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4385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497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金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7页
财政与金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7页
财政与金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7页
财政与金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7页
财政与金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金融课件.ppt(4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政与金融,2,第一章财政导论,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第三节 财政职能,3,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一、社会生活中的财政现象 政府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供电、供水、供气;公共道路、公共汽车、公共电视节目;公立医院、公立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国防、公安、司法等。 我们为享用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缴款:各种税收和收费等。,4,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二、财政的概念(一)“财政”一词的来源(二)财政的概念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活动。 理解财政的概念要注意把握以下要点: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

2、会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分配,5,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同私人个别需要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整体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活、生产、工作中共同的需要,是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出的,而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加总。 二是集中性。即它要由整个社会集中执行和组织,而不能由哪一个社会成员通过分散的活动来满足。 三是强制性。即它是通过依靠政治权力,采用强制性手段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换行为来满足。,6,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三、公共财政与我国财政的转型(一)什么是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

3、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1.公共财政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活动准则 2.公共财政应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3.公共财政应当具有非市场营利性 4.公共财政应当是法治化的财政,7,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二)我国财政的转型 1998年,我国政府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进一步明确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建设,尤其是公共财政目标模式确立后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财政的公共性特点日益加强,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财政收入的公共化 2.财政支出的公共化 3.财政制度的公共化,8,

4、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市场,政府,资源配置,市场效率,政府干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9,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市场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对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已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的状况变坏的状态,又称经济效率。 在给定的理想条件下,单个家庭和厂商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能实现帕累托最优。,10,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二)市场失灵 在现实的市场中,由于无法完全具备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假设条件,从而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而且市场将目标仅仅确定为效率,也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完全一致。这样就产生了市场失灵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1

5、2,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又称公共物品,是指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特征的物品或劳务。 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也就是说,某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他人享用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二是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与公共产品相对应的是私人产品,它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两个特点。,13,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从这两个基本特征出发,公共产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纯公共产品,即在消费过程中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各种产品和劳务,例如国防、外交。 另一类是混合产品,即同时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

6、的物品,它们或只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其中一项,或具有不充分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公共道路、桥梁、教育等。,14,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公共产品的特征意味着没有付费的人也能从公共产品中获取利益,因此人们总是希望由别人来购买这种产品,自己从中获益,即所谓的“搭便车”。 “搭便车”现象的存在使得公共产品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即便提供,其数量也会严重不足。,15,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为之承担费用或获得报酬的情形,又称外溢性、外部性。 外部效应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当带来的是积极影响,却没有获得报酬

7、时,称之为外部正效应,亦称外部收益;当带来的是消极影响,却没有为之承担费用时,称之为外部负效应,亦称外部成本。,16,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外部效应的存在,意味着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由于私人部门是按照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决定经济活动规模的,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根据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决定经济活动规模才符合经济效率要求,因此外部效应的存在会导致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规模与社会的要求不一致。 当存在正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当存在负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例子:化工厂,17,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3.自然

8、垄断 如果某个行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那么独家经营的效益远胜于多家竞争,这样一来必然形成垄断,这种垄断就是自然垄断。 垄断者往往在低于社会需求量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以便提高价格,获得超额利润。这使得社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破坏整个社会的效益,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干预。,18,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4.信息不完全 完全信息是指市场的供求双方对于所交换的商品具有充分的信息,但事实上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导致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可能无法掌握充分的信息,从而难以实现理性的决策。 信息不完全的一个典型表现是信息不对称,即交易双方对于交易信息的了解程度不同。,19,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可能带

9、来的问题有二: 一是逆向选择问题,即在合同签订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主体做出了与另一方期望截然相反的选择。 二是道德风险问题,即在合同签订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主体做出了与另一方期望截然相反的行为。 典型例子:保险,20,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5.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经济周期和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盲目性,难免会出现失业、通货膨胀等经济失衡问题。尽管市场经济可以自发地对此进行调节,但是这种调节采用的是经济危机的方式,代价太高昂,同时也面临一些限制。因此政府通过推行宏观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21,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6.收入分配不公平 帕累托最优只

10、是保证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并没有考虑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由于市场是以个人对生产所做的贡献大小来分配收入的,而每个人所拥有的智力、体力和资本总是存在差异,因此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差距。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仅与社会公平目标相抵触,还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22,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7.偏好不合理 在现实的市场中,人们的个人偏好并不总是合理的,从而出现了优值品和劣值品问题。 所谓优值品,是指消费者对它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如高雅艺术,保险、教育等。 所谓劣值品,是指消费者对它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如毒品、香烟等。,23,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二、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一

11、)政府干预 现实中的经济系统是一个三元经济系统。在三元经济系统中,政府可以通过下列手段干预经济,弥补市场失灵:,24,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1.就公共产品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强制性征收税收的方式为提供公共产品筹集资金,然后再通过国家预算安排支出免费提供公共产品,尤其是纯公共产品。 2.就外部效应而言,政府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干预外部效应:一是使用税收和津贴。二是通过明晰产权解决外部效应问题。,25,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3.就自然垄断而言,政府对自然垄断的干预形式主要是公共管制,即通过对垄断价格和垄断产量的管制防止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4.就信息不完全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免费

12、提供信息,设立技术监督部门,对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并公布结果等方式,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另外,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强制投保等方式都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26,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5.就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而言,政府可以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6.就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而言,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收入的再分配,如税收、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 7.就偏好不合理而言,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推行义务教育等方式引导市场消费更多的优值品;通过税收、法律等方式减少乃至禁止市场对劣质品的消费。,27,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二)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也称政府失效,指政

13、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28,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政府失灵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性 2.垄断性 3.有限信息 4.寻租活动,29,第三节 财政职能,所谓财政职能,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财政所固有的职责和功能。,30,第三节 财政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使资源可以合理地配置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部门,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最

14、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二)财政参与资源配置的目标,31,第三节 财政职能,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机制,32,第三节 财政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税收、转移支出等手段对参与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33,第三节 财政职能,(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公平。 公平可以分成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两层含义。 经济公平强调分配规则的公平,它要求经济主体在机会均等的原则下,遵循

15、相同的竞争规则,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比例。经济公平要求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一致,是市场等价交换原则的体现,是市场经济实现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34,第三节 财政职能,社会公平强调分配结果的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至于什么是社会认可的收入差距,则取决于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标准或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公平目的是要缓解社会不同阶层因收入差距带来的矛盾,追求社会的稳定发展。,35,第三节 财政职能,在实践中,我们一般借助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 基尼系数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

16、不平等,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36,第三节 财政职能,图1-1 洛伦茨曲线,37,第三节 财政职能,税收,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机制,38,第三节 财政职能,三、 经济稳定职能(一)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指的是政府必须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和任务。,39,第三节 财政职能,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实现机制,40,本章小结,1.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对于它的理解要把握四点:一是财政分

17、配的主体是国家;二是财政分配的对象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三是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四是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的分配。 2.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其基本特征包括:公共财政应当以弥补市场失效为活动准则;公共财政应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公共财政应当具有非市场营利性;公共财政应当是法治化的财政。,41,3.市场失灵的存在决定了财政的起因。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包括公共产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信息失灵、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不稳定、偏好不合理。同时,要注意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

18、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也会产生政府失灵。 4.理解财政职能应当从市场失灵入手,财政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第二章,财政支出,43,本章内容,财政支出的分类财政支出的原则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44,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按经济类型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按具体用途分类,45,按政府支出功能,按政府支出功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外交支出,国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环境保护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农林水事务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转移性支

19、出,46,按经济类型分类,按按经济类型分类,工资福利支出,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支出,其他支出,47,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48,按具体用途分类,在我国现行预算制度下,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支出、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经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外交外事支出、公检法司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债务本息支

20、出、其他支出。,49,第二节 政府支出的原则,量入为出原则,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原则,50,量入为出原则,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量力而行。第二,财政收入的各项指标要订得稳妥可靠。第三,安排财政支出要有科学的依据,不留缺口。第四,在编制预算时,要留有适当的后备。,51,优化支出结构原则,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各种比例,使之实现结构的最优组合,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正确处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52,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财政支出公平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进行有

21、效的再分配,以求得个人和企业再国民收入分配中能够实现机会均等。 财政支出效率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确定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就每项具体财政支出来说,尽可能取得最佳效益。,53,第三节 购买性支出,一、购买性支出的概念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开展政务活动的需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而发生的支出。,54,二、购买性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增加,将直接推动相关商品和产业的发展。通过财政投入,促进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长期内,通过对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提高

22、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55,三、消费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管理费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公检法司支出。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科教文卫支出科教文卫支出是指财政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从科教文卫支出的用途上看,仅指财政用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的经常性支出。,56,四、投资支出,财政投资支出又称为政府投资,是相对于私人投资而言的,指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要,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投入资金用以转化为实务资产的行为和过程。,57,(一)政府投资的特

23、点,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地位,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资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又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58,(二)政府投资的原则和范围,政府投资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维护资源配置的效率。调节宏观经济运行。政府投资的范围公益性服务领域 基础性投资领域,59,(三)“三农”支出,财政三农支出是指国家财政支出中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增长而投入的资金的总称。 我国的财政对三农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税收政策,主要是轻税、减免和退税等。支出政策,主要方式是投资、补助和补贴等。,60,第四节

24、转移性支出,一、转移性支出的概念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利息支出等。,61,二、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 特征:覆盖面的社会广泛性。参与上的强制性。制度上的立法性。受益程度的约束性。,62,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变动情况表(1978-2006),63,三、财政补贴,1.财政补贴的性质财政补贴是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25、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64,2.财政补贴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明显的时效性。,65,3.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价格补贴。国家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和实现其他政策目标,对某些商品实行购销价格倒挂或持平的价格政策,由财政对商品生产、供销企业由此产生的价差损失和亏损给予的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国家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为了维持企业生存给予的财政补贴。,66,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出口补贴。国家财政直接或间接给予出口商品生产者或出口商补贴,从而降低出口价格,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财政贴息。国家对

26、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税式支出。国家财政对于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给予的减免税。,67,财政收入概述,第三章,68,本章内容,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内涵和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69,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内涵和分类,70,财政收入的内涵,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是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通过一定渠道和形式占有的由政府集中掌握的社会产品。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社会产品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财政收入既表现为政府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又表现为政府筹集这部分货币资金的过程。所以,它既是一个静态概念,

27、也是一个动态概念。,71,财政收入的内涵,财政收入不仅仅是充当财政收支的源泉,而且也是贯彻政府政策意图的重要手段。 财政收入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包括债务收入的财政收入是广义的财政收入,反之则是狭义的财政收入。,72,财政收入的分类,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73,财政收入的分类,国有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外商独资经济收入,按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个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74,财政收入的分类,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按管理级次分类,75,财政收入的分类,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按是否纳入国家预算分类,76,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77,财政收入规模的涵

28、义,财政收入的规模就是指财政收入的总水平,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表明了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大小。 财政收入的规模可用绝对额和相对额来表示。前者通常可以用一定量的货币收入总额来表示;后者通常可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78,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价格,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财政收入规模,79,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以实现社会投资最大化、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以正确处理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关系为基础,所形成的处于社会经济均衡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80,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三种观点:最小化的财

29、政收入规模。合乎制度约束规范的财政收入规模。规模财政收支适合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 。,81,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实现至少应满足的条件: 良好的社会民主制度。 完善的公共预算制度。 与时俱进的财政支出方式和收入征管方式。,82,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财政实力有了质的变化,国家财力明显增强。然而,我国的财政形势并不乐观,特别是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低,导致政府财力不足,无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资料来源:根据2007中国统计年鉴整理。,83,表3-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预算收入规模变动情况表 单位:亿元,税收,第四章,85,本章内容,

30、第一节 税收原理 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 第三节 国际税收,86,第一节 税收原理,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二)税收的特征 税收与其他形式的财政收入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项基本特征,通常称为税收“三性”。判断某种政府收入是不是税收,应主要看它是否同时具备这“三性”。,87,第一节 税收原理,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征税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法令的方式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违反税法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和制裁。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之后

31、,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给纳税人,也不直接向纳税人付出任何形式的代价和报酬。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纳税人征收的,具有事前规定的特征,未经严格的立法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变更或修改。,88,第一节 税收原理,二、税制要素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一个国家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的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和。 税收制度由一些共同的要素构成,我们称其为税制要素,也称税收要素、税法要素。 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也就构成了税收制度核心的三个基本要素,一般被称为税制三要素。 除此之外,减免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也是税收制度应当包含的构成要素。,89,

32、第一节 税收原理,(一)纳税人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还有负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 所谓负税人,是指最终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 所谓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交纳的单位或个人。,90,第一节 税收原理,(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国家征税的目的物,即对什么征税。 它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 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概念有:税源、税目和计税依据。 所谓税源,是指税收的源泉。 所谓税目,是指税法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 所谓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

33、,又称税基。,91,第一节 税收原理,(三)税率 税率是税额和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率。我国现行税种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税率形式: 1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都按相同的比例征收。 比例税率的特点在于税率高低与征税对象的数额无关。其优点是符合效率原则,能为企业提供平等竞争环境,有利于鼓励规模经营,同时计算简便,征管较为方便;其缺点在于不符合量能课税原则,难于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92,第一节 税收原理,比例税率又可分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比例税率。 单一比例税率对一个税种只规定一个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对一个税种按税目的不同规定不同的税率; 幅度比例税率则是

34、对同一征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在这个幅度内,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税率。,93,第一节 税收原理,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定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 累进税率的特点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加,征收比例也随之提高。其优点在于符合量能课税的原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其缺点在于可能损害经济效率,计征较为复杂。,94,第一节 税收原理,累进税率按计算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是在将同一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税率递增的基础上,将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按与之对应税率相乘计算税额

35、的方式。 超额累进税率是在将同一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税率递增的基础上,每个等级分别按所对应的税率计税,再将各等级税额相加得到应纳税额的方式。,95,第一节 税收原理,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区别:一是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负担重;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负担轻;二是在各等级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税率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征税对象数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严重抑制了纳税人增加收入的积极性;超额累进税率则不存在这种问题,税收负担较为合理;三是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较为复杂。,96,第一节 税收原理,3定额税率

36、 定额税率是指根据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而不采用百分比形式的税率,亦称固定税额。 定额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其计量单位可以是重量、数量、面积、体积等。定额税率的特点在于税额的多少取决于征税对象的数量,与价格无关,因此计算简便,但是税负不尽合理,不适用于价格差异较大的商品,适用面较窄。定额税率也可分为单一定额税率和差别定额税率。,97,第一节 税收原理,(四)其他要素 1税收减免 税收减免是根据国家政策,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税收制度的减免税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减免税。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2)起征

37、点。即税法规定的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3)免征额。即允许从征税对象数额中扣除的免于征税的数额。,98,第一节 税收原理,2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一般包括单环节征税和多环节征税两种类型。3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 4纳税地点。纳税地点是根据各个税种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5违章处理。违章处理是指对纳税人的税务违章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性措施。明确违章处理办法的目的在于体现税收的强制性。,99,第一节 税收原理,三

38、、税收分类,以征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分类,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类,直接税,间接税,100,第一节 税收原理,以税收计算依据为标准分类,从价税,从量税,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价内税,价外税,101,第一节 税收原理,以税收的管理和使用权限为标准分类,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以课税对象是否具有依附性为标准分类,正税,附加税,102,第一节 税收原理,四、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概念 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而导致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承受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二)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 我们通常用税收负担率这一相对指标来表示税收负担水平

39、,进而判断税负高低及是否合理。一般而言,从考察的范围和层次来看,税收负担率指标分为两类:,103,第一节 税收原理,1宏观税负指标 宏观税负是指全社会纳税人总体承受的税收负担。宏观税负指标从全社会的角度考核税收负担,可以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的总体情况,又称宏观税率。它主要有以下三种计算口径:(1)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TGDP)(2)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TGNP)(3)国民收入负担率(TNI) 我国过去常用的指标是国民收入负担率,现在则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用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来表示。,104,第一节 税收原理,2微观税负指标 微观税负是指纳税人个体承受的税收负担。它可以分为:(1)

40、企业税收负担率(2)个人税收负担率,105,第一节 税收原理,五、税负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 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入通过购入商品或卖出商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与税负转嫁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是税收归宿。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落脚点。当税收经过转嫁,最终将负担落在负税人身上时,就到达了税收归宿,它表明转嫁的税负最终由谁承担。,106,第一节 税收原理,(二)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是指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在进行经济交易时,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通过提高商品与劳务的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或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2后转,是指纳税

41、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压低商品或劳务价格的方式,向后转移给商品或劳务的提供者负担的一种方式。,107,第一节 税收原理,3消转,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既不向前转移,也不向后转移,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纳税人的利润没有因为纳税而减少的一种形式。4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是指纳税人将所购生产要素可预计的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的一种方式。,108,第一节 税收原理,(三)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从利益上讲,纳税人总是希望能将税负转嫁出去,但是税负能否转嫁以及转嫁多少,在现实中要受多种因素

42、的制约。1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2税种类型。3课税范围的宽窄。4反应期间长短。,109,第一节 税收原理,六、税收原则 税收原则是一国政府在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的基本标准,历来受到理论及实务界的高度重视。(一)财政原则 财政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充分原则,即通过征税取得的财政收入应当能够为政府活动提供足够的资金,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二是弹性原则,即税收收入应当能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110,第一节 税收原理,(二)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应当具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层含义。所谓横向公平,是指条

43、件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所谓纵向公平,是指条件不同的人应当缴纳不同的税收。 那么,所谓“条件”具体指什么呢?目前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类,即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受益原则认为纳税人所承担的税负应与他从政府所提供公共产品中的受益相一致;能力原则认为应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来确定各人应承担的税收,,111,第一节 税收原理,(三)效率原则 税收效率原则通常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效率,即税收应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税收经济效率原则要求税收应当具有中性和校正性:二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要求尽量降低税收成本。具体而言,税收成本包括税务

44、机关征税成本和纳税人纳税成本两个方面。,112,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和行为税类,我国现行税种,资源税类,特定目的税类,113,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一、流转课税(一)增值税 1增值税概念及优点 增值税是对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服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从理论上讲,增值额相当于纳税人销售商品价值中的(v+m)部分。 它所具有的以下优点:(1) 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均的问题,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2) 增值税采取凭发票扣税的课征方式,有利于相互监督,减少偷税漏税。(3) 增值税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各种变化,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4) 增值税有利于商

45、品的出口退税,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114,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2增值税的类型 按照计算应纳税额时对固定资产已纳税金的不同处理方式,增值税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三种。3纳税人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均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我国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一般纳税人实行规范化的征税方法。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征收方法。,115,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4征收范围(1)一般规定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都属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其中货物是指有形动

46、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2)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即货物在本环节没有直接发生有偿转移,但也要按照正常销售征税的行为,包括:,116,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117,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3)混合销售

47、行为 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应税货物销售又涉及非应税劳务(指应缴纳营业税的劳务),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属关系。(4)兼营行为兼营行为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兼营非应税劳务,且从事的非应税劳务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118,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5税率我国增值税税率实现差别比例税率,具体设置如下:(1)基本税率17%(2)低税率13%(3)零税率(4)征收率。商业企业征收率为4%,其他企业征收率为6%。,119,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6计税方法(1)一般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适用一

48、般计税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120,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所谓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 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 如果向购买方收取的费用是已经含有增值税的销售额,需要换算成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其计算公式为: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121,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进项税额是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它与销售方收取的销项税额相对应。准予从销项税额

49、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票抵扣,即取得法定扣税凭证,并符合税法抵扣规定的进项税额,包括: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另一类是计算抵扣,即没有取得法定扣税凭证,但符合税法抵扣政策,准予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122,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它包括以下几种: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买的免税农业产品或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农业产品,可以按买价的13%扣税。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和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可以按运费金额的7%扣税。其中运费金额是指运输单位开具的运费结算单上注明的运费和建设基金,不包括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它杂费。

50、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按照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开具的由税务机关监制的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按10计算扣税。,123,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下列项目不论是否取得法定扣税凭证,一律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购进固定资产;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按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按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和其他有关事项。,124,第二节 我国现行税制,(2)简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