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经济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2444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PT 页数:421 大小:1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资源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1页
森林资源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1页
森林资源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1页
森林资源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1页
森林资源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资源经济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资源经济学PPT课件.ppt(4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森林资源经济学Forest Economics,朱洪革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课程,主要内容,第1章 绪论第2章 森林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第3章 森林生产的边际分析第4章 森林资源投资决策第5章 森林永续利用与可持续经营第6章 森林成熟龄的确定第7章 合理年伐量的确定第8章 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66,第1章 绪论,第1节 自然资源第2节 森林资源第3节 森林资源经济学的学科特点第4节 森林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1节 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概念,资源按其基本属性可划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一般认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

2、。 该定义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是在不断扩大与加深的。,一、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自然资源的范畴具有相对性。 自然资源具有动态性,其范畴是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的。 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两者又是不同的概念。,二、自然资源的分类,三、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自然资源的存量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储量。自然资源的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源流入量和流出量。影响资源流量的因素包括自然的新陈代谢和人为的干预。,期初存量期内资源流入量期内资源流出量

3、期初存量期内净流量 期末存量,三、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资源存量与一些资源储量的概念相关。资源储量可分为已探明储量、未探明储量和资源蕴藏量。,第2节 森林资源,一、森林,关于森林的概念,归纳起来有3种。我国学者施荫森将其概括为地籍说、目的说和林丛说。日本学者盐谷勉将其概括为现状说、地籍说和目的说。两者大体一致。现状说。树木密集生长的土地。地籍说。在地籍统计资料中登记为山林的土地。目的说。为培育和采伐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土地。,一、森林,世界各国对森林定义的原则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二是土地覆盖;三是行政管理;四是生态需要等。多数国家是从土地利用或土地覆盖的原则或这二者的结合来定义森林

4、的。,一、森林,主要从森林起源、受干扰程度和功能等角度认识森林的分类。 森林按起源不同可分为天然林(natural forest)和人工林(plantation)。 根据森林形成(受干扰程度)不同,可分为原始林(primary forest)和次生林(secondary forest)。森林按功能和经营目标分为生态林和商品林。,国际上对森林的统计包括3类:一是未经干扰的森林(原始林);二是由人类通过利用与管理改变了的天然林,或称为半天然林(semi-natural forest);三是人工营造的森林,即人工林。,二、森林资源,人们对“森林资源”的概念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念是广义

5、的,它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所认识的、可利用的资源的总称。它包括森林、散生木(竹)、林地,以及林区内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森林环境等多种资源。 为适应林业实践的不同需要,在一些特定场合,人们可以运用森林资源的特定含义的狭义概念。在研究区域性林业乃至整个国家林业建设时,应使用广义的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念。,二、森林资源,森林与森林资源是有区别的:首先,森林不是经济学的概念,而是自然科学的概念,森林资源是经济学的概念;其次,森林是生物群落、森林资源不只是生物群落,还包括矿物质、水等。,三、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经营规律,1. 森林资源的系统性2. 价值形成的特殊性3. 森林资源功能的多样性4. 森

6、林资源生产力的可更新性和高效性5. 森林资源的再生性,三、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经营规律,1. 资源消耗量不大于生长量的永续经营规律2. 人力和自然力有效结合的规律 3. 综合发挥多种效益,满足社会多种需要的规律 4. 商品经营和非商品经营相结合的规律5. 综合调控多元弹性的规律,三、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经营规律,时间弹性空间弹性 成熟弹性 生产的单向弹性 结构弹性 效用交叉弹性,第3节 森林资源经济学的 学科特点,一、森林资源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R.T.伊利和莫尔豪斯合作出版了土地经济学原理一书,此书成为有关自然资源经济领域的第一本理论著作。 1931年哈罗德霍德林发表了可耗

7、竭资源的经济学1972年鲁宾逊格雷戈里发表了森林资源经济学 1974年奥里斯赫芬德尔发表了资源经济学 1978年艾伦科特雷尔发表了环境经济学 1981年阿兰兰德尔发表了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 1982年T.C.哈恰图洛夫发表了自然资源利用经济学,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除了翻译引进国外有关论著外,先后出版了刘与伍的国土经济学,王万茂的土地资源经济学,黄奕妙等的资源经济学,许涤新、姜学民、马传栋等的生态经济学,张嘉宾的森林生态经济学、林南枝等的旅游经济学、刘书楷的农业资源经济学。 蒋敏元等于1991年编著的森林资源经济学则是我国第一部森林资源经济学。,二、森林资源经济学的研

8、究对象,以森林资源为对象,在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中研究森林资源的特点及消长变化规律,研究森林资源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及经营的特殊规律。,1. 系统性2. 多科性3. 协调性,三、森林资源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就学科的性质而言,森林资源经济学首先是经济学的分支,是以森林资源为专门对象的一门专业经济学。其次,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森林资源经济学也是一门应用经济学。,三、森林资源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 关系,与林业经济学的关系 与资源经济学的关系 与森林生态经济学的关系 与森林经理学的关系,第4节 森林资源经济学的 研究方法,森林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3个层次:最高层次的方法为唯物辩证

9、方法,中间层次的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最低层次的方法为经济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1.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一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单个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如何达到均衡的方法。一般均衡就是观察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的价格决定理论和分析方法。,2. 目标均衡与非目标均衡目标均衡:如森林生态效益增加与木材供给增加并存的均衡。 非目标均衡:如森林资源的高消耗与木材供给高增长并存的均衡 。,经济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的意义在于:首先,边际分析强调判断一项决策行为的优劣,不是依据过去的平均值,而是依据这一行为引起的经济效益的边际值;其次,一

10、般的经济决策往往具有在边际地位进行调整的性质;最后,在大量的经济现象中,函数关系不是固定的比例关系,即不是线性关系,而往往是曲线关系。因此,边际分析对森林资源经济学的研究特别适用。,经济分析方法,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在某一时期中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但不涉及经济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 比较静态分析涉及两个时期(或两个以上时期)的不同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并不涉及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的分析。动态分析,要求把经济运行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时期,从而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继起的各个期间的变化情况。,经济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就是经济学中进行科学预测和纯事实叙述

11、的分析方法。所谓纯事实叙述主要回答“是什么”这类问题。 规范分析就是经济学中对经济政策或经济状况进行价值判断,决定其是好还是坏,确定“应该是怎样”的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1.文字模型 2.数理模型3.几何模型4.计量模型,阅读材料:森林资源经济学简史,66,第2章 森林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第1节 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的一般性问题第2节 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特点第3节 森林资源的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第4节 森林资源供求的平衡,第1节 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的一般性问题,一、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是指对于森林资源物质商品的需求,森林资源的社会需求是指对于森林资源公益效益的需求。

12、,森林资源需求,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森林资源的社会需求,二、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与社会供给,森林资源供给,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森林资源的社会供给,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是在一定的森林资源价格下,森林资源生产商(企业)愿意并能够出售的森林资源数量。森林资源的社会供给,是同森林资源的社会需求相对应,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即人类对森林资源公益效益的需要而生产并提供的。,三、森林资源的派生需求,派生需求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三、森林资源的派生需求,对木材产品需求的改变并不产生对森林资源需求的成比例变化。如果对其他产品(如纸)的需求不变,则对木材需求的增加

13、就会比对住房需求增加的比例要( )。A、大 B、小 C、不变,有了建筑用木材的需求曲线,便可以根据森林资源的出(成)材率来推导出该地区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建筑住房用)。 派生需求分析的一个固定假设是各项投入要素的比例不变。,四、森林资源商品的供求与价格,森林资源商品的供求与价格是商品性森林资源流通中的两个侧面。 森林资源供求状况与森林资源价格的变动符合一般商品供求与价格的变动定律。,第一,价格推动供求变化。 第二,供求推动价格变化。 第三,森林资源供求与价格变动的基础是森林资源商品的价值。,第2节 森林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特点,一、森林资源需求的多样性,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既有物质的又有非物质的

14、、功能的。即使是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直接需要森林主产品,即林木资源;有的需要森林副产品,即森林内的各种野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对林木资源而言,人们对不同林种、树种和不同材质的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对林副产品的需求,也从一般食用植物资源、食用动物资源,发展到药用动、植物资源的需求,以及可供轻化工业作原料的各种经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的需求。 对森林资源的非物质效益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功能效益。 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这种需求的多样性,是所有其他物质产品和资源没有的。,二、森林资源的供求是短缺的且是可培育再生

15、资源的供求,森林资源是短缺资源,森林资源的短缺既有来自于森林资源需求的过度,也有来自于森林资源供给不足的成分。由于森林资源具有可培育的特点,因而森林资源的供给也具有生产的扩大性。这是一般资源产业不可企求的。 有限的供给性和需求多样性构成了森林资源短缺的绝对性。,三、森林资源的多种供给性,森林资源的多种供给性是指一种森林资源可以满足多种需求的特性。 同一片森林资源,不论其经营的主要目的如何,它都可以随时自发地、伴随地向人类提供满足主要需求以外的其他一些需求的效益。,四、供给能力随价格变动的延迟性,森林资源供给能力随价格变动的延迟性是指森林资源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森林资源的可供给量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时

16、期。这是由森林林木资源生长的长周期特点所决定的。这里所指的变化均指稳定变化,而非波动性变化。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还是会促进或抑制森林资源供给量的。,五、供给方向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森林资源的供给与一般商品不同,森林资源供给的方向既要取决于生产和供给中的经济因素,又要考虑社会及公众的心理追求因素,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公益效益的需求和发挥。在我国森林的分类经营中,商品林和公益林的划分比例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呢?,第3节 森林资源的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一、影响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因素,第一,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第二,受社会生产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影响。第三,受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

17、影响。 第四,受货币流通状况的影响。,一、影响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供给量的因素,第一,森林资源的价格。第二,相关产品的价格及其供给量。 第三,森林资源消费者收入的变动情况。,此外,森林资源生产者(企业)的生产能力及其效率、森林资源消费者(企业)的生产能力及其生产效率、森林资源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的变化等,都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二、森林资源的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森林资源的个别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某一个森林资源经营者(企业)所能向社会提供的商品性森林资源的数量。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是否愿意向社会提供森林资源商品及愿意提供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森林资源产品的价格(P)、相关产

18、品价格(Pri)、对未来森林资源价格的预测值(Pe)等因素。,当把森林资源供给量同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函数关系来表示时,称这个函数关系式为供给函数。,二、森林资源的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一般地,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着重研究各因素对森林资源供给量Qs的影响。如供给价格函数为:,二、森林资源的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的相关产品价格函数,二、森林资源的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的预期价格函数,二、森林资源的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森林资源的市场供给量是指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上所有生产者(企业)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森林资源总量,也就是各个森林资源经营者(企业)可能提供量的总和,用函数关系表示为,二、森林资

19、源的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森林资源市场供给曲线上任何一个价格水平上的切线斜率均小于相同价格水平上的任何个别供给曲线上切线的斜率。,森林资源市场供给曲线,森林资源个别供给曲线,三、森林资源的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森林资源的个别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某一消费团体或家庭在一定的森林资源销售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森林资源数量。一般来看,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森林资源产品价格(P)、相关产品价格(Pri),预期森林资源价格(Pe)、团体或家庭收入(M)、消费团体或家庭的个别偏好(F)等。,森林资源的需求函数,三、森林资源的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价格函数,需求交叉函数,需求收入函

20、数,三、森林资源的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量是指森林资源市场上所有团体或家庭对森林资源产品的总需求,也就是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上所有个别需求量总合起来构成的需求量。,函数式(2-11)反映的是森林资源的市场总需求量与价格的相互变化关系,被称为森林资源的市场需求函数。,三、森林资源的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森林资源需求曲线上任一价格点上切线的斜率也均小于相应价格点的任何个别需求曲线上切线的斜率。,森林资源个别需求曲线,森林资源市场需求曲线,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森林资源需求的价格弹性(用Edp表示)是指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用森林资源商品需求变化率与价格

21、变化率的比值来表示。,由于森林资源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化,因而Edp一般为负值,习惯上省去负号,研究其绝对值Edp。,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例2-1】 已知红松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0.2,其价格现在每立方米1000元,求红松的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其销售量增加5%。,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正常情况下森林资源商品需求曲线弹性,由于森林资源产品大多用作基本生产资料,因而从理论上看其需求量是缺乏弹性的。0|Edp|1需求曲线陡。在正常情况下,需求量减小幅度比价格增加幅度要小。所以森林资源价格增加有利于森林资源经营者(企业)收益的增加。因此,在森林资源经营中,为获取好的经济效益,森林资源经营

22、企业宜采取高价政策。,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短缺情况下森林资源商品需求曲线弹性,某些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制品,如高档家具、地板等被当作奢侈品,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富于弹性。|Edp|1在森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价格较小幅度的增加可以导致森林资源需求量的较大幅度下降,从而有利于森林资源供求矛盾的缓和。,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森林资源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某种森林资源相关产品价格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森林资源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用森林资源商品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例来表示。,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根据Exy的大小,就能够测定一种相关产品(或资源)xi的价格变动对森林资源商品需求量的

23、影响程度,并可以根据交叉弹性的正负号来判断所考察的相关产品与森林资源商品的关系。,森林资源商品需求量与其他商品价格变动关系,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当Exy0时,所考察的相关产品(或资源)与森林资源商品是替代关系,即xi产品(或资源)可作为森林资源的替代品使用。由于可以互相替代,xi产品(或资源)价格上涨,消费者就会将一部分本来准备购买xi商品的支出转向购买森林资源,从而增加了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当Exy0时,所考察的相关产品(或资源)与森林资源商品成互补关系,即所考察相关产品必须与森林资源同时或按一定比例使用。若相关产品xi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减少对产品的需求量,也会同时减少对森林资源的需求

24、量。,当Exy0时,所考察产品(或资源)与森林资源几乎没有相关关系,即xi产品与森林资源商品互为独立商品关系。,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森林资源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森林资源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由于森林资源产品大多属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必需资料,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动时,需求量变动较小,因而森林资源需求收入弹性一般为大于0小于1,即0Em1。,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森林资源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量的相对变动。,由于森林资源的供给量在通常情况下是与其价格成正比变化的,因此供给弹性系数一般为正值。,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森林资源供给价格

25、弹性与一般商品供给价格弹性不同(P42),森林资源商品短期供给曲线弹性,森林资源商品长期供给曲线弹性,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森林资源商品预期价格弹性是指人们根据目前森林资源价格的相对变动,来预期将来价格的相对变动,是用预期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与目前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来表示的。,四、森林资源的供求弹性,如果人们预测目前森林资源价格变动是暂时的,今后会恢复现有价格,则Pe0,Ee=0,此时为完全无弹性,目前的供求量不会有什么变动。,如果人们预测未来森林资源商品价格会一直保持在目前变动的水平上,则Pe/Pe=P/P,Ee=1,为单一弹性,目前的供求量不会有什么异常变动。,如果人们预

26、测目前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提高以后,即使将来不完全恢复现有价格,也可能多少会跌一些,则Pe/Pe P/P,Ee1,为缺乏弹性,目前供求量会比应有的变动小些。,如果人们预期目前森林资源商品价格提高以后,将来还会进一步提高,则Pe/PeP/P ,Ee1,为富有弹性,则目前的供求量将与供给法则成反向变动。即需求量将急剧增加,出现抢购,供给量反而会显著减少,供给者会待价而沽,从而造成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的严重矛盾。,第4节 森林资源供求的平衡,一、森林资源供求水平的变动与森林资源供求量的变动,森林资源的供求量除受森林资源市场价格决定外,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影响森林资源供给量(或需求量)的因素中有一个

27、或几个发生变动时,仅由森林资源市场价格决定的供给量(或需求量)也就会发生变动,从而使得整个供给(或需求)曲线发生移动。,一、森林资源供求水平的变动与森林资源供求量的变动,这种由于影响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供给(或需求)的某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变动而使整条供给(或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变化,称为森林资源供给(或需求)水平的变动。,森林资源供求水平的变动,一、森林资源供求水平的变动与森林资源供求量的变动,森林资源供给(或需求)量的变动则是指由于森林资源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供给(或需求)数量的变动。供给(或需求)量的变动是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或需求)曲线上下移动的。,森林资源供求量的变动,二、森林资源供求平衡的

28、特点,森林资源市场上供求经常不能相适应。从根本上说,主要有以下原因(详述见教材P43-44)。,第一,生产投入发生偏差,从而导致森林资源供求的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还不可能在短期内由生产来调节。,第二,由于森林资源在生长过程中的损失,也会造成现在森林资源商品供给能力的不足。,第三,由于森林资源的生产是土地经营业,因而现在可能形成的未来某一时期的最大生产能力与未来的需求量之间可能就有一段无法弥补的差距,从而必然造成未来森林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森林资源供求平衡的特点,森林资源供求平衡交替变化不同于一般商品,而是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森林资源供需双方地位的变化速度慢、周期长;第二,森林资源供需

29、双方地位变化时,供需波动幅度都不会太大;第三,由于森林资源生产条件的限制,森林资源市场大都在较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三、森林资源价格对供求平衡的调节作用,森林资源供求平衡时的森林资源市场供求量,是通过市场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反映出来的。市场价格不仅仅被动地受供求关系的作用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且通过市场竞争对生产(供给)和需求起调节作用,从而使供求往均衡方向运动。 所谓森林资源供求平衡,是指森林资源商品市场价格等于其生产价格时,市场上森林资源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关系。,阅读材料:木材供给模型方法,66,第3章 森林资源生产的边际分析,第1节 边际分析基本原理第2节 森林资源生产函数第3节 森林资

30、源投入产出边际分析第4节 森林资源生产投入产出的最佳组合,第1节 边际分析基本原理,一、边际的含义,边际投入是指每次变动资源投入量较上一水平的增加量。,一、边际的含义,边际产量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变动资源投入,因而较上次投入水平所增加的产品数量。,式中,MP边际产量; Y总产量的增量; X一个边际单位投入量。,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所谓边际成本(MC)就是增量成本,它是指当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数值时,总成本的增加量。,式中,MC边际成本; Q总产量的增量; C成本增加量。,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例3-1】 在1hm2的林地上通过施肥来促进林木的生长,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立木产出量同施肥量的关

31、系如表3-1所示,则可由此计算出各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已知施肥材料单价为0.50元/kg)。,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表3-1 产量同施肥量关系及边际成本的计算,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所谓边际成本递增规律,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既定的前提下,当一种投入要素增加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需要增加的投入要素越来越大。,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一般来说,技术的革新可以减缓或抵消成本递增的趋势。成本递增是在产量达到某一点以后才开始的。但成本递减的情况只在一个很有限的生产阶段内才能出现。,边际成本递增曲线,三、边际收入递减规律,边际收入,可以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形态

32、上来理解。从使用价值上看,边际收入就是某一投入要素的增加所导致产品产量的增加量(边际生产力);从价值上看,边际收入就是某一投入要素的增量所带来的产品价值的增量。具体说来,就是某一投入要素的增加所引起的货币收入的增加量。,式中,MR边际收入; Q产品产量增量; C投入要素成本增加量; P产品价格。,三、边际收入递减规律,【例3-2】 如在例3-1中,若单位立木蓄积价格为60元/m3,则可根据表3-1的数据计算出各投入水平下的边际收入量,如表3-2所示。,三、边际收入递减规律,表3-2 施肥量同产量的关系及边际收入的计算,三、边际收入递减规律,表3-2 施肥量同产量的关系及边际收入的计算,三、边际

33、收入递减规律,边际收入递减规律可以表述如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和一定的生产规模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连续地增加某一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会使总产量增加,但新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即边际产量)却会变得越来越小。边际收入递减规律发生作用需具备3个条件:只有一种投入品的数量变化,其他投入品的数量固定不变;所增加投入的要素是同质的;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给定。,第2节 森林资源生产函数,一、森林资源生产投入要素的相互制约性,森林资源经营企业必须占有土地,购置必要的生产设备及各种工具、种子、肥料和农药,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投入使用的劳动力。这些由森林资源经营企业购买并在森林资源生产中使用的物质条件,

34、就是森林资源生产企业的投入要素。,一、森林资源生产投入要素的相互制约性,根据投入要素在一定时间里(短期)的可变与否,可以将它们划分为可变投入要素和不可变投入要素。 根据森林资源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的物质存在形态,可以将所有的投入要素分为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一、森林资源生产投入要素的相互制约性,互补性非互补性替代性,森林资源生产中的投入要素是相互制约的。 一是各种不同的投入要素具有互补性,即各种投入要素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 二是在一些场合下,不同种类的投入要素又是可替代的,一种投入要素的增加,可以使另一种投入要素相应地减少。,二、森林资源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森林资源生产函数表示的是投入要素与

35、森林资源生产成果(产量)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式中,Y森林资源生产活动产出量; 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产出量与可变资源投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xi第i种可变投入要素。,二、森林资源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例如,在技术要求许可的范围内,苗木产出量同种子播种量的关系即是一种直线关系,苗木产量随播种种子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直到达到苗圃的最大允许生产苗木株数。,二、森林资源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例如,单位面积立木蓄积量与造林密度,或与施肥量之间就表现为一种曲线关系。施肥量在Q1以内,随施肥量增加,林木生长呈递增增加趋势,施肥量在Q1Q2之间,随施肥量增加,林木生长量呈递减增加趋势。在施肥量大于Q2以后,随施

36、肥量增加,林木生长量呈递减趋势,此时呈现出负报酬现象。,第3节 森林资源投入产出边际分析,一、森林资源边际分析举例,假定某林场决定对一大片红松人工林进行抚育作业,清除目的树种红松周围的灌木及其他树木。根据以往经验,在现有机具及组织条件下,各工组的产出估计如表3-3所示。已知,每个作业人员日工资为10元,假定每抚育一株树的收入(因抚育而使每株林木生长量增加而增加的收入)为0.7元,且不论工组规模大小,将要分担的管理费用和机具使用费均为40元/日,那么,采用多大规模的工组作业才能使生产效益最佳?,表3-3 红松林抚育日投入产出表,二、森林资源生产函数边际分析法,在已知森林资源生产函数的情况下,可直

37、接根据生产函数,利用微分法来进行森林资源的投入产出边际分析。该森林资源生产函数为,单位产品价格为Py,单位可变投入要素价格为Px,不论生产投入x为多少,或产出量y多大,整个生产的固定成本为Cf。,为用价值表示的边际产量,即边际收入。为可变投入要素单价,也就是单位投入要素成本,即边际成本。要使净收益最大,必须使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二、森林资源生产函数边际分析法,【例3-3】假定在某林地上进行人工抚育作业,已知生产量(日抚育面积)y同投入人数的函数关系为且已知抚育单位面积收入为60元/hm2,单位劳动日价格为18元/(人日),为取得最大净收益,劳动力投入量应为多少?若使抚育的总面积最大,则劳动

38、力投入量应为多少?假设不论投入多少工人,平均日管理和使用费均为200元/日,则最大净收益点的收益是多少?最大总产量时的净收益是多少?,第4节 森林资源生产投入的最佳组合,一、投入要素边际替代效应,先研究便于图解的只有两种投入的生产状况。仍以上节中的红松林抚育为例,设抚育工组中不但投入工人,而且投入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和技术特长的管理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同时也参与抚育作业。,技术员数抚育株数,不同的投入要素组合(即具有不同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下,产出量(完成抚育工作量)不同;相同的产量,可由不同的投入组合生产;各种投入组合中只有一种组合产量最高。,一、投入要素边际替代效应,这种具有两

39、种可变投入要素的森林资源生产函数的特征可以用等产量曲线来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要素的一个单位投入而引起另一要素投入的减少量,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一、投入要素边际替代效应,当抚育量保持332株/日,技术员从1人增加到2人时,工人可以从8人减少到6人,则在此时技术员替代工人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为,一、投入要素边际替代效应,由于精确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因而它可以由等产量曲线求导获得,或者由生产函数全微分求得(推导见P61)。,x1对x2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x1的边际产量与x2的边际产量之比。或者说,一种要素对另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其本身的边际产量成正比

40、,与另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成反比。,二、变动投入要素最小成本组合,所谓最小成本组合是指在产出量一定的情况下,使要素投入的成本最小,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投入要素的成本,不仅与投入要素数量有关,同时也与各要素的单位价格相联系。因此,进行最小成本组合分析,必须考虑投入要素间边际技术替代率和要素价格。一般地,根据要素的相互替代关系,可将边际技术替代率分为固定边际技术替代率和变动边际技术替代率两种情况。,二、变动投入要素最小成本组合,固定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两项投入要素间相互替代的比例固定不变,边际技术替代率为一常数(边际技术替代率不递减,为特殊情况),等产量线为一直线。,当产出量一定时,可变投入要素

41、的替代率随各要素投入量的不同而改变时,即称为变动边际技术替代率。此时等产量线为一曲线,且开口向上。,二、变动投入要素最小成本组合,由于边际生产力(报酬或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变动边际技术替代率一般呈递减趋势,如用x1要素替代x2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随x1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最小成本组合点应满足,当x1要素对x2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x1要素与x2要素的价格之比时,投入要素组合成本最小。,二、变动投入要素最小成本组合,【例3-4】 在前面所述的红松林抚育中,若每个技术人员日工资为20元,其他资料不变,那么在产量为300株时的最小成本组合是多少?,二、变动投入要素最小成本组合,由上述投入要素成本组

42、合原理,可以推论3种以上投入要素互相替代的情况,最小成本组合的条件是,式中,Pi第i种要素的价格(i =1,2,n); xi第i种要素变化量(i =1,2,n)。,三、净收入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对一个连续的生产函数来说,它可能有许多条等产量曲线,将每条等产量曲线上的最小成本组合点连接起来,就可得到一条最小成本组合线,通常称之为扩展(张)曲线。,若要生产取得最大纯收益,应使各要素投入的边际收入等于其价格。,三、净收入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例3-5】 若在某林地上进行林分抚育,投入人力(x1)和机械(x2)两要素,已知投入产出函数关系为且人力资源价格P1=10元/(人日),机械投入成本为P2=18

43、0元/(台日),单位产出价格为60元/株。求最大纯收益时的人力和机械的投入分别是多少?最大净收益是多少?,四、边际转换和产品间的合理组合,以上讨论实际上隐含着这样一个假设:各要素量无限,可以任意投入而不影响价格。但森林资源生产中所需的各种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总是有限的,同一要素在不同生产中的经济效果又不相同。因而,对于一个森林资源经营企业来说,在有限的要素条件下,如何合理地确定产品结构和生产组合,以求取得更大的生产效益就显得更为重要。,四、边际转换和产品间的合理组合,边际转换是指一定量的生产要素在不同产品生产间的分配而引起的产品产量的变化,是用边际转换率来表示的,即当一定量的生产要素

44、用于两种产品生产时,某一产品产量变动一个单位所引起另一产品产量的变动量。,表示y1转换成y2的比例,表示y2转换成y1的比例,四、边际转换和产品间的合理组合,【例3-6】 某林场现有化肥1000kg,可同时施放于红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中,当肥料按不同的比例施于两块林地时,各林地所增加的生长量也不同。,四、边际转换和产品间的合理组合,在曲线ab上的每一点都表明了在总投入不变(1000kg化肥)的情况下因投入比例的不同而引起红松林和落叶松林生长量增量的不同组合。整个曲线表明了红松林和落叶松林增长量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曲线ab被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该点切线的斜率,四、

45、边际转换和产品间的合理组合,当等收入线外移到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时,即为在现有投入要素组合下的最大可能总收入,切点的切量即为各产品的最佳组合产量。在这一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线与等收入线重叠,斜率相同。因此,在产品生产最佳组合点,产品等收入线斜率与该点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相同。,产品间的最佳组合取决于产品间边际转换率和产品的价格。,等收入线,产品间最佳组合,四、边际转换和产品间的合理组合,一定量投入要素分配于两种产品生产,当各产品的边际收入相等时产品组合最佳,此时可获最大净收益(因生产规模一定,可变投入一定,总成本也就一定,总收入最大时,净收益也就越大)。这一原理通常被称为均等边际收益原理。,四、

46、边际转换和产品间的合理组合,【例3-7】 表3-8所列资料中,若红松林每立方米蓄积150元,落叶松每立方米蓄积63元,化肥单价为0.40元/kg,其他固定投入为800元。那么最大纯收益为多少?,66,第4章 森林资源投资决策,第1节 森林资源投资和投资决策第2节 森林资源投资决策的动态指标第3节 我国森林资源投资决策分析要注意的问题,第1节 森林资源投资和投资决策,一、森林资源投资及特点,投资,在会计学上的定义是指为取得可持续使用一个会计期间以上的资产的支出。也有的学者把具有费用和收入,持续一个会计期间以上的项目称为投资。,投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新建工厂的投资称为新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

47、称为再投资。 投资按经营目的又可分为政策性投资与经济性投资,前者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后者则是直接地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投资按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建设性投资、追加性投资和移向性投资。 投资按所构成企业资金的性质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 投资按回收期的长短又可分为短期投资、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一、森林资源投资及特点,由于森林资源生产周期长或进行森林资源利用的资产寿命长等原因,决定了大多数的森林资源投资都是长期投资。,1.森林资源投资的含义,一、森林资源投资及特点,森林资源的生产与再生产是与土地资源直接联系的。森林资源投资具有见效慢且投资风险大的特点。森林资源的投资具有直接收益低、间

48、接效益大的特点。,2.森林资源投资的特点,二、森林资源投资预期效果的评价原则,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三、森林资源投资决策的重要性,首先,从横向对比来看,有利于森林资源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对比,包括企业间的比较和企业内部的比较。其次,从纵向发展来看,森林资源投资决策正确与否,决定着森林资源经营企业的生产布局是否合理,选择的投资经营项目能否获得效益及能否取得最大效益等问题。最后,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森林资源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森林资源产业的产出和效益能否为社会所接受,即未来森林资源产出

49、品是否能适应和满足那时社会及市场的需求。,第2节 森林资源投资的动态指标,森林资源投资决策的指标包括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而后者考虑。,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净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投资项目在计算期内可能取得的净收入或净收益。净现金流量有时出现负值,说明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在森林资源成熟采伐利用之前的较长生长周期内一般都是这种情况。,一、净现值分析,净现值是按一定利率贴现的费用和收入的代数和。,按目标(标准)收益率将各年的现金流量贴现在计算基准年(一般为0年),然后求出其代数和,即为目标收益率条件下的净现值。,一、净现值分析,式中,NPV投资项目

50、现金流量净现值; Rt第t年的现金收入或正现金流量; Ct第t年的费用或负现金流量; P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i目标(标准)收益率; n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年数;,现值乘数因子,一、净现值分析,基本步骤:确定目标(或标准)收益率;查明每年的现金收入和费用发生值,计算出净现金流量;用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乘以那年的现值乘数因子求出各年净现金流量净现值;合计每年的计算结果的代数和,即得到投资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净现值。,也可以先不计算每年的净现金流量,而是将每年的收入或费用逐一贴现,最后再一并求代数和,其结果是一样的。,一、净现值分析,单一收支现值计算公式为,式中,V0费用(或收入)的现值; Vn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