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技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346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技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武技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武技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武技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武技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技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技的故事聊斋志异卷九【清代】蒲松龄课件.ppt(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清代 蒲松龄,聊斋故事,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1。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2,李饱 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 3。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 之客舍4,丰其给5,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 乎?”曰:“益矣6。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 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人而立7。僧又笑曰:“可 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8。”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9,李时时蹈僧瑕10;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11:“子 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12,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13。偶适历下

2、14,见一少年尼 僧15,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16,殊大冷落。 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 不觉技痒17,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18。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 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 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19。”李请之再四, 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20,无妨一戏。 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21;又年少喜胜,思欲 败之,以要一日之名22。方颉颃间23,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 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

3、间,李腾一踝去24。尼骈五指下削其股25;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26。尼笑谢曰:“孟浪迕客27, 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 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1淄之西鄙:淄川县之西乡。鄙:边境,边缘地区。2托钵:化缘、乞食。钵:钵盂,僧人的饭具。因僧人乞求布施时手托 钵盂,故云“托钵”。3少林:少林寺,在河南省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建于北魏太和年间。 僧徒甚众。唐初,少林僧人佐唐太宗开国有功,从此僧徒多习学术,自成流 派,颇负盛名,称“少林派”。4馆:安排居住。5丰其给:对他的供给十分丰厚。6益:增益、进步。7诩诩然:骄傲自得

4、的样子。8一角低昂:一比高低。角,较量。低昂,高低。9格拒:格斗,抵拒。10瑕(xi洽):玉上的杂斑,不纯净处;此指破绽、弱点。11抚掌:拍手。12致地:撑地。13罔有其对:无人堪作他的对手。罔,无。14历下:古邑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西汉时 改置历城县。15尼僧:尼姑。16颠倒一身:指一人单独表演武技。17技痒:擅长某种技艺的人,不能克制自己,急欲表现其技艺,称为“技痒”。18合掌:佛教的敬礼,两掌相合表示敬意,又称“合十”。19愿拜下风:指甘心服输。下风:风向的下方。孙子火攻:“火 发上风,无攻下风。”因以下风喻下位或劣势。20个中人:此中人。指深通武术的内行人。21易

5、之:轻视她。22要(yo 腰):博取。23颉颃(xi hng):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 颃之。”颉颃,原指鸟上下飞翔,此以之喻比武的腾跃进退。24腾一踝(hui 怀)去:飞起一脚踢去。踝,脚跟。25骈五指,五指并拢。骈,并。26蹶仆:跌倒。27孟浪:卤莽。迕(w午)客:冒犯客人。,李超,字魁吾,家住淄川县的最西边,他性情豪爽,好施舍和尚。一天,偶尔有个和尚托着钵盂到他家化缘,李超让和尚饱餐了一顿。和尚很感激,便说:“我是少林寺僧人,有点武艺在身,愿意教给你。”李超非常高兴,请和尚住在家里的客房里,供给丰盛的伙食,天天跟和尚学武。学了三个月,李超已觉得得心应手,不禁洋洋自得起来。和尚问他:

6、“你感到行了吗?”李超回答说:“行了!师傅的武艺,我已都学到手了!”和尚听了,笑着让他练练看。李超便脱下外衣,往手上吐了口唾沫,飞拳踢腿地练了起来。只见他一会儿像跳跃的猴子,一会几像掠过的飞鸟;练完了,很骄傲地站在那儿。和尚笑笑说:“可以了。你既然已全部学到了我的武功,就让我们来比划比划,分个高低。”李超欣然同意。二人拿好架势,便你一拳我一脚地打在了一起。李超时时想找和尚的弱点攻击。和尚忽然飞起一脚,李超还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已仰面朝天,跌在了一丈开外。和尚拍手大笑说:“你并没学到我的全部功夫啊!”李超既惭愧,又沮丧,跪伏在地,请师傅指教。和尚又教了他几天,才告辞离去。从此后,李超以武艺高强闻

7、名,走遍南北,很少碰上对手。一次,李超偶然有事来到济南。见一个少年尼姑正在摆场练武,四周挤满了围观的人。尼姑练了一会,对众人说:“我一人在这里翻来复去地练,也太冷清了。有哪位行家,请不妨下场来玩玩!”一连招呼了三遍,大家面面相觑,始终没一个下场的。李超在一边看了,手不禁痒痒起来。一时心盛,便下场了。尼姑笑了笑,合掌行礼,两人便打在了一起。才一交手,尼姑忽叫停下,说:“这是少林派的拳法。”问李超;“你师傅是谁?”李超起初不肯说,尼姑再三询问,李超只得把和尚师傅说了出来。尼姑拱手说:“憨和尚是你师傅吗?既然这样,我们不必较量了,我甘拜下风!”李超再三要求和她比试,尼姑坚决不肯。众人在一边怂恿二人,

8、尼姑才说:“你既然是傻和尚老师的弟子,那我们都是一路上的人,不妨玩玩。但点到为止,你我明白就行了。”李超答应下,心里却轻视尼姑生得文弱;加上他年轻气盛,好胜心强,一心要打败尼姑,以博得个不败的名声。于是,两人重新打在了一起。刚一会儿,尼姑忽然住手不打了。李超不解地询问缘故,尼姑只是笑着,也不说话。李超以为她胆怯了,非要和她比到底不可,尼姑才又动手。一会儿,李超飞起一脚向尼姑踢去;尼姑并拢五指,手掌像利刃一样,往下轻削李超的小腿。李超只觉膝盖下一阵巨痛,像被刀斧砍中了一般,一下子摔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尼姑笑着谢罪说:“太冒犯您了,请不要见怪!”李超被人背了回去,养了一个多月才好。过了一年多,师

9、傅来看他,李超便向师傅讲述了这件往事。和尚听了大惊说:“你也太鲁莽了!惹她干什么!幸亏你先把我的名字告诉了她,不然,你的腿早就断了!”,武技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上为炫耀武技,思想上寓示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哲理。,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