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3002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三章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三章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三章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三章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产品投入产出表基本结构和平衡关系,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种类很多,但是,静态全国产品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一种基本形式,以后如果没有特别指明,所称投入产出表或投入产出模型均指全国、静态、产品投入产出表或投入产出模型。,3.1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形式,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是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包括货物投入和服务投入两部分。最初投入: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中间产品:指本期生产、本期尚需进一步加工的产品,是用于本期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包括消费、投资和出口三

2、个方面。产品部门:按照产品的经济用途、消费结构和生产工艺标准划分部门。,表1-2-1假想了某年某国封闭经济的4部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该表将国民经济系统分为4个部门,并且假定不存在进出口。,(1)产出指标(横向)总产出:指经济系统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反映经济系统用其各“部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中间使用:指经济系统各“部门”在本期生产活动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最终使用:指已退出或暂退出本期生产活动而为最终需求所提供的货物和服务。,1、 几个主要指标,(2)投入指标(纵向),总投入: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系统各“部分”进行生

3、产活动所投入的总费用。中间投入:指经济系统各“部分”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初始投入(增加值):指经济系统各“部分”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行表示“产出”,即该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的分配与使用。有多少作为中间使用?被哪些部门使用?有多少作为最终使用?其中用于消费和用于投资的分别为多少?表中每个部门所对应的每一列表示“投入”,即该部门生产(或者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要素的数量。有多少属于中间投入?分别由哪些部门提供?有多少属于最初投入?其中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各为多少?,2、行与列的含义,在

4、表1-2-1的例中:,第一行表示:第1部门产品的分配与使用:总产出为1600亿元,其中659亿元作为中间使用,941亿元作为最终使用;第一列表示:第1部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投入:总投入为1600亿元,其中480亿元属于中间投入,1120亿元属于最初投入。,左上为第一象限,反映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提供产品与消耗产品),是投入产出表最重要的一部分 右上为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产品(或劳务)用于最终使用的情况。 左下为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所“消耗”的最初投入的情况。,3、各个象限的含义,如果用两条线将表划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称为象限,右

5、下为第四象限,主要反映转移支付,在编制投入产出时,一般不收集这部分数据。,i产品提供给j产品部门作生产消耗用的产品数量 j产品部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i产品数量 反映国民经济各个产品部门的经济技术联系 反映投入产出表的填满率,1、第一象限的经济意义,最终使用的项目构成和部门构 项目构成:同一部门最终产品使用项目部门构成:同一最终产品使用项目的部门来源,2、第二象限的经济意义,增加值的项目构成和部门构成 项目构成:同一部门增加值的构成项目部门构成:同一增加值项目的部门构成,3、第三象限的 经济意义,投入产出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SNA账户原理和形式,从中间使用的角度对国内生产总

6、值核算进行补充和细化。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而投入产出表的、象限完整地表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这三种计算方法。 把投入产出表的第、象限联系起来,反映产品的分配使用去向,有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的平衡式; 把投入产出表的第、 象限联系起来,反映产品的投入结构,有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的平衡式。,(1)行平衡关系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 (2)列平衡关系 中间投入+初始投入=总投入 (3)总量平衡关系 总投入=总产出 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总产出 中间投入合计=中间使用合计 初始投入合计=最终使用合计,4、几个重要平衡关系,1、行平衡关系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7、=总产出, ,二、平衡关系,全社会的中间使用+全社会的最终使用=社会总产出,2、列平衡关系,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全社会的中间投入+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投入,3、同一个部门的平衡关系,同一个部门的总产出=总投入,4、全社会的平衡关系,(1) 社会总产出=社会总投入,(2)全社会的最终使用之和=国内生产总值,抵消中间投入,但是同一个部门的最终使与增加值没有这个关系,即:,因为,三、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既综合又具体地反映经济关系 既可以从使用价值形态又可以从价值形态反映社会产品的运动 既可以用表格形式又可以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问题,开放经济系统是指与外界有联系的经济系统,如一个国家与其他

8、国家有进出口往来联系,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有商品输出输入等。开放经济系统是现实经济系统的常态,其中对商品进出口或输出输入方式的不同处理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投入产出表。下表是开放经济系统中最简单的一种表式。表中的数字用符号表示,并将部门数量扩充到n。,其他:开放经济系统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及平衡关系,表中数据应该存在如下平衡关系:,(1)行平衡关系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2)列平衡关系 中间投入+初始投入=总投入,(3)总量平衡关系,每个部门的总投入=该部门总产出,总投入=总产出,中间投入合计=中间使用合计,初始投入合计=最终使用合计,在开放条件下,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都包括了系统外进入本系统

9、的产品或服务,而本系统总产出中不应包括这部分;,同时,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根据最终使用的含义,其中也不应包含系统外进入本系统的产品或服务。 因此可将系统外输入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扣除项单独列在本系统的经济活动(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之外,如1-2-3所示。,注意:进口项的扣除,表中数据应该存在如下关系:,注意:在我们列出投入产出表时,往往以开放系统下的第二种情形为准,但在写出平衡关系时,又以开放系统下第一种情形来简写,这时“最终使用”项实际上包含了“净出口”这一项内容。无论在何种情形下,每个部门最终使用并不一定等于最初投入。即,相关链接:中国、甘肃投入产出表,一、实物形态投入产出模型的表式 在实物投入

10、产出表中,是以产品来进行分类的,其计量单位则是以实物单位来计量的。简化的实物形态投入产出表如下所示:,3.2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平衡关系,二、表式结构 1、第一象限的经济意义 中间流量矩阵,横行: i部门提供给j部门生产用的数量;,纵列:j部门生产中消耗 的i产品数量.,反映各个产品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2、第二象限的经济意义 最终使用象限 最终使用的数量及构成 同一部门的项目构成 同一项目的部门构成,二、平衡关系行平衡关系: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i=1、2n),能否建立列平衡关系?,上表的简要解释: 从行向看,反映的是各类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其中一部分作为中间产品供其它产品生产中使

11、用(消耗),另一部分则作为最终产品供投资和消费使用,两部分相加就是一定时期内各类产品的生产总量。从列向看,反映了各类产品生产中要消耗其它产品(包括自身)的数量。但应指出的是,由于列向各类产品的计量单位不一致,故不能进行运算,因此,实物投入产出模型只有行模型没有列模型。 实物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式为: 中间产品 + 最终产品 = 总产品,三、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和局限,1、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 经济意义明确 编表相对容易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2、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 不能综合反映投入 并非所有产品都能用实物量表示 不能把所有产品包括进去,二、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特点1、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实物量

12、作为计量单位,各类产品的计量单位并不相同,表的纵列不能相加。2、能确切地反映各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联系,使其不受价格变动和价格背离价值等因素的影响。3、由于产品目录不能包罗万象,有些产品未列表中,使中间产品不完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需要在中间产品的纵列上加上一个其他项。,3.4 供给表和使用表,(一)UV表的意义 UV表也称为供给与使用表 产品部门是同质生产单位(用途、生产消耗、生产工艺大致相同),它们通常是不存在的,是一种抽象的或理想的单位。根据现实部门即产业部门编制的生产过程中投入表和产出表,即是直接收集数据编制的投入产出表。,(二)UV表的表式结构,1、U表的经济意义(产品部门表),i

13、纯产品提供给j产业部门生产使用的数量 j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的i 纯产品数量,2、V表的经济意义(部门产品表),i产业部门生产的j纯产品数量j纯产品来自i产业部门的数量,主要用于生产方面、估价方面、进出口产品处理方面等的分析。当产品的分类与产业的分类一致时,称为“方型供给与使用表”,大多数是“长方形供给与使用表”。是编制对称投入产出表的基础。SNA建议在供给与使用表的基础上编制对称投入产出表。,(三)平衡关系,1、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平衡 (1)商品供应量(商品横行),(j=1、2n),(2)商品需求量(商品纵列),(i=1、2n),(3)商品供应量=商品需求量,对一种商品:,对所有的商品:,2

14、、部门总投入与总产出的平衡,(1) 部门总投入(部门纵列),(j=1、2n),(2)部门总产出(部门横行),(i=1、2n),(3)总投入=总产出 对一个部门:,对全社会:,例:简化的价值形态产品投入产出模型实例,下表是一张包括四个物质部门的简化价值形态产品投入产出表,表中抽象了生产中对固定资产的消耗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还抽象了进出口等因素。但通过简化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投入产出原理的了解,还可以具体了解它的应用。,表中第一、二部门,说明四个部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使用情况,它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产品实物的运动过程。 表中第一、三部门,则说明四个部门产品的价值运动过程,表中不仅反映了产品价值构成

15、,还具体反映了各部门产品物资消耗的构成。,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表中各部分的内容和解释: 表的第一部分是投入产出的最基本部分,它位于两张表的重叠交叉处,其中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性意义。从行向看,它说明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从列向看,则说明产品的物资消耗情况。整个部分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表的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在水平方向的延伸,它说明各部门作为最终产品的总量中,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数量,体现了实物形态国民收入的最终使用情况。,第三部分则是第一部分在垂直方向的延伸,用来说明各部门净产值的情况,并具体反映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初次分配,即如何分为工资、利润和税金等部分。 第四部分是由第二

16、、三共同延伸而组成的,一般来说它可以反映某些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某些情况(仍处于探索之中)。,根据上表,可计算出相应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系数矩阵:,本章小结 一,1、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是投入产出表。产品投入产出表有按产品部门(纯部门)分类的对称型产品产品和按产业部门交叉分类UV的表之分。2、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分为中间流量、最终使用、增加值三个象限。第一象限采用复式记账矩阵形式,反应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经济技术联系;第二、第三象限分别反应最终使用和增加值的构成。三个象限实际上表示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本章小结 二,3、把投入产出表的第一、二象限联系起来,反映产品的分配使用去向,有中间使

17、用+最终使用=总产出的平衡式;把投入产出表的第一、三象限联系起来,反应产品的投入结构,有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的平衡式。4、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分为中间流量最终使用两个象限,它只能反映产品的分配使用去向平衡,不能反映产品的投入平衡。,本章小结,5、供给表和使用表是为了利用现行部门数据编表而设计的,同时也提供核算框架。UV表既反映了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又反映了产品部门总产出于总投入的平衡。,思考与练习题,1、简述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各个象限的经济意义。2、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有哪些基本平衡关系?其意义是什么?3、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有什么特点?4、为什么实物型投入产出表不能建立列平衡关系?5、实物型投入产出表有什么特点?6、简述U表和V表的意义。7、简述UV表中的平衡关系。8、矩形UV表有什么意义?,思考与练习题,9、见习题110、见习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