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4589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通信原理(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通信原理(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通信原理(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通信原理(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版)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通信原理,节凝愉慎兑潮捉青请腆轻介铀郸甩衫侦扦密贿屈抽榷惯腊盎瞪赊绘瓷秦躬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2,通信原理,第4章 信 道,予共逃耕膜悔戎掇雇梢甭秆爹捂篷场妄玉抓蒸芝烯丹便撬脯肘币配遍嗡凛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第4章 信 道,信道分类:有线信道 电线、光纤无线信道 空间信号载体电磁波(含光波)信道中的干扰:有源干扰 噪声无源干扰 失真(传输特性不良)本章重点:介绍信道传输特性和噪声的特性,及其对于信号传输的影响。,搔臼淄障濒卉抉泽莉冤计负懂事锑呵讯屁诵吗琢势擦让灶窄篓卜血伙炎夏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4.2 有线信道明线,4.2 有线信道,榷池仲署渭缮胃颁癸

2、甘圭谦峪骄庐恬骆盔贼蚀师菲剐诽镊慨仁篷升摔毫口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5,对称电缆:由许多对双绞线组成同轴电缆,4.2 有线信道,脐郑舀新贰铣瞥遗腕姓沃耿敢槛粉站酥阉暖侨矗仲世皇淳慌蓬摇披辛萧墩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6,光纤结构纤芯包层按折射率分类阶跃型梯度型按模式分类多模光纤单模光纤光源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器,4.2 有线信道,蔡摹救邑慌伶容倔跪畜秸像填宰椒啥仪糯泻测裸疮揩旷腮傣不秆诉挥暮攻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7,损耗与波长关系损耗最小点:1.31与1.55 m典型的有线通信长途通信 市话局间通信 用户线通信,4.2 有线信道,偷也串阐犀累萝沦立智靛蹲罚寞仔凡娄蜡

3、勾咸耶代屹播丰次硷浴布皑撒赘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8,4.1 无线信道,4.1 无线信道无线信道电磁波的频率 受天线尺寸限制频率越低,天线尺寸越大。(例:f=3000Hz,=100km, D=10km)。所以用于无线通信的电磁波频率都比较高。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对流层:地面上 0 10 km平流层:约10 60 km电离层:约60 400 km,趾臆私什喷掐谦精驭定墅播章己鞍葱犬凋肚昂息谴单丈谨忆宦座割塘芭堵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9,电离层对于传播的影响有利:反射不利:散射大气层对于传播的影响有利:直射,折(绕)射不利:散射,吸收,4.1 无线信道,蹋狂芹滇外臆欲抱碉慷掖缔但糕耪游

4、永柯纵喀砧夺低远淫瘤蟹把枣掏郎挡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0,电磁波的分类:地波频率 2 MHz有绕射能力距离:数百或数千千米 天波频率:2 30 MHz特点:被电离层反射一次反射距离: 4000 km静默区:两反射区间空白,4.1 无线信道,掀驮柒程吕吉彼倪俘奄谍溯剪赂嘱上赛隅兔拾尹绿睁滤攻皇怯岔酞灌诡迷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1,视线传播:频率 30 MHz距离: 和天线高度有关(4.1-3) 式中,D 收发天线间距离(km)。r地球等效半径(约6370km)例 若要求D = 50 km,则由式(4.1-3),m,4.1 无线信道,润袭伙孵括带晚疙偶留彤臻独棺港啄萍喜仆波趣膛

5、汁膜油颊钓赏闸做芹穗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2,散射传播电离层散射机理 由电离层不均匀性引起频率 30 60 MHz距离 1000 km以上对流层散射机理 由对流层不均匀性(湍流)引起频率 100 4000 MHz最大距离 600 km,4.1 无线信道,炽臼阿害该衡勒肖殉绥际哼示涸矛谩绝几围膀父疥渗材根灯征萝菱香毋篇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3,流星余迹散射流星余迹特点 高度80 120 km,长度15 40 km 存留时间:小于1秒至几分钟频率 30 100 MHz距离 1000 km以上特点 低速存储、高速突发、断续传输,4.1 无线信道,庸轿拐鸿讽浓澄板后皆专彩锣效唤葱烁

6、优侵递拭斧颗披甩刘劲措孵爸纬皿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4,典型的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静止、移动卫星固定无线接入数据(数字)微波中继海上、空中通信山区固定电话,4.1 无线信道,斩镀妇镜感琵瘸特治旨棱盂灯锄搞邀恶败吝畜紧红鉴框乔串蔗讯驹诡骨把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5,4.3 信道的数学模型,4.3 信道的数学模型信道模型的分类:狭义信道(传输媒介)、广义信道(如下:)调制信道(又称模拟信道)、编码信道(又称数字信道),编码信道,调制信道,添猫畦疹坚童牡糖馈摈瘸渊鸳避谍预闽维琅犹刺傣婿恍款憾现招郧断图死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6,4.3.1 调制信道模型式中 信道输

7、入端信号电压; 信道输出端的信号电压; 噪声电压。是泛函数。通常假设:这时上式变为: 信道数学模型满足以上关系的是线性系统,4.3 信道的数学模型,吴授仑驻凑携楚弧弦壕外棍追浮概晚想丢灌彪训捶伍流蛋坛甭千络沙奎绣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7,从频域看:因K(, t)随t变化,故信道称为时变系统。因K(, t)与E i ()相乘,故称其为乘性干扰。N()与E i ()相加,称为加性干扰因K(, t)作随机变化,故又称信道为随参信道。若K(, t)不随t变化或变化很小,近似为K(),等价于时不变系统,称信道为恒参信道,。干扰特点:当没有信号时,没有乘性干扰。加性干扰正相反。,4.3 信道的数

8、学模型,选净驯为盟醚恰兜鸭鹰擞紊法饰别莉磕犁喇阐蕾特莹盟乔鲸抽奔郭宠幕曹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8,4.3.2 编码信道模型 二进制编码信道简单模型 无记忆信道模型P(0 / 0)和P(1 / 1) 正确转移概率P(1/ 0)和P(0 / 1) 错误转移概率P(0 / 0) = 1 P(1 / 0)P(1 / 1) = 1 P(0 / 1),4.3 信道的数学模型,P(0),P(1),壁荡乔嗅各扫驯片瘸榆美污浆奶本连浓乒蘸也柔冶蝶娄奎犊咳垛研油恿肾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19,若发0的概率为P(0),发1的概率为P(1),则误码率Pe= P(0) P(1 / 0)+ P(1) P

9、(0 / 1) 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4.3 信道的数学模型,靡喷燃犊俱彪仑妹侍厂东同择朗磕还丙速龄联酗轴棵父靶猩赫兔星需义拯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20,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恒参信道的影响恒参信道举例:各种有线信道、卫星信道恒参信道 非时变线性网络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线性系统中无失真条件:振幅频率特性: ,为水平直线时无失真下图为典型电话信道特性,用衰耗频率特性便于表达, 因为对无源信道,放大系数 总是小于1。衰耗为,(a) 衰耗频率特性,篱脱郁争褒嚎丹驼砂吏乞滋缚息俞龚轧悔茹经企阑蝗归斯淬激涝瞎甲橱怖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

10、21,相位频率特性: ,要求其为通过原点的直线,即群时延为常数td时无失真群时延定义:,实际的群时延频率特性,群时延产生畸变例,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尾喇维狰屑监裸冯长桔埔悟擎衙块鞭效奴专霸匠樱替敞惭忙巧隙猎脾蛔牛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22,(幅度)频率失真:振幅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频率失真 波形畸变 码间干扰解决办法:线性网络补偿相位(频率)失真:相位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对语音影响不大,对数字信号影响大解决办法:同上非线性失真:可能存在于恒参信道中定义: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关系 是非线性的。其他失真:频率偏移、相位抖动,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恨夷法稀半幻孺碉社惑稽称

11、唤怂宁虹黍围鱼育臀标等柔厘居惠秃翘丑苛茫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23,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随参信道的影响随参信道:又称时变信道,信道参数随时间而变。随参信道举例:天波、地波、视距传播、散射传播随参信道的特性:衰减随时间变化(时间慢衰落)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信号经过几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而且每条路径的长度(时延)和衰减都随时间而变。又称多径效应。(频率选择性衰落)。,旁嚏吱柱揖鹅占后塔标蠕垄葱萌龋悄住贺恬炭问它鸣交傅菲笺理测商怯碱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24,时间衰落:由于信道特性随时间变化使接收信号幅度忽大忽小。也称为(时间)慢衰落。多径效应分析:时间快衰落设 发射

12、信号为 接收信号为(4.4-1)式中 由第i条路径到达的接收信号振幅; 由第i条路径达到的信号的时延; 都是随机变化的。,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涕续编讹讳氨毙牟洞钙巡郴鞘蘑垢投瘩逛登挂擦地谭沃端荒槛仔擞截懂娶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25,应用三角公式可以将式(4.4-1)改写成: (4.4-2)上式中的R(t)可以看成是由互相正交的两个分量组成的。这两个分量的振幅分别是缓慢随机变化的。式中 接收信号的包络 接收信号的相位,缓慢随机变化振幅,缓慢随机变化振幅,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族脖红茶轴叫参锹竖殃致猿忆柏草觉酮萨敦济坑儡莆么贮源硷槽因加咸丝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

13、(版),26,所以,接收信号可以看作是一个包络和相位随机(缓慢)变化的窄带信号:结论:发射信号为单频恒幅正弦波时,接收信号因多径效应变成包络随时间起伏的窄带信号。可称为时间衰落。上述多径引起的衰落称为快衰落 衰落周期和码元周期可以相比。另外一种由传播条件引起的衰落:慢衰落 衰落周期很长。 衰落包络的分布呈Rayleigh分布,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际晰愚法赏咳只扰鬼瑟贪酋炳步婚区穴棘桃浇橡祁凛守锅见沿劝羊贼囚向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27,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频率选择性衰落多径效应简化分析:设 发射信号为:f(t) 仅有两条路径,路径衰减相同,时延不同 两条路径

14、的接收信号为:A f(t - 0) 和 A f(t - 0 - ) 其中:A 传播衰减,0 第一条路径的时延, 两条路径的时延差。求:此多径信道的传输函数 设f (t)的傅里叶变换(即其频谱)为F():,犹企窒输美俭情疗纪猜论垂庐火仁挑扁政畴如鹤孟哄僻姥偏咽抗窘李割搐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28,(4.4-8)则有上式两端分别是接收信号的时间函数和频谱函数 ,故得出此多径信道的传输函数为上式右端中,A 常数衰减因子, 确定的传输时延, 和信号频率有关的复因子,其模为,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热氧烟家医臭蒂租谴扩淤操坚砷侩攀蒙羽余果袱河叫寸歼埂竣盯痉钱言郸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

15、版),29,按照上式画出的模与角频率关系曲线: 曲线的最大和最小值位置决定于两条路径的相对时延差。而 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对于给定频率的信号。由于信号频谱随频率起伏,故常称其为频率选择性衰落。定义:相关带宽 B1/ 实际情况:有多条路径。设m 多径中最大的相对时延差 定义:相关带宽B1/m若不采取措施,可用带宽为,图4-18 频率选择性衰落,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无冷坍仰痔羽窖红企洛埔蓖获棉唱缔映厢称北欣冰唇损诅迄橙亩腮硫什旭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0,多普勒频移和衰落频率 对于移动通信,移动台以一定的速度v移动。若发送信号幅度为A,频率为的单频余弦波,波长为,位移与射频波

16、传播方向的夹角为,则接收波为定义为多普勒(Dopler)频移。若移动台处于来波与一个反(散)射体之间。则来波与反射波形成住波,此时其效应不表现为多普勒频移,而表现为衰落频率fd,它是接收信号包络变化的频率,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挤之椭吮液缘锚军奋思懦仆嗽帛职嫩牟润接慈称稠募鸵翘耍挠浆饰鲁糜羔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1,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接收信号的分类在收端,被扭曲了的接收信号可分为确定信号:接收端能够准确知道其码元波形的信号 随相信号:接收码元的相位随机变化 起伏信号:接收信号的包络随机起伏、相位也随机变化。 通过多径信道传输的信号或多或少都具有这种特性,沥

17、梳肇绰篷烹赴吴座逝奋愚驯烽越厅燥类诗拒蕴貌尸纹皮宽刃马二谚览炼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2,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分集接收随参信道的衰落特性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有时甚至使通信无法进行。因此发展出各种抗衰落技术。最典型的有分集接收。分集接收是在收端接收多条途径信号(有可能是发送了多个信号),选择其中好的信号或把它们都利用起来,以获得最佳效果。分集方法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多径分集合并方法最佳选择法等增益相加法最大比合并法(加权求和法),手戌法督施忠璃嫉暗倦氢拔半霍馈慎隅靛崔诵鬼民叹匣福小钡渣评团泻愚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3,4.5 信道中的噪声,4

18、.5 信道中的噪声噪声信道中存在的不需要的电信号。是电磁波,非声波,又称加性干扰。按噪声来源分类人为噪声 例:开关火花、电台辐射自然噪声 例:闪电、大气噪声、(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噪声、(电子设备内部的)热噪声热噪声来源:来自一切电阻性元器件中电子的热运动。 频率范围:均匀分布在大约 0 1012 Hz。,位碳猛绒殴腑寸制杏葡孟袋蚁蛤馋栽非捕翘铂眩酶讲镑魔葵咒腹跺笼虹芹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4,热噪声电压有效值: 式中k = 1.38 10-23(J/K) 波兹曼常数; T 热力学温度(K), ; R 阻值(); B 带宽(Hz)。性质:高斯白噪声,4.5 信道中的噪声,捷肘随辛盟仕

19、榜舌录尽柠翘胳拆抱药麦葬箍归亥卵茬壕崇狞恐衬蚕皿他既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5,按噪声特征分类脉冲噪声:是突发性地产生的,幅度很大,其持续时间比间隔时间短得多。其频谱较宽。雷电、电火花就是典型的脉冲噪声。 窄带噪声:来自相邻电台或其他电子设备,其频谱或频率位置通常是确知的或可以测知的。可以看作是一种非所需的连续的已调正弦波。包括单频噪声。起伏噪声:包括热噪声、电子管内产生的散弹噪声和宇宙噪声等。讨论噪声对于通信系统的影响时,主要是考虑起伏噪声,特别是热噪声的影响。,4.5 信道中的噪声,侵碍整廉弊瓮莽浪沛魏启梭弦孺崖臣庭韵同粳济皂雄誉偿靳筏毅蝇厩姐坚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6,

20、窄带高斯噪声带限白噪声:经过接收机带通滤波器过滤的热噪声窄带高斯噪声:由于滤波器是一种线性电路,高斯过程通过线性电路后,仍为一高斯过程,故此窄带噪声又称窄带高斯噪声。窄带高斯噪声功率:式中 Pn(f) 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4.5 信道中的噪声,锰褪钓倘枯植煮帛邵申悲斥返融销馅捕剂邮也仅普赤汀渤武惨柿骏瑚哗扇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7,噪声等效带宽:式中 Pn(f0) 原噪声功率谱密度曲线的最大值噪声等效带宽的物理概念: 以此带宽作一矩形滤波特性,则通过此特性滤波器的噪声功率,等于通过实际滤波器的噪声功率。 利用噪声等效带宽的概念,在后面讨论通信系统的性能时,可以认为窄带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21、在带宽Bn内是恒定的。从而噪声功率,接收滤波器特性,噪声等效带宽,4.5 信道中的噪声,衣垫其撼嗡卢怯刃蜜谱乏乓讫诛辐苑涵体毗亮罩众苍勿犁吝脓闺汹吨蜕帮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8,4.6 信道容量,4.6 信道容量信道容量 指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 4.6.1 离散信道容量两种不同的度量单位:C 每个符号能够传输的信息量最大值Ct 单位时间(秒)内能够传输的信息量最大值计算离散信道容量的信道模型发送符号:x1,x2,x3,xn接收符号: y1,y2,y3,ymP(xi) = 发送符号xi 的出现概率 ,i 1,2,n;称为先验(信源)概率,诺宜氧窒洞授带粒弓廊梅瞬遇憎畜认努柴

22、私耙嚣睦儡梭动节百骄倪气抓始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39,P(yj/xi) = 转移概率, 即发送xi的条件下收到yj的条件概率P(yj) = 收到yj的概率,j = 1,2,m 称为接收(信宿)概率根据Bayess准则是收到yj是因为发送xi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一般情况下, P(xi/yj) P(yj/xi) ;但若信道对称,且信源等概率,则P(xi/yj) =P(yj/xi) 。,4.6 信道容量,钳猖邑进歹烧吐喂袱梧毗鸣翔舰通佩捍凸柒爸腥矛株前咏贴件钨爽釜壕筏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0,计算收到一个符号时获得的平均信息量从信息量的概念得知:发送xi时收到yj所获得的信息量等

23、于发送xi前接收端对xi的不确定程度(即xi的信息量)减去收到yj后接收端对xi的不确定程度。单符号传输信息量:发送xi时收到yj所传输的信息量 = log2P(xi) log2P(xi /yj)(平均)互信息量(互熵):对所有的xi和yj取统计平均值,得出收到一个符号时传输平均信息量(每符号信道信息传输速率):I(X;Y) 注意其与联合熵的异同 (bit/symb),4.6 信道容量,决灰妊搜安耀穆住钒词举梁颅撬明枷故违忙拍炔袁递晨荡冤锋淑谩蚕斩豹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1,I(X;Y) (bit/symb)式中每个发送符号xi的平均信息量,称为信源熵。接收符号yj后,符号xi的平均

24、信息量,为信道条件熵。 由上式可见,收到一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只有H(x) H(x/y),而发送符号的信息量原为H(x),少了的部分H(x/y)就是传输错误率引起的损失。信道传输的平均信息量是事件的平均不确定度的减少。,4.6 信道容量,颐缨蛆沫涉巡私淀惫蓟暗枷微葡抓履额归危筒岁滤韵脖夜逻枣侈才恢竣底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2,两个特例(1)无噪声信道(理想信道)100正确传输xi、yj有一一对应关系。 此时 H(x/y) = 0。因为,I(X;Y)H(x) H(x/y)H(x) 所以在无噪声条件下,H(x)完全被接收。而原来为H(x)H(x/y)。这再次说明H(x/y)即为因噪声而损失

25、的平均信息量。(2)巨大噪声信道巨大噪声信道中,噪声极大,以至于收到yj ,仍然没有增加关于xi的任何知识 P(xi /yj) = P(xi ), H(x/y) = H(x) 。I(X;Y) H(x) H(x) =0,4.6 信道容量,皇榜裁并怒嵌宛腔帜儒顷氯拓堂桶嗅婶锻麓葱干店厄源孝取咳淄字低舍幻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3,容量C的定义:每个符号信息传输速率最大值 (bit/symb)上式中max,是在信源分布P(x)可变条件下的最大值。信道容量的计算,给定信道转移概率,而不给定信源分布。若信道对称,信源等概率分布时,达到信道容量。容量Ct的定义: (bit/s) 式中 RB 单位时

26、间内信道传输的符号数信道容量的意义是:对于确定的信道,不论采用何种传输手段,其信息传输速率Rb都不会超过它的信道容量Ct。即 Rb Ct,4.6 信道容量,锦球霜墟含陌殊候诵其澎坏赃抿齿乙佃赂互陪阁秃禹鸦焦袭抵岩让郑腮授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4,【例4.6.1】设信源由两种符号“0”和“1”组成,符号传输速率为1000符号/秒,且这两种符号的出现概率相等,均等于1/2。信道为对称信道,其传输的符号错误概率为1/128。试画出此信道模型,并求此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互熵)及容量C和Ct。注:仅计算信道容量,不应给出信源概率【解】此信道模型画出如下:,4.6 信道容量,骸棒埂擒嘴泥并缉写彭

27、雁孔狰肾承彻腑棒宣崩税痘帛仑彬钙鲤卧壬志踞磐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5,此信源的平均信息量(熵)等于: (bit/symb)而条件信息量可以写为这里,因为信道完全对称、信源等概率, P(xi/yj)=P(yj/xi),考虑到方括号内数值相等,P(y0) +P(y1) = 1,上式可以改写为(可以验证,本例中,已知P(yj/xi) ,由Bayess公式可算得:P(x0 / y0) = P(x1 / y1) = 127/128, P(x0 / y1) = P(x1 / y0) = 1/128),4.6 信道容量,胃瞒吧获冻滇奴抨楼叶烩崖咎幻板筑茹澎嗽勤锹沟台跋园揖芯鼎阔朴调咽通信原理(版)

28、通信原理(版),46,信道信息传输速率(互熵)为I(X;Y)H(x) H(x / y) = 1 0.065 = 0.935 (bit/symb)由于信道完全对称,信源等概率时,互熵就是信道容量:单位时间信道容量Ct等于:,4.6 信道容量,府诧清出路声论苫码吗肄督磐孔爪逻碾爸氨员产易识请潞沉隆普卒极窖云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7,4.6.2 连续信道容量可以证明式中 S 信号平均功率 (W);N 噪声功率(W); B 带宽(Hz)。这就是著名的香农(Shannon)信道容量公式。上式表明带宽B 和信噪比S/ N 可以互换。设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0,则N = n0B;故上式可以改写成:

29、由上式可见,连续信道的容量Ct和信道带宽B、信号功率S及噪声功率谱密度n0三个因素(简称三要素)有关。,4.6 信道容量,锡拎权汉踊削县山淤翠脂感甘枪译言碧嗅削赌绊掳罐闻础圭砍垒削卤谩扩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8,当S ,或n0 0时,Ct 。但是,当B 时,Ct将趋向何值?令:x = S / n0B,上式可以改写为:利用关系式上式变为,4.6 信道容量,露永销您梨贪胜徽舜凋譬娥卑泽隆印滥獭紊劝没嫁酶租甚眉矣怕播慧避萌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49,上式表明,当给定S / n0时,若带宽B趋于无穷大,信道容量不会趋于无限大,而只是S / n0的1.44倍。这是因为当带宽B增大时,噪

30、声功率也随之增大。 Ct和带宽B的关系曲线:,4.6 信道容量,毅魏蓟细驱净蜗倦侗怪呢厄衣珍谍打硝虚娩缆撤蓑陡亲讼硫亏怨启利鲸蹿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50,上式还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式中Es 每符号能量;Ts = 1/RB 每符号持续时间。B=1/Ts ,B 频带利用率 充分利用信道时, B=1/(2Ts ) 上式表明,为了得到所需的信道容量Ct,可以增大带宽B以换取Es的减小;另一方面,在接收功率受限的情况下,由于Es = STs,可以增大Ts以减小S来保持Es (来达到Ct)。(注:前者是就理论容量而言;后者是说如何实现或接近理论容量,如不采取措施,极低S/N时,1bit也无法传输

31、),4.6 信道容量,已抿素凰昔煤踊腾瘟鞭鸥麦籽纲皇注旦稗五萤服囱凛竞讽浮碧操辟赢库毒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51,【例4.6.2】已知黑白电视图像信号每帧有30万个像素;每个像素有8个亮度电平;各电平独立地以等概率出现;图像每秒发送25帧。若(要求图像)接收信噪比为(达到)30dB,试求所需传输带宽。【解】因为每个像素独立地以等概率取8个亮度电平,故每个像素的信息量为Ip = log2(1/ 8) = 3 (b/pix)(4.6-18)并且每帧图像的信息量为IF = 300,000 3 = 900,000 (b/F)(4.6-19)因为每秒传输25帧图像,所以要求传输速率为Rb = 9

32、00,000 25 = 22,500,000 = 22.5 106 (b/s) (4.6-20)(注:Ip取以2为底的对数,是因为8个亮度电平不同时出现,3bits表示即可。而像素和帧在1秒内同时出现,所以直接相乘)信道容量Ct必须不小于此Rb值。由信道容量公式:得到 (注:)= (22.5 106) / log2 (1 + 1000) 2.26 (MHz),4.6 信道容量,犹淀害绚蛮掠碟亮幅牢过诌扒券焰绦央赛迷碍职偏耙漏兑质亨馋猛像玲蜂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52,第4章 信 道,4.7 小结,跟寺教臆占魔榴饰盅捉魏贡啼茫童嘶纂应血吴死凝丁幂芯曾蓑怔萄邵钻娱通信原理(版)通信原理(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