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 河北大学 康书生)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3037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 河北大学 康书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 河北大学 康书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 河北大学 康书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 河北大学 康书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 河北大学 康书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 河北大学 康书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货币银行学 河北大学 康书生)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Interest and Interest Rate,河北大学金融系,第一节:利息及其计算第二节:利率及其种类第三节:利率的决定理论第四节:利率的作用第五节:利率管理与利率自由化,学习目的和要求支付利息是信用的基本特征之一,信用与利息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研究了信用,就必然要研究利息,并要研究决定利息数量的利息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利息的本质,了解利息率种类及影响利息水平的决定因素;掌握几种重要的利率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了解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一节 利息及其计算,一、历史上对利息的态度二、利息的本质:

2、西方经济学家:利息是对放弃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补偿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马克思理论: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三、利息之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结果”这种观念被广泛接受了,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利息虽然就其实质来说是利润的一部分,但与利润相比,更具有确定性。利息的悠久历史。所以,无论货币是否作为资本使用,人们都认为它可以带来收益。,四、利息的计算:1.单利:仅以本金计算利息,而对利息不再计息的方法利息的公式:I=P r n本利和公式: S=P+I=P+P r n=P(1+r n) 2.复利:把上期利息转为本金并一并

3、计息的方法本利和公式:S=P(1+r)N利息的公式 :I=S-P=P(1+r)N P =P(1+r)N 1 3.复利在实际中的应用 4.我国的利息计算,五、现值与终值现值:现在的货币资金价值。终值:现在的货币资金在未来的价值。二者通过复利方法相互转换终值公式:S=P(1+r)N现值公式:P=S/(1+r)N 贴现,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一、利率的含义利息率,简称利率,是借贷期内利息额对本金的比率。公式:利率=利息额/借贷资金额 100%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二、利率的分类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按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分)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按利率与通货膨胀

4、的关系分)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按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划分)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官定利率 (按利率形成方式分)一般利率、优惠利率 (按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分)长期利率、短期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为分)基准利率,三、决定和影响利率因素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预期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国际收支状况宏观经济形势该国货币的汇率借贷期限长短、风险大小、国际利率水平、一国经济开放程度、银行成本、银行经管理水平等。,四、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利率变动对资金供求的影响(资金的贷出和借入)二、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居民的消费和储蓄)三、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五、利率变动影响经济的渠道 中央银行

5、调整利率宏观调控经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所控制的基准利率),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古典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一、利率与资本积累通过利率杠杆来积聚资金,可以获得在中央银行不扩大货币供给的条件下,全社会的可用货币资金总量增加的效应。二、利率与经济调控利率是经济的内生变量,也是金融政策的外生变量。利率的杠杆作用:利用利率可以调整货币流通量。利用利率杠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利用利率杠杆,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的发展。利用利率杠杆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三、储蓄的利率

6、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1.储蓄的利率弹性储蓄增加的替代效应储蓄教授的收入效应例外:A.收入水平很低 B.可供购买的商品有限2.投资的利率弹性影响投资变动的因素:A.利率 B.资本边际效益,第五节 利率管理与利率自由化,一、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与类型概念:利率管理体制是一国经济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金融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的利率管理权限、范围和程度 。类型:国家集中管理 市场自由决定国家管理与市场决定相结合,二、中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及其变革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趋势三个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四、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利率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利率市场化是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利率

7、市场化是致力通货膨胀的急切选择。,第三章 利息及利息率结束,西方经济学家观点:节欲论时差利息论流动性偏好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润率决定利率,从而使利率具有以下特点: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利率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古典的利率决定理论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的理论注重实物因素的影响(实际利率理论)资本的供给来自于储蓄;资本的需求来自于投资如图,I,r,I、S,S,E,r0,I0=S0,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数量,而

8、货币需求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对收入有两个抉择:在总收入中确定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在储蓄总量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流动性偏好选择持有债券或是保留现金。人们对现金具有流动性偏好 货币总需求=交易和预防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 L=L1+L2=L1(Y)+L2(r),利率由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共同决定。 L=M,流动性陷阱:当货币供给线与货币需求线的平行部分相交时,无论怎样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均会被储存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可贷资金利率理论新古典主义的利率理论,也被称为借贷资金学说。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可贷资金的需求由两部分组成:

9、投资需求货币贮藏需求: LD=I+H可贷资金的供给由三部分组成:储蓄、货币当局新增发的货币数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Ls=S+ M如图,I,S,利率,借贷资金量,r0,A,I+H,S+M,r1,0,B,ro为自然利率,r1位市场利率当r0r1时,I S,S+M,I+H,r1,S,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理论基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可分为两个领域,实际领域和货币领域。在实际领域重要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投资I和储蓄S;在货币领域重要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货币需求L和货币供给M。实际领域均衡的条件是投资I=储蓄S; 货币领域均衡的条件是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IS曲线,是实

10、际领域的均衡点轨迹,如图LM曲线,是货币领域的均衡点轨迹,如图两条曲线的交点即代表两个领域都均衡的状态,ISLM模型,IS,LM,Y,r,0,r0,A,B,E,YE,I M,I SLM,I SLM,I SLM,一、利率期限结构: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期限的债券同其利率之间的关系二、三个重要的经验事实:债券的期限不同,其利率随着时间长短波动。短期利率低,收益曲线更趋于向上倾斜;短期利率高,收益曲线更趋于向下倾斜收益曲线几乎总是向上倾斜,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三、不同的期限结构理论预期理论(Expectation Theory)假说条件:持有债券和从事债券交易时没有税收和成本

11、的影响;没有违约风险;具有完善的货币市场,资金的借贷双方能够正确合理地预期短期利率的未来值;所有投资者都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不同期限的债券可以完全替代,基本观点:利率曲线的形状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因此,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决定现有利率结构的主要因素;长期利率是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等于当期短期利率与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之和的平均数。所有投资者都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不同期限的债券可以完全替代,只愿借入长期资金,资金的需求就会从短期市场转向长期市场,只愿提供短期资金,资金的提供就会从长期市场转向短期市场,短期市场需求减少,短期市场供给增加,短期利率下降,预期理论的缺陷,当人们预

12、期长期的利率高于短期的利率,流动性升水和偏好理论理论认为:短期债券流动性比长期债券流动性高,投资者对高流动性投资比对低流动性投资更为偏好。结论:1.证券在下个时期被预期产生不同的收益率,这取决于证券的流动性。2.长期利率是由未来短期利率的市场预期加上与投资的期限和流动性有关的流动性升水(liquidity premium)所决定的。偏好理论:如果一定期限的资金供求不一致,一些投资者和借款这回转向其他的期限,显示出相反的不平衡,然而,他们需要适当风险收益的补偿,其大小反映了投资者对价格或再投资风险厌恶的程度。,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市场分割理论:首先

13、假设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具有与投资期 限相关的偏好。这些偏好与他们的债务结构、风险厌恶 程度有关不同期限的债券不能完全代替。主要原因:法律上的限制缺乏能够进行未来债券交易的市场缺乏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统一的债务工具债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为各种不同期限的证券各有其特点,可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偏好,而不同投资者或借款者也往往只对某种期限的证券感兴趣。,名义利率:i = r+p (r为实际利率,p为通货膨胀率)若利息也考虑到通胀的因素,则名义利率为: i =(1+r)(1+p)-1,Y(收入),I(投资),r,S(储蓄),IS曲线,S(Y),I=S,I(r),IS曲线的形成,LM曲线的形成L=L1+L2 =M(L1:货币的交易和预防需求;L2:货币的投机性需求),Y(收入),L2,L1,L2(r),L1(Y),r,L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