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22148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现场检测的类别,现场检测工作按检测对象可分为以下三类: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强度)2、工作场所可直读检测的化学有害因素(浓度)3、卫生防护工程技术措施(防护能力),职业病危害评价现场检测的类别 现场检测工作按检测对象可分为以,现场检测的技术依据,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2、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3、照明测量方法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5、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6、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现场检测的技术依据 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该标准包括11类物理因素的现场测量方法,规范了使用范围、测量仪器要求及测量

2、方法。 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第3部分:工频电场、第4部分:激光辐射、第5部分:微波辐射、第6部分:紫外辐射、第7部分:高温、第8部分:噪声、第9部分:手传振动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该标准包括11类物理因素的现场测量方法,规范了使用范围、,基本概念1.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小于3dB(A)的噪声称为稳态噪声,如纺织机产生的噪声。2. 非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级波动大于等于3dB(A)的噪声称为非稳态噪声。

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基本概念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基本概念3. 脉冲噪声: 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小于等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等于40 dB(A)的噪声称为脉冲噪声。4. 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等效声级):在规定的时间内,某一连续稳态噪声的A计权声压,具有与时变的噪声相同的均方A计权声压,则这一连续稳态声的声级就是此时变噪声的等效声级,单位为dB(A)。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对人耳的作用不尽相同,在测量和评价方法有不同要求。,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基本概念工作场所物理因

4、素测量GBZ/T189-2007,噪声检测与评价标准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规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噪声限值为85dB(A)。非日8小时工作或非稳态噪声需计算8小时等效声级;非周5天工作时需计算40小时等效声级,按等效声级进行评价。,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噪声检测与评价标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1现场调查 为正确选择测量点、测量方法和测量时间等,必须在测量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

5、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工艺区划、噪声设备布局等,绘制简图。(2)工作流程的划分、各生产程序的噪声特征、噪声变化规律等。(3)预测量,判定噪声是否稳态、分布是否均匀。(4)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工作方式、停留时间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1现场调查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2仪器准备 (1)测量仪器选择:固定的工作岗位选用声级计,流动的工作岗位优先选用个体噪声剂量计,或对不同的工作地点使用声级计分别测量,并计算等效声级。(2)测量前应根据仪器校正要求对测量仪

6、器校正。(3)积分声级计或个人噪声剂量计设置为A计权、“S(慢)”档,取值为声级LpA或等效声级LAeq;测量脉冲噪声时使用“Peak(峰值)”档,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3测点选择(1)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每个测点记录23个读数,取平均值。(2) 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 ,应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2个测点, 每个测点记录2-3个读数 取平均值。(3)劳动者流动工作时,应优先选用个

7、体噪声剂量计。如使用声级计测量时,在流动范围内,应对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累积作业时间计算等效声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3,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4.测量(1)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1.50m;坐姿为:1.10m。(2)传声器指向声源的方向。(3)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置于测点;若现场不适于放三角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0.5m。(4)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

8、时,传声器应戴防风罩。应尽量避免电磁场的干扰。,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5)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每个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6)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根据声级变化(声级波动3dB)确定时间段,测量各时段的等效声级,并记录各时间段的持续时间。(7)脉冲噪声测量时,脉冲的重复率较稳定时,记下一分钟或几分钟的脉冲重复率,依次推算一个工作日的脉冲数。脉冲的重复率不稳定时,则应记录一个工作日的实际脉冲数。(8)噪声强度超标,应对噪声源噪声进行频谱分析。用实时窄带分析仪对脉冲信号作平均谱分析。频谱的频率范围从20Hz

9、20KHz。从频谱图上读出脉冲的主要频谱成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测量声级的计算基本原理:均方A计权声压值相等T10(0.1LAeq,T) = Ti10(0.1LAeq,Ti) 全天的等效声级: nLaeq,T=10lg(1/T Ti10(0.1LAeq,Ti),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测,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8h等效声级:将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的噪声强度等效为工作8h的等效声级。LEX,8H=Laeq,T+10lg(Te/T0)“接触时间

10、减半,接触限值加3”的来源,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40h等效声级:非每周5d工作制的特殊工作场所接触的噪声声级等效为每周工作40h的等效声级。 nLEX,W=10lg(1/5 10(0.1LEX,8H),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1 抽样原则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抽样对象。2 抽样对象的选定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接触噪声危害的劳动者都列为抽样对象范围。抽样对象中应包括不同工作

11、岗位的、接触噪声危害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抽样对象随机选择。,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使,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使用个人噪声剂量计的抽样方法3 抽样对象数量的确定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抽样对象, 劳动者大于3名时,按以下原则选择,测量结果取平均值。3-5人抽2人,6-10人抽3人,10人以上抽4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噪声使,1.概述 在生产中,按振动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将其分为手传振动(或称手臂振动)和全身振动。2.测量参数测量参数由加速度、频率组成。3.测量仪器振动测试仪。

12、4.测量方法及评价标准测量方法参见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称紫量 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 189.9-2007);评价标准参见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 -2007)。全身振动参见IS02631全身振动的人体评价。,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振动,2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21,按照生物力学坐标系,分别测量三个轴向振动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取三个轴向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工具或工件的手传振动值。,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振动,2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22,使用手传振动专用测量仪时,可直接读取计权加速度值(m/s2);若

13、测量仪器以计权加速度级(dB)表示振动幅值,则可通过式(1)换算成计权加速度a=10(Lh/20) a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振动,23,a0振动加速度基准值,a0=10-6 m/s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23a0振动加速度基准值,a0=,在日接振时间不足或超过4h时,要将其换算为相当于接振4h的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值(ahw)eq(4)=(T/4)1/2 * (ahw)eq(T),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振动,2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24,1.概述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是100nm400nm。通常将其分为三部分: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40

14、0315nm,又称黑斑区;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315280nm,又称红斑区;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80100nm,又称杀菌区。主频率分别为365nm、290nm以及254nm。2.辐照度照射到表面一点处的面元上的辐射通量除以该面元的面积,单位是W/cm2,mw/cm2,W/cm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紫外辐射,25,1.概述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25,3.检测仪器 紫外辐射检测用紫外照度计进行。应有选择性的使用不同探头。4.测量方法及评价标准测量方法参见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 189.6-2007);评价标准参见工作场所

15、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 -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紫外辐射,26,3.检测仪器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2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紫外辐射,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5.测量对象 应测量操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它暴露部位的辐照度或照射量。 当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时,应测量罩内辐射度或照射量。具体部位是测定被测者面罩内眼、面部。6.测量方法 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 为保护仪器不受损害,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测量值不应超过仪器的测量范围。,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紫外辐射

16、,28,5.测量对象 应测量操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它暴露部位的,计算混合光源(如电焊弧光)的有效辐照度方法:混合光源需分别测量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的辐照度,然后将测量结果加以计算。 Eeff=0.00011EA+0.64EB+0.5EC式中: Eeff为有效辐照度; EA为所测长波紫外线(UVA)辐照度; EB为所测中波紫外线(UVB)辐照度; EC为所测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度。,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紫外辐射,29,计算混合光源(如电焊弧光)的有效辐照度方法:工作场所物理因,射频辐射包括高频、超高频电磁场和微波,其对人体的健康损害因频率不同有所差

17、异,因此在测量技术与评价方法上也有不同要求。1.基本概念频率由100KHz(100千赫兹)30MHz(兆赫兹)电磁波属于高频段;其中30MHz300M Hz (兆赫兹)段称为超高频,300MHz300GHz(千兆赫、波长小于1米)属于微波段(见表)。2.测量参数超高频:电场强度、功率密度高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微波:功率密度,3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射频辐射包括高频、超高频电磁场和微波,其对人体的健康损害因频,3.测量方法及评价标准超高频参见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 189.1-2007);高频参见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2

18、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 189.2-2007);微波参见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 189.7-2007)。评价标准参见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3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3.测量方法及评价标准3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3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3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4测量仪器 选择量程和频率适合于所检测对象的测量仪器。5测量对象的选择 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射频设备,选择有代表

19、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 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超高频辐射的测量位置测量操作者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头、胸、腹各部位。立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可分别取为1.5 m1.7m、1.1 m1.3m、0.7 m0.9m;坐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可分别取为1.1 m1.3m、0.8 m1m、0.5 m0.7m。测量超高频设备场强时,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5cm处。,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工作

20、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超高频辐射的测量方法测量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测量时手握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测量者身体应避开天线杆的延伸线方向,探头1m内不应站人或放置其他物品,探头与发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一定距离(至少0.3m)。每个测点应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超高频辐射的测量值的表示测量结果可用功率密度或电场强度表示。在以场源为中心,半径为一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也可称为辐射场。在远区场,功率密度与电场强度可只检

21、测一个指标,其关系如下:P=E2/3770P:功率密度,mW/cm2E:电场强度,V/m,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高频辐射的测量位置测量操作位场强时,一般测定头部和胸部位置。当操作中其他部位可能受更强烈照射时,应在该位置予以加测。测量高频设备场强时,由远及近,仪器天线探头距离设备不得小于5cm,当发现场强接近最大量程或仪器报警时,应立刻停止前进。,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高频辐射的测量方法手持测量仪器,将检测探头置于所要

22、测量的位置,并旋转探头至读数最大值方向,探头周围1m以内不应有人或临时性地放置其他金属物件。磁场测量不受此限制。每个测点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取三次值的平均数作为该点的场强值。近区场内,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的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辐射,微波辐射的测量位置应在各操作位分别予以测量。一般测量头部和胸部位置。当操作中某些部位可能受更强辐射

23、时,应予以加测。如需眼睛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当需要查找主要辐射源,了解设备泄漏情况时,可紧靠设备测量,所测值可供防护时参考。,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射频,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射频辐射,微波辐射的测量方法应在微波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进行测量,测量中仪器探头应避免红外线及阳光的直接照射及其他干扰。在目前使用非各向同性探头的仪器测量时,将探头对着辐射方向,旋转探头至最大值。各测量点均需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测量值的取舍:全身辐射取头、胸、腹等处的最高值;肢体局部辐射取肢体某点的最高值;既有全身,又有局部的辐

24、射,则取除肢体外所测的最高值。,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射频辐射,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工频电场,测量要求 采用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12cm)偶极子场强仪进行测试, 场强仪测量范围:0.003 kV/m100kV/m。其他类型场强仪的的最低检测限应低于0.05kV/m。测量时应包括作业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工作方式、工作地点,进行有代表性的选点测量。地面场强是测定距地面高1.5m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对不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并应补充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

25、9-2007 工频,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工频电场,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工频,1.概述激光是指波长为200nm1mm之间的相关光辐射。其评价涉及到照射量、辐照度、照射时间几个参数。照射量是指受照面积上光能的面密度,单位为J/cm2;辐照度为单位面积照射的辐射通量,单位为W/cm2;照射时间为激光照射人体的持续时间,用t表示。光谱校正因子(CA和CB)激光生物学作用是波长的函数,为评判等价效应而引进的数学因子。CA和CB分别为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校正因子。,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激光,43,1.概述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26、43,2.测量仪器根据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和输出水平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1. 用1mm极限孔径测量辐射水平时,测量仪器接受头的灵敏度必须均匀;2. 测量仪器均应经国家计量部门标定,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0%;3. 测量时中小功率的激光器用锤型腔热电式功率计,小能量的激光器用光电式的能量计,大功率的激光器采用流水量热式功率计。,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激光,44,2.测量仪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4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激光,4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45,3.测量方法 测量时将激光器调至最高输出水平,并消除非测量波长杂散光的影响。 测量激光器和激光器

27、系统对眼和皮肤的最大容许照射时,应在激光工作人员工作区进行。激光辐射测量仪器的接收头应置于光束中,以光束截面中最强的辐射水平为准。 测量最大容许照射量的最大圆面积直径为极限孔径。测量眼最大容许照射量时,波长为200nm400nm与1400nm1*106nm用1mm孔径,波长为400nm1400nm用7mm孔径。测量皮肤最大容许照射量时,用1mm孔径。,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激光,46,3.测量方法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46,1.基本概念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热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接触时间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

28、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GBZ1-2010、GBZ/T224-2010: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47,1.基本概念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4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GBZ2.1-2007)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IV级,WBGT指数限值为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指数限值增加12。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30的地区,WBGT指数限值相

29、应增加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2.测量方法评价标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测量参数WBGT指数、接触时间率,体力劳动强度等。4.测量仪器测量高温使用的仪器有:WBGT指数仪、通风干湿球温度计、风速仪、定向辐射热计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49,2.测量方法评价标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4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

30、/T189-2007 高温,干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1060)、自然湿球温度计(测量范围为540)、黑球温度计(直径150mm或50mm的黑球,测量范围为20120)。分别测量三种温度,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WBGT指数。室外:WBGT=温球温度()0.7+黑球温度()0.2+干球温度()*0.1室内:WBGT=温球温度()0.7+黑球温度()0.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现场调查1 了解每年或工期内最热月份工作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和规律。2工作场所的面积、空间、作业和休息区域划分以及隔热设施、热源分布、作业方式等一

31、般情况,绘制简图。3 工作流程包括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等。4 工作人员的数量、工作路线、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频度及持续时间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测量时间1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月测量;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2作业环境热源稳定时,每天测3次,工作开始后及结束前0.5h分别测1次,工作中测1次,取平均值。如在规定时间内停产,测定时间可提前或推后。3 作业环境热源不稳定,生产工艺周期性变化较大时,分别测量并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

32、BGT指数。4 测量持续时间取决于测量仪器的反应时间。,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测点的选择1、工作场所无生产性热源,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存在生产性热源,选择35个测点,取平均值。2、工作场所被隔离为不同热环境或通风环境,每个区域内设置2个测点,取平均值。3、测点应包括温度最高和通风最差的工作地点。4、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在流动范围内,相对固定工作地点分别进行测定,计算时间加权WBGT指数。,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工作场所物

33、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测量 1 测量前应对测量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正。2 确定湿球温度计的储水槽注入蒸馏水,确保棉芯干净并且充分浸湿,注意不能添加自来水。 3 在开机的过程中, 如果显示的电池电压低,则应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 4 测定前或者加水后,需要10min的稳定时间。5 测量高度:立姿作业为1.5m高;坐姿作业为1.1m高。作业人员实际受热不均匀时,应分别测量头部、腹部和踝部,立姿作业为1.7m、1.1m和0.1m;坐姿作业为1.1m、0.6m和0.1m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

34、温,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WBGT指数的平均值计算:WBGT=(WBGT头+2*WBGT腹+WBGT踝)/4式中:WBGT WBGT指数平均值; WBGT头测得头部的WBGT指数; WBGT腹测得腹部的WBGT指数; WBGT踝测得踝部的WBGT指数。在热强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场所,应计算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WBGT*t)/t,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 高温,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热球式电风速计工作原理本仪器由热环式传感器和测量仪表两部分组成。传感器的头部有一微小的玻璃球,球内烧有

35、中热玻璃的镍铬丝线圈和两个串连的热电偶。热电偶的冷端连接在磷铜质的支柱上,直接暴露在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加热线圈后,玻璃球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此温度和气流的速度有关,流速小时温度较高,反之温度较低。此温度通过电偶产生电势在电表上指示出来。因此在校准定标后,即可用电表读数,表示气流的速度。,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热球,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在测杆垂直放置,测头闭合在测杆内的情况下,打开风速计电源,使读数显示在零位置。轻轻拉出测头,测头尽量离开测试人员,测头上的红点应对准风向,读出风速值。根据读出的风速,查检定报告中的校正曲线或校正公式,得实际风速。,高

36、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在测杆垂直放置,测头闭合在测杆内的情况下,打开风速计电源,使,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通风干湿表原理将两支完全相同的水银温度计都装入金属套管中,水银温度计球部有双重辐射防护管。套管顶部装有一个用发条或电驱的风扇,启动后抽吸空气均匀地通过套管,使球部处于2.5m/s的气流中(电动可达3m/s),以测定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度,然后根据干湿温度计的温差,计算出空气的湿度。,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通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通风干湿表

37、的操作1检查温度计的水银柱是否连接,并检查两支温度计读数是否一致,其差值不应超过0.1。2用橡皮球加蒸馏水,使之充分湿润,加水时仪器不能平放或倒置,并防止湿纱布堵塞套管。将通风干湿球温度计垂直悬挂在测定点,上足发条,3min后读数,读数精确到0.1。测定完毕,待仪器风叶停止转动后,才可收放仪器。查专用计算表确定相对湿度。,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通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空盒气压计的测压原理由于盒内抽成真空(实际还有少量余压),当大气压力作用于盒面上时,盒面被压缩,并带动传动杠杆使指针转动,根据指针转动

38、的幅度即可读得大气压力数值。读数要求如下:测量时将盒面水平放置在被测地点,停留10-20分钟时间,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应该垂直于盒面。 轻敲盒面,克服机械摩擦待指针平稳后,读气压数,精确到0.1mmHg或0.1hPa),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空盒,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辐射热计原理利用黑色平面几乎能全部吸收辐射热,而白色平面几乎不吸收辐射热的性质,将其放在一起。在辐射热的照射下,黑色平面温度升学高而与白色平面造成温,差,在黑白平面之后接以热电偶组成的热电堆。由于温差而使热电偶产生电动势,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反映辐射热的

39、强度。将辐射热计的选择开关置于“辐射热”档,将感受面对着辐射源,打开前盖板35s时,读取的稳定值为单向(定向)辐射热强度。辐射热的单位换算式为1kw/m2等于6J/cm2*min。,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辐射,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照度:表面上一点处的(光)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光通量除以该面元面积之商。单位为勒克斯(lx)工业建筑照明测量主要考虑局部照明和一般照明测点高度分工作面、地面或不同工作要求的水平面室外作业区照明针对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照

40、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原理:光能电能构造:探头、显示器测定:注意键置“OFF” 探头插头插入读数插孔 探头置待测位,光敏面对光 开盖 开电源开关 量程自动选位,稳定后读数单位:Lx(勒克斯)注意:如显示器左下方出现“BATT”,应更换电池,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原理:光能电能,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8,一氧化碳测定仪原理:对不分光红外线具选择性吸收作用采样:用聚乙烯薄膜采气袋 采气0.51.0L分析:仪器启动和校准 采气袋过滤器(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仪器进气口、表头读数直测:探头进气口 直接读数测定单位:m

41、g/m3换算:mg/m3 ppm28/24.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8一氧化碳,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8,二氧化碳测定仪原理:对红外线具选择性吸收作用采样:塑料铝箔复合膜采气袋 采气0.51.0L分析:仪器启动和校准 采气袋过滤器仪器进气口 表头读数直测:探头(传感器)进气口,直接读数测定单位:mg/ m3换算:mg/m3 ppm44/24.0注意时间加权的问题,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8二氧化碳,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场检测课件,卫生防护相关项目,排风罩的性能测定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

42、58-2008 新风量和换气次数的测定其他针对物理因素的防护措施检测,卫生防护相关项目排风罩的性能测定,75,排风罩的性能测定,风速直读式测定,(1)热球式热点风速仪(2)旋浆叶轮式风速计,75排风罩的性能测定 ,76,76,排风罩的测量指标 排风罩的排风量 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 控制风速,排风罩的性能测定,7676排风罩的测量指标排风罩的性能测定,77,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排风罩的排风量可以通过测定罩口平均风速的方法求得,也可以通过测定排风罩连接风管内测定断面的平均风速的方法得到。 罩口风速测定法- 匀速移动法- 定点测定法 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均风速测定方法,77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

43、,78,匀速移动法测定仪器叶轮式风速仪,测定范围0.340m/s。测定方法对于开口面积小于0.3m2的排风罩口,可将风速仪沿整个罩口断面按图所示的路线慢慢地匀速移动,移动时风速仪不得离开测定平面,此时测得的结果是罩口平均速度。此法需最少进行三次,取其平均值,每次测定误差应在5%以内。,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78 匀速移动法排风罩风,79,罩口平均风速测定路线,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79 罩口平均风速测定路,80,定点测定法测定方法,(1)矩形排风罩:将测定的断面划分为若干面积相等的小块,测点取在小断面的中心。断面面积大于0.3m2,可分成9-12块,每块面积小于0.06m2;小于0.3m2

44、,可取6个测点。,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80 定点测定法(1)矩,81,测定方法(2)条缝形排风罩:在其高度方向至少应有两个测点,沿条缝长度方向根据其长度可以分别取若干个测点,测点间距小于等于200mm。,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81 测定方法排风罩,82,测定方法(3)圆形排风罩:可将测定的断面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通行圆环,测点布置在各圆环面积等分线上,而且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布置2个或4个测孔。,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82 测定方法排风罩,83,测定方法(3)圆形排风罩:按风管直径确定的圆环数m见下表:,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83 测定方法排风罩,84,测定方法(3)圆形排风罩:,同

45、心环各测点到风管中心的距离计算方法:,式中: Rn 风管中心到n环测点的距离,mm; R 风管半径,mm; n 从风管中心算起圆环的序号; m 风管断面所划分的圆环数。,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84 测定方法同心环,85,排风罩罩口风速计算,式中: V 罩口平均风速,m/s; V1、V2、V3Vn 各测点的风速,m/s; n 测点总数。,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85 排风罩罩口风速计,86,排风量计算,式中: Q 伞形罩排风量m3/h; F 罩口面积m2; V 罩口平均风速,m/s。,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86 排风量计算式中,87,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均风速测定方法,在连接排风罩的直风管上,

46、距连接口上游大于2倍管道直径,或下游大于45倍管道直径处作为测定断面。*最少是1.5倍!,测定位置,排风罩风速、风量、风压的测定,87 排风罩连接风管内平,88,测定方法 毕托管与倾斜压力计的连接方法如图所示,按上述测点位置逐个测量各点的动压值和全压值(全压值在计算排风罩的阻力及阻力系数时用)。至少测定三次,获得三组动压值,风管内断面风速为至少三组动压值分别求得的风速的平均值。,按GB/T12138的方法,计算出排风罩的排风量。,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88 测定方法按GB,89,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89 排风罩风速、风量的,90,风速计算,(m/s),式中: 风管内空气的平均流速,m/s

47、; Pd动压 空气的密度,kg/m3;,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90 风速计算,91,排风罩的阻力计算,Pz =PqPm式中:Pz 排风罩的阻力,Pa;Pq 测定断面各测点的平均全压,Pa;Pm排风罩连接口到测定断面处的摩擦阻力,Pa。,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91 排风罩的阻力计算,92,排风罩的阻力系数计算,式中:Pd测定断面各测点的平均动压,Pa。,排风罩风速、风量的测定,92 排风罩的阻力系数,新风量、换气次数的测定,全面通风量L=nVV,通风车间容积 mn,通风换气次数,次/hL,总风量,m/h,新风量、换气次数的测定全面通风量L=nV,新风量、换气次数的测定,通风换气次数(换气率)

48、的测定方法GB/T18204.19-2000示踪气体:六氟化硫或二氧化碳测定室内空气量M(相当于有效容积),新风量、换气次数的测定通风换气次数(换气率)的测定方法,新风量、换气次数的测定,测定一小时前后的示踪气体含量 关闭门窗在室内均匀释放示踪气体,每立方米室内空气释放0.51.0g的六氟化硫或24g的二氧化碳,同时用风扇扰动空气使其充分混合。 梅花布点采样,立即分析,一般不超过3天。按GB/T18204.24-2000检测二氧化碳浓度,新风量、换气次数的测定测定一小时前后的示踪气体含量,新风量、换气次数的测定,计算公式Ma=2.30257Mlg六氟化硫的Ca取0,二氧化碳的取0.04%通风换

49、气率E=,新风量、换气次数的测定计算公式,管道内含尘浓度的测量,等速采样的原理普通型采样管法、皮托管平行测速采样法、动压平衡型采样管法、静压平衡型采样管法。,管道内含尘浓度的测量等速采样的原理,除尘器性能的测定方法,进出口必须同时测定!处理风量:等于除尘器进、出口风量的平均值漏风率:风量平衡法和热平衡法 (出口风量-进口风量)/进口风量*100%阻力损失:除尘器出口与进口平均全压差,除尘器性能的测定方法进出口必须同时测定!,除尘器性能的测定方法,除尘全效率:浓度法测定。除尘器安装在风机吸入段时(Q2大于Q1) 除尘器安装在风机压出段时(Q1大于Q2),除尘器性能的测定方法除尘全效率:浓度法测定。,谢 谢 !,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