否能培养起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对其一生关于信息技术的态度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突出趣味性,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让“趣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的设置,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明确的目标,要

5、体现出这个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册教材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电脑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知识以及键盘输入知识。电脑的基础知识里面包括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以及电脑设备的相关知识。接下来的基本操作知识也是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桌面和鼠标。第三部分键盘练习部分,就是一个大的综合性内容,熟悉键盘布局,了解其中的键盘各个分区里的按键。掌握大小写字母以及汉字的输入。,教材体系结构,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

6、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和社会等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学段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7、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说建议,教学建议,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四个方面的学科特点,对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提出以下建议:,针对基础性的教学建议,针对应用性的教学建议,针对整合性的教学建议,针对趣味性的教学建议,针对基础性的教学建议,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突出“基础性”原则。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使学生终身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工作,他们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立足现

8、在,展望未来,所选学习内容应该是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将来能够利用的,或能迁移到其他领域中去的知识或技能。例如,什么是信息、信息的重要作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有关概念及知识、大致工作流程、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等都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必须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和尝试,使他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针对应用性的教学建议,鉴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整合性特点,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师的

9、“教”中,要注意把其他学科的内容尽可能地融进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使小学生在学习其他知识的同时,理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作用。这是目前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对象的阶段可以采用的一种整合模式,即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渗透和融合其他学科。其次,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占很大比重。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时,要有意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布置“画图”的任务时,要结合美术;文字处理任务可以与写作文、写日记结合起来;网络学习任务可以与查找自然学科资料和写信结合起来;动画制作可与数学结合起来等等。,针对整合性的教学建议,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人的兴趣往往与肯定的情绪体验相联系。而小学生又有特定的心理

10、特征:好动、好问、好奇,习惯于游戏,喜欢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爱听动人的故事,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东西所吸引。如果孩子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参与意识,这就成为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动力。能否开发出这种动力,是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的任务。,针对趣味性的教学建议,在实践中,应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让“趣味”作为领路人。下面提供了几种趣味教学的方法,作为参考。,演示教学法依据儿童的好奇特点,在展示学生所不知道的新奇事物时,采用演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计算机的功能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演示,把计算机的优越功能介绍给同学们:让计算机

11、演奏音乐,绘制美丽的图案,猜谜语等这样逐渐打破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使学生好奇的心理转化为跃跃欲试、自愿学习的动力。,游戏教学法依据儿童好玩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扩展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兴趣,把要学的知识设计成游戏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如教画图软件时,先绘了一些基本图形用这些基本图形组成一些美丽的图案,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成就感和审美能力。,竞赛教学法依据学生好胜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小组竞赛活动,巩固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如绘图比赛,计算比赛,网络知识大赛等,给学生讲当今世界软件奇才、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我要

12、赢”的传奇故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随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始终保持高度兴趣。,总之,教师要把自己摆在教学设计者的位置上,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充分贯彻“趣味引路”的思想,创造性地设计趣味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小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使学习变成一种新景象:不再是“苦读圣贤书”,而是“学无止境,其乐无穷”。,1 、由于本册前半部分理论知识比较多,操作练习比较少,对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的学生来讲,难免会有一些烦躁的情绪出现,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不能干瘪着讲,要跳出教材来看教材,跳出教材来教教材。可以用综合实践的一些研究性自主性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究。,评价建议,2 、在第三部分,主要是进行键盘知识的一个练习。教材编写的思路是想让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可以利用记事本软件,所以在第九课有一节记事本的入门课,为了使学习活动内容的开展更加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将第9课调到前面来上,即放到第6课前面,先学记事本,然后再进行认识电脑键盘的学习。,评价建议,谢 谢 聆 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