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区肿瘤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果体区肿瘤课件.ppt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2,松果体区肿瘤 是颅内常见的区域肿瘤,常认为这一区域肿瘤在影像学上多无特异性征象 ,难以做出肿瘤间的鉴别诊断。但不同的肿瘤其治疗方法和预后均有明显不同,如生殖细胞瘤对放疗较敏感,早期治疗可治愈,而松果体细胞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因此松果体区肿瘤若能在术前做出准确定位 、定性诊断仍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的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试图找出有助于诊断该区肿瘤的影像学征象,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1.材料方法,收集 1996年至 200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区肿瘤 l7 例 ,其 中 男 性 l3 例 ,女 性 4 例
2、 ,发 病 年 龄 3 53 岁 ,平 均 19.3岁,20岁以下占58.8%(25岁以下占76.5%)。临 床 病 史 10 d 一 3 年 , 主 要 有 头 痛 、 呕 吐 、 视 力 损 害 等 临 床 症 状 。 l7 例 中 l 2 例 行 C T 扫 描 , l 5 例 M R 检 查 。 C T 采 用 东 芝 公 司 X p re s s / S X 型 扫 描 机 。 M R 采 用 西 门 子 公 司 M ag n e te n V is io n p lu s 1 . 5 T M R 成 像 系 统 , 平 扫 常 规 S E 序 列 T l w I 、 T2WI和 F
3、LAIR(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扫描,增强扫描序 列与平扫 TIWI相同,行轴、冠、矢 3方向扫描。,4,2.结果,17例 松 果 体 区 肿 瘤 分 别 是 : 畸 胎 瘤 5 例 (其 中 4 例 为 恶 性 一 不 成 熟 型 ),生 殖 细 胞 瘤 3 例 ,松 果 体 母 细 胞 瘤 4 例 , 星 形 细 胞 瘤 3 例 ,松 果 体 细 胞 瘤 和 髓 母 细 胞 瘤 各 1 例 。,5,2.1 畸胎瘤,共 5 例 ,其 中 4 例 为 恶 性 (不 成 熟 型 )。 肿 瘤 直 径 2 5 cm ,边 界 欠 清 ,CT 显 示 肿 瘤 内 散 在 点 状 、斑 片 状 钙
4、化 影 和 低 密度区,1例肿瘤内见更低密度的脂肪影(图 IA)。MR扫描 T I W I 、 T 2 W I 均 呈 混 杂 信 号 ( 图 I B ) 。 1 例 合 并 肿 瘤 内 出 血 ,周 围 脑 组 织 受 压 移 位 ,但 无 明 显 水 肿 区 。 增 强 扫 描 肿 块 不 均 匀 强化。,6,7,2.2 生殖细胞瘤,共3例 ,CT表现: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 ,平扫等 或略高密度。MR表现:TI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其中1例合并出血;1例有透明隔前部种植转移。 3例均伴有幕上脑室系统梗阻性脑积水。,8,9,10,2.3 松果体母细胞瘤,共4例,肿块
5、呈分叶状浸润至室管膜下区,边界不清。CT呈低密度,中心可见囊状密度更低区。MR扫描TIWI呈低或稍低信号.T 2 W I 为高信号.囊变 区T 1、T 2 值更长。增强扫描瘤体实性成分与室管膜下转移灶呈不均匀显著强化,11,2.4 松果体细胞瘤,仅 1 例 ,CT 平扫示松果体区直径 3 cm 等密度肿块 ,边界光滑清楚 , 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 M R 扫描 T 1 W I 、 T2WI均为较均匀等信号 (图2A)。增强后肿瘤明显均匀强化(图2B)。 该例术前误诊为脑膜瘤。,12,13,2.5 星形细胞瘤,共 3 例 ,本 组 3 例 均 为 男 性 . 年 龄 6 4 6 岁 。 2 例
6、 为 I II 级 星 形 细 胞 瘤 ,CT 平 扫 呈 低 密 度 .密 度 较 均 匀 .边 界 较 清 楚 .增 强 后 肿 块 不 均 匀 强 化 ,其 中 1 倒 在 MRI 表 现 颇 似 炎 性 肉 芽 肿 另 1 例 为 III 星 形 细 胞 瘤 ,M R I 平 扫 T 1 W I 呈 中 低 混 杂 信 号 ,T2W I为 中 高 信 号 .边 缘 不 规 则 .增 强 后 轻 度 强 化,14,2.6 髓母细胞瘤,仅1例,CT平扫为松果体区巨大分叶状高密度肿块 , 大小为4 cm 3 cm x4 cm ,侵入第三脑室和双侧侧脑室(图 3 A ) 。 M R 扫描为T
7、IW I 、T 2 W I 均为混杂信号( 图 3 B ) ,增强后肿瘤不均匀轻度强化 。病理学常规 HE染色表现为低分化短梭形细胞恶性肿瘤.无法明确松果体母细胞瘸和髓母细胞瘤。最终免疫组化染色及病理诊断为:髓母细胞瘤。,15,16,3.松果体区肿瘤的病理学来源和影像学特点,松果体区肿瘤,在成人发病率不足1%,但在儿童发生率较高,约占颅内肿瘤的5%,肿瘤发病平均年龄为12岁左右,男:女为3-3.5:1,常见的有:生殖细胞瘤,畸胎瘤,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表皮样囊肿,胶质瘤及转移瘤等。,17,3.1 生殖细胞瘤 是松果体区最好发的肿瘤,约占松果体区肿瘤的3/4,男女比例约为10:1,发病
8、年龄10-20岁。肿瘤起自神经管发育早期中线部具有向各个方向生长潜能的原始多能细胞,多见于松果体区及鞍上。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平扫等或略高密度。MR表现T1W1等信号,T2W1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生殖细胞瘤可直接侵犯第3脑室后部,也可经缰联合或沿脑脊液播散向鞍区。出现这种征象有利于生殖细胞瘤的诊断。,18,3.2 畸胎瘤 其发生率仅此于生殖细胞瘤,由内、中、外3胚层衍生而成。肿瘤多见于儿童。畸胎瘤因同时含有上皮、骨、软骨、牙齿、毛发脂肪等成分,CT显示肿瘤边界欠清,内有散在点状、斑片状钙化影和低密度囊变坏死或脂肪影。MR扫描T1W1、T2W1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
9、见到短T1长T2的脂肪影有利于诊断。根据组织分化程度不同可分为良恶性,以囊性成分为主多为良性(成熟型),以实性成分为主多为恶性(不成熟型)。,19,3.3 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 均起源于松果体小叶内的松果体细胞,占颅内肿瘤不到1%。松果体细胞瘤为良性肿瘤,CT平扫示松果体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增强后肿块明显均匀强化。MR扫描T1W1、T2W1均为等信号或T2W1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松果体母细胞瘤病理上恶性程度较高,肿块呈分叶状浸润至室管膜下区,边界不清,并有室管膜下转移。,20,3.4 星形细胞瘤,肿瘤常起源于脑干四叠体板、丘脑或第三脑室壁,少数来源于松果体内的
10、星形细胞成分。CT平扫多为低密度;MR扫描T1W1表现为低信号,T2W1为稍高信号,肿瘤无或轻度强化,也可表现为不均匀或环状强化。MR的定位有利于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21,4.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4.1 肿瘤的起源定位 若肿瘤起源于松果体外的组织如脑干、丘脑或第三脑室壁,正常松果体被被推移、侵犯,应考虑其他细胞来源的肿瘤,如星形细胞瘤;若肿瘤以松果体为中心而临近的脑干、丘脑被推移或侵犯,则考虑为生殖细胞或松果体实质细胞来源的肿瘤。4.2 肿瘤的密度或信号 表皮样囊肿、畸胎瘤成分较特殊,畸胎瘤内含有脂肪、钙化、软组织及液体等,CT及MR呈混杂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多不均匀强化。生殖细胞
11、瘤本身一般没有钙化,松果体钙斑被肿瘤包绕则支持生殖细胞瘤的诊断,22,4.3 肿瘤的边界、形态和有否分叶 松果体细胞瘤为良性肿瘤,部分可有包膜,边界清楚。松果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没有包膜,可侵犯邻近结构,呈明显的不规则和分叶。4.4 肿瘤的种植性转移 生殖细胞瘤更为常见,常转移至鞍上,肿瘤可沿脑脊液播散,累及脑室及蛛网膜下腔。4.5 结合临床资料 生殖细胞瘤占松果体区肿瘤的3/4,男性多见,多数在10-30岁;松果体母细胞瘤和畸胎瘤多见于儿童;星形细胞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3,5.总结,松果体区解剖结构细小,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密切,肿瘤具有多种组织类型,而不同组织类型对于放疗敏感程度不同,也决定其预后。影像学术前对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