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必修二 宋词两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37548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必修二 宋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教版 必修二 宋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教版 必修二 宋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教版 必修二 宋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教版 必修二 宋词两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 必修二 宋词两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必修二 宋词两首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A.词人由眼前的江山联想到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业绩,影射南宋朝廷苟且偷安。B.下片回顾刘义隆草率出兵“赢得仓皇北顾”的历史,告诫当权者不要轻敌冒进。C.结尾处词人以名将廉颇自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D.本词历史沧桑,现实感怀与未来忧思相交织,寄意深远,词风凄婉,意境苍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学们是否都看过射雕英雄传?其中有两位男主人公郭靖、杨康。他们的名字由何而来呢?是为了牢记北宋的“靖康之变”(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

2、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和靖康之变。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记住力抗金兵的使命。而到了南宋呢, 金的侵略更是肆无忌惮,而统治者却采取了躲避苟安的态度,导致南宋偏安一隅的状态,比如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就讽刺了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本词作于1205年作者在镇江

3、知府任上。(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此前,他已被闲置了近二十年,本以为终于有机会一展抱负,实现雪耻复国的愿望,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各人心怀鬼胎,对辛弃疾的正确主张不予采纳。作者对此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北固亭下临长江天堑,拔地而起,登临纵目,满眼风光。作者登亭怀古,忧虑当前局势,感慨自己到老还不能施展才略为国效力,字里行间充满着抑郁不平的苦闷和愤慨。,1、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 明确: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

4、、廉颇五个典故。1、孙权败曹军2、刘裕建政权3、刘义隆望敌而逃 4、拓跋焘击败宋文帝5、廉颇老矣尚可战。,1、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怀古 2、在什么地方怀古?京口北固亭 3、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大家刚才概括的典故,有几个典故是在京口发生的? 孙权和季奴 4、只有孙权和季奴,其他三位是不是作者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啊。那么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是和辛弃疾的身世联系起来的。 诗歌培养我们的想像和联想的能力,就必须要注意一个辐射点,在这首词中的辐射点就是:京口。 如果脱离了想像这个辐射点,你们培养的那种想象力就是胡思乱想了。诗歌的想象力是很不好培养的。也就是这一点,我们知道了辛弃疾运用典故的功力。5、下面我们就

5、来锻炼我们的诗歌想象力: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扬州路是个什么概念,是不是京口一个叫扬州的马路呢?扬州和京口是同一个地点吗?大家注意一个“望”字。在京口望见扬州。一个望字就使诗歌的意境开拓出来,而不是局限在北固亭这个小亭子里面了,在这里作者可以联想很多东西,可以联想古今。因为一个望字就是作品有远近的概念,不是一个单独的点而是一个面了。这就是远近。就是词有了意境。,1、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胜过孙权的也不在少数,可作者为什么偏偏想起了孙权呢?他在京口建立了吴郡,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 2、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词人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明确:“觅”、“

6、英雄”、“风流”、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补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3、想起了孙权,作者本是豪情万丈,但这样的英雄现在却无处追寻了。但是,仅仅是英雄人物无处寻觅吗?作者无处寻觅的还有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舞榭歌台繁华景象,风流孙权的英雄业绩) 4、当今,不仅像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无处寻觅了,就连他们所创的英雄业绩,那种积极奋斗,勇于进取的精神也消失殆尽了

7、,正如此时的南宋王朝。这到底是怎样的年代呢?联系背景。 5、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呢?慨叹当世没有英雄能振兴宋室,抵御强敌,表达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总结:典故一:孙权(用意)敬仰英雄,暗讽南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用孙权典刺南宋苟安,叹英雄无觅。(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大破黄祖,抗衡曹(操)、刘(备),终于成就帝业。当今国事多艰,多么需要孙权这样有作为的英雄啊!可是,眼下却是无处寻觅。) 名家分析:首句从时间着笔,纵观千古,把读者带进悠长的历史意境之中。词人面对腐败无能的南宋朝廷,发出了英雄无觅孙仲谋的沉痛感叹。次句说英雄业绩及其流风余韵也都随着自

8、然和人世的风风雨雨而消失,更添词人之感慨!,2、刘裕 (1) 出生如何? (2) 当年是何时,怎样的场面? (3) 联系背景,说说词人对他的感情? 3、刘义隆 (1) 为何会失败? (2) 影射什么事? (3) 采用这个典故的目的?(希望当局采取什么政策?) 4、拓拔焘 (1)佛狸祠怎样的景象? (2)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明确: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若不迅速谋求恢复,沦陷区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5、廉颇 (1)廉颇与作者有何相似之处? (2)下面我们看“凭谁问:廉颇老

9、矣,尚能饭否?”这个结尾它所蕴含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用刘裕典故向往英雄业绩,表达自己抗金救国,建功立业的热盼。(刘裕小字寄奴,是南朝宋代的开国皇帝,他在京口起事,取代了东晋政权,后又兴师北伐,先后灭掉了南燕和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等地,显赫一时。回想刘裕当年金戈铁马,驰骋中原,所向披靡,真是气吞山河,势猛如虎!当年刘裕就是在京口起事而成大业,现在自己正好也在京口镇守,天时地利,皆为我备,挥师北伐,光复中原,正当其时,但现实与愿望却相距甚远。) 名家分析:此六句回顾南朝刘裕。赞扬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北伐成就和横扫千

10、军的英雄气概。抒发了词人对抗金北伐、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以及对英雄事业后继无人,英雄人物身后萧条的深深叹惋。 小结:上阕怀念孙权刘裕,叹英雄无觅;往英雄业绩,抗金决心。,上片,即景抒情,由眼前之景联想起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的英雄人物孙权和刘裕 ,歌咏他们的功业,借以对韩侂胄之流进行讽刺和劝诫。 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用刘义隆典故,以史为鉴,告诫韩佗胄 名家分析:此三句词人总结了历史上轻敌误国的教训,用南朝宋文帝刘义

11、隆仓促北伐而一败涂地的史实,告诫韩胄要认真备战,不可草率用兵,反映了词人正确的战略思想。(后韩果兵败被诛),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忆烽火岁月,用佛狸祠典,抒身世之慨,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若不迅速谋求恢复,沦陷区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名家分析:词作由前面的怀古转而伤今。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 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平和景象!百姓斗志松懈,民族

12、意识模糊,更添词人之悲叹。,5、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廉颇典,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和,极好当道,多用少年轻进之士,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呢。一腔悲愤溢于言表。 名家分析: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 小结:下阕借古讽今,表达自己不被重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

13、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赵王不用廉颇,后来又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了大将李牧,再无抗秦之力,被秦将王翦所灭。,下片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和亲身经历,表现出作者对韩侂胄之流轻举妄动必将误国的担忧,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倾吐自己遭受压抑的不平。,中心主旨 全篇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了作者坚持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他对南宋屈膝媚敌、腐败无能的最高统治集团的愤恨不满。 本词的特点有二:第一,作者的政治见解和战略主张透过诗歌形象表露出来,而不破坏诗美。作者构建的意象,有借古讽今的,规劝的,也有总结历史经验的,预示未来的,而这些都串联在创作主体思绪和感情的变化、升腾之上。也正因为事件的述说浸透了情,理又隐在事中,要读者去体会,故而体现了诗的本质。第二,用典贴切,寄意深远。前人说过:“材富则约以用之”,用典是压缩材料的好办法。如写仓促用兵导致失败的历史教训,仅用了“元嘉草草”三句十四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