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勘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4734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224 大小:4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矿勘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金矿勘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金矿勘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4页
金矿勘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4页
金矿勘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矿勘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矿勘查基础知识ppt课件.ppt(2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警黄金第七支队,刘金友,基础地质与金矿知识,欢迎同学参加今天的讲座!,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第一部分 地球基本知识,结构,2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海洋水圈的主体,全球地表径流排入海洋沉积物分布图,全球植被分布图,生物圈,志留纪,3 地球的演化,1、矿物、矿物学,如石英、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云母、方解石,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矿物学:研究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形态、性质、成因、产状、共生组合、变化条件、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一门科学。,二、物质组成,二、物质组成,黄铁矿 石英,黑云母 石盐 方解石,正长石

2、,斜长石,自然金 金刚石,2、岩石、岩石学,岩石: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它构成地球上层部分(地壳和上地幔),在地壳中具有一定的产状。,岩石学:地质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科学,主要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成条件、分布规律、成因、成矿关系以及岩石的演变历史和演变规律。,石英,花 岗 岩,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岩石,化学元素,矿物,地质作用,地壳,指哪几类?,各自的成因是什么?,相互演变中有何关系?,三大类岩石,花岗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岩石占地壳岩石体积的比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66%,20%左右,9%左右,美国三叠系红色砂岩倾斜岩层,沉积岩,沉积岩:由沉积

3、物质在一定的埋藏条件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作用所形成的层状岩石。,沉积过程,母岩的风化产物,生物残骸和有机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陨石,25,先有沉积物 压实、脱水、胶结、重结晶固结等成为沉积岩的作用我们称为成岩作用 才能形成沉积岩。,裸露岩石,沉积岩,外力侵蚀、搬运、堆积,风、流水、冰川、海浪,特点,层理的岩层(书页),常含有化石(文字),记录地球历史,成因:外力作用,具有明显成层的现象,中细砂岩,砾岩,页岩,硅质岩,灰岩,白云岩,冲刷面,泥裂与雨痕,侵入岩(周口店岩体风化地貌),岩浆岩,正在剧烈喷发的裂隙式火山,正在宁静溢流的中心式火山岩浆,正在剧烈喷发的火山口,火山锥,火

4、山岩,熔岩,重叠的火山双锥,火山喷发类型示意图,熔透式,裂隙式,中心式,火山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火山颈,13,侵入:辉长岩、花岗岩等等,喷出:玄武岩流纹岩等等,岩浆岩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岩浆,岩浆岩产出状态,由炽热岩浆在地球不同层圈冷凝结晶或固结形成的岩石称为火成岩或岩浆岩.,岩浆:形成于地下深处的、具有较大粘性的高温熔融流体物质.,岩浆发育、运动、固结成岩浆岩的作用.我们称为岩浆作用。,成分:硅酸盐和以水为主的挥发物质;,源区:地表之下50-200公里;,温度:800-1200C;,压力:10千巴大气压(40公里);,条件:,由于岩浆高温、高压,具有潜在的活动能量,能沿早先地壳

5、活动中形成的薄弱带(如断层带)向低压方向运动。早期爆炸喷出,晚期地表溢流;有些岩浆未到达地壳而在地下某深处冷凝结晶固结。,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玄武岩:如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花岗岩和玄武岩的生成有什么不同?,两类岩浆岩,侵入岩:地下深处冷凝结晶的岩浆岩。,喷出岩(火山岩):岩浆喷到地表,气体 逃逸,冷凝而成的岩石。,成 因,岩浆,高压,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岩浆岩,常见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辉长岩等,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流纹岩等,高温,玄武岩,碱长花岗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洋脊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碱性玄武岩,英云闪长岩,花

6、岗闪长岩镜下特征,变 质 岩,是原来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在特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矿物成分和组构发生变化,转化再造形成的岩石。,主要发生在地壳深部,一般10km。,变质三要素,温度(温度最重要),压力(但陨石撞击及高压变质, 主导因素则是压力。),流体,(1)温度 变质温度:150-900低于150为常温,高于900则地壳岩石熔化。 温度的作用: 非晶体结晶体; 结晶体重结晶; 物质与结构重组,一种矿物另一种矿物, 变质温度四来源: 地热增温(1C/33m)、构造运动热、岩浆热、放射热,(2)压力静压力(垂或侧):由上复岩石重量引起,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流体压力:封闭系统的流体压力等于上复岩石

7、的静压值。 开放系统的流体压力等于流体本身的重量。 流体是物质成分进行交换的自由市场。,(3)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以H2O,CO2为主,一方面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媒介,也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另一方面降低岩石的熔点。 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参与,大大加快变质作用的进行。,以上各因素常常是同时存在,相互作用,但一般情况下,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已成岩石,变质岩,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举例,石灰岩,大理岩,页 岩,板岩,高温、高压条件,高温,高压,成因:变质作用,(高温),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侵入型,喷出型,岩石风化碎屑,岩浆,沉积岩,变质岩,高温高压变质,高温高压变质,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物由

8、高处搬运到低处沉积,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变质岩,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沉积岩,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恒山的条带状片麻岩,中条山的变形的斜长角闪岩,变粒岩,麻粒岩,糜棱岩,变质核杂岩,大理岩,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所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种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三、构造地质学,三、构造地质学,断层,线理,褶

9、皱,节理,劈理,1、沉积层理,斜层理,2、褶皱,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剪切褶皱作用,柔流褶皱作用,褶皱的成因,揉流褶皱作用,3、面理、线理,线理是岩石中小尺度的透入性构造。按其规模把线理分小型线理和大型线理。,(1)拉伸线理(2)矿物生长线理(3)皱纹线理(4)交面线理,(1)小型线理,线理类型,拉伸线理,皱纹线理,矿物生长线理,交面线理,(2)大型线理,大型线理包括:(1)石香肠构造(2)窗棱构造(3)杆状构造(4)铅笔构造(5)压力影构造,香肠构造,压力影构造,窗棱构造,杆状构造,铅笔构造,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4、节理,四、地质作用,四、地质作用,1、河流的侵蚀

10、作用,河流在运动过程中对组成河谷的岩石的破坏作用侵蚀作用河谷横剖面由谷底、河床和谷坡组成侵蚀作用方式:磨蚀、冲蚀、溶蚀河流侵蚀作用类型: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两种作用在任一河段都同时存在,只不过有主次之分,底蚀作用,底蚀是指河流向河床深部不断下切的作用过程。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的河流一般以底蚀作用为主,结果使河谷形成“V”形。底蚀作用在加深河谷底同时,又使河流向源头方向伸长,造成向源侵蚀瀑布的形成需要河谷落差的存在。形成落差的原因有岩性的差异,断层的作用。河流的底蚀作用不是无止境的,当河面趋近于注入水体的水面时,下蚀作用趋近于零。,强烈下蚀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峡 谷 型 河 谷,长 江 三 峡 的

11、峭 壁,河流侧蚀作用及堆积作用,牛轭湖的形成,2、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吹蚀作用,是指风力将地表松散沉积物或基岩物理风化产物,吹离原地的作用。,风 的 磨 蚀 作 用,被风吹扬起来的碎屑物质和风一起组成风沙流,当其沿地表运动时,对地面岩石和粗大的碎屑、砾石进行碰撞和磨损的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柱,风棱石,风蚀蜂窝石,风蚀洞,风城风蚀盆地风蚀谷,3、风化作用,温度风化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热胀冷缩岩石中矿物的差异岩石的各向异性同一矿物的晶格差异,机械风化外部营力作用使岩石发生机械破坏冻结风化植物根系,层 状 剥 落,differential weathering(差异风化),倒石堆,4、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12、岩溶作用是流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易溶岩石进行溶解、淋滤、冲刷等地质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的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Karst Topography)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 可溶性岩石具有较好的透水性(主要是 裂隙) 水可以沿裂隙自由流动 水有较强的溶解性,而且充足,岩溶地貌,5、冰 和 冰 水 流 的 地 质 作 用,冰川的类型,从大的方面,冰川可以分为两大类,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拱形冰川 从同一源地向不同方向流出的冰川。悬冰川 位于陡峭的山坡上,填充在较小的盆地里,从盆地中伸出的短舌状冰川。冰斗冰川 形成于安乐椅状的山窝中.山谷冰川 为从粒雪盆或冰斗中流出的大量冰体,顺山谷向下流动,形成狭长的舌状

13、冰流.大陆冰川 目前只有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发育有大陆冰川。其特点是盾状形态、厚度大、不受地貌影响、冰源区在大陆中部、辐射状流动。,五、金矿概述,五、金矿概述,古代黄金开采与利用,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迄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我国黄金的开采和使用亦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认识了黄金。 中国黄金生产始于商、兴于汉、衰于两晋南北朝,复于唐。唐以后的宋、元、明、清,对黄金时而禁采,时而开禁。,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

14、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导致黄金市场的巨大波动,“金实质上是人所发现的第一种金属。”时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人们用磨制的石器,将采来的自然金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贡品和器物,渐渐地认识了它的与众不同的特性。黄金以它的美丽、稀有、名贵、稳定和极好的延展性倍受人类的喜爱。金的化学元素符号是Au,它来自拉丁文AURNM,其原意为曙光,它是从朝霞一词衍生出来的。黄金由于闪闪发光,人们习惯地把它和太阳相提并论。古人崇拜黄金像崇拜太阳一样,因此有关黄金与太阳的传说很多,流传也相当广。,金是黄色强金属光泽

15、的金属,比重19.32gcm3,熔点1064.43,易于在煤气或一氧化碳气体中挥发,金的摩氏硬度2.5,导电率仅次于银和铜。 金的延展性极好,可压成0.021微米厚的金箔,可拉成0.5毫克米重的金丝,相当于1克金拉成3500米长的细丝,1平方米的金箔。,(一)金的地球化学性质,金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一般不发生氧化,也不溶于酸碱,但可溶于王水,也可溶于碱金属氰化物溶液中,一些腐殖酸可以溶解微量金。,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生;易与亲硫的银、铜等元素形成金属互化物。亲铁性:陨铁中含金(115010-12)比一般岩石高3个数量级,金经常与亲铁的铂族元素形成金属互化物。

16、99%以上的金都富集于地核中,丰度2.610-6,1、矿床分类 成岩矿床与非成岩矿床,金属于非成岩矿产。2、金的原始富集 根据天体地球化学研究,陨石中存在铁镍合金、硫化物及硅酸盐三种矿物相。 与陨石相似,地球内原始岩浆向三种矿物相的分异导致壳幔形成。 其它元素按照它们对于铁镍、硫化物或硅酸岩的亲和性、自由能大小而进行分配,形成有规律的共生组合。,FeMgSiOS五元素构成地球组成的90以上,因此其间平衡关系影响其它元素的分配。 O与S的总量少于全部电正性的元素总和,Fe比Mg和Si更丰富,与O和S结合后还有剩余Fe形成金属相存在,因此最初的地球存在铁镁硅酸盐、硫化物和金属铁三个不混溶相。 其余

17、正电性元素分配受下列反应控制: Me(亲氧元素)Fe硅酸岩Me硅酸岩Fe Me(亲硫元素)Fe硫化物Me硫化物Fe 三种物相的质量差异,原始熔铁移向地心,硅酸盐较轻物质相上升形成地壳。,其它元素的分异不是由于密度或原子质量起作用,而是与上述三种物质相的亲和力及电子层结构、化学键特性有关: 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形成金属态的元素,与金属铁形成合金流向地心; 化学性质活跃易于形成氧化物或其它化合物的元素,流向地壳,这样就形成了元素的自然分异组合。 如U、Th、碱金属是强正电性、易于呈氧化态的元素,所以富集于地壳中; Au、Pt化学性质稳定,倾向于金属态,常与铁形成合金而不易形成氧化物或硅酸岩,在地核中富

18、集。,这样地球中可以形成的分异富集层,从地核到地壳或大气层,依次是铁镍合金亲硫元素亲石元素(亲氧元素)碱性金属元素(氯化物易溶元素)亲气元素。 自元古代(25亿年)之后,地球分地壳、地幔、地核多个稳定的固体层圈,而发生成矿作用的主要是在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地质作用。 大陆区稳定地壳厚度为 3545Km,一般分为上地壳,其平均成分接近花岗闪长岩,厚约15Km,下部地壳平均成分接近闪长岩,其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常发生岩石变质作用和岩石重熔作用。,3、金及成矿元素的丰度值,地球中元素的含量是明显不同的,地球元素丰度最大的是Fe、Mg、Si、 O、 S ,其总和在90%以上,其次是Ni、Ca、Al、Na

19、、Cr、Mn、P,其总和在8.09%,但这几种元素在地壳、地幔、地核中的分布是不同的,Fe、Mg、Cr、Ni、Mn等主要集中于地核和下地幔,而O、Si、Al、Na、Ca、K等主要集中于地壳和上地幔。 因此一般也把地壳称为硅铝层、地幔称为铁镁层。,4、元素聚集成矿的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取决于元素丰度,由于我们说的矿床主要是在地壳中形成的,因此地壳中元素丰度值大的元素也易于形成矿床,且规模巨大,有用矿物元素含量高,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矿床。如铁、铝、石灰岩、石盐、粘土矿床等。这些元素只要富集几十倍就可以形成大型高品位的矿床。 而地壳丰度值小的元素其成矿就困难,难于形成大矿和高品位矿床,好在人们对这类

20、矿产用量不大,可以降低规模标准,如铜、铅、锌、金,稀土等矿床的大矿床储量标准远小于铁、铝、石盐等。 有些分散元素甚至难于形成独立矿床,只能作为伴生矿开采,如Ga、Li等。,第二,元素聚集形成矿床还取决于元素的聚集亲合能力,聚集能力强的元素易于成矿,如Au、Pb、Sb等易于成矿,Li、Be、Nb、Ta等稀有分散元素难于形成独立矿床。 第三,地壳、地幔成矿元素的分布不均一性,一个地区的成矿作用有明显的继承性,如我国西南的铜矿从元古代直到现代都有连续的矿化。 第四,丰度值高的元素可以一次成矿,金的丰度值很低,需要多次聚集成矿。,根据戈尔德施密特的分类,元素分为五类: (1)亲铁元素 这些元素与铁共生

21、,主要存在于基性、超基性岩中(包括Ti、V、Cr、Mn、Fe、Co、Ni及铂族元素等等),其相当于黑色合金元素及铂族元素,从化学稳定性来说,金属于亲铁元素。 (2)亲硫元素 这些元素常形成硫化物,主要与中酸性岩浆岩及热液有关: 族、; 族、; 非变价亲硫元素,Ga、Ge、In、Sn、Tl、Pb。 因为这些元素常与铜共生,也称亲铜元素。,(3)亲石元素 这类元素常形成氧化物、硅氧酸岩或各类含氧酸岩,主要富集于地壳及酸碱性岩中,也称为造岩元素(如O、Si、Al、K、Na、Ca、Mg、Li、Rb、Be、Sr、Ba等)。 碱土金属与碱金属元素都属于亲石元素,主要为成岩元素,Li、Be产于伟晶岩中;Na

22、、Mg、Al、Si、K、Ca一般岩石矿物的主要组成元素;Rb、Cs、Sr、Ba、稀有金属可以形成独立矿物。一些放射性元素U、Th、Ra也主要与亲石元素共生,尤其是与碱性岩元素共生。 一些稀有元素,Sc、Y、Zr、Hf、Nb、Ta、W、Mo、REE,一般形成氧化物,可以形成独立矿物或作为伴生微量元素出现。,(4)亲气元素,(5)有机元素 也叫生命元素,他们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主要元素,因此与生命活动有关,主要是C、H、O、N、P、S、Cl、Ca、Mg、K、Na等。,1.金的矿物与分类根据矿物中金的结构状态和含金量,可将金矿床矿物分为金矿物、含金矿物和载金矿物三大类。所谓金的独立矿物,系指以金矿物和

23、含金矿物形式产出的金,它是自然界中金最重要的赋存形式,也是工业开发利用的主要对象。,(二)金的矿物及其标型特征,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98种金矿物和含金矿物,但常见的只有47种,而工业直接利用的矿物仅10多种。按晶体化学原则可将金矿物和含金矿物分为:(1)自然元素类矿物 自然金(Au),含Au80,Ag20;银金矿(Au;Ag),含Au80%50,Ag20%50;金银矿(Au;Ag),含Au50%20,Ag50%80;含铂钯自然金(Au;Pt;Pd),含Au84.6%95.55,Pt011.5,Pd012.3;银铜金矿(Au,Cu,Ag),含Au67.7,Ag12.8,Cu9.2,Pd4.2

24、,Rh4.3。(2)金属互化物类金矿物 系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在天然熔融状态下相互溶解,相互形成的天然合金矿物。主要有:围山矿(Au,Ag)3Hg2;四方铜金矿CuAu。,(3)金-银碲化物类矿物 有碲金矿AuTe2;碲金银矿AgAuTe2;针碲金矿,又称针碲金银矿AuAgTe4。 (4)金银硒化物类矿物 硒金银矿Ag3AuSe2。 (5)金银铋化物类矿物 黑铋金矿Au2Bi。 (6)金银锑化物类矿物 (7)金银硫化物类矿物 硫金银矿(Ag3Au)4S2。 上述金矿物中以自然金及其变种(银金矿、金银矿)分布最广,而且也是金的最主要工业矿物。,2.自然金的粒度 自然金(银金矿等)按其粒度可

25、分为明金,显微金、次显微金、次电子衍射金。 根据加拿大采矿公司资料,岩金矿中85的金粒度小于0.01mm,一半以上为15m。砂金矿中绝大部分金的粒度变化范围为0.2510mm,其中粒径14mm者最常见。,狗头金,天然产出的块金,形态一般不规则,质地不纯,常由金及石英及其它矿物集合而成。19世纪中叶,一位木匠在美国西海岸路旁拣到一块狗头金,重32kg,此事传播开来,持续了50年的淘金热之后,一座新兴的旧金山市出现了。澳大利亚一辆大篷车路过金矿区时被石头颠翻,下车检查竞是一巨大的狗头金,重77.6kg。根据统计资料,迄今世界上已发现大于10kg的狗头金约有8000l0000块。数量最多首推澳大利亚

26、,占狗头金总量的80。其中最大的一块重达235.87kg的狗头金也产于澳大利亚。,六、资源状况,六、资源状况,根据矿业统计资料,我国已发现金矿床(点)共计7148处,其中岩金矿床(点)3734处,砂金矿床(点)3026处,伴(共)生金矿床388处。在已知矿床(点)中,现已探明的金矿床1232个,包括岩金矿床573处,砂金矿床456处,伴(共)生金矿床204处。我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根据地质矿产部有关专家预测山东等10个省的统计金矿资源总量可达11025t。黎彤、杜春林等金矿专家估计我国金矿潜在储量为15000t,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将我国岩金划分为46个成矿省(区)、70个成矿远景区,预测潜

27、在资源10000t以上;砂金划分为39个成矿远景区,潜在资源920t。,金具有亲铁性,因此一些富铁岩石建造经常成为含金建造,如前寒武纪的条带状含铁石英岩及绿岩建造是重要的含金建造,是绿岩型金矿的重要成矿母岩。 世界金资源总量为86000t,探明储量为46000t,其中l 5一20为伴生金,其中南非18000吨,美国5400吨,澳大利亚3400吨,俄罗斯3100吨,加拿大1400吨,据1995年公布数字,我国黄金储量占世界第四位。 这些金矿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南非(占近50)和原苏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及西南太平洋岛屿国家。 金矿在全球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和南非、澳

28、大利亚伊尔冈、加拿大苏必利尔、巴西等古老地盾上。地盾上分布的金矿类型相对单一,主要是花岗绿岩带型。而环太平洋带不同地段金矿分布的强度和类型是不一样的。,如美国盆岭省和西南太平洋边缘显然大矿集中,并以热液型、火山岩型、斑岩型为主;西北太平洋边缘分布不少大型变质热液型金矿和砂金矿;其它地区则散布一些斑岩型和火山岩型金矿。 世界金矿主要形成于太古宙和中新生代。太古宙的金矿主要来源于基性、超基性岩的变质作用,而中新生代的金矿很大一部分是作为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的伴生物出现的。 金可以在各种地质环境各种成矿作用中形成,但与中低温热液有关,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铁矿及其氧化物,但也常与砷、锑、汞

29、等低温矿物伴生或与黄铜矿、方铅矿、毒砂、闪锌矿、黝铜矿、辉钼矿等伴生,作为铜矿床的副产品回收。,表1 90年代以来世界新发现(或扩大储量)的主要金矿床,Au100t的金矿29个,1.我国金矿的分布,我国黄金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平衡的,东部地区金矿分布广、类型多。砂金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东北地区的北东部边缘地带,中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控制着岩金矿的总体分布格局,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集中区是伴(共)生金的主要产地。详见中国金矿分布图。,2、 我国金矿资源特点,( 1)矿床类型多,但缺少世界级大型矿床 我国金矿类型繁多,其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花岗岩型)、构造蚀

30、变岩型、铁帽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等矿床。其中主要产于破碎带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三者约占金矿总储量的94%。 尽管我国金矿类型较多,找矿地质条件较优越,但至今还未发现像南非的兰德型、原苏联的穆龙套型、美国的霍姆斯塔克和卡林型,加拿大霍姆洛型以及日本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火山岩型等超大型的金矿类型。,(2)大型、特大型金矿床少,中小型金矿床多,根据“八五”期间承包勘探最终完成的情况看:大型、超大型矿床只占9.58%、中型矿床数量占24.55%、小型矿床数量占65.87%。由此可见,我国金矿储量规模在数量上,中小型矿床占绝对多数,大型矿床为数不多,尤其是储量超过50t

31、的岩金矿,“七五”以前勘查的只有焦家、新城、三山岛、团结沟、金厂峪,“七五”以后勘查的只有金山、镇沅、玲珑47.52号、东坪、东闯10处。其中,焦家金矿经补充勘探总储量将达到130t,成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级的岩金矿床。,(3)资源分布广泛,储量相对集,我国金矿分布广泛,据统计,全国有1000多个县(旗)有金矿资源。但是,已探明的金矿储量却相对集中于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其储量约占总储量的75%以上,其中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省保有储量约占岩金储量的46%以上;其他储量超过百吨的省(区)有辽宁、吉林、湖北、贵州、云南;山东省岩金储量达593.61t,接近岩金总储量的1/4,居全国第1位。,据黄金

32、工业统计年鉴(2004),目前全国岩金出矿品位4.14g/t, 在岩金矿床中3g/t占27%、36g/t占56%、610g/t占13%、1020g/t占4%。6g/t以下的中低品位矿床占83%以上,而且呈逐年递降趋势。总起来看,我国岩金矿品位偏低,富矿储量极少。,(4)金矿床中富矿少,中等品位多,品位变化大,贫富悬殊,我国伴生金储量占全国金矿总储量的27.9%,绝大部分来自铜矿石,少量来自铅锌矿石,主要集中于江西、甘肃、安徽、湖北、湖南五省约占伴生金储量的67%,其中江西居第1位。 伴生金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其储量所占比例,大于世界伴生金的平均数,所以伴生金是中国金矿资源的一大特点。,(5)伴

33、生金储量占有重要位置,根据我国已知金矿成矿研究资料,可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成矿时期。根据原地质矿产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统计,前寒武纪金矿储量占56.4%,中新生代占35.9%,古生代占7.4%。,(6)金矿成矿时代广泛,可以形成于各个地质时期,(一)矿床、矿体、矿石概念 1、矿床 矿床是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的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在当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矿床的概念包括地质方面和经济技术方面的双重意义,就其地质意义来说,矿床是地质作用的产物,矿床的形成应服从于地质发展的规律;就其经济意义来看,矿床的概念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而改变。

34、 2、矿体 矿体是矿床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是矿山开采的对象,矿体是一个具体的地质体,因而有一定的大小、形状和产状。 3、矿石 矿石就是有用组分的含量足够供工业提取的矿物集合体,金矿石就是金的含量足够供工业提取的矿物集合体。,七、金矿地质特征,七、金矿地质特征,(二)金矿床类型,矿床类型的划分,是矿床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我国对金矿分类方法的研究,近年提出的论述较多,矿床分类的目的在于应用,便于有效地指导矿床勘查和评价。据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贵金属组1985年。将我国金矿床分为7类18个亚类,见表,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 (提示的附录),中国金矿床成因类型划分表 (成因类型),据岩金规范,

35、根据工业类型,将岩金矿床划分8类。见下表。,蚀变岩型,石英脉型,找矿方法是为了寻找矿产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措施的总称,按其原理可分为地质方法、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和综合找矿方法四大类。1、地质方法地质填图法地质填图法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地层、构造、岩石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它的工作过程是将地质特征填绘比例尺相应的地形图上,故称为地质填图法,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找矿方法。 根据精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1/5万、1/万、1/2千等,金矿普查找矿过程中主要采用1/万地质草测。,八、金矿的主要找矿方法,

36、八、金矿的主要找矿方法,砾石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是根据矿体露头被风化后所产生的矿砾,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下,其散布的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利用这种原理,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和追索矿砾,进而寻找矿床的方法。 重砂找矿法 重砂找矿法是一种具有历史悠久的找矿方法,因为它方法简便,经济而有效,因此迄今为止仍为一种重要找矿方法,主要用于寻找矿石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砂矿和原生矿,如砂金、金刚石等,并且通过重砂法进一步找原生矿床。,2、地球化学找矿 地球化学找矿是以地球化学和矿床学为理论基础,以地球化学分散流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其工作主要是研究有关成矿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分散及集中的规律,从而

37、发现矿床或矿体。 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主要有岩石测量法、土壤测量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水化学测量、生物测量和气体测量等方法,金矿普查找矿主要采用岩石测量法、土壤测量法和水系沉积物测量三种方法。,3、地球物理找矿 地球物理探矿法(简称物探),它是研究地球物理场或物理现象,如地磁场、地电场等,而不是直接研究岩石和矿石,它与地质学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通过场的研究可了解掩盖区地质构造和产状。它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或地球物理学,系把物理学上的理论就用于地质找矿。目前采用的物探方法有磁法、电法、重力、航磁、航电、地震等13多种方法,金矿普查找矿主要采有电法和磁法。,4、综合找矿法 地质找矿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条

38、件和具体的自然景观,并结合各种找矿方法的应用前题,合理使用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提供各种信息,提高地质研究程度,以达到快速经济有效地找到矿床的目的,这种找矿法称综合找矿法。综合找矿法就是找矿方法的综合应用,在应用综合找矿法时,必须以地质为基础,做到各种方法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岩金矿地质勘查最终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金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九、金矿地质勘查目的、阶段划分,九、金矿地质勘查目的、阶段划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岩金矿地质勘查阶段的划分,1、预查阶段的主要任务,依据区域地质和(或)遥感、物探、化探异常研究结果,进行初步野外观测和(或)物探、化探工作,以极少量工程揭露和验证,通过对比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提交预查地质报告。,2、普查阶段主要任务 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工作,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金矿加工选(冶)性能类比研究,提交普查地质报告,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定出详查区范围。,学习结束,学习到此结束,有问题请提问,谢谢大家。,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