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金融(第2版)第六章环境金融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3072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48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金融(第2版)第六章环境金融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能源金融(第2版)第六章环境金融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能源金融(第2版)第六章环境金融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能源金融(第2版)第六章环境金融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能源金融(第2版)第六章环境金融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金融(第2版)第六章环境金融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金融(第2版)第六章环境金融ppt课件.ppt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能源金融,主讲人:黄光晓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第六章 环境金融与节能减排,第一节 环境金融,环境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ing)也称为可持续金融(Sustainable Financing)或绿色金融,是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概念。简单而言,环境金融就是借助金融市场来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具体而言,环境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的过程中,通过主动识别环境风险和机会,设计相应的金融创新产品,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融资平台和相应的金融工具。借助环境金融的理念,金融机构与节能减排可以进行良性互动,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为节能减排提供投融资平台以及规避、转移环境风险的金融工具,促

2、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节能减排也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分享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成果,促进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环境金融,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交叉学科,探讨如何融通发展环境经济所需资金。,Cowan(1999),环境金融就是通过金融创新的形式,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自然资源提供一条新的融资途径,强调环境金融创新必须在满足金融市场基本功能属性的同时实现转移环境风险、减少排放等环境目标。,Labatt and White(2002),从产业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将环境金融视为环境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强调金融部门与环境产业的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向环境友

3、好型产业倾斜,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Gradel and Allenby(2003),第一节 环境金融,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表的银行和保险业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Banks and Insurers on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97年,UNEP与世界主要银行和保险公司成立了金融机构自律组织(UNEP Finance Initiative),该声明是国际金融机构开始系统实施环境金融的标志。声明强调金融机构有义务对其开展的业务活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使之透明化,提供环境评估报告和环境行为标准,主要包涵

4、环境政策、环境指标、环境管理制度文件以及有关采购、废物处理等内容。声明表明金融机构要承担可持续发展的义务与责任,对环境管理采取谨慎措施,并致力于培养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成员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风险投资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多边发展银行及保险机构等,目前有来自45个国家的200多个银行和保险公司机构成为签约方。该组织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环境理念整合到金融部门的运营和服务中,鼓励私人部门为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和服务产品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业务实践,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一节 环境金融,环境金融体系由监管、市场、机构和产品四部分构成。环境金融的监管不仅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

5、融监管当局,还涉及政府的审核、监测、评估等环保管理部门,监管的法律依据横跨金融、环保等多个相关领域;环境金融的市场既包括传统的银行信贷、证券和保险市场,也包括排放权、节能量、可再生能源配额等创新市场;参与环境金融的金融机构既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也包括各类机构投资者;环境金融产品除了绿色信贷外,还包括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各类环境基金(如碳基金、生态基金等)、各类环境保险产品(如环境灾害责任险、巨灾债券等)以及环境金融衍生产品(如碳期货、期权等)等。,第一节 环境金融,一、信贷环境金融源于金融业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意识的

6、兴起,即作为社会经济重要的融资渠道的银行,其经营不再单纯从利润出发,而是有责任对重大项目进行评估、监督,充分考虑贷款项目产生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将给其带来不良声誉和经营风险,即实现所谓“绿色信贷”。Marcel(2001)将银行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分为四个阶段:抗拒(defensive)规避(preventive)积极(offensive)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第一节 环境金融,一、信贷抗拒(defensive):银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只能增加成本而没有任何收益,因而采取抗拒态度,目前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多处于这一阶段;规避(preventive):银行希望将环境影响的外部性逐步得以内部化

7、,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规避环境风险、降低运营风险的策略最受欢迎,发达国家的银行多处于这一阶段积极(offensive):银行已经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气候变化等长期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中主动发现商机,采取更加积极的手段,设计相关的金融产品,开展相关的业务,为人类社会可持续提供帮助,少数发达国家银行已经步入了这个阶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在可持续发展阶段,银行的一切商业活动都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整个经济系统与环境协调发展。,第一节 环境金融,一、信贷(一)赤道原则20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和荷兰银行等9家银行在伦敦主持召开会议讨论项目

8、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会后由荷兰银行、巴克莱银行和花旗银行等在国际金融公司环境和社会政策基础上共同起草了一套针对项目融资中有关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操作指南,即所谓的赤道原则。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EPs)的引入,第一次把项目融资中模糊的环境和社会标准明确化、具体化,为银行评估和管理环境与社会风险提供了一个操作指南。赤道原则列举了赤道银行(实行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EPFI)做出融资决定时需依据的特别条款和条件,共有9条。在实践中,赤道原则虽不具备法律条文的效力,但却是金融机构不得不遵守的行业国际准则。,第一节 环境金融,一、信贷(一)赤道原则原则1:评审和分类原则2:社会

9、与环境评估报告原则3:适用的社会与环境标准原则4:行动计划与管理体系原则5:磋商和信息披露原则6:投诉机制原则7:独立评审原则8:违约救济原则9:独立的监测和报告,第一节 环境金融,一、信贷(二)国际经验目前,已有来自19个国家的53家金融机构宣布实行赤道原则,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项目融资总额占全球项目融资市场总份额的80%以上。1、花旗银行花旗银行将ESRM体系运用于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中,并将其嵌入到信贷管理系统中,对环保和社会风险评估实施严格的流程约束。2、汇丰银行汇丰银行早在2003年就采纳了赤道原则,并提出道德银行观的绿色金融理念,即在进行贷款和投资时,必须遵循国际公认的道

10、德原则,充分考虑社会责任和人类长远发展利益。汇丰银行不仅将赤道原则适用范围从单一的项目融资扩展到项目咨询顾问以及与项目相关的其他服务,而且还制定项目融资的内部手册,以赤道原则规范所有的商业贷款,相续出台了林业、化工、能源、矿产等行业的融资指引,并特别规定了禁止介入的领域。,第一节 环境金融,一、信贷(二)国际经验3、荷兰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荷兰银行开发了一系列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包括社会责任投资基金(SRI funds)、生态环境基金、小额贷款等产品和服务。其中,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包括一些用于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司的基金和贷款产品,如Sustainable Global Equity

11、Fund(主要投资于全球遵守可持续标准的上市公司股票),Sustainable Global Credit Fund(主要投资于全球遵守可持续标准的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等;生态环境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通过绿色信贷,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的项目提供融资。4、巴克莱银行5、德意志银行,第一节 环境金融,二、投资与传统的投资不同,环境金融视角下的“绿色投资”是一种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三重标准的投资模式。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社会责任投资(Social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SRI)是一种经营理念,强调企业把社会责任整合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战略中,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清洁生

12、产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投资,不仅追求实际的经济利益,而且更注重由于社会责任意识带来的企业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利益;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SRI)是一种投资观念,即投资者依据国际间普遍接受的环境、社会道德准则,全面考察并筛选投资理财对象和产品。,第一节 环境金融,二、投资1、绿色投资体系体系中的不同投资主体在进行绿色投资时,其投资动机、投资决策、管理模式和投资效果等都有区别。(1)政府:由于绿色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即期经济效益不确定,投资存在一定风险,所以除了财政投资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进行融

13、资支持。(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除了积极实施绿色信贷机制之外,还可以利用其在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充当环境金融市场中介,并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推动绿色投资,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3)风险资本:绿色产业在企业初创阶段投资规模较大、即期经济效益不确定、资本回收期较长、投资存在一定风险,常规的融资渠道难以支持其发展,所以绿色产业迫切需要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4)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不仅影响资本市场的运行,而且也是社会责任投资(SRI)的主导力量。,第一节 环境金融,二、投资2、绿色共同基金(1)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就是以社会责任投资为投资理念的共同基金,其投资策略主要有三种

14、:筛选(screening)、股东主张(shareholder advocacy)和社区投资(community investing)。筛选策略筛选策略分为正面筛选(positive screening)和负面筛选(negative screening)两种。正面筛选是指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希望该基金是只投资于对社会有正面贡献的公司,如重视劳工关系、环境保护、产品安全品质及人权的公司等。负面筛选则是希望基金避免投资于对社会、环境造成伤害的公司。以美国为例,最常被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筛选掉的公司前五类包括烟草公司、酒类公司、不重视劳工关系的公司、不重视环保的公司及从事赌博业的公司。,第一节 环境

15、金融,二、投资2、绿色共同基金(1)社会责任投资基金股东主张股东主张是指投资者充分发挥其股东的权利,与公司交涉谈判,必要时采取行动,影响并纠正公司的行为,以达成干预公司治理,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投资者可以采取与其所投资公司的管理层对话、信件沟通、提起股东决议案,乃至于用搜购委托书表决的方式,来改变公司的决策。社区投资社区投资是指来自社会责任投资的资金主要投资于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社区。例如提供金融服务给低收入户,提供资金给中小企业、给重要的社区服务如孩童照料、平价住房及医疗照顾等。资金基本上投资以下四种社区发展机构:社区发展银行、社区发展贷款基金、社区发展信用合作社及社区发展风险投资基金

16、。投资者可以购买特别专注投资此类社区发展机构的社会投资基金,来达成其社会责任的目的。,第一节 环境金融,二、投资2、绿色共同基金(2)绿色投资基金绿色投资基金,就是以绿色投资为投资理念的共同基金,是在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投资目标在环境保护方面尤其是在减缓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表现。绿色基金的重点投资领域越来越呈现多元化趋势,涵盖了新能源、新技术、节能减排和碳交易市场等诸多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清洁能源基金绿色增长基金碳基金气候变化基金,第一节 环境金融,三、保险“绿色保险”也被称为环境责任险(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BLI),应属于

17、公众责任险。通过环境责任险,一方面直接保护被保险人(污染企业)利益的利益,避免污染企业由于污染事故而承担过大的损失,甚至破产;另一方面,间接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也是公众的利益,即环境利益。环境责任险按性质可划分为政策性模式和商业性模式,前者以体现国家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政策目为主,多采用强制性保险方式,后者则采取商业化运作,以保险市场自身供求平衡为支撑,多采用自愿性保险方式。,第二节 节能减排,按照1979年世界能源委员会(WEX)提出的定义,“节能”是指“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节能减排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包含了四层涵义:第一层涵

18、义是“减量”,即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改变传统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 引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经济发展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二层涵义是“替代”,即强调“清洁高效”的能源替代和技术更新,根据经济学所强调的替代理论,利用价格杠杆,引导资本投入,开发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替代低效、高污染、不可再生的常规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第三层涵义是“增效”,即强调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增加经济效益,缓解经济增长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第四层涵义是“减排”,即强调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能源开发、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减少污染物和温室

19、气体的排放。,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节能减排的根本动力在于能源的稀缺性和可耗竭性与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一)节能减排的动力1、可耗竭资源理论1956 年,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提出的石油峰值理论,指出世界石油生产的存在着峰值,即所谓的哈伯特曲线的顶点,同时还预测美国的石油生产将在1970年左右达到高峰(Hubert,1967)。石油峰值(Peak Oil Theory)理论是从供给层面对石油的价格波动原因给予了很好的解释。虽然对能源供给的峰值预测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是,重要的不在于峰值何时出现,而在于它一定会出现;而且需求增长越快,出现时间越早

20、。如果不对能源需求加以控制,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稀缺预期将推动能源价格上涨,加剧能源价格的波动和不稳定性。,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一)节能减排的动力2、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EKC)的质疑Grossman et al(1995)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美国人担心自由贸易恶化墨西哥环境并影响美国本土环境的问题,首次实证研究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42个国家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曲线,并把这一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图6-2右图)。,图6-

2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一)节能减排的动力2、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EKC)的质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缺陷使其在解释经济和环境关系时存在巨大争议。首先,它忽视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只考察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假设环境状况的恶化不足以阻碍经济活动,不会阻止经济增长。其次,它忽略经济全球化中国际贸易造成的污染转移,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那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产业可能会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成为所谓的“污染避难所”(pollution havens),遭受生态倾销(ecologic

22、al dumping)。再次,它忽略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和环境关系的影响,各国的政治体制、制度的完善性和环境政策都会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关系,比如政府腐败就会加剧环境的污染,而社会民主程度的提升会增加环境政策的有效性,降低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一)节能减排的动力3、全球气候变化的预估全球气候的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国际社会对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逐渐形成较为广泛的共识。IPCC(AR4,2007)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了关于气候变化新的更有力的科学依据: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气温是过去1300年中最温和的50年,过去100年间,世界平均

23、气温上升了0.74,最近50年间,气温上升的趋势是过去100年间的2倍左右;全球范围内冰川大幅度消融;世界各地气象异常事件;20世纪中全球平均海面上升17cm。而如果这种趋势不扭转,意味着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平均上升4,海面将上升60cm,对生态系统、食物与水供应及人类居住都将带来持久深入的影响。,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一)节能减排的动力3、全球气候变化的预估,图6-3 2000年-2100年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全球平均温度估计,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一)节能减排的动力3、全球气候变化的预估,IPCC(AR3,2001)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在2050年

24、在长期稳定浓度目标不确定情况下,近期限排的程度对不确定性的解决时间以及能源系统的惯性都很敏感。探讨最优限排策略的成本有效分析结果,提出未来几年的减排在经济上是极有价值的,因为有很大的可能性使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上限以下,要不然在排放系统的特征时间内温室气体浓度就将达到该上限(图6-4)。,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二)节能减排的机制1、节能的价格机制和投资机制提高能源价格和加大节能领域投资是实现节能目标的主要途径,也是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高能源价格,不仅会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节能意识,而且可以引导对节能领域的投资,但是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则取决于资本与能源之间的相互关

25、系,也就是所谓的能源替代问题。能源替代是指通过对能源消费的内部结构调整或者改变能源与其它非能源的投入比例,以达到节约不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投入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并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源替代包括内部替代和外部替代。前者是指能源内部的结构问题,即不同能源之间的替代,比如清洁高效能源对化石燃料能源的替代;后者是指基于能源价格的变化,通过能源与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实现三者投入的优化配置,达到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产出的目的。,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二)节能减排的机制1、节能的价格机制和投资机制从外部替代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能源与资

26、本等要素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关系。当能源与资本之间呈现替代关系时,加大节能领域的资本投入就可以促进促进能源节约;反之,当两者呈现互补关系时,试图扩大资本投入来替代能源,就会因为能源缺乏需求弹性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节能只能更多地依靠提高能源价格来迫使社会较少能源消耗。从内部替代的角度来看,虽然能源价格的提高有助于能源结构转向高效、清洁能源,但是也要注意反弹效应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所谓的反弹效应是指某种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在开始时时会降低该能源消费,然而,如果能源价格不变,节省能源会使产品成本或能源服务的使用成本下降,引起需求的反弹。有许多研究结果证实了反弹效应的存在,反弹效应使得政府投入提高能源效率

27、而进行节能的努力结果将比预期更小。,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二)节能减排的机制2、减排的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环境污染和气候问题是典型的“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地球环境(气候)由于其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具有经济学中公共物品所存在的外部性、搭便车和市场失灵等问题。在政府的环境政策与管制措施(排污收费、污染事故罚款、资源回收补贴和节能减排优惠贷款等)之外,环境经济学理论则提供了运用经济杠杆来控制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办法,即市场机制(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和税收机制(环境税)两种手段。,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二)节

28、能减排的机制2、减排的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市场机制(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科斯的产权理论:,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二)节能减排的机制2、减排的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市场机制(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环境经济学提出的排放权交易(emissions-trading program)制度,就是参照产权理论建立起来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市场机制。根据科斯定理,只要各国通过国际谈判,建立一个相应的国际制度框架确定保护环境的目标,使得环境容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明确界定各国利用环境容量的权利(资源产权,即排放权分配)的基础上,排放权的转让交易就能够促进环境容量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国际治

29、理。,第二节 节能减排,一、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机制(二)节能减排的机制2、减排的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税收机制环境税(environmental taxation)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概念,可以溯源到由福利经济学家庇古所提出的庇古税(Pigovain Tax)。庇古提出的外部性理论认为经济活动会产生负的外部性,即运行主体化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产品(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导致的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外部性问题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只能依靠政府采取征税或补贴等措施加以调节,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来弥补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

30、之间的差距。庇古税是一种直接环境税。它按照污染物的排放量或经济活动的危害来确定纳税义务,所以也是一种从量税。,第二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成本(一)节能减排的措施节能减排需要改变人类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引入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建立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系统,开发实用且低成本的低碳技术体系,建立低碳产业,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及改变人类的发展观念和生活模式。图6-5中给出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及其效果预估,涉及节能与能效,替代能源,碳捕获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以及碳汇(carbon sink)等多个领域。,第二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

31、排的措施和成本(一)节能减排的措施,图6-5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节能减排技术路径及累积减排量预估,第二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成本(一)节能减排的措施IPCC(AR4,2007)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引入减缓潜力概念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种研究方法来对节能减排措施的进行不确定性评估。自上而下的研究是从整体经济的角度评估各减缓方案的潜力,使用全球一致的框架和有关减缓方案的综合信息,并抓住宏观经济反馈和市场反馈。以经济学模型为出发点,以能源价格、经济弹性为主要的经济指数,给出宏观经济变化引起的能源系统供求关系变化,能够较好地描述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作用,以及资源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主要模型包

32、括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等。自下而上的研究是基于对减缓方案的评估,突出强调具体的技术和规定,一般是针对行业的研究,这类研究将宏观经济视为不变,将各个行业估算进行综合累计。,第二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成本(一)节能减排的措施图6-6把2030年的全球经济减缓潜力与从2000年到2030年预计增加的排放量作了比较。虽然自上而下的研究和自下而上的研究总体上是一致的(自下而上方法估计可以多减排约60亿吨 ),但在行业层面上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图6-6 2030年全球经济减缓潜力与预估增加的排放量的对比,第二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成本(一)

33、节能减排的措施图6-7给出了采用自上而下研究方法得出的各行业减缓潜力估算和边际成本估算。结果表明没有任何一项单一的技术能够实现任何行业的全部减缓潜力,而且必须保证碳价在一定水平上时,经济减缓潜力才能实现。,图6-7 估算的2030年行业减缓潜力(自下而上方法),第二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成本(二)节能减排的成本1、节能成本分析及节能供给曲线,节能供给曲线描述一系列节能措施累积的节能效果。图6-8左图中横轴代表节能量,纵轴代表能源价格,每一个台阶代表一种节能措施的节能效益,虚线代表能源价格。处于能源价格水平以下的节能措施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据此可以根据能源价格变化来选择节能措施。,第二

34、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成本(二)节能减排的成本1、节能成本分析及节能供给曲线,图6-8节能供给曲线,图6-8右图中,节能供给曲线A表示短期内,当能源价格上涨时,节能措施的潜力是有限的,不能促进节能。节能供给曲线B表示长期来看,能源价格上涨会使得原来不可行的节能措施也逐渐变得可行。,第二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成本(二)节能减排的成本2、减排成本分析和减排成本曲线,减排成本曲线是通过对各种减排措施按成本顺序进行排序,并将各种方案的减排量进行加总而获得的(图6-10)。在减排成本曲线图中,每个矩形代表一种减排措施:矩形的宽度代表减排空间(可减排量),高度代表措施平均每吨 的减

35、排成本(但平均成本并不等于该措施最终能够进入人们选择的价格)。横轴代表减排量,纵轴代表减排成本,负的减排成本的含义在于以节能形式进行减排,减排有正的经济收益。,第二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成本(二)节能减排的成本2、减排成本分析和减排成本曲线,减排成本曲线是通过对各种减排措施按成本顺序进行排序,并将各种方案的减排量进行加总而获得的(图6-10)。在减排成本曲线图中,每个矩形代表一种减排措施:矩形的宽度代表减排空间(可减排量),高度代表措施平均每吨 的减排成本(但平均成本并不等于该措施最终能够进入人们选择的价格)。横轴代表减排量,纵轴代表减排成本,负的减排成本的含义在于以节能形式进行减

36、排,减排有正的经济收益。,图6-9 减排成本曲线,第二节 节能减排,二、节能减排的措施和成本(二)节能减排的成本2、减排成本分析和减排成本曲线,Enkvist et al.(2007)利用减排成本曲线,根据不同的减排目标情景(即在2030年温室气体含量为400ppm、450ppm、550ppm CO1e),对全球减排体系进行评估。在450ppm的情景下,若将减排成本控制在40欧元/吨CO1e以下,到2030年这些减排措施将可以实现每年减排260亿吨温室气体CO1e(图6-10)。,图6-10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曲线 (单位:欧元/吨),第二节 节能减排,三、节能减排的国际合作框架(一)现有

37、国际合作框架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为人类保护环境国际合作的起点。1973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这一专门机构来进行国际合作的协调。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起草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对人类的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目标做了原则阐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研究报告我们的未来,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

38、PCC),其主要任务是定期公布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提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对人们如何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进行评估。,第二节 节能减排,三、节能减排的国际合作框架(一)现有国际合作框架1989年69个国家环境部长在荷兰就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发表了诺德威克宣言。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通过了里约宣言,并签署了森林问题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迄今共有184个缔约方),之后每年召开一次缔约方大会(COP)。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COP3,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谈判达成了京都议

39、定书(Kyoto Protocol),首次对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设置了限额,并提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履行减排义务的灵活机制。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名为“巴厘路线图”的决议,为后京都时代的国际气候谈判确立了明确的议程。,第二节 节能减排,三、节能减排的国际合作框架(二)国际气候谈判的政治经济格局气候问题的解决必须而且只能通过有关主权国家签署的国际环境协议来进行,并通过国际合作来得以落实和解决。气候问题表面上是一个环境问题,其实质是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是不同国家和不同区域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目前国际气候谈判包括三个主体:一是欧盟;二是以美国为首的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40、等国在内的伞形国家集团;三是“77国集团加中国”。欧盟作为国际气候谈判的发起者,一直是推动国际气候谈判的重要力量,但是欧盟有利用其环保、新能源产业优势,增加其对外出口和产业垄断的意图。伞形国家集团成员对减排存在一定的抵触,尤其是美国,不仅没有履行减排承诺和义务,而且一直要求对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排放设限,以减少自身的经济损失。“77国集团加中国”内部形成了小岛国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非洲和发展中大国利益体,分化趋势日益明显。,第二节 节能减排,三、节能减排的国际合作框架(三) 环境问题国际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国际合作是一种复杂的谈判和不断博弈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国际制度使得集体行动

41、取代个体行动,使个体在集体行动下的收益大于单方面行动的收益,并使得国际社会的福利最终实现最大化目标。一个理想的最稳定和最有效率的国际制度,其应满足下面的条件:(一)该国际制度能够产生帕累托最优的纳什均衡结果;(二)该国际制度应该是严格的具有较强约束力且切实可行的;(三)该国际制度所产生的机制应该是强制性与激励相容的。在减排国际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各国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企图使自己的减排成本最小化,同时又能实现减排的目标,控制全球气候变化,这两者之间本身就是矛盾的,而矛盾的处理过程则体现了不同国家集团之间的博弈。国际气候谈判最终能否达成协议来促成有效国际合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克服博弈过程中的不信任或

42、利益分配上的歧见。,第二节 节能减排,三、节能减排的国际合作框架(三) 环境问题国际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减排灵活机制除了有助于实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之外,也为吸引国际社会各成员的参与,提供了不同种类的选择性激励,不同类型的国家通过参与京都机制,可以获得各种额外的收益。对发展中国家的选择性激励措施有两个:其一,第一次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体的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出于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虑,并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规定强制性的减排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就是一种非集体性的选择性收益其二,确立了“清洁发展机制”,规定发达国家在

43、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指标时,可以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来获得排放额度。发展中国家就能比较容易地获得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环保项目投资和成熟技术支持,这也是一种重要的选择性激励,因为只有加入京都议定书才能享受到这一额外收益。,第二节 节能减排,三、节能减排的国际合作框架(三) 环境问题国际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对于OECD国家,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个灵活机制和关于“汇”的折算可以大大减少其减排的预期成本,尤其是排放权贸易大大降低其在国内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边际成本,使得减排措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大幅降低。另外,“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约机制”也为发达国家利用减排成本差异,通过与发展中国家、

44、前苏联和东欧地区国家开展减排项目合作来换取减排指标,节约减排成本。京都议定书引入的选择性激励对缔约各方都存在一定的额外收益,但灵活机制也存在一定的成本(即在实践操作中也极有可能降低议定书规定的全球减排),是各方在共同利益(共同困境)的驱使下妥协的产物,是各方合作博弈的结果。未来仍需要启动新一轮谈判,进一步协商完善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制度。,第二节 节能减排,四、节能减排与金融创新(一)节能减排的项目融资节能减排项目通常都具有很强的环境效益,但项目开发也存在着风险:如技术方面,节能减排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存在不确定因素,因此进行相应的项目开发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融资方面,由于节能减排项目没有相应的抵

45、押物且投资回收期较长,因此项目的投资回报也存在不确定性;法律方面,由于没有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来承担项目的节能减排绩效认定,在项目改造的收益确认等方面也存在不确定性。环境金融创新为节能减排提供了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之外新的融资模式,通过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依托其在项目风险评估、融资结构设计和金融产品创新上的优势,可以很好地解决节能减排的资金问题。,第二节 节能减排,四、节能减排与金融创新(一)节能减排的项目融资1、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要求,出资向供货方购买设备,同时将所购买的设备出租给承租方使用,承租方按其交付租金以补偿出租方所支付的设备成本、利息等。融资租赁不同于传统的租赁,不

46、仅具有融资、担保和使用功能,而且具有加速折旧和节税等方面的财务优势。融资租赁为节能减排项目的设备投资提供一种灵活的融资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项目资金难题,而且降低了项目实施中各方的风险。2、BOTBOT(Build-Operate-Transfer)项目是指政府(或企业)与投资人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投资人在协议期内组建项目公司对项目进行投资建设,同时可以拥有运营和维护项目运转的权益,全部或部分获得项目运行的经济效益,协议期满后,投资人应将运营良好的项目无偿转移给政府。,第二节 节能减排,四、节能减排与金融创新(一)节能减排的项目融资3、结构融资结构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利用特定目的实体(Specia

47、l Purpose Vehicle,SPV)将未来可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特定资产剥离开来,并以该特定资产为标的进行融资。结构融资是一种介于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之间的融资模式,其范围、载体和方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采取的诸如夹层融资、信托、高收益贷款等手段,具有专业性强、程序复杂、运作过程涉及多个参与主体等。4、浮点模式浮点模式是指投资者和项目开发商共同投资项目,持有项目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在项目运行初期,投资者获得整个项目的运营收益(税收抵免和现金流)的大部分,当投资者达到某个预先设定的投资回报率即所谓的浮点(flip point)之后,投资者按其项目投资比例(或商定的比例)分配项目运营收益。例如

48、,投资者和项目开发商各持有项目公司50%的股份,在第一个浮点前,投资者获得80%的项目运营收益,之后变为50%。,第二节 节能减排,四、节能减排与金融创新(二)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1、碳排放交易市场通过碳排放交易市场,利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不同减排成本来进行排放权流通,不仅可以节约各国减排的成本,而且加快了节能减排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和推广。碳交易市场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碳排交易市场价值已从2005年的110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300亿美元。2、能源效率市场能源效率市场通过节能技术及能源结构优化,不仅可以实现能源(资源)节约,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服

49、务、技术改进和竞争从中获取商业利润,进而形成一个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新兴产业。作为能源需求侧管理的一种创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近年得到迅速发展。通过节能服务公司(国内称为EMC,国外称为ESCO)建立与高耗能客户间的“能源管理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方案和能源管理,在项目成功运行后,同客户分享节能效益。,第二节 节能减排,四、节能减排与金融创新(二)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 随着国际能源市场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世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始进入商业化和产业化阶段。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仅需要有相应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更需要有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支撑新能

50、源和可再生能源商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以规避投资风险,形成了涵盖整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生命周期的提供各种融资手段,包括技术开发阶段的政府财政补贴和天使投资、试点示范阶段的风险资本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商业化阶段的上市或并购、形成产业集群阶段的多元化融资(股权融资、公司债券等)。,第三节 中国的环境金融和节能减排,2050中国能源与碳排放报告中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形势概括为:经济进入资源弹性系数高于1的阶段,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越来越严重;已经没有了廉价利用国际资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