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基础 常用半导体器件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521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基础 常用半导体器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模电基础 常用半导体器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模电基础 常用半导体器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模电基础 常用半导体器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模电基础 常用半导体器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电基础 常用半导体器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基础 常用半导体器件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2),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双极型晶体管 1.4 场效应管 1.5 单结晶体管和晶闸管 1.6 集成电路中的元件,(1-3),1.1 半导体基础知识,导体:自然界中很容易导电的物质称为导体,金属一般都是导体。,绝缘体:有的物质几乎不导电,称为绝缘体,如橡皮、陶瓷、塑料和石英。,半导体:另有一类物质的导电特性处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为半导体,如锗、硅、砷化镓和一些硫化物、氧化物等。,(1-4),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所以它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特点。例如:,当受外界热和光

2、的作用时,它的导电能 力明显变化。,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会使 它的导电能力明显改变。,(1-5),1.1.1 本征半导体,一、本征半导体的结构特点,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可以将半导体制成晶体。,现代电子学中,用的最多的半导体是硅和锗,它们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都是四个。,(1-6),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结构完整的半导体晶体。,在硅和锗晶体中,原子按四角形系统组成晶体点阵,每个原子都处在正四面体的中心,而四个其它原子位于四面体的顶点,每个原子与其相临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共用一对价电子。,(1-7),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4表示除去价电子后的原子,(1-8),共价键

3、中的两个电子被紧紧束缚在共价键中,称为束缚电子,常温下束缚电子很难脱离共价键成为自由电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很少,所以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弱。,形成共价键后,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八个,构成稳定结构。,共价键有很强的结合力,使原子规则排列,形成晶体。,(1-9),二、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在绝对0度(T=0K)和没有外界激发时,价电子完全被共价键束缚着,本征半导体中没有可以运动的带电粒子(即载流子),它的导电能力为 0,相当于绝缘体。,在常温下,由于热激发,使一些价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共价键上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1.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

4、1-10),自由电子,空穴,束缚电子,(1-11),2.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机理,在其它力的作用下,空穴吸引附近的电子来填补,这样的结果相当于空穴的迁移,而空穴的迁移相当于正电荷的移动,因此可以认为空穴是载流子。,本征半导体中存在数量相等的两种载流子,即自由电子和空穴。,(1-12),温度越高,载流子的浓度越高。因此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温度是影响半导体性能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这是半导体的一大特点。,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载流子的浓度。,本征半导体中电流由两部分组成: 1. 自由电子移动产生的电流。 2. 空穴移动产生的电流。,(1-13),1.1.2 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某些

5、微量的杂质,就会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发生显著变化。其原因是掺杂半导体的某种载流子浓度大大增加。,P 型半导体:空穴浓度大大增加的杂质半导体,也称为(空穴半导体)。,N 型半导体:自由电子浓度大大增加的杂质半导体,也称为(电子半导体)。,(1-14),一、N 型半导体,在硅或锗晶体中掺入少量的五价元素磷(或锑),晶体点阵中的某些半导体原子被杂质取代,磷原子的最外层有五个价电子,其中四个与相邻的半导体原子形成共价键,必定多出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几乎不受束缚,很容易被激发而成为自由电子,这样磷原子就成了不能移动的带正电的离子。每个磷原子给出一个电子,称为施主原子。,(1-15),多余电子,磷原子,N 型

6、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是什么?,1、由施主原子提供的电子,浓度与施主原子相同。,2、本征半导体中成对产生的电子和空穴。,掺杂浓度远大于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浓度,所以,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自由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多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少子)。,(1-16),二、P 型半导体,空穴,硼原子,P 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多子,电子是少子。,(1-17),三、杂质半导体的示意表示法,杂质型半导体多子和少子的移动都能形成电流。但由于数量的关系,起导电作用的主要是多子。近似认为多子与杂质浓度相等。,(1-18),1.1.3 PN结,在同一片半导体基片上,分别制造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经过载流子的扩散,

7、在它们的交界面处就形成了PN 结。,一、PN结的形成,(1-19),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扩散的结果是使空间电荷区逐渐加宽,空间电荷区越宽。,内电场越强,就使漂移运动越强,而漂移使空间电荷区变薄。,硼,磷,(1-20),所以扩散和漂移这一对相反的运动最终达到平衡,相当于两个区之间没有电荷运动,空间电荷区的厚度固定不变。,(1-21),空间电荷区,N型区,P型区,电位V,V0,(1-22),1、空间电荷区中没有载流子。,2、空间电荷区中内电场阻碍P中的空穴、N区 中的电子(都是多子)向对方运动(扩散运动)。,3、P 区中的电子和 N区中的空穴(都是少),数量有限,因此由它们形成的电流很小。,注

8、意:,(1-23),PN 结加上正向电压、正向偏置的意思都是: P 区加正、N 区加负电压。,PN 结加上反向电压、反向偏置的意思都是: P区加负、N 区加正电压。,二、PN结的单向导电性,(1-24),1. PN 结正向偏置,P,N,+,_,内电场被削弱,多子的扩散加强能够形成较大的扩散电流。,(1-25),2. PN 结反向偏置,N,P,+,_,内电场被被加强,多子的扩散受抑制。少子漂移加强,但少子数量有限,只能形成较小的反向电流。,R,E,(1-26),一、基本结构,PN 结加上管壳和引线,就成为半导体二极管。,点接触型,面接触型,1.2 半导体二极管,(1-27),二、伏安特性,死区电

9、压 硅管0.6V,锗管0.2V。,导通压降: 硅管0.60.7V,锗管0.20.3V。,反向击穿电压UBR,电流方程:,(1-28),三、主要参数,1. 最大整流电流 IF,二极管长期使用时,允许流过二极管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2.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二极管工作是允许外加的最大反向电压值。超过此值时,二极管有可能因反向击穿而损坏。手册上给出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一般是击穿电压U(BR)的一半。,(1-29),3. 反向电流 IR,指二极管加反向峰值工作电压时的反向电流。反向电流大,说明管子的单向导电性差,因此反向电流越小越好。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反向电流越大。硅管的反向电流较小,锗

10、管的反向电流要比硅管大几十到几百倍。,以上均是二极管的直流参数,二极管的应用是主要利用它的单向导电性,主要应用于整流、限幅、保护等等。下面介绍两个交流参数。,(1-30),4. 微变电阻 rD,uD,rD 是二极管特性曲线上工作点Q 附近电压的变化与电流的变化之比:,显然,rD是对Q附近的微小变化区域内的电阻。,(1-31),5. 最高工作频率fM和二极管的极间电容,二极管的两极之间有电容,此电容由两部分组成:势垒电容CB和扩散电容CD。,势垒电容:势垒区是积累空间电荷的区域,当电压变化时,就会引起积累在势垒区的空间电荷的变化,这样所表现出的电容是势垒电容。,扩散电容:为了形成正向电流(扩散电

11、流),注入P 区的少子(电子)在P 区有浓度差,越靠近PN结浓度越大,即在P 区有电子的积累。同理,在N区有空穴的积累。正向电流大,积累的电荷多。这样所产生的电容就是扩散电容CD。,(1-32),CB在正向和反向偏置时均不能忽略。而反向偏置时,由于载流子数目很少,扩散电容可忽略。,PN结高频小信号时的等效电路:,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的综合效应,(1-33),二极管的应用举例,(1-34),1.2.5 稳压二极管,U,IZ,稳压误差,曲线越陡,电压越稳定。,-,UZ,(1-35),(4)稳定电流IZ、最大、最小稳定电流Izmax、Izmin。,(5)额定功耗,稳压二极管的参数:,(1)稳定电压 U

12、Z,(3)动态电阻,(1-36),稳压二极管的应用举例,稳压管的技术参数:,负载电阻 。,要求当输入电压由正常值发生20%波动时,负载电压基本不变。,解:令输入电压达到上限时,流过稳压管的电流为Izmax 。,求:电阻R和输入电压 ui 的正常值。,方程1,(1-37),令输入电压降到下限时,流过稳压管的电流为Izmin 。,方程2,联立方程1、2,可解得:,(1-38),1.2.6 其他类型二极管,反向电流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一、光电二极管,(1-39),二、发光二极管,有正向电流流过时,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目前的发光管可以发出从红外到可见波段的光,它的电特性与一般二极管类似。,(1

13、-40),1.3 双极型晶体管,1.3.1 基本结构,基极,发射极,集电极,NPN型,PNP型,(1-41),基区:较薄,掺杂浓度低,集电区:面积较大,发射区:掺杂浓度较高,(1-42),发射结,集电结,(1-43),1.3.2 电流放大原理,EB,RB,EC,1,进入P区的电子少部分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电流IBE ,多数扩散到集电结。,发射结正偏,发射区电子不断向基区扩散,形成发射极电流IE。,(1-44),EB,RB,EC,集电结反偏,有少子形成的反向电流ICBO。,2,从基区扩散来的电子作为集电结的少子,漂移进入集电结而被收集,形成ICE。,(1-45),IB=IBE-ICBOIBE,

14、3,(1-46),4,ICE与IBE之比称为电流放大倍数,要使三极管能放大电流,必须使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1-47),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1-48),1.3.3 特性曲线,IC,V,UCE,UBE,RB,IB,EC,EB,实验线路,(1-49),一、输入特性,工作压降: 硅管UBE0.60.7V,锗管UBE0.20.3V。,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2V。,(1-50),二、输出特性,IC(mA ),此区域满足IC=IB称为线性区(放大区)。,当UCE大于一定的数值时,IC只与IB有关,IC=IB。,(1-51),此区域中UCEUBE,集电结正偏,IBIC,UCE0

15、.3V称为饱和区。,(1-52),此区域中 : IB=0,IC=ICEO,UBE 死区电压,称为截止区。,(1-53),三、主要参数,前面的电路中,三极管的发射极是输入输出的公共点,称为共射接法,相应地还有共基、共集接法。,共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工作于动态的三极管,真正的信号是叠加在直流上的交流信号。基极电流的变化量为IB,相应的集电极电流变化为IC,则交流电流放大倍数为:,1. 电流放大倍数和 ,(1-54),例:UCE=6V时:IB = 40 A, IC =1.5 mA; IB = 60 A, IC =2.3 mA。,在以后的计算中,一般作近似处理: =,(1-55),2.集-基极反向截

16、止电流ICBO,ICBO是集电结反偏由少子的漂移形成的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变化影响。,(1-56),B,E,C,N,N,P,ICBO进入N区,形成IBE。,根据放大关系,由于IBE的存在,必有电流IBE。,集电结反偏有ICBO,3. 集-射极反向截止电流ICEO,ICEO受温度影响很大,当温度上升时,ICEO增加很快,所以IC也相应增加。三极管的温度特性较差。,(1-57),4.集电极最大电流ICM,集电极电流IC上升会导致三极管的值的下降,当值下降到正常值的三分之二时的集电极电流即为ICM。,5.集-射极反向击穿电压,当集-射极之间的电压UCE超过一定的数值时,三极管就会被击穿。手册上给出的数

17、值是25C、基极开路时的击穿电压U(BR)CEO。,(1-58),6. 集电极最大允许功耗PCM,集电极电流IC 流过三极管, 所发出的焦耳 热为:,PC =ICUCE,必定导致结温 上升,所以PC 有限制。,PCPCM,ICUCE=PCM,安全工作区,(1-59),温度对UBE的影响,四、温度对晶体管特性及参数的影响,(1-60),温度对值及ICEO的影响,总的效果是:,(1-61),五、光电三极管,(1-62),1.4 场效应管,场效应管与双极型晶体管不同,它是多子导电,输入阻抗高,温度稳定性好。,结型场效应管JFET,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场效应管有两种:,(1-63),N,基底 :N

18、型半导体,两边是P区,G(栅极),S源极,D漏极,一、结构,1.4.1 结型场效应管:,导电沟道,(1-64),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1-65),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1-66),二、工作原理(以P沟道为例),UDS=0V时,PN结反偏,UGS越大则耗尽区越宽,导电沟道越窄。,(1-67),ID,UDS=0V时,UGS越大耗尽区越宽,沟道越窄,电阻越大。,但当UGS较小时,耗尽区宽度有限,存在导电沟道。DS间相当于线性电阻。,(1-68),P,G,S,D,UDS,UGS,UDS=0时,UGS达到一定值时(夹断电压UGS(off)),耗尽区碰到一起,DS间被夹断,这时,即使UDS 0V,漏极电流

19、ID=0A。,ID,(1-69),UGS0、UGD UGS(off)时耗尽区的形状,越靠近漏端,PN结反压越大,ID,(1-70),UGS UGS(off)且UDS较大时UGD UGS(off)时耗尽区的形状,沟道中仍是电阻特性,但是是非线性电阻。,ID,(1-71),UGS UGS(off) UGD= UGS(off)时,漏端的沟道被夹断,称为预夹断。,UDS增大则被夹断区向下延伸。,ID,(1-72),UGS UGS(off) UGD= UGS(off)时,此时,电流ID由未被夹断区域中的载流子形成,基本不随UDS的增加而增加,呈恒流特性。,ID,(1-73),三、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一

20、定UDS下的ID-UGS曲线,(1-74),ID,U DS,恒流区,输出特性曲线,0,(1-75),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1-76),输出特性曲线,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1-77),结型场效应管的缺点:,1. 栅源极间的电阻虽然可达107以上,但在某些场合仍嫌不够高。,3. 栅源极间的PN结加正向电压时,将出现较大的栅极电流。,绝缘栅场效应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2. 在高温下,PN结的反向电流增大,栅源极间的电阻会显著下降。,(1-78),1.4.2 绝缘栅场效应管:,一、结构和电路符号,P型基底,两个N区,SiO2绝缘层,导电沟道,金属铝,N沟道增强型

21、,(1-79),N 沟道耗尽型,预埋了导电沟道,(1-80),P 沟道增强型,(1-81),P 沟道耗尽型,预埋了导电沟道,(1-82),二、MOS管的工作原理,以N 沟道增强型为例,UGS=0时,对应截止区,(1-83),UGS0时,感应出电子,UGS(th)称为开启电压,(1-84),UGS较小时,导电沟道相当于电阻将D-S连接起来,UGS越大此电阻越小。,(1-85),当UDS不太大时,导电沟道在两个N区间是均匀的。,当UDS较大时,靠近D区的导电沟道变窄。,(1-86),UDS增加,UGD= UGS(th) 时,靠近D端的沟道被夹断,称为予夹断。,(1-87),三、增强型N沟道MOS管

22、的特性曲线,(1-88),输出特性曲线,UGS0,(1-89),四、耗尽型N沟道MOS管的特性曲线,耗尽型的MOS管UGS=0时就有导电沟道,加反向电压才能夹断。,转移特性曲线,(1-90),输出特性曲线,UGS=0,UGS0,UGS0,(1-91),五、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1.开启电压UGS(th),2.夹断电压UGS(off),3.饱和漏极电流IDSS,4.直流输入电阻RGS(DC),5.低频跨导gm,6.最大漏极电流IDM,7.击穿电压,8.最大耗散功率PDM,(1-92),六、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1.晶体管是流控元件,场效应管是压控元件,栅极不取电流,但放大倍数较低。,2.场效应管

23、是多子导电,单极型,温度稳定性好。,3.场效应管噪声系数小。,4.场效应管漏、源极可以互换。,6.场效应管集成工艺简单,耗电省,工作电源电压范围宽,应用更广泛。,(1-93),1.6 集成电路中的元件,(1-94),第一章 结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1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

24、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

25、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

26、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

27、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与明确文意相辅相成,若能以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明确文意最好;若学生理解有限,亦可在解读文意后把握节奏划分。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互助解疑,并尝试用“直译”与“意译”两种方法译读文章。3教师选择疑难句或值得翻译的句子,请学生用两种

28、翻译方法进行翻译。翻译示例: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直译法: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泉水浅了,石底露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意译法:太阳升起,山林里雾气开始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又开始显得昏暗,清晨自暗而明,薄暮又自明而暗,如此暗明变化的,就是山中的朝暮。春天野花绽开并散发出阵阵幽香,夏日佳树繁茂并形成一片浓荫

29、,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日水枯而石底上露,如此,就是山中的四季。【教学提示】翻译有直译与意译两种方式,直译锻炼学生用语的准确性,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美感;意译可加强译文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翻译兴趣,但可能会降低译文的准确性。因此,需两种翻译方式都做必要引导。全文直译内容见我的积累本。目标导学四:解读文段,把握文本内容1赏析第一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引出“醉翁亭”的位置的,作者在此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明确: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并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环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坐落在有最美

30、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引出“醉翁亭”来。作者利用空间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2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它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明确: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写出了其中的“乐亦无穷”。第二段是第一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

31、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太守在游人之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是为能与百姓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百姓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5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明确: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目标导学五:深入解读,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思考探究:作者以一个“乐”字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

32、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连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目标导学六:赏析文本,感受文本艺术特色1在把握作者复杂感情的基础上朗读文本。2反复朗读,请同学说说本文读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句法上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

33、风格。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文章多用判断句,层次极其分明,抒情淋漓尽致,“也”“而”的反复运用,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读者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享受。(3)文章写景优美,又多韵律,使人读来不仅能感受到绘画美,也能感受到韵律美。目标导学七:探索文本虚词,把握文言现象虚词“而”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并列1.蔚然而深秀者;2.溪深而鱼肥;3.泉香而酒洌;4.起坐而喧哗者表递进1.而年又最高;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承接1.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4.水落而石出者;5.临

34、溪而渔;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修饰1.朝而往,暮而归;2.杂然而前陈者表转折1.而不知人之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虚词“之”的用法用法文本举例表助词“的”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3.山水之乐;4.山间之朝暮也;5.宴酣之乐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代词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名之者谁(指醉翁亭);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指山水之乐)【教学提示】更多文言现象请参见我的积累本。三、板书设计路线:环滁琅琊山酿泉醉翁亭风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山水之乐(醉景)风俗: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宴游之乐(醉人)心情:禽鸟乐人之乐乐其乐与民同乐(醉情) 可取之处重视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并通过节奏划分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突破了仅按注释疏通文义的桎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单纯关注“直译”原则,同时培养学生的“意译”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足之处文章难度相对较高,基础能力低的学生难以适应该教学。,会员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