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膝过伸探究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3159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后膝过伸探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脑卒中后膝过伸探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脑卒中后膝过伸探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脑卒中后膝过伸探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脑卒中后膝过伸探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卒中后膝过伸探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后膝过伸探究ppt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卒中后膝过伸的康复研究,康复医学科邵琦,目录,1 膝过伸的概念,正常情况下,膝关节的稳定性是由其周围的骨性结构、韧带、关节囊和肌组织等来维持。膝过伸现象存在于脑卒中后的偏瘫患者,多因患侧下肢肌力不足、平衡协调能力下降、原始运动模式出现以及不正确的锻炼方式等造成,且一旦出现将很难纠正。据统计,约7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下肢的功能障碍,而膝过伸又是康复训练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尤以在社区中进行康复的后遗症期患者发生率较高。由于此不良步态影响到患者的步行能力,要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膝过伸将必须得到重视。 膝过伸也被称为膝反张或膝反屈畸形,又称“琐膝”现象,即在行走或站立过程中,患侧下肢在支撑

2、期出现膝关节过度伸展(膝伸展角度大于5),身体重心后移,患侧髋关节过度屈曲,身体出现后倾趋势的现象。,分级,根据膝反屈程度,分为轻度(10以下)、中度(10-30)和重度(30以上)小儿脑性瘫痪李树春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2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原因,普遍认为,脑卒中后膝伸是股四头肌肌力弱,无法完全支撑体重;屈膝肌肌力弱,支撑期时不能保持膝关节的正常屈曲角度;股四头肌痉挛,膝关节不能轻度屈曲;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等。2.1 股四头肌肌力弱,不足以支持体重 当站立或行走时因患腿在支撑期伸膝不稳,患者常用前倾上身的代偿方法,使身体重心达膝关节的前方,被动伸直膝关节以增加其稳定性,便导致膝过

3、伸的发生。,2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原因,2.2 屈膝肌(腘绳肌)肌力弱 支撑期时不能保持膝关节的轻度屈曲015。2.3 原始运动模式出现 股四头肌高度痉挛,使膝关节出现过伸展,且不能主动屈曲,合并踝关节背伸无力或腓肠肌痉挛导致的足下垂,迫使患肢出现偏瘫步态。,2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原因,2.4 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减退或丧失,前后肌群收缩不协调导致膝过伸 膝关节周围肌梭和腱器官发出的本体感觉神经冲动由a 纤维(属于快传纤维直径较粗,传导来自肌肉的动脉和静脉信息,如肌肉牵张、牵张速度和肌肉长度等)传入脊髓,一是直接兴奋该肌的运动神经元,同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抑制拮抗肌的活动,使主动肌和拮抗肌

4、相互配合、制约,完成协调动作。当患侧肢体因本体感觉障碍而出现交互抑制障碍时,患者则不易准确获得患膝位置觉和不能抑制过高的股四头肌肌张力,导致患膝屈伸协调功能障碍,出现膝过伸。2.5 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至于膝过伸的本质性原因,现有文献仍无明确报道。,2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原因,1,伸肌肌力和屈肌肌力严重不平衡,即屈肌肌力过小。2,伸膝肌张力过大3,伸膝肌无力。4,小腿三头肌张力过高/ 即足下垂,被动不能越过中立位。5,可能和髋关节控制有关6,小腿三头肌痉挛,导致的代偿性膝过伸7,伸膝装置太强导致的膝过伸8,髋关节的屈曲挛缩,骨盆旋后,或是臀大肌后伸无力,都可以引起膝关节的过伸

5、。9,躯干的控制能力对膝关节的过伸也有影响10,股四头肌肌力弱也是膝过伸的原因之一11,一侧膝关节无力导致对侧代偿膝过伸;12,蹠屈肌痉挛或挛缩导致膝过伸;13,膝塌陷步态时采用膝过伸代偿;,2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原因,14,支撑相伸膝肌痉挛;15,躯干前屈时重力线落在膝关节中心前方,促使膝关节后伸以保持平衡16,跟腱挛缩导致的代偿性膝过伸17.膝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膝关节控制能力差,18.股四头肌肌力降低或张力过高,19.胭绳肌肌力下降,20.膝关节本体感觉减弱等等。,3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训练方案,3.1 抗阻肌力训练3.1.1 早期分离与抗阻运动训练 由于膝过伸一旦出现将很难纠正,所以,预防

6、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脑卒中3周内的患者,下肢康复治疗循序渐进且及早进行分离抗阻训练,包括正常体位摆放、伸髋、屈膝、患肢负重及膝关节屈曲015控制等,训练强度为1次/d,4060min/次,5次/周,总疗程6个月。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的膝过伸发生率显著低于不进行康复训练的对照组(P0.01),治疗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不超过2周、下肢各肌群肌力2级、不能站立的脑卒中患者,康复组经早期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包括患侧下肢的牵张、关节压缩等促进膝关节深感觉恢复的训练以及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等肌力的训练,并配合中频电治疗),待患侧下肢肌力达3级后再进行站立训练,经3个月治疗后,康复

7、组膝过伸发生率显著低于只进行常规训练的对照组。,3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训练方案,3.1.2 腘绳肌抗阻训练 针对脑卒中后可独立行走且膝关节不稳、不伴有感觉认知障碍的患者,在抑制上肢和躯干肌痉挛的情况下,进行腘绳肌最大向心性等张屈膝、末端等长抗阻训练,每次抗阻持续10s,每2次练习间隔30s,重复练习20min,每日1次,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疗程60天。经等速肌力测试显示,患侧屈/伸膝肌力比值在各种角速度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即腘绳肌肌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改善。3.1.3 强化胫前肌 采用生物反馈,让患者主动做踝背屈训练,通过视觉反馈,使患者不断往高的阈值努力,达到主动锻炼的效果。如果没有生物反馈

8、,可用中频电刺激,刺激胫前肌,并增加负重训练。,3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训练方案,3.3 下肢矫形器 脑卒中后如不存在严重的膝关节深感觉障碍,经过早期正规的康复训练,多可预防膝过伸的形成。一旦形成且经过康复治疗效果不理想者,最后则不得不使用矫形器的病例也有报道。有人提出,用长下肢矫形器控制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角度,膝铰链使膝关节角度保持轻度屈曲位 1020,抑制膝过伸;也有人提出偏瘫早期使用长下肢矫形器,使患者从发病就开始进行姿势反应的促通,预防肌肉萎缩,强化健侧下肢肌力。普遍认为,使用阻止踝关节跖屈的踝足矫形器,脑卒中患者站立时可有效防止膝过伸。,3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训练方案,3. 4对于脑卒中患者

9、本体感觉的缺陷,首选早期进行关节牵拉、挤压等方法促进其恢复;如果本体感觉丧失,治疗师可加强其功能性步态训练,或利用视觉、听觉等补偿,例如一种肢体载荷指示器的生物反馈装置,当脚接触地面时提示患者,提供强化训练时肌收缩力量的信息.如:让患者坐在靠椅上、伸病腿、术者一手托住病踝,用托踝的手沿患侧下肢的长轴作关节压缩,如力量不足,可用术者膝部顶住托踝的手背协助以增加压力,在加压的情况下,让患膝作510的小范围伸展。,3 脑卒中后膝过伸的训练方案,3.5 针刺法3.5.1 毫针飞法 取50mm毫针,将毫针斜刺入阳陵泉、伏兔、委中、承山,每穴行针两分钟,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休息3天,共治疗2个疗程。

10、由肌电图H反射中表明,利用毫针飞法治疗后,膝过伸痉挛爆发的波幅减低、时程缩短、爆发频率明显减少,潜速率减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3.5.2 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 取30号1. 5寸不锈钢针,选梁丘、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均直刺;中犊鼻向上斜刺,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G6805电针仪,选疏密波,电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1 h,1次/天,10次1个疗程,配合以膝关节屈曲015范围内控制为主的康复训练。结果显示,52例中风患者膝过伸治疗总有效率为98%。,4 小结,正常情况下,膝关节的稳定性是由其周围的骨性结构、韧带、关节囊和肌组织等来维持。膝过伸现象存在于脑卒中后的偏瘫患者,多因患

11、侧下肢肌力不足、平衡协调能力下降、原始运动模式出现以及不正确的锻炼方式等造成,且一旦出现将很难纠正。据统计,约7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下肢的功能障碍,而膝过伸又是康复训练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由于此不良步态影响到患者的步行能力,要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膝过伸将必须得到重视。,4 小结,膝过伸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为提高其生活质量,膝过伸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针对脑卒中后膝过伸的研究,尚未明确报道其本质的原因,就现有的总结看,脑卒中后膝过伸的原因可分为下肢肌力弱、原始运动模式、下肢本体感觉缺陷等,且踝关节以上本体感觉缺陷与股四头肌力弱的原因尤为突出。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法也大都提倡循序渐进,早期促进分离运动,恢复本体感觉,待下肢肌力足以支撑体重且出现下肢分离运动时,继而进行站立及行走等训练,切忌下肢肌力在达到3级(Lovett肌力6级分法)以前过早站立行走;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膝过伸现象且经康复训练无改善,则可选择适当的下肢矫形器矫正步态。,The 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