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行政ppt课件 第10章—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2807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行政ppt课件 第10章—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社会工作行政ppt课件 第10章—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社会工作行政ppt课件 第10章—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社会工作行政ppt课件 第10章—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社会工作行政ppt课件 第10章—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行政ppt课件 第10章—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行政ppt课件 第10章—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社会服务项目的管理,一、项目管理对社会服务的意义,二、项目管理的方法,目 录,三、项目监测,四、社会服务的个案管理,(二)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一)社会服务性项目的管理,(三)项目管理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一、项目管理对社会服务的意义,1项目的含义与特征,2项目管理的含义,3项目管理制度的发展,(一)社会服务性项目的管理,(1)项目的含义 项目(program)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资源组合,是为了取得特定成果而开展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2)项目的基本特征 第一,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第二,较明显的时间特征; 第三,社会性的集体活动; 第四,各种资源的动员和组合; 第

2、五,非重复性; 第六,项目需要具体实施。- -,1项目的含义与特征,(3)社会项目 项目依其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 经济项目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项目; 社会项目则是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的项目。- -,1项目的含义与特征 社会项目,狭义的,项目管理是指管理人员依据项目方案而从事的协调和控制活动。 广义的,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参与者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去实现目标的活动。 狭义的项目管理指的只是项目实施框架中管理者的职能与活动,而广义的项目管理涉及的是与项目有关的所有活动。,2项目管理的含义,项目管理最早产生于军事部门和政府部门建设和监控项目的需要

3、,并在企业部门广泛运用。 后来项目管理在社会服务领域得到发展,并成为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实现目标的重要措施。 20世纪60年代之后,项目管理在公共领域中的运用获得了更大发展,其背景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社会核算制度。,3项目管理制度的发展,1项目管理的过程,(二)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2项目管理的参与者,项目管理涉及 项目的立项,项目实施计划设计,项目实施体系的组织,项目的推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项目进度的控制,项目进程的监测,项目实施效率的提高,以及项目进程向项目目标的靠近 等。,1项目管理的过程,项目管理的参与者是对项目的管理负有责任和有贡献的人员。 一般地,我们可以把所有对项目运行负

4、有管理、协调责任的组织成员统称为项目管理者,当然他们之间会有主次之分。 按照这种划分,项目管理者是在项目实施的组织体系中处于较高层级的成员。,2项目管理的参与者,(三)项目管理在社会服务中的地位,1社会服务中的项目,2项目管理对于社会服务的意义,在社区工作和社会政策领域,运用项目和项目方法就是比较常见的。 社会服务机构在提供创新性服务的过程中也会使用项目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对某些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政府尚未形成相关政策,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解决办法,所以常常需要社会服务机构去进行创新式探索。 政府和社会组织对这种探索性创新服务的支持是有时间要求的,即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某种目标,这就是项目。,1社会服务

5、中的项目,社会服务机构中的项目制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这表现在如下方面: 项目制可以使服务项目的申请者重申自己的宗旨,明确自己的服务目标; 它可以便服务活动更加科学化和指向既定目标,即使服务活动理性化; 项目制有助于服务机构合理地利用福利资源,节约资源,实现更大的社会福利效果; 它有利于激发服务机构及其成员的能力,促进机构及其成员的发展。,2项目管理对于社会服务的意义,(一)项目的立项与设计,(二)社会服务项目的启动与控制,二、项目管理的方法,1服务项目的立项,2项目设计的内容,3项目文本,(一)项目的立项与设计,立项是项目申请者提供的、以得到经费支持为直接目的的申请报告被有经费支配权

6、者(或资助人)认可、接受,并决定给予申请人支持和向其拨付经费的过程。 申请立项的关键环节是编写项目申请书和资助方的讨论批准,前者是申请人为了向资助人提出资助申请而进行的正规的准备工作,后者则是资助人对该申请的评价和态度。,1服务项目的立项,项目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项目设计要说明实施该项目的意义和项目目标。 项目的具体内容是要指出该项目要完成哪些具体工作。 项目设计要考虑自己实施项目的基础并阐明实施项目的方法。 项目设计要对预期成果给出清楚的说明。 项目设计要提出合理的经费预算。- -,2项目设计的内容,项目文本是以文本的形式表述的项目方案。项目文本有申请文本和合同文本之分: 申请文本是申

7、请人向资助方提交的、表达自己的项目设计的文本,也叫项目申请书。 合同文本是由资助方批准的、应该实施的项目计划文本。,3项目文本,1项目的启动与组织实施,2项目的控制,(二)社会服务项目的启动与控制,(1)项目的启动 项目得以立项以后就要实施。由于项目是涉及诸多方面的活动,所以应该进行认真准备,启动项目。 项目启动时主持人要进行动员。 项目启动时,项目主持人应该根据资助人认可的项目申请计划(或经资助人同意的项目修订计划),制定一个项目实施方案,以使项目参与人员明确目标、责任、任务要求,并使他们的努力相互协调。- -,1项目的启动与组织实施,(2)项目的组织实施 项目实施计划的制定是项目有序实施的

8、基础,但是要有效推动项目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组织。 项目的组织实施就是要围绕项目目标的达成而形成某种分工合作体系及权力责任体系,并以此推动项目的发展。 项目的有效实施都要有项目总负责人和子项目负责人,他们负责督促、检查项目进度,处理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在项目规模较大、项目分工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以协调、整合项目的实施活动。,1项目的启动与组织实施,(1)进度控制(2)财务管理(3)产出控制(4)风险管理,2项目的控制,三、项目监测,(一)项目监测的意义与类型,(二)服务项目监测的实施,(三)社会项目的监督,(一)项目监测的意义与类型,1项目监测的含义,2项目监测的

9、意义,3项目监测的类型,项目监测是项目管理人员收集与项目实施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了解项目进展状况,并将之与项目实施计划相比较,以发现项目实施是否存在问题的活动和过程。 彼得罗西指出,项目监测就是系统地记录项目绩效的主要方面,包括项目是否按预期的或按照恰当的标准运行。 项目监测通常包括服务利用领域内的项目绩效、项目组织和项目结果的监测。这是对项目监测的描述式定义。,1项目监测的含义,第一,通过项目监测可以了解项目运行的一般情况。 第二,项目监测过程有利于促进项目的持续进行。 第三,通过项目监测可以清楚地描述项目的成绩,并鼓舞项目成员的项目活动。 第四,项目监督可以发现项目执行中的问题,通过纠偏可以

10、改进项目的工作。- - -,2项目监测的意义,从总体上来看,对项目的监测一般分为两大类型,即过程监测和绩效监测。 (1)过程监测 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考察就会把项目对象的某些行动包括在内,即把项目组成员的活动及他们同项目对象的互动作为考察目标。在这种理解下,项目实施过程就是项目过程,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测就变为对项目过程的监测。 (2)绩效监测 绩效监测是对项目实施效果的监测,即考察项目的执行行动是否有效,是否朝向和有利于项目预期目标的达成。,3项目监测的类型,(二)服务项目监测的实施,1项目监测的组织,2项目信息的获取,项目监测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过程包括如下方面: 成立监测组织并授权,使其具有合

11、法性和权威性; 建立监测人员与项目执行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获取项目执行计划及相关文件; 获取项目实施的实际信息,这要以监测目的为转移,而获取方式也是多样化的; 分析项目信息,并将之同项目计划相比较;对项目实施状况进行评价,包括提出改进建议等。- - -,1项目监测的组织,监测者项目信息的主要来源有:项目主持人关于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项目主管部门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有关记录(如财务收支),以及监测人员实施的专门调查。 一般地,社会项目的监测要关注如下一些方面: 服务的提供状况,它的对象、时间和数量特征; 服务的过程,服务是如何进行的,服务的经费支出及使用的合理性; 服务对象在项目服务中的所得及其满

12、意状况等。,2项目信息的获取,(三)社会项目的监督,1社会项目监督的含义,2项目监督中的关系与机制,3我国的社会项目监督,项目监督可以看作是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对承担公共项目者实施情况的问责、质询和评价,即主要指的是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及项目对象出于对公共项目、社会项目的关切而要求项目承担者履行公共责任的行为。 项目监督不但包括对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的细致监测,而且包括对项目进展情况的评价;它既反映为一套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也是一种制度和机制。,1社会项目监督的含义,监督关系是围绕着项目监督活动和责任关系而形成的关系。它包括项目资助者与项目承担者之间的关系,政府与纳税人(公众)的关系,民间组织

13、与捐赠人的关系,项目资助者与项目服务对象的关系,项目承担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项目资助者与委托监督者的关系,项目监测者与项目执行者之间的关系,等等。 监督机制是指项目监督活动及过程的内在机理,即监督者如何实现对项目实施行为的监督。在现实中,监督机制是复杂的,它与监督关系及相关人员的角色认知、监督能力、实施监督的客观条件、进入监督关系体系各方的利益关系密切相关。,2项目监督中的关系与机制,政府拨款这种项目执行体制一般实行检查性监督,即监督者主要通过短时期的走访、听项目负责人汇报和有限的实地座谈了解项目执行情况。 由政府与国(境)外组织共同支持的社会项目一般也由政府部门承担,并依靠行政等级形成自上而

14、下的项目执行组织。 主要由社会捐赠支持的社会项目集中在对困难群体的救助领域,如希望工程等。这类项目主要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实施,并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 -,3我国的社会项目监督,四、社会服务的个案管理,(一)个案管理的含义及特征,(二)个案管理的过程与模式,(三)个案管理与社会行政的关系,(一)个案管理的含义及特征,1个案管理的含义,2个案管理的特征,(1)个案管理兴起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的概念在美国社会工作领域被提出来,并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方式用于社会服务实践。后来,特别是90年代之后,个案管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得发展。 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

15、专业化进程在美国得到快速发展,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相继成为独特的服务方法被认可,各种服务方法在专业化的方向上发展,甚至出现各专业方法之间过分区隔。这种现象在个案工作方面表现更加明显。,1个案管理的含义,(2)个案管理的概念 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NASW)在1981年指出,个案管理是为了满足与家庭的需要而发展、执行与监督社会服务项目的活动。 史佛尔(Sheafor)认为个案管理是为了运用完善的方法来满足服务对象被照料的需求,而联结与协调各种不同服务活动体系的运作方式。 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于1992年进一步认为个案管理是一种提供服务的方法,它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

16、对象及其家庭(当情形适当时)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鉴及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案主的复杂需求。,1个案管理的含义,(1)个案管理是个案工作的拓展;(2)服务对象同时遇到多重问题;(3)个案管理是强调“全貌”的工作方法;(4)个案管理具有服务和管理双重功能。- -,2个案管理的特征,(二)个案管理的过程与模式,1个案管理的过程,2个案管理的模式,波瑟普(Boserup)认为个案管理由下列前后相接的环节组成: 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或需要; 审定服务对象的资格,看其是否与相关政策、本服务机构的宗旨及服务职能相符; 对服务的供给和安排进行计划,即当服务需要多个机构提供时,由个案管理

17、者进行统筹安排; 安排服务的输送,即对服务如何输送至服务对象进行具体安排; 监督服务输送,即对服务机构向服务对象输送服务的过程进行直接监督; 记录服务直到达成服务目标并结案,其中包括各项服务的评估。,1个案管理的过程,沃尔基斯和格林(Vourlekis and Greene)将个案管理分为八个阶段: 服务对象的认定和外展;个人与家庭的预估,服务计划和资源的确认;将服务对象与服务的提供者联结起来;服务的执行与协调;监督服务的输送;获取倡导的服务;对各个服务及整体服务的再评估。 李宗派则认为个案管理基本上由以下前后相接的过程组成: 延伸服务过程;转介过程;接案筛选的过程;评估服务对象的过程;提供照

18、顾的计划;监测检查的过程,再次评估服务的过程;解除服务的过程。,1个案管理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及服务范围,罗斯(Ross)将它分为三种模式: 极小模式(the minimal model) 协调模式(the coordination model) 完整模式(the comprehensive model),2个案管理的模式,(三)个案管理与社会行政的关系,1个案管理的行政管理特征,2个案管理者的行政管理角色,个案工作与社会行政原本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但是在个案管理中,即当个案服务需要进行协调和管理时,行政管理的某些内容就被运用于个案服务之中。 个案管理所具有的行政管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它对

19、服务对象需要与服务提供之间的协调,对多种服务提供活动之间的协调,以及对这些服务提供状况的监测与评估。- -,1个案管理的行政管理特征,(1)个案管理主管的行政管理角色 按照维尔和卡尔斯(Well and Karls)的看法,个案管理主管应同时扮演着以下角色: 行政者;计划者;管理者;评估者;直接服务协调者。 (2)个案管理角色的承担者 个案管理的极小模式不需要非常深度的专业技巧,个案管理者也可由经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员担任; 在协调模式中,个案管理者常常由专业人员来担任,因为它较多地涉及专业服务问题; 在完整模式中,个案管理者一般需要高级专业人士来承担,因为它不但涉及专业服务,要联络多个方面开展服务,而且包括政策倡导。,2个案管理者的行政管理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