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当代翻译思想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3193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当代翻译思想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翻译思想简介(下),史宝辉北京林业大学2016,2,语言学派功能语言学派目的论理论多元系统翻译观文化转向后殖民翻译理论,3,1. 翻译的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雅各布逊(Roman Jakobson, 1896-1982)穆南(Georges Mounin, 1910-93)奈达(Eugene A. Nida, 1914-2011)纽马克(Peter Newmark, 1916-2011)卡特福德(J. C. Catford, 1917-2009)霍姆斯(James Stratton Holmes, 1924-86)俄罗斯三剑客:费道罗夫,巴尔胡达罗夫,科米萨罗夫,4,奈达(Eugene

2、A. Nida),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用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对等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 其次是就其风格而言。,5,Functional Equivalence:Minimal definition: The readers of a

3、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Maximal definition: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

4、e original readers did.,6,纽马克(Peter Newmark),主张“交际翻译”,受奈达等效论影响但认为等效论难于操作,应该更具体化。交际翻译 vs. 语义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Semantic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

5、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s,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7,Newmark认为:翻译应给译文读者制造出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用目的语准确传递原文的交际信息,因此译文要做到流畅、简洁、清晰、直接,遵守目的语言惯例,甚至译文要比原文文本优秀,比原文更有力量和明晰。正因如此,任何一个译本的生命力都是有限的,译文应根植于当代语境,鼓励对过去已有的译本进行复译。尽管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主张归化的译文,但交际翻译并不反对在目的语中传递异化成分以作为文化传递的途

6、径。,8,举例:标识翻译洗手间:Wash after relief Please flush after use注意安全:Be careful the safe Caution!收银台:Accept Silver Desk Cashier小心滑倒:Dont fall down Wet Floor / Slippery Surface游人止步:The Tourist Halts Private / No entry,9,10,11,12,13,2. 功能(语言)学派,理论基础是功能语言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捷克以马修斯(V. Mathesius)为代表的“布拉格学派”,30年代英国以弗斯(

7、J R Firth)为代表的“伦敦学派”以及70年代以后伦敦学派继承人韩礼德(M A K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14,功能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本身是一个功能系统,它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交际。由于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研究语言一定要与人们交际的具体语言环境和社会文化联系起来。作为功能主义的一个学派,伦敦学派十分重视研究句子之间、句子与上下文之间、言语和语境的关系。功能语言学从语篇的层次、功能、语域、衔接、连贯等方面研究语言,对翻译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许多研究翻译的学者从功能语言学出发,建立了有特色的翻译理论。,15,从宏观上讲,功能语言学理论包括系统功能语言学、

8、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篇章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分支。从狭义上讲,主要指以韩礼德为主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涉及前者。,16,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Juliane House, 德国汉堡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纯理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和语域(register)的概念。,17,翻译评估程序:在微观层面上,关注原文和译文的语言和情景细节。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的分析,看语言细节是否匹配。在宏观层面上,对比两个文本。从语篇的纯理功能出发,看原文与译文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方面是否一致。要从总体上再现原文的功能、风格和语境,确保翻译目的、读者反应

9、等方面的对等。评估相对的匹配。在体裁、语域方面寻找对应,不同的体裁和语域都有一套自己行内的语汇、句式和风格,译者要在此进行检查以免说“行外话”。,18,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标准参数,19,隐性翻译和显形翻译:隐形翻译:在目的语中,再造或再现与源语在语言、文化结构和话语世界相类似的功能。寻求在目的语中,翻译出与目的语读者直接相关的文本。为了达到功能对等,可以小心地掩盖原文文本的语言特点。这种翻译策略以不依赖原文的语言、文化和习俗以及原文作者为前提,原文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指向的是各自的阅读对象,如旅游手册等。显性翻译:出现在两种语言、文化在时间或空间上距离较远,而原文又根植于原文文化、历史语境之中,尽

10、管译者努力,译文也只能达到“二级功能对等(second level functional equivalence)”,即保留原文的异质成分,让译文读者有一种“异化”的感觉。,20,礼貌与面子:翻译的对等不仅仅指语言层面上的对等,更重要的是言外之意的对等,包括外延含义、习惯用法、道德价值、作者意图等。礼貌上的对等是达到人际功能对等(interpersonal equivalence)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文化差异,有些礼貌规范不能完全翻译,但可以通过隐形翻译中的功能转换,在创造其礼貌规范,称为“文化过滤”。翻译中的礼貌规范确实是一个难点,如日语中的敬体,汉语中的尊称和自贬(犬子,贱内)等。,21,

11、3. 目的论理论,Skopostheorie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摆脱了传统的对等、转换等语言学的翻译方法,运用功能和交际方法来分析、研究翻译。代表人物有卡特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ne Nord),以及加斯特赫尔兹曼塔里(Justa Holtz Mnttri)。,22,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观包括: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理论(Skopostheorie)曼塔里的行为理论(translation action)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的理论(f

12、unction plus loyalty)这些功能翻译观点一起又被称为翻译的目的论理论(skopostheorie)。目的论的总体框架结构来源于功能语言学,它的诞生,标志着20世纪50-7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统治翻译理论的结束。,23,4. 多元系统和规范理论,Polysystem Theory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提出的。相互联系的各种因素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集合体,随着其中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该集合体也会发生改变和变异。翻译文学本身是一个系统,它的行为和演变应该置于语言、文学、历史、文化、意识形态等组成的网络系统中加以研究。因此,一个

13、特定民族的文学多元系统,是在各种文学模式、体裁和文学传统中不断冲突、发展和演变的。,24,一方面,一些较保守的作品以“经典性”的形式(诗歌、纯文学创作等)出现,保持其中心地位和影响;另一方面,“非经典性”的体裁作品(如儿童文学、通俗小说等)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颠覆中心地位。其中翻译文学起着重要作用,它对民族经典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学文化地位,决定了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内的地位,而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文学与本国文学的关系、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历史的关系,构成了一个个子多元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整体文化的大多元系统。

14、,25,多元系统理论被佐哈的学生吉登图里(Gideon Toury)进一步深化,他从描述翻译学角度切入,构建了描述翻译学的理论原则,强调在翻译研究中既注重文本和行为,又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图里的翻译理论还进一步完善了影响翻译决策的规则(rules)、规范(norms)和特异倾向(idiosyncrasies)的理论研究,将多元系统研究引向了深入。,26,5.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模式的出现,标志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the Cultural Turn)”。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超越了原文与译文对比的层面,重视翻译与文化的互动以及在语境、历史和社会规约等更大层面上,研究文化对翻译

15、的冲击和制约。比如考察翻译评论、文集选编、改编、赞助人、诗学、意识形态、权力话语及体制等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这种从把翻译当作文本转移到把翻译当做文化的转变,称为“文化转向”。,27,翻译的文化转向内容涉及历史上翻译标准的讨论、翻译过程中权利的运作、意识形态的干预、译者的操纵、翻译作为改写(包括电影、戏剧的改写)等。折射文本(refracted text):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读者,目的在于影响目的语读者阅读该作品的方式。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译者将作家的作品翻译后,彷佛作品经过光谱的折射,才能抵达读者。后来改称“改写(rewriting)”。,28,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诗学戏剧

16、理论(“可演出性”)他者(other)-Orientalism赞助人(经济利益)意识形态翻译伦理,29,Willy: Smiling Well, I figure, what the hell, life is short, a couple of jokes. To himself I joke too much! The smile goes,威利:(笑了) 嗨,我总觉得,他妈的,一辈子就那么几年,开两句玩笑有什么。(对自己) 我玩笑开得太多了!(笑容消失了),Death of a Salesman 推销员之死,30,Happy: Sure, the guys in line for th

17、e vice-presidency of the store, I dont know what gets into me, maybe I just have an overdeveloped sense of competition or something, but I went and ruined her, and furthermore I cant get rid of her. And he is the third executive Ive done that to. Isnt that a crummy characteristic? And to top it all,

18、 I go to their weddings!,哈皮:真的,而且那个男人很快就要提拔成副经理了。我不知道我是犯了哪股劲儿,也许是我的竞争思想发展过头了吧,反正我是把她毁了,而且现在我也甩不掉她了。让我这样坑了的已经是第三位经理了。你说我这种脾气混蛋不混蛋?不但如此,我还去参加他们的婚礼!,31,6. 后殖民翻译理论,PostcolonialismPost-colonial TheoryPost-colonial Studies一种多元文化理论,主要研究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权利话语关系,以及有关种族、身份认同、文化霸权、民族认同、性别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审视殖民影响所形成的文化、文学、政治及历史

19、的理论方法和批评策略。,32,后殖民翻译理论主要关注翻译在殖民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运作机制,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抵抗的历史,其中包括翻译的混杂性、翻译的身份认同、文化霸权、他者等内容。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活动隐藏在译作背后的权力运作权力与话语的不平等关系权力差异带来的译者的价值取向和翻译策略取向宗主国和殖民地翻译活动中权力的不对称关系译本生成的政治条件、暴力因素和翻译所产生的颠覆作用,33,阐释了翻译在殖民化过程中所播撒的权力机制,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抵抗的历史、挪用的历史、间隙的空间、分裂的空间等。赛义德(Edward Said, 1935-2003 ),巴勒斯坦裔美国文学批评家、文化学者、

20、后殖民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耶路撒冷,在埃及长大,1935年移居美国。东方主义(Orientalism)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34,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1942-),出生于孟加拉,在加尔各答大学攻读英美文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翻译就是阅读:“翻译是最亲密的阅读行为。翻译时我屈从于文本。” 受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影响很大。反之亦然:一切阅读都是翻译(reader as translator), 误读和偏差都是阅读游戏的组成部分。翻译不是译字译词,而是一种价值判断,译者的阅读无疑加入了自己的

21、“前理解”和偏见。,35,在当今的世界上,翻译的政治内涵给予英语和其他前宗主国的霸权语言以特殊的重要性。从孟加拉语译成这些语言的作品常常不能表现出孟加拉人的不同观点,因为译者即便不是出于恶意,也会使之适合西方读者的口味。,36,尼兰贾纳(Tejaswini Niranjana),早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印度班加罗尔文化与社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翻译行为是政治行为:翻译是在不同民族、语言和国家之间延续不平等权力关系的一个场所。西方哲学及意识形态所支持的翻译观长期以来有利于殖民者建构域外的“他者”形象,以挪用和掌控一成不变的历史。翻译被殖民权力用于构建被改写的东方意象,在翻译和改写中,殖民者把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强加在他者身上,译者、语言学家和种族学者直接参与构建了殖民权力这张大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