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3766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7.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艾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艾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艾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艾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滋病的临床特征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一部分,艾滋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艾 滋 病 的 特 征, 获得性免疫缺陷(非先天性免疫缺陷) 获得性免疫缺陷是指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抵抗力下降、体质衰弱,而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和恶性肿瘤。 综合征(非单一定位性疾病) 艾滋病不是一种单一的定位性疾病,艾滋病的所有症状都是由于抵抗力下降发生的合并症所引起,其表现复杂多变,因而叫做合并症综合征。 从这一点可以说:艾滋病的临床特征就是“没有特征”。,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艾滋病患者从感染HIV到出现临床症状,可分为: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 全身淋巴结肿大期 艾滋病期,急性期,病毒,抗体,

2、CD4细胞,急性期(4-8周)抗体(-),无症状期(8-10年)抗体(+),过渡期 (1年),艾滋病期 (0.5-2年),成功感染,急性期症状,诊断 艾滋病,死亡,感染4-8周。表现发热、喉咽疼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称流感样综合征;有时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全身关节酸痛和肌肉疼痛、脑膜炎或多发性神经炎等.一般持续2周就会自行消退。,提示:急性感染期不等于“窗口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潜伏期),病毒,抗体,CD4细胞,急性期(4-8周)抗体(-),无症状期(8年以上)抗体(+),过渡期 (1年),艾滋病期 (0.5-2年),成功感染,急性期症状,诊断 艾滋病,死亡,无症状感染期(潜伏

3、期),特点:在这个阶段,CD4细胞计数基本正常,病人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潜伏期的持续时间为7至10年。人体感染HIV的数量、感染途径、个体免疫机制和平时营养、健康状态都会影响潜伏期的长短。 处于潜伏期内的HIV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故又称其 “HIV携带者”。,看着这些孩子纯真的眼神,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些可爱的孩子都是HIV感染者,患了艾滋病的小夏清,受HIV感染的儿童,罗马尼亚的感染了HIV的儿童,这一对新人都是HIV感染者,一名罗马尼亚HIV感染者儿童,给家人送药的艾滋孤儿(HIV感染者),全身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 (艾滋病前期、过渡期),病毒,抗体,CD4细胞,急性期(4-8周)抗体(-),无

4、症状期(8-10年)抗体(+),过渡期 (1年),艾滋病期 (0.5-2年),成功感染,急性期症状,诊断 艾滋病,死亡,全身性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前期),由无症状HIV感染期发展到艾滋病的过渡阶段也可以说是艾滋病的前(早)期。本期的特异性全身症状有持续性发热、持续性腹泻、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乏力、盗汗、头痛等。本期最突出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 本期还会同时合并疱疹病毒、霉菌及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人的血液中CD4淋巴细胞数已开始下降。,艾滋病(可见颈淋巴结肿大),艾滋病(继发淋巴瘤),艾滋病(淋巴肉瘤),艾滋病期,病毒,抗体,CD4细胞,急性期(4-8周)抗体(-),无

5、症状期(8-10年)抗体(+),过渡期 (1年),艾滋病期 (0.5-2年),成功感染,急性期症状,诊断 艾滋病,死亡,艾滋病期(AIDS ),艾滋病病毒感染最终发展至艾滋病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体内免疫系统严重破坏,CD4细胞计数在200以下,出现各种病毒性、细菌性、霉菌性、寄生虫性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肿瘤。在亚洲常见的病症表现有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结核、隐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疱疹病毒感染或巨细胞病毒症。 另外,女性患者不仅同男性患者一样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而且还有可能罹患严重的阴道疱疹病毒感染,霉菌感染,子宫颈癌。 艾滋病期至死亡,一般约为6个月-2年。,呼伦贝尔市首例艾滋病患者,呼伦贝

6、尔市首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人的口腔捻珠菌感染,艾滋病人的口腔捻珠菌病,艾滋病(白色捻珠菌感染),艾滋病人的口腔毛状黏膜白斑,艾滋病人的毛状黏膜白斑,肺镜下的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急性HIV感染的皮疹,艾滋病人的重症 聚合性痤疮,艾滋病人的脂溢性皮炎,艾滋病人的痈,艾滋病(带状疱疹),艾滋病人的带状疱疹,艾滋病人的带状疱疹,艾滋病人的带状疱疹,艾滋病(卡波济氏肉瘤),艾滋病患者皮肤表面的卡波济氏肉瘤,表现为成团红斑。,艾滋病(流行性卡波济氏肉瘤),艾滋病(流行性 卡波济氏肉瘤),艾滋病人足趾部皮肤的 卡波济氏肉瘤,艾滋病人舌部卡波济氏肉瘤,艾滋病人面部的卡波济氏肉瘤,艾滋病人足背的卡波济氏肉

7、瘤,艾滋病人腿部的卡波济氏肉瘤,艾滋病人小肠的卡波济氏肉瘤,肝脏内的卡波济氏肉瘤,艾滋病的诊断,诊断依据 实验室检测结果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 初筛实验 确证实验,初筛实验阳性者必须做确证实验即免疫印迹试验(WB)。经确证实验检测阳性方可诊断为HIV感染者。,流行病学史,下列流行病学史高度提示考虑HIV感染: 配偶或性伴是HIV感染者; 有多个性伴; 静脉注射毒品; 接受过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或被HIV病毒污 染的利器刺破等。,第二部分 艾滋病的鉴别诊断,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部分人感染HIV后,在急性感染期表现得很像此病。因此,对有高危行为等流行病学因素的就诊者,如出现

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时,应立即做HIV抗体检测。,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3、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如放疗、化疗、皮质激素应用后或原已存在的恶性肿瘤,以及严重营养不良等引起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4、血液病,由于艾滋病患者有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个别有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故须与血液病相鉴别,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艾滋病人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感染、痴呆等,应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相鉴别,在鉴别诊断中,对于就诊者的流行病学史特别值得注意。 这里主要指:同性恋、异性恋多性伴,配偶或性伴HIV抗体阳性,静脉吸毒史,性病史,出国史,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及输入未经HIV抗体

9、检测的血液等。对有上述流行病学史者应立即进行HIV抗体检测,复习 HIV在人体内感染与复制的过程(1),HIV吸附到靶细胞,病毒包膜及靶细胞膜溶解,内容物释放到细胞浆,病毒核进入靶细胞 核衣壳溶解,(1)HIV通过特异性受体(主要是CD4受体)吸附到未感染的靶细胞上; (2)在酶的作用下,膜溶解-核进入-核衣壳溶解,其内容物单链RNA、蛋白质、逆转录酶、核糖核酸酶H和整合酶等等,都释放到胞浆里。,复习 HIV在人体内感染与复制的过程(2),(3)此时,病毒的逆转录酶被激活,在逆转录酶和整合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过程,最后病毒的DNA:DNA双链复合物就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当中。,单链RNA

10、,RNA:DNA,DNA:DNA,整合、复制,逆转录酶(RT),逆转录酶(RT),整合酶(INT),复习 HIV在人体内感染与复制的过程(3),说明可有两种情况:A.暂时潜伏;B.继续复制 (4)由宿主细胞提供原料和能量,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为整合到宿主细胞的病毒DNA复制出更多的RNA、蛋白质和酶等物质。 (5)这些物质在细胞膜处组装成病毒颗粒; (6)成熟的病毒颗粒以芽生的方式释放出细胞外,成为子代病毒。,复制出的RNA、蛋白质和酶等物质,在细胞膜处组装成病毒颗粒,病毒颗粒以芽生的方式释放出细胞外,蛋白酶,复习 HIV在人体内感染与复制的过程(3)的示意图,复习 HIV的感染与复制,HIV从感染到复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帮助理解,一些教科书上人为的把这一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HIV吸附靶细胞 病毒外衣溶解,核心内容物释放; 病毒DNA复制与整合 病毒成份的合成 病毒装配 成熟病毒的释放, 阳光下我们一起成长 ,2004年8月10日-14日,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主办了“阳光下我们一起成长” 夏令营。 72名自愿报名的夏令营成员来自山西、吉林、四川、河南和云南五省的12个县市区。, 阳光下我们一起成长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