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289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概述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述,滨州学院 陈秀珍,教育心理学,CNU-Educational Psychology,2,学习目标,Cognitive: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掌握教育心理学发展史相关知识(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对教育与心理结合的贡献) 3了解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Affective:1.能够倾听教师的讲述2.对有关学习安排能够积极反应主动完成,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广义: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狭义:专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2、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框架,1、学习的基本理论(1)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2)阐明学习的过程(3)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和规律2、学习心理(1)对学习结果的科学分类(2)具体领域的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的研究4、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的研究,知识框架,教(为了学),学,教育心理学,有效教学课堂测评课堂管理,性质、过程、分类、研究,知识、技能、品格,条件,内部条件:心理发展,认知发展人格发展,外部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师心理,学生心理,师生关系,理论,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

3、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目标,(一)学生,学生差异,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差异. .,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需要. .,(二)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学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知识经验,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

4、(四)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五)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 .,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背景. .,3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5种变量: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模式,教学过程的微观模式,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原理,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特点,考虑学习过程特点,教学原理,教师特点,课堂环境,选择教学方法,执 行 教-学 过 程,评价/反思过 程,教学前,教学中,

5、教学后,16,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1.学习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且,教师要进行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有效性。,2.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控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3.评价/反思过程,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

6、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作为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一、研究的基本范式二、研究的具体方法三、研究方法的新思路,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基本范式,量化研究:自上而下1明确研究问题2确定研究变量3提出研究假设 4选择研究样本5采集研究数据6检验研究假设质性研究:自下而上,二、研究的具体方法,(一)问卷法(二)实验法(三)观察法(四)访谈法(五)行动研究,2022/11/26,24,三、研究方法的新思路,1. 设计的实施2. 实施中修改3. 多侧面评价(认知、人际

7、互动、群体参与、资源利用、外部支持、设计方案)4. 确定因变量5. 确定自变量6. 研究的结果,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一)中国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二)西方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三)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四)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及早期著作,(一)中国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1. 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成长的作用2.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3. 强调积极思考和刻苦钻研4. 学习要循序渐进5. 要运用启发式教学,(二)西方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柏拉图:知识即回忆;亚里士多德:最早观察到观念之间的联想能够促进

8、记忆和理解;第一次提出灵魂和生命肉体不可分的观点。邻近律、接近律和对比律 。17世纪,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夸美纽斯:第一个提出儿童学习能力有年龄差异的教育家;卢梭: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经验而发生的,应该用推理和探究代替权威的灌输。,(三)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他是第一个将教学过程从学科中区分出来的科学家。 德国教育福禄培尔艾宾浩斯:对学习与记忆进行了研究。,(四)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及早期著作,1531年,在西方学者琼魏维斯的著作中出

9、现 “教育心理学”一词;1877年俄国卡普捷列夫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1886年美国的霍普金斯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但是他们的著述缺少实验材料的支持,并且没有完整的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二)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三)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阶段/深化拓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1903年,美国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913-1914年,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分别是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与疲

10、劳以及个性,(一)初创时期(20C20S以前),教育心理学领域中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流派: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学派。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前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书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一)初创时期(20C20S以前),(二)发展阶段(20C20S-50S),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20C30S,盛行测量运动,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教学改革实验。20C40S,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20S5

11、0S 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收。,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二)发展阶段(20C20S-50S),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认知学习理论逐渐进入了发展与兴盛时期,形成了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20C80S ,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人本主义思潮在心理学中开始兴起。,(三)成熟阶段(20C60S-70S末),(四)完善阶段/深化拓展阶段(20C80S以后),各理论派别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小此期,建构主义作

12、为认知理论的新发展,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动性 反思性 合作性 社会文化性,(一)教育心理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二)研究趋势1.在学习观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社会文化互动;2.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向纵深发展;3.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4.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5.教育心理学越来越综合化和跨学科化。,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一)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二)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三)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一)帮助教师应用研究方法

13、来了解问题 (二)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引自黄希庭,1991),CNU-Educational Psychology,44,推荐阅读,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1)刘儒德,分合衰兴_渐入佳境_教育心理学这一百年_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来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张大均、胥兴春,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心理科学,2005,28(6),作业:研究与设计,1.找三本以上2000年以后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对这些书的目录与绪论章作如下分析:(1)它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的看法有何异同?(2)比较它们的目录,分析各书涉及的内容范畴的异同以及它们与本书的异同。2.预习第二章,谢谢,2022/11/26,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