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周邦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1829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幕遮周邦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幕遮周邦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幕遮周邦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苏幕遮周邦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苏幕遮周邦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幕遮周邦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幕遮周邦彦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幕遮,周邦彦,安徽蒙城六中 高二语文 授课教师:陈士锦 2014年1月8日,作者简介,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与杜甫的月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国维因此

2、称赞周邦彦:“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题材。,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lio 溽r 楫j 浦p2、结合注释解释意思 燎沉香 消溽暑 侵晓窥檐语楫 梦入芙蓉浦,1、初读此词,你觉得它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2.那么你觉得朗读时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答:思乡之情,上片欢快,下片黯然神伤,本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写情。上片: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时间:五月份左右,雨后的早晨 溽暑侵晓 景物:鸟雀荷叶初阳宿雨,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呼:更显人性化表现

3、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一一”: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颇具层次感。 王国维曾评:“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

4、。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简约的构图美,故乡遥,何日去?,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他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八声甘州长期客居、仕途殊不称意,早年进京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已消磨殆尽。世事的无常、仕途的阻滞、官场的黑暗,使他不由地想起故乡的往事。,五月渔郎相忆否,不直接说自己思念

5、友人,而用设问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不仅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诗中老杜,非先生不可。”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思乡之切以至梦中飞度,恍若已回故乡,与友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芙蓉浦。词最后的“芙蓉浦”,与上片的“荷”遥相呼应,是对荷的描写的延伸,使全词结构更为完整、紧密。,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细节描写随着荷叶的颤动,荷叶上的水珠便如晶莹的明珠在碧玉盘中滚动着,闪烁着。点面结合开始由叶上水珠在风中滚动,扩大到水面上无数的碧荷在微风中摇曳,最后远望整个池塘,仿佛摄影一般。“举”字,立刻让读者联想到荷茎在用力托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少

6、女一样,使荷叶有了生机,有了神韵。,总结:上片调动了嗅觉听觉视觉 感觉器官,下片: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思乡之情,总结全文,1、风格 语言自然、淡雅素洁,词境清新爽朗。2、主旨 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的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的表达了思乡之情。,1、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 杨万里小池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唐 王昌龄采莲曲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江南可

7、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系裙腰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是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译文明月高悬,似霜满地,怡人可爱。月破云影,月光朦胧,勾栏如画。人的感情纵然如月一样长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几次人圆月圆。时值暮春,吟咏情思,想写书信,交付西江,可惜流不到五亭前。东池里荷叶刚刚泛新绿,小如铜钱。问问几时才能结藕,何时才能开花?作品赏析这是张先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杨慎词品卷四谓张先的系裙腰“词秾薄而意优柔,亦柳永之流也”。上片以景

8、起笔,眼前呈现的是月影朦胧,勾栏如画。在这美丽朦胧的月夜,词人可能独自散步。仰视着月亮,突然由月圆月缺的自然现象联想到人的感情也无长久之时,于是悲从中来!下片由情及景。时值暮春,吟咏情思,想向心上人传递心意。便想到写封书信,交付西江,可惜流不到五亭前。五亭,在浙江的湖州,西江的水是永远也流不到这里的,可见词人欲解心事而不可得,悲更进一层。词人见到东池中的荷叶才刚刚泛绿,小如铜钱;便想到荷花生长的过程最终要“结藕开花”的,于是心中便有些许安慰,与心上人的见面,尚待时日,还没有到真正“结藕开花”的时候,但终究有“结藕开花”之日。(“藕”、“莲”运用象征手法,“藕断丝连”,“莲”谐音“怜”,古诗词中

9、常用莲来表示爱情。)作者简介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

10、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一丛花令中有沉思细想,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诗歌在当代也享有盛名。其词含蓄项正,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 婉约词 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 小令 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清末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张子野词云:“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词坛丛话) 陈廷焯

11、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斋词话)恰当地指出了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好友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为其生活写照。据传张先在八十岁时仍娶十八岁的女子为妾。一次家宴上,苏轼再度赋诗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宋史无传,宋史翼卷二六载其事。著有张子野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