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建筑职业卫生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192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建筑职业卫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建筑职业卫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建筑职业卫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建筑职业卫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建筑职业卫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建筑职业卫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建筑职业卫生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08章 建筑施工现场 文明施工与建筑职业卫生,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2022/11/26,1,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材料堆放,2022/11/26,2,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现场生活设施,2022/11/26,3,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工地大门,2022/11/26,4,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围挡在主要路段和市容景观道路及机场、码头、车站、广场,设置的围挡其高度不得低于2.5m。在其他路段设置的围挡,其高度不得低干1.8m。市政工地,可按工程进度分段设置围挡或按规定使用统一的连续的安全防护设施。围挡的材料,应采用砖墙(用砂浆抹光)、木板或瓦楞板

2、等材料(砌筑60cm高的底脚并抹光);不得采用竹笆、彩条布等。围挡外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垃圾和工程渣土。,2022/11/26,5,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七牌二图七牌:施工单位及工地名牌(附监督电话)、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工地管理人员名单牌、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计数牌。二图: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现场卫生责任包干图。,2022/11/26,6,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现场标识牌,现场管理制度及安全广告板,2022/11/26,7,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安全宣传和警示牌,2022/11/26,8,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目标分解,2022/11/26,9

3、,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分解,2022/11/26,10,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伤亡控制目标分解,2022/11/26,11,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在施工现场生产及管理活动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确定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的因素环境因素的识别。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对环境影响。是否处于环境敏感地区。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对环境因素有什么影响。环境影响的频度和范围。,2022/11/26,12,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建筑施工现场常见重大环境因素,2022/11/26,13,第一节 文明施工现场,2022/11/26,14,第二节 施工

4、环境保护与防治,2022/11/26,15,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环境影响的识别应考虑的因素对大气的污染;对水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废弃物;噪声;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局部地区性环境问题,2022/11/26,16,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环境影响的识别要点了解环境因素的分布:包括影响范围(施工现场、毗邻社区)、相关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内容、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时间(过去、现在、将来)。明确环境因素影响的方式或途径。确认环境因素影响的范围。重点在重大环境因素,防止遗漏。持续进行动态识别环境因素。充分发挥全体员工对环境因素识别的作用,广泛听取每一个员工的意见

5、和建议;必要时可征求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专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等的意见。,2022/11/26,17,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环境因素评价的主要依据环境因素调查识别的结果,即对识别出的所有环境因素逐一进行评价。环境因素评价的考虑因素环境影响的规模、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社区及相关方的关注程度、抱怨程度。,2022/11/26,18,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环境因素评价的方法专家评价法:通过组织熟悉工程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利用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和评价。打分法:打分对象:污染物(粉尘、废气、废弃物、废水等)、噪声、振动。打分范围:法规符合性、发生频率

6、、影响规模规模与范围、影响程度、社区关注度等方面。记分过程:可以按程序规定的记分准则进行,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组织相关人员共同讨论)。,2022/11/26,19,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环境影响的控制原则如果可能,完全消除环境因素;如果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环境影响;利用科技进步,改善控制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措施;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引入安全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考虑应急方案;引入预防性监测控制措施。,2022/11/26,20,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施工现场主要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噪声防治:1)声源控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这是防止噪声污

7、染的最根本的措施。2)接收者的防护: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2022/11/26,21,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3)传播途径的控制:吸声,利用吸声材枓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隔声,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施工现场涉及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和制作作业(预制构件、木门窗制作等),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降噪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8、;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减振降噪,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用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2022/11/26,22,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4)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工地所在地的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夜间施工。5)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199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根据

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的规定进行控制。,2022/11/26,23,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废水防治:把废水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清理分离出来。物理法,利用筛滤、沉淀、气浮等。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分解污染物,或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物理化学方法,如吸附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将废水中成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2022/11/26,24,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大气污染防治:除尘:安装在气体中除去或收集固态或液态粒子的设备。防扬尘: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或隔离,洒水减少扬尘;使用封闭的专用垃

10、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及时清运;路面铺垫焦渣、细石,并随时洒水;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施工现场;存土时间超过一个月的,必须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搅拌扬尘。,2022/11/26,25,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气态污染物治理吸收法:选用合适的吸收剂,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吸附法:让气体混合物与多孔性固体接触,把混合物中的某个组分吸留在固体表面;催化法:利用催化剂,把气体中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燃烧法:通过热氧化作用,将废气中的可燃有害部分,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冷凝法:使处于气态的污染物冷凝,从气体分离出来。特别适合处理有高浓度的有机废气;

11、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过程,把废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转化为少害甚至无害的物质。,2022/11/26,26,第二节 施工环境保护与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回收利用:是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减量化处理:是对已经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等减少最终处置量。焚烧技术:用于不适合再利用且不宜直接予以填埋处置的废物,尤其是对于受到病菌、病毒污染的物品,可以用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稳定和固化技术:利用水泥、沥青等胶结材料,将松散的废物包裹起来,减小废物的毒性和迁移性。填埋:经过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废物残渣集中到填埋场进行处置。是固体废物处理的最终技术。,2022/11/26,27,第三

12、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条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数量);人体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时间和程度;个体因素;环境因素。,2022/11/26,28,2022/11/26,29,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和热辐射、低温等。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噪声、振动、超声波、次声等。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强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微波、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等。,2022/11/26,30,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

13、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生物因素:致病细菌: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医务工作者接触的传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2022/11/26,31,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劳动作息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劳动者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或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的加班加点,检修时工作量过大等。劳动者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长时间处于某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

14、具设备,不符合安全人机工程的要求等。,2022/11/26,32,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太阳辐射、低温等。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要求或卫生标准:如厂房矮小、狭窄,车间布置不合理等。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措施:如没有通风换气或照明设备,或未加净化而排放污水;缺乏防尘、防毒、防暑降温、防噪声等措施、设备或有而不完善、效果不好。生产过程不合理或管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作业环境的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缺少必要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卫生防护设施或有缺陷。,2022/11/26,33,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

15、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降低和控制接触强度可减少发病。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2022/11/26,34,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职业病诊断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对不能确诊的疑似职业病病人,可以经必要的医学检查或者住院观察后,再做出诊断。,2022/11/26,35,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建筑工程中常见职业病,2022/11/

16、26,36,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职业病防控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办法: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投入: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022/11/26,37,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现场急救的步骤首先,检查呼吸、心跳,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其次,对于流血不止的伤员,应即刻采取止血措施,迅速止血;再次,治疗休克、对骨折进行固定、包扎伤口等。,2022/11/26,38,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口对口人工呼吸法,2022/11/26,39,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胸外心脏挤压,2022/11/26,40,第三

17、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止血方法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量多、速度快、危险性大。一般使用压迫止血法,即在出血动脉的近心端用手指把动脉压在骨面上,予以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缓慢不断流出。一般抬高出血肢体以减少出血,然后在出血处放几层纱布,加压包扎即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只需要在伤口处盖上消毒纱布或干净手帕等,再加上棉花团或纱布卷等,用绷带扎紧即可止血。,2022/11/26,41,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单人徒手搬运伤员,2022/11/26,42,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双人平托搬运伤员,2022/11/26,43,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不同伤员的搬运法颅脑伤昏迷者:首先要清除伤员身上的泥土

18、、堆盖物,解开衣襟。搬运时要注意重点保护头部,伤员在担架上应采取半俯卧位,头部侧向一边,以免呕吐时呕吐物阻塞气道而窒息,若有暴露的脑组织应加以保护。抬运需两人以上,抬运前头部给以软枕,膝部、肘部要用衣服垫好,头颈部两侧垫衣物使颈部固定。,2022/11/26,44,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脊柱骨折者:一定要用木板做的硬担架进行抬运。应由24人搬运,在同一侧同时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把伤员平托起来,使伤员成一线起落,步调要一致。切忌一人抬胸,一人抬腿。伤员要平卧,腰部垫一个衣服垫,然后用34根布带把伤员固定在木板上,以免伤员在搬运中跌落,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转,刺激血管和神经,致使下肢瘫痪。禁

19、用普通的软担架搬运。,2022/11/26,45,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颈椎骨折者:应平抬伤员至担架上,让患者仰卧,专人牵引、固定其头部,头部垫一薄软枕,使头颈呈中立位,并上颈托。一时无颈托时,应在伤员的颈部两侧放置沙袋或软枕、衣服卷等固定颈部,防止左右摆动扭转或屈曲导致颈椎损伤加重。搬运时要有专人扶住患者头部,并沿纵轴稍加牵引,以防颈部扭动。,2022/11/26,46,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腹部骨折者:严重腹部损伤者,多伴有腹腔脏器从伤口脱出,可采用布带、绷带做一个略大的环圈盖住加以保护,然后固定。搬运时采取仰卧位,并使下肢屈曲,防止负压增加而使肠管继续脱出。,2022/11/26,4

20、7,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毒气泄漏的逃生要听从指挥、井然有序地撤离。迅速撤离现场。毒气泄漏时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毒害源上风方向的安全区域。根据泄漏物质的比重,选择沿高处或低洼处逃生,但勿在低洼处滞留过久时间,以免毒物的进一步入侵。根据泄漏物质的特性,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具。没有条件的,应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进行逃生。,2022/11/26,48,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中毒窒息的救护在进入危险区域前必须戴上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必要时也应给受难者戴上,迅速把受难者转移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如果需要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如深坑或地下某个场所进行救援工作,应及时报警以求帮助;如果伤员失

21、去知觉,可将其放在毛毯上提拉,或抓住衣服,头朝前地转移出去。在救护中,急救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动作要迅速。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通知医生到现场进行诊治。毒气泄漏中毒者,无论轻重,均应立即送医院救治,以防毒物在体内引起慢性中毒。,2022/11/26,49,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者呼吸已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时,在清除中毒者口腔、鼻腔内的杂物使呼吸道保持畅通以后,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心脏跳动停止,应迅速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是硫化氢中毒,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或手帕盖住中毒者的口鼻。如果是因瓦斯(甲烷CH4)或二氧化碳而

22、窒息,情况不太严重的,只要把窒息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窒息者稍作休息后,就会苏醒;若窒息时间较长,就要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如果毒物污染了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对口服毒物的中毒者,要设法催吐。,2022/11/26,50,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触电急救的方法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

23、源。,2022/11/26,51,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对于高压触电事故: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2022/11/26,52,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热烧伤的救护方法:冷疗,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受伤部位,持续15分钟左右,以缓解疼痛,减轻受伤程度。不要擅自在伤口处涂药,更不能用涂酱油、植物油等土办法处理伤口。若受伤处有水疱,不要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去医院处理。电烧伤的救护方法:迅速切断电源,现场急救。,2022/11/26,53,第三节 职业卫生与急救,坍塌事故的救护将被压埋的人扒出来后,不要轻易移动他们,应该先检查呼吸和心跳,如果停止了,应立刻进行急救。检查伤者脊椎是否被折断,发现有骨折、外伤性出血时,应立即予以固定和止血。压埋时间不论长短,都要喂其服下碱性饮料(每8g碳酸氢钠溶于10002000ml水中,再加适量糖及食盐),既可利尿,又可碱化尿液,避免肌红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现场没有碱性饮料时,可以口服淡盐水。如果不能口服,可经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50ml,则效果更好。,2022/11/26,54,完,2022/11/26,55,2022/11/26,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