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474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四章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四章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四章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四章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数量性状遗传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遗传学,第八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和方差分析第四节 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生物界遗传性状的变异有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两种。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为质量性状。如豌豆的花色、小麦的芒(有或无)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如植株的高矮、果实的大小、产量、生育期等。,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一、数量性状的特征与质量性状相比,数量性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数量性状是可以度量的;表现为连续变异;数量性状一般比质量性状更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数量性状例子,玉米果穗长度不同的两个品系进行杂交:的穗

2、长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各植株的果穗长度表现明显的连续变异。,数量性状例子,数量性状例子,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即使基因型纯合的亲本(、)和基因型杂合一致的代,各个体的穗长也呈现连续的分布。群体既有由于基因所造成的基因型差异,又有由于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差异,所以的连续分布比亲本和都更广泛。,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的比较,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相对性,区分性状的方法不同,或观察层次的不同,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可能相互转化。株高是一个数量性状,但在有些杂交组合中,高和矮却表现为简单的质量性状遗传。小麦子粒的红色与白色,在一些杂交组合中表现为一对基因的分离,而在有些组合中表现为连续变异,即具有数量性状的特征。,二

3、、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与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有一定的区别。 年,瑞典遗传学家 (尼尔逊 埃尔)对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研究后,提出多基因假说,经后人的试验得以论证而得到公认。,(一)多基因假说的实验根据,(一)多基因假说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的解释,假设基因使子粒呈红色,每增加一个,子粒的颜色就深一些。,红色增效基因的效应可以累加的等位基因为,为减效基因,最简单的数量性状,可假定由对或对基因决定小麦籽粒颜色对基因的遗传动态图示如下:,小麦籽粒颜色对基因的遗传动态图示如下,补充资料:杨辉三角形,两个未知数和的次方运算后的各项系数依次为杨辉三角的第()行。,(二)多基因假说的要点,、

4、数量性状由许多微效基因的联合效应所控制。、多基因中的每一对基因对性状表现型所产生的效应是微小的。、微效基因的效应是相等而且相加的,故又称多基因为累加基因。、微效基因之间往往缺乏显性。有时用大写字母表示增效,小写字母表示减效。,、微效基因对环境敏感。、多基因往往有多效性,起微效基因的同时在其他性状上可以作为修饰基因。、多基因与主效基因一样都处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并且具有分离、重组、连锁等性质。,(二)多基因假说的要点,三、超亲遗传,在植物杂交时,杂种后代出现的一种超越双亲的现象。,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复习思考题,、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复习思考题,、什么是多基因假说?、

5、判断题多基因假说同样遵循分离规律,并可解释超亲遗传。许多数量性状具有超亲遗传现象,当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就表现出超亲遗传的现象。,(),(),对数量性状的研究,一般是采用相应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常用的统计参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 )相关系数,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一、平均数,表示一组资料的集中性。通常应用算术平均数。是某一性状全部观察值的平均值。,二、方差,表示一组资料的分散程度或离中性。全部观察值偏离平均数的度量参数。方差愈大,平均数的代表性愈小。计算方法:先求出全部资料中每一个观察值与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的总和,再除以观察值个数。,三、标准差

6、,方差的平方根值。方差和标准差是全部观察值偏离平均数的重要度量参数。,四、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如两者呈正相关,呈正值,时为完全正相关;如两者呈负相关则呈负值,而时为完全负相关。,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和方差分析,(一)表现型值对个体某个性状度量或观察到的数值。如:某玉米的穗长;某水稻穗上有粒稻谷;某人身高;等。表现型值()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一、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二)基因型值的分解,加性效应 ( ),等位基因间和非等位基因间的累加效应。显性效应 ( ),基因座位内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上位性效应 (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

7、相互作用。,二、常用的几种群体的方差,:表现型方差:基因型方差:环境方差,基因型方差是群体内个体间基因型差异引起的变异量。基因型方差可以进一步分解成: ,基因型方差,不分离群体的方差,一般来说,纯系农作物品种亲本、群体中各个个体的基因型是纯合一致的。群体的各个个体的基因型是杂合一致的。这两种群体均为不分离群体。不分离群体内个体间没有遗传差异,所有的变异都是环境因素引起的。 ( )或( ),第四节 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一、遗传率的概念遗传率()或称遗传力,是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值。遗传率是指某一性状(表现型)由遗传成分(基因型)所决定的比率。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二、遗传率的估算

8、,三、人和动植物的一些性状的狭义遗传率,、人类一些性状的遗传率,、动植物部分性状的遗传率,四、遗传率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性状的表现(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某一具体性状而言,了解它的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在其表现中各占多大的比重,对于杂交育种极为重要。,四、遗传率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一般地说,遗传率高的性状,容易选择,遗传率低的性状,选择的效果较小。遗传率高的性状,在杂种的早期世代选择,收效较好。而遗传率较低的性状,则应在杂种后期世代选择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五、间接选择,例如:产量等经济性状遗传率低,但是若这些性状与某些遗传率高的简单性状密切相关,可以用这些简单性状作为指标进行

9、间接选择,以提高选择的效果。,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遗传率 基因加性方差显性方差上位性方差遗传方差,复习思考题,、遗传方差占总方差的比重愈大,求得的遗传率数 ,说明这个性状受环境的影响 。,大,较小,复习思考题,、遗传方差的组成可分为( )和 两个主要成分,而狭义遗传力是指 占 的百分数。,加性方差,非加性方差,加性方差,总方差,复习思考题,、一个早熟小麦品种与一个晚熟品种杂交,先后获得、的种子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得到各世代的表现型方差为:、 、 、 、 、 ,试估计该性状的环境方差 ,广义遗传率 ,狭义遗传率 ,加性方差 。,复习思考题,、测得矮脚鸡()和芦花鸡以及它们杂种的体重的表型方差如下:、 、 、 ,由此可计算出体重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 ,狭义遗传力为 ,加性方差为 。,谢谢,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