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学原理第5章政党与政党制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517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科学原理第5章政党与政党制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政治科学原理第5章政党与政党制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政治科学原理第5章政党与政党制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政治科学原理第5章政党与政党制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政治科学原理第5章政党与政党制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科学原理第5章政党与政党制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科学原理第5章政党与政党制度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政党与政党制度,现代政治与传统政治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政党的出现和政党政治的发展,政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全球几乎所有民族国家,政党都是政治制度和政治主体的基本要素,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组织。政党的确立和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以政党为主角的现代政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上普遍的政治形式。因此,对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研究就成为政治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第一节 政党的一般理论,一、政党的定义和特征作为政治派别的“党”,应该说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就出现过。在国外,古代希腊有过“山地党”“平原党”“海滨党”之类的政治派别。古代罗马也有过“贵族党”“平民党”之别。在中国古代,

2、东汉时期出现过“朋党”,唐代有过“牛党”“李党”,宋朝的“元礻右党”和“元符党”,明朝的“东林党”,等等。然而,这些所谓的“党”,主要是指统治阶级内部具有不同政治背景和经济利益的对立的政治集团,因为利害冲突、政见分歧、地域偏见、血统区别、门第观念等原因而形成的为争权夺利、施展阴谋诡计的有政治色彩的派别,它们以控制中央和地方政权、垄断仕途、独占各项政治经济利益为宗旨,以党同伐异为特征,以残害政敌为其实现目标的手段。,2,近代以来西方政治学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为政党下过许多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有:(1)政党是实现某种主义的团体,如英国政治家伯克(E.Burke)对政党下了这样的定义:“政党乃为基于大

3、家所一致同意的某种特定主义,以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结合的团体。”这种观点以某种主义作为政党存在的基础,实际上本末倒置,因为主义不过是政党要求和利益的集中反映,而不是政党存在的前提。但这种观点表明了政党必须有主义、组织和基本组成人员(即党员)等主要条件,同时说明政党必须以增进国家利益为目的。,3,(2)认为政党是为选举(竞选)而建立的组织。一位美国政治学家把政党定义为:“政党是组织松散的、以特定的标签(政党名称)选举政府官员为目标的组织。”布洛克斯(R.C.Brooks)认为:政党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选举与支持领导人物为公职候选人。”新时代百科全书的定义是:“政党,是为争取选民投票支持它所

4、提名的候选人而高度组织起来的集中的团体。”这种定义仅将政党看成一种选举组织,但它没有揭示政党为何可以成为选举组织。实际上只看到政党政治的形式和表面形态,而没有触及政党的实质。,4,(3)政党是人们谋求公职的工具。在颇具权威性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有这样一个表述:“我们选定党是为谋求官职而建立这样一个定义,就把党和其他政治组织区别开来。”美国现代政治学家戴维杜鲁门指出:“政党被认为是一种工具,那些期望获得职位的人可以通过它来达到目的。”这种说法并没有指出政党是哪些人的政治工具,同时忽视了政党的其他政治作用。,5,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政治组织或团体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党是

5、阶级的政治组织,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党是反映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的政治组织,而不是一般性的民众团体。西方学者和政党领袖一般都讳言或否定政党的阶级性。一些资产阶级政党公开宣传自己是“全民的党”“超阶级的党”。实际上,政党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最初,一些政党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另一些政党代表封建残余势力的利益。,6,(2)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纲领。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主要标志。任何政党都具有自己的政治目标。政党的政治目标一方面是为实现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而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在一定的条件下支持某种政权;另一方面是掌握政权之后所制定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

6、展目标。政党的全部活动都应服从自己的政治目标,并为实现政治目标而进行斗争。,7,(3)政党有特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纪律。现代政党,无论是全国性的政党还是地区性政党一般都有健全的政治机构和特定的组织章程和纪律。政党要发挥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通过组织系统将本党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以实现本党的奋斗目标。政党组织一般设有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主席团等领导机构,有的在议会中还设有议会党团组织。政党通过这种层级结构组织系统,将党员和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有效的组织体系,就很难组织和动员本党成员以及更广泛的追随者,就不可能实现其目标,当然也不可能发挥政党的

7、组织和领导作用。,8,(4)政党以掌握、控制和影响公共权力为实现纲领的主要手段。人们以政治主张相同而组成政党,组成政党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人们组成政党的目的,在于实现它的政治纲领,而实现政治纲领的最好办法,在于积极取得政权或参与政权,控制或影响公共权力的运作。可以这样说,以谋取、执掌政权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不一定都是政党,但政党都无一例外地把谋取政权、执掌政权作为实现自己纲领的手段。,9,二、政党的产生和发展,作为历史的产物,政党的形成是人类政治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特殊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虽然阶级斗争早已出现,不同阶级之间或同一阶级中的不同阶层、集团之间,也常常为了各自的物质利

8、益进行过无数次的斗争,然而并没有导致政党的出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这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并没有真正的核心力量,因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只有君主才是主权的体现者,君主的意志便是国家意志,虽然这些不同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为了斗争的需要也会推举出各自有权威的政治领袖人物,但这些人的权威与君子的权威相比,显然相距甚远。,10,(一)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近代政党得以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条件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相比,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商品经济内部,已蕴含着“平等”“竞争”和“效益”的客观要求,迫使一切商品生产者在实现商品价值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按交易规则办事。

9、反映在政治上,就要求各阶级、阶层或集团都要享有“自由竞争”的平等权利。从政党产生的具体过程看,当时在欧洲的一些国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内部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的矛盾也日渐显现。,11,(二)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是近代政党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条件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资产阶级在社会经济进步的推动下,力量迅速增长,并与封建专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封建专制的束缚和压迫,推翻专制统治,迫切需要在反封建斗争中形成集中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治领导核心,以制定、实施本阶级的斗争纲领、策略和政策等,实现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博爱”,为

10、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最终取代封建阶级登上治理国家的宝座。而政党的产生,正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这种愿望和要求,并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形成资产阶级的政治领导核心。,12,(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形成是近代政党产生的最主要政治条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在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的斗争中逐步确立起来的。按照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要求,国家政治生活主要是通过选举活动和议会政治等来实现国家治理权的更迭的,并反映着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平等”的原则。在这样的条件下,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阶层和利益集团都获得了组织政党、参加国家管理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也获得进行政党活动的空间和舞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这一形成发展过程,为资产阶级政

11、党的产生、存在乃至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3,三、政党的类型,在当代世界,政党林立,种类繁多,共有2000多个政党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对政党进行分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法国政治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是最早系统提出政党分类的学者之一。他的方法是把所有政党分为三种类型:群众型、干部型和信徒型。群众型政党包括西方各类民主党。为了尽可能地扩大成员数量,该类型的政党不惜打破阶层的界限来招收更多的成员。,14,(一)按政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分类可以分为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划分的方法。这种划分是以政党的本质属性为依据的,它不仅可以区分资本主义国家内的不同政党,而

12、且可以区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这种划分法有极强的生命力。至今仍是我们分析、研究政党的主要依据之一。,15,(二)按政党是否执政为标准分类可分为执政党、反对党(在野党,非执政党)、参政党等。在内阁制国家,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即为执政党。这种执政党可以是单独一个党,也可以是联合组阁的政党联盟,其余的政党为在野党或反对党。在总统制国家如美国,由于总统既是政府首脑,又是国家元首以及最高军事统帅,因此,政党执政与否并不是由议会席位多少决定的,而是看总统属于哪一个政党。总统所领导的党既可能是多数党,也可能是少数党。,16,(三)按政党的法律地位分类可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凡是被

13、本国法律所承认的政党为“合法政党”,反之即为“非法政党”。合法政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方式一般是公开的,受到本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非法政党被法律所禁止存在,其政治机构和活动往往是秘密的,其目标往往在于推翻现政权。此外在个别国家还有“半合法政党”,即那些虽然没有为法律所承认,但政府又默许它们进行活动的政党。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合法地位,仅仅取决于该国的政治制度和宪法、法律的规定,与这个政党的性质无关。,17,(四)按政党的意识形态倾向分类(1)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是指那些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目前,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200个共产主义政党在活动

14、。(2)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是指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里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等。,18,(3)保守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指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垄断资产阶级财团利益的政党。这些党虽然口头上称是代表全民利益的,但实际上扮演着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角色。(4)民族主义政党。民族主义政党是指亚非拉国家中一批以发展民族经济和巩固民族独立为根本目标的政党。这类政党大都建立于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之中,单独或参与领导过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广泛的社会基础。,19,四、政党的作用,政党作为现代政治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在政治体系和政(一)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政治作用西方学者认为:“

15、在民主政体下,政党拥有几项重要功能,由此保持政治体系的整体性并使其保持运转。”现代西方政党的主要社会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反映民意与利益聚合在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里,民意并不单纯为一种,对于同一个社会问题和政府政策,会有多种民意,由利益集团反映出来,每个利益集团都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的,政党的作用,则是通过把不同的利益聚合到一个更大的组织中来,以驾驭和平息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20,2.参加竞选与组织政府政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区别,就是政党的根本宗旨在于夺取并保有政权。通过几百年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十年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基本稳定下来,体制内的政党主要是依靠

16、合法的途径和正常的法律程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般不存在以传统的手段如政变或暴力来夺取政权的可能性。因此,竞选(总统职位或议会中的多数议席)几乎成为西方政党获得政权的唯一手段,也可以说是政党政治的最重要的方面。,21,3.政治录用与精英遴选政党反映民意的组织保证便是政党的政治录用与输送精英职能。政党的这一职能主要是通过参加和组织各级各类选举,争取使本党推荐和提出的候选人当选政府公职来实现的。现代民主社会基本上都是大型社会,不能像古希腊城邦在小国寡民中实行直接民主,也不能像专制帝国一样由一人或一个集团实行任意统治,而必须是按照民主程序委托一批精英来治理国家。这种选拔政治精英的职能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

17、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民意支持的政党身上。,22,4.纲领与政策的制定每一个政党在执政前必须制定比较完善的政治纲领来宣传自己,赢得支持;在执政后必须制定切合实际的政策来治理国家,解决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当然,对一个政党来说,纲领和政策经常是相互联系和基本一致的,只不过强调的重点和侧面有所不同。政党的纲领和政策制定功能直接影响该党的形象甚至决定该党的成败。,23,5.在政治社会化方面的特殊功能现代政治常常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公民并不了解政治的某些知识和运作程序,更不用说那些政治原则、政治价值和政策主张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政党为了使自己的立场、态度和主张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也为了使普通公民和广大党员

18、及党员干部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和方法参与政治、支持政党、表达意见和维护利益,都必须进行大量的政治灌输和教育活动。,24,(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由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首先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实践中体现出来,无论是实行一党制的国家,还是实行多党合作制的国家,都实行了共产党一党领导的体制,而不是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由不同政党轮流执政。此外,在实行多党合作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不是对抗关系,也不是对等关系,而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25,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的党,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路线

19、、方针、政策,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变为国家意志。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当家做主,但是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也存在各种矛盾。由于无产阶级政党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了本阶级最优秀的成员,因此,它能够从本国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出代表全国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26,(2)培养和推荐干部到国家机关工作。虽然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但它本身不是凌驾于国家机关之上的权力机关,因此,它不能直接任命、提拔和罢免国家机关的各级领导人员,而应该通过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并监督其工作的方式,来保证国家机关能够执行党的政策。,27

20、,(3)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无产阶级政党既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也是无产阶级进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党不仅以其特定的党纲、理论、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创造着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并在这个氛围中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培育党员为本阶级奋斗的精神,增强党员的政治能力。而且要对广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劳动人民的政治觉悟,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使命。,28,第二节 政党制度,一、政党制度的含义“政党”和“政党制度”之间有逻辑上的区别。政党,如前所述,是人类政治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特定阶级或阶层的代表,为实现其根本利益和某种理想、目标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有明确的纲领和章程,是为夺取、巩

21、固或影响政权的运行,而采取共同的行动,并积极介入政治生活。政党制度,则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它包括政党的地位,政党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的关系等。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9,(一)以政党数目为标准的分类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政治学界根据一个国家内实际执掌政权的政党的数量,将政党制度划分为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类型。这种划分法通常是以主要政党或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的数目和掌权方式为根据的。,30,(二)“无竞争性”和“竞争性”政党制度分类法意大利政党论专家 G.萨尔多里等人是这种分

22、类法的鼓吹者。他们认为,根据“党的状态”(Party-State),除了无政党的政治制度和非洲一些国家“易变”的政党制度外,可以把各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概括为两大类,即“无竞争性”和“竞争性”的政党制度。,31,(三)以“执政方式”和政党“内在特性”为根据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被认为是从政治发展中研究政党制度的方法,是拉巴隆巴拉和魏纳提出来的。他们以“执政方法”把政党分为“独霸型政党”和“轮流型政党”;又根据“内在特性”把政党分为意识形态型和实际型两类。,32,(四)以物理学的磁场原理对政党进行分类法这种分类法运用物理学上的磁场原理来研究政党制度。认为判断政党制度,不应看政党的数目,而应该看在某种政党

23、制度中有多少“极”、“极”与“极”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同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离心力还是向心力等。根据这种方法,把政党制度分为简单多元制(simplepluralism)、中间多元制(moderatepluralism)和极端多元制(extremepluralism)。,33,(五)以“政治结构”为根据的分类法所谓“政治结构”是指各政党的政治倾向和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持这种分类法的人认为,在多党制的国家中,各政党的政治倾向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也是不平衡的,因此,在组织政府中就有可能产生出北欧型、南欧型和日本型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党。马克思主义主张,根据政党的性质,首先把政党制度划分为

24、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而这两大类型中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特点。,34,二、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各个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所处的法律地位,政党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政党行使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活动方式、方法、规则和程序。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政治制度、阶级结构以及各种政治力量对比情况的差异,特别是选举制度的不同,各国实行的政党制度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从政党数目、政党关系、政党执政方式等方面综合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两党制、多党制和一党制。,35,(一)两党制两党制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两个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

25、益的、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在总统竞选中赢得胜利,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权、组织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政党制度。其中议会选举或竞选总统获胜的党,成为执政党;另一党则处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地位。反对党的目的并不是要根本推翻政府的政策,而是监督、牵制政府,充当所谓政府的“忠诚的反对派”,充当执政党的后备工具,在下一届选举中,重新决定政党地位的变动。,36,(二)多党制多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存,各政党都可以依法单独或联合其他政党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在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很少有某个政党能够长期稳定地取得议会多数席位而单独执政,通常采取几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联合执政的办法;多党

26、制一般在议会选举中采取比例代表制;多党联合执政属于一种不稳定的格局,各党分歧随时可酿成政府危机,如果有一党退出即容易导致内阁垮台。目前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如西欧、北欧绝大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及第三世界摆脱殖民统治的一些民族独立国家都实行多党制。,37,(三)一党制一党制又称单党制,在通常意义上讲,它是指在一个国家中的执政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由于法律上的禁令,这些国家其他政党根本没有合法存在的机会,或者由于历史等原因,这些国家尚未出现过其他政党。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党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西斯独裁统治的一党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国家的一党制。,38,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是

27、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治权力,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镇压敌对阶级反抗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大都明文规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地位。,39,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基本前提无产阶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问题。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是历史形成的,并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共产党是领导性的执政党,其他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与其通力合作,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参与国家管理,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而不是反对党。,40,2

28、.协商和监督制度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具体体现这种合作关系的是政治协商制度。通过这种制度化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商国是,共同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就重要的人事安排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能够对我们党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能够发现我们工作中一些我们所没有发现的错误和缺点,能够对我们的工作作出有益的帮助。”,41,3.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尊重宪法的权威。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享有宪

29、法所保障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并自主地管理内部事务、独立地开展活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点。,42,四、不同政党制度的比较分析,不同的国家,由于各自的情况不同,在政党制度的形态上表现出多样性。我们可以对中外政党制度做简单的比较分析,从中认识我国党政关系的特点和优点。从执政党的地位的确定和组阁方式来看,西方国家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历史上形成和固定的,而是由每几年一次的大选确定的,是政党竞选的结果,也就是所谓“选民授权”。当然,由于各国政治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国家执政党的确定和组阁方式也就有各自的特点。,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