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相公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196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老相公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老相公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老相公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张老相公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张老相公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老相公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老相公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三【清代】蒲松龄课件.ppt(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代 蒲松龄,聊斋故事,张老相公,晋人1。适将嫁女,携眷至江南,躬市奁妆2。舟抵金山3,张先渡江,嘱家人在舟,勿煿膻腥4。盖江中有鼋怪5,闻香辄出,坏舟吞行人,为害已久。张去,家人忘之,炙肉舟中。忽巨浪覆舟,妻女皆没。 张回棹,悼恨欲死。因登金山,谒寺僧,询鼋之异,将以仇鼋。僧闻之,骇言:“吾侪日与习近6,惧为祸殃,惟神明奉之,祈勿怒;时斩牲牢7, 投以半体8,则跃吞而去。谁复能相仇哉!”张闻,顿思得计。便招铁工, 起炉山半,冶赤铁,重百余斤。审知所常伏处9,使二三健男子,以大箝举投之。鼋跃出,疾吞而下。少时,波涌如山。顷之浪息,则鼋死已浮水上矣。 行旅寺僧并快之,建张老相公祠,肖像其中,以为

2、水神,祷之辄应。,1晋:地名。春秋时期诸侯国,地当今山西一带。因以为山西省的简称。2躬市奁(lin 联)妆:亲自购买嫁妆。奁,古时盛梳妆用品的匣子。 奁妆,即妆奁、嫁妆。3 金山:山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原孤耸江中,自清末渐与南 岸相接。山上有寺,即金山江天寺,简称金山寺。4煿(b伯):煎炒。5鼋(yun 元):大鳖,俗称“癞头鼋”。6吾侪(chi 柴):吾辈, 我们这些人。侪,辈。7牲牢:古时祭祀用牛、羊、豕,色纯曰“牺”,体全为“牲”;牛、 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只用羊、豕,称“少牢”。时斩牲牢,谓经常 杀牲作祭品。8投以半体:即以牲体之半投入水中。9审知:察知。,有个张老相公,是

3、山西人。因女儿将要出嫁,就携带家眷到江南去,亲自为女儿置办嫁妆。船到金山时,张老相公欲先过江,嘱咐家人在船上切莫煎炒有腥膻气味的鱼肉。因为江中有只大鼋作怪,它闻到香味就要出来毁船吞人,在这里已经为害很久了。张老相公走了以后,家人忘记了他的嘱咐,在船上烤肉。忽然,江中巨浪滔天把船打翻,张老相公的妻女等人全落水沉没。张老相公乘小船回到大船停靠的地方,不见妻子女儿,痛不欲生,恨不得立刻报仇。他登上金山,拜见了金山寺的和尚,打听鼋怪为害的情况,想除鼋报仇。僧人听了非常害怕,惊讶地说:“我们整年整月住在它的近处,怕遭到祸害,只好将它当神仙供奉,祈祷它不要发怒。经常屠猪宰羊,半只半只地投入江中,鼋即跃出吞

4、食而去。谁敢与它作对啊!”张老相公听后,立刻想出一个报仇的计谋。他找来几个铁匠,在金山的半腰处安起炉灶,炼成一块百余斤重的大铁块。问清了大鼋常出没的地方,叫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用大铁钳举起铁块投向江中。鼋跃出,疾吞而下。一会儿,江上波涌如山,顷刻又浪息波平,那大鼋的尸体已浮上水面。过往的商客和金山寺的僧人都为之欢快,修建了张老相公祠,在祠内悬挂了张老相公的像,并把他当做水神供奉。人们向他祈祷,都很灵验。,张老相公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文章篇幅短小,情节悲壮,讲述了张老相公报仇心切、杀掉鼋怪的事情,他胆大心细、不畏强暴,敢于破除迷信、挑战凶险,其崇高精神,让人们感戴万分。本书类

5、似描写人物对抗强权的篇章不少,是我国文学宝库的一朵奇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张老相公嫁女儿路过金山时,家里人因为忘记了他的嘱咐,烤肉的时候被闻到香气前来的鼋怪弄翻了船,妻子女儿都死了。他悲痛的访问金山寺僧人,想要除掉它,他不顾他人反对,请来铁工,烧红了大铁块,依据鼋怪的习性,最终杀死了它。,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