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4课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4课时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词语和句式 (文言知识梳理),1、左右欲刃相如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范增数目项王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置人所罾鱼腹中6、驴不胜怒,蹄之7、籍吏民、封府库8、我师道也 9、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10、而相如廷叱之1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 而景从,12、常以身翼蔽沛公13、吾得兄事之1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1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16、追亡逐北,伏尸百万1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18、小学而大遗19、秦孝公据崤函之固20、素善留侯张良,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2、2) 范增数目项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词用作动词,(杀),(游泳),(使眼色),(称王),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3) 置人所罾鱼腹中,“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4) 驴不胜怒,蹄之,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网用网捕),(用蹄子踢),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5) 籍吏民、封府库 我师道也,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学习),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二)名词作状语:(1)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而相如廷叱之,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朝、往)”“从(在、当
3、)”,(2)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常以身翼蔽沛公,表示比喻,译为“像一样”,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3) 吾得兄事之,表示对人的态度。,(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表示工具或方法,译为“用(以、靠)”等,(像对待兄长一样),(用箕畚),(用匣子),四、词类活用(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1)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面有“其”或“之”。,(逃亡的人),(到达的人),四、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一)形容词作名词(1)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处于主语、宾语的位置上。,(2)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容词用在“其”“
4、之”或数词后。,(小的方面),(险要的地势),四、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二)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后带宾语。,(与交好),1、项伯杀人,臣活之2、却匈奴七百余里3、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4、外连横而斗诸侯5、 序八州而朝同列6、春风又绿江南岸7、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8、足以荣汝身9、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0、 阙秦以利晋,11、群臣怪之12、渔人甚异之13、于其身,则耻师焉14、侣鱼虾而友麋鹿 15、吾从而师之1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主要要动词使动、形容词使动、名词使动。
5、,四、词类活用(动词使动),1、不及物动词使动。,项伯杀人,臣活之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使活使退却使回去,四、词类活用(动词使动),2、及物动词使动。,外连横而斗诸侯 序八州而朝同列,分析其主语。,看动作的发出者是不是主语,如果动作的发出者是宾语则是使动用法。,秦,秦,使争斗使朝拜,四、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主语使宾语具有某性质或状态 。,春风又绿江南岸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足以荣汝身,使变绿,使受苦使劳累,使荣耀,四、词类活用(名词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阙秦以利晋,使做王使获利,四、词类活用(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主要是形容词意动、名词意动
6、。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性质或状态。可以翻译为: “把-当作(看作)-” “以-为-” “认为(觉得)-怎么样”,四、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群臣怪之 渔人甚异之 于其身,则耻师焉,认为怪对感到奇怪以为耻,四、词类活用(名词意动),侣鱼虾而友麋鹿 吾从而师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伴,以为友以为师,以为先,以为后,四、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之区别),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主观认为宾语怎么样。,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使美(完善)认为美,文言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强调“不同的”
7、“特别的”。 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知识链接: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宾之前是定语,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种成分辨分明,分析正误心有数。,(定语) +主语 + 【状语】+谓语+ (定语)+宾语着急的 他 无意中 撞到 同学的 桌子。 主语 + 谓语 + 他 走 得 匆匆忙忙。,主:名词 代词 名词性质的短语谓:动词 形容词 动词性质的短语宾:名词 代词 名词性质的短语定:形容词 名词、形容词、代词+的状:副词 介宾短语(介词+名词/代词)补:“得”字结构,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
8、子。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1、用“者”、“也” 表判断。,(1) 者 也,(3) 者, 。,(4) 者也,(2) , 也,1、用“者”、“也” 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环滁皆山也。此亡秦之续耳。,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问今是何世。
9、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4、主谓直接表判断。 荀卿,赵人。 刘备,天下枭雄。,予本非文人画士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5用否定词 “非”表示判断。,知识迁移,翻译下列句子:(1)义,人之本也。(2)吾闻无劳而获,身之灾也。,忠义是做人的根本。,我听说不劳而获是自身的灾祸。,被动句是指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主语是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二、被动句:,1“于”表被动而君幸于赵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2用“见” “见于” “受于”表被动。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3用“为”
10、 “为所” “为所”表被动。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用“被”表被动。(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5、无标志被动句。(从主谓的意义关系上看出来)予羁縻不得还。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A、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A,A,迁移训练,1.,2.,A、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三、省略句:,
11、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5. 省略量词,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谓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动词宾语的省略,竖子不足与(之)谋。,介词宾语的省略,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介词的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竖子不足与谋。,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主语的省略,三、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倒装句有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2、 宾语前置等四类。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1)甚矣,汝之不惠!(2)快哉此风!,2、宾语前置(高考重点),(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未有之)(不欺余) (未闻之),(不信自),(2)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常见代词:谁、何、奚、曷、胡、恶、安、焉),例:夫晋,何厌之有?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不然,籍何以至此?,(有何厌)(操何)(在安)(与谁)(以何),(3)
1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夫晋,何厌之有?唯利是图 唯马首是瞻 求,无乃尔是过与?,不知句读,不解惑 有何厌 图利 瞻马首 过尔,知识迁移,1.选出和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例句:何厌之有?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臣之客欲有求于我。C.忌不自信。 D.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知识迁移,1.选出和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例句:何厌之有?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臣之客欲有求于我。C.忌不自信。 D.客从外来,与座谈,问之客曰。,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也有很多句子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14、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中心词+之+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6、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7、铸以为金人十二,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6、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7、铸以为金人十二,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数(量)词,4、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15、,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于动词后作补语。,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3、具告以事。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3、具告以事。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生乎吾前 4、战于陇西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6、长于臣,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生乎吾前 4、战于陇西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6、长于臣,下列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的是:1、木欣欣以向荣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申之以孝悌之义。4、君幸于赵王 5、不能容于远近。6、苟全性命于乱世
16、,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知识迁移,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人非草木。B蔺相如者,赵人也。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D其人勇士。,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B庭中始为篱。C灭六国者六国也。 D夫天者,人之始也。,(C),(B),课堂训练,2、“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C,3、“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B,A行将为人所并。B视为止,行为迟。C羸兵为人马所蹈藉。D激于义而死焉。,B,4、选出不是被动句的一项,“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17、”:目光因此集中, 行动因此迟缓。,5、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余是以记之。B未之有也。C安得广厦千万间。D时人莫之许也 。,A其间旦暮闻何物?B君何以知燕王?C秋以为期。D项王、项伯东向坐。,C,A,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B,6、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文言固定格式复习与检测,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1)
18、表示疑问:1、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 何以伐为?2、奈何?(怎么办?为什么?) 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如何?奈何?(拿怎么办呢?) 如太行王屋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5、孰与?与孰? (与相比,哪个?) 吾孰与城比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6、何如?( 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求,尔何如?,(2)表示反问:1、何之有?(有什么呢?) 宋何罪之有? 夫晋,何厌之有?2、安哉(乎)?(哪里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3、不亦乎?(不是吗?) 人
19、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顾哉?(难道吗?)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独哉?(难道吗?) 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6、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7、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3)表示感叹:1.何其! ( 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虽有君命,何其速也!2.直耳!(“只不过罢了”)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3惟耳!
20、(只是罢了!)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天下英雄,惟使君操(曹操)耳!,4. 一何 (何等、多么)吏呼一何怒!石壕吏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5.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啊!)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痛定思痛,痛何如哉?,(4)表示揣度:1.无乃乎? 【 恐怕吧?只怕吧?】 无乃尔是过与?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2得无.耶,得无乎,【 大概没有.吧?恐怕没有.吧?该不是吧?(兼表反问)】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故事两则,(5)表示选择1.与其孰若(与其,不如)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2.其其也?(是还是呢?)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