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336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一) 情绪和情感的性质1.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喜、怒、哀、乐等)(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的反映。(2)认识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3)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一、 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及作用,区别:,3.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1)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联系:紧密联系。 (2)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区别4.情绪和情感与机体变化(1)机体的生理变化: 主要表现在呼吸系

2、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外腺分泌的变化上。(2)情绪的外部表现 面部表情:最为丰富,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来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身段表情:通过四肢与躯体的变化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言语表情:通过音调、音素、音响的变化来表现情绪状态,5.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和情感不论从何种角度来分析,都可分为向、背两个方面,如肯定和否定、强和弱、紧张和轻松、快乐和忧伤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性质上看,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2)从强度上看,情绪和情感强弱是不同的。(3)从紧张度上看,情绪和情感有紧张和轻松之别。(4)从激动性上看,情绪和情感还有激动与平

3、静两极。,(二)情绪和情感的作用适应作用动机作用调节作用信号作用(一)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形式,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二)情绪的基本状态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一定情绪状况。 最典型的情绪状态: 1.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得意、忧虑、焦虑等。 特点:(1)和缓而微弱,似微波荡漾,甚至觉察不出它的发生; (2)持续时间较长,少则几天,长则数月。(3)是一种非定向性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在人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淡薄性的背景,使人的心理活动、行为举止都蒙上相应的情绪色彩。心境有消极和积极之分。,2.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暂的

4、情绪体验。 特点:,(1)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激情一旦产生,人的言语行动会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和盲目性;(2)维持时间比较短,冲动一过时过境迁,激情弱化消失;(3)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激情通常由特定对象所引起;(4)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激情状态下,人的内脏器官、腺体和外部表现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3.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有两种表现: 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准确有力,及时摆脱险境。 应激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有害于身体健康,严重的危及生命。4.挫折:是在个人行为目的

5、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引起挫折的情境可分成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同一挫折情境不一定使所有的人都产生挫折心理。这与人对挫折的容忍力有关。,人受挫折后会引起各种反应: (1)攻击性行为。通常表现为两种,一为直接攻击,二为转向攻击。 (2)冷漠。冷漠包含着愤怒,是愤怒暂时受压抑时以间接方式表示的反抗。 冷漠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出现: 长期遭受挫折; 个人感到无力无望; 情境中包含着心理恐惧和生理痛苦; 个人心理上有攻击和抑制的冲突。(3)幻想。有时也叫“白日梦”。挫折焦虑心理变态,(三)高级的社会情感 1.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敬佩、赞赏、憎恨、

6、厌恶等)2.理智感: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与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的获得,需要的满足,对真理的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3.美感:人对客观事物或对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 美感体验两个鲜明的特点: (1)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点如线条、颜色、形状、音韵、节律等的感知,是产生美感的基础; (2)对美的对象的感知与欣赏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并给人鼓舞和力量。,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一)婴儿(三岁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1. 情绪和情感对婴儿生存、发展的意义。(1)情绪和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

7、要的心理工具。(2)情绪和情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3)情绪和情感推动、组织婴儿的认知加工。(4)情绪和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5)情绪和情感促进婴儿意识产生、个性形成。2. 婴儿情绪的发生和分化。儿童出生后即有情绪,新生儿就有情绪反应,基于目前的研究,可以认为新生儿的情绪反应已经分化,从新生儿的情绪表现中,可看到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积极愉快的情绪和消极不愉快的情绪)。,一、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3.婴儿情绪的社会化(当前情绪发展研究的焦点之一) 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是生理性的,是原始本能反应。但是,婴儿自一降生,即进入人类社会环境中,和成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着情绪的社会化。

8、(1)社会性微笑,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婴儿发展中的首要事情。最初的反射性微笑没有选择地笑有选择地笑笑的进一步分化,(2)母婴依恋(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一般是母亲)的最多最广泛的相互作用中,在同母亲的最亲近最密切的情感交流中,与母亲之间逐渐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关系。 在婴儿六七个月形成。 母婴依恋一旦建立,婴儿常欢笑而少哭闹,情绪欢快、活跃而好探索,喜欢玩弄操作物体,尝试着接近新事物、新情景甚至陌生人。 有助于婴儿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敢于探索的个性人格,促进婴儿智力发展,培养婴儿乐于与人相处、信任人

9、的基本交往态度。,(3)陌生人焦虑。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生、熟人,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婴儿能很好地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和焦虑。 在婴儿六到八个月时发生,为什么婴儿会产生陌生人焦虑?,(4)分离焦虑。随着婴儿与母亲依恋的建立,婴儿也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焦虑分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依恋之后,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在婴儿六七个月时产生,随母婴依恋的建立同时发生。 如果在头半年与他们的主要抚养者分离,很少显示出不安;但如果分离发生在六个月以上,婴儿会非常不安。 婴儿与母亲分离时的痛苦程度部分取决于母婴之间的关系性质。,分离

10、焦虑的产生同几个重要因素有关:1.分离焦虑的出现,与三方面认知能力有关: 提取记忆的能力; 比较过去和现在的能力; 预期可能在最近发生的事件的能力。2.婴儿分离焦虑是否产生也婴儿应付情境的能力有关。3.婴儿分离焦虑的发生与婴儿和母亲分离的即时情景有关系。(5)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一种重要现象和过程,它充分显示了情绪的信号作用和人际交往功能,是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当婴儿处于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时,往往从成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再决定自己的行动。 婴儿成长到七到八个月才发生;对婴儿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1. 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情绪对

11、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积极/消极(2)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组织/破坏(3)情绪对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情绪特征是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关系中也起重要作用。(4)情绪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不仅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也影响幼儿的生理健康。,2.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1)情绪内容的丰富性:出现了多种新的情绪体验。(2)情绪体验深刻化。(3)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很容易随着外界情景变化而变化。(4)情绪容易受感染和暗示。(5)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 情绪变化从外露到内隐。,(一)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创设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孩子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二) 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科学的教养态度造就婴幼儿的良好情绪;(三) 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孩子进一步的社会情感;(四) 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行为,帮助孩子及时疏通和转移不良情绪。,二、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培养,思考与练习,To DO:,1. 掌握以下概念:情绪 情感 心境 激情 应激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2. 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情感。,早期关键阶段中的经验会决定一个人的顺应社会的模式和他成年时所具有的个性特性。【奥地利】弗洛伊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