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赋第二十一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3123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堂赋第二十一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堂赋第二十一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明堂赋第二十一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明堂赋第二十一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明堂赋第二十一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堂赋第二十一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堂赋第二十一段赏析【唐代】李白骈体文课件.ppt(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其阃域也,三十六户,七十二牖,度延列位,西八东九。白虎列序而躨跜,青龙承隅而蚴蟉。其深沉奥密也,则赤熛掌火,招拒司金,灵威制阳,叶光摧阴,神斗主土,据乎其心。,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处。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处举行。唐代明堂初为武则天所建。武后垂拱四年(685年)二月,毁东都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证圣元年(695年)正月,由于佛堂发生火灾,延烧明堂,为火所焚,后又重造,至天册万岁二年(696年)三月成。据旧唐书玄宗纪云: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来东都,将行大享之礼,因认为武后所造明堂有乖典制,遂拆,依旧造乾元殿。开元十年(722年)冬十月,将乾元殿依旧题为明堂

2、。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冬十月将改作明堂,毁明堂上层,改拆下层为乾元殿。,唐代 李白,国学 骈体文,明堂是紫微城的大朝正殿,号称“万象神宫”,是唐、武周神都洛阳的地标性建筑,高达98米, 占地12000平方米,是世界历史上体量最大的木质建筑,亦为中国建筑的巅峰之作。 明堂,即“明政教之堂”,是古代帝王用于布政、祭祀的重要礼制建筑。唐、武周明堂始建于垂拱三年(687年),次年底建成,号万象神宫,允许百姓入内参观。 695年被毁,次年重建号“通天宫”。明堂共三层,底层方形象征四季。中层十二边形效法十二时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二十四边形,法二十四节气。顶层置金凤(后改作火珠,被誉为“国宝”)

3、,中有巨木十围(周长15米),上下通贯,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明堂赋是李白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前后游东都亲见东都明堂后所作。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出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这篇赋阐述了其政治主张,管理国家应像黄帝前往崆峒山访求“至道”一样,才能将国家治理成“几华胥之故乡”,才能达到“元元”(即百姓)“澹然”无事、归心朝廷的“政化”之境。按赋中有“臣白美颂”等字样,太白曾以此赋在东都洛阳进献玄宗。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出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隋唐洛阳城按“天人合一” 理念设计,其宫城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而命名为紫微城, 南北轴线高大

4、建筑均冠一“天” 字, 整个轴线可谓一字天。尤其经过武则天对洛阳城的营建之后,改变了洛阳紫微城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使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显得更加辉煌壮丽。明堂是紫微城正殿。紫微宫本为天上星宿三垣的中垣,位于北天中央位置,故称中宫。紫微垣之内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天帝内院。隋炀帝营建洛阳时,仿照天上宫阙命名,故而隋唐洛阳城宫城名为“紫微城”。又因为天帝在紫微宫布政的宫殿叫明堂,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 所以到武周时期,武则天一改周礼明堂建在城南的传统,将明堂建在了紫微城内,并且作为洛阳城的外朝正衙,呼应天上心宿星座,即“法紫微以居中,拟明堂而布政”。,李白(701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 ;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