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 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5551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 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邯郸市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救护新概念,突 发 事 件,心 肺 复 苏,创 伤 救 护,1,2,3,4,目 录 Contents,目 录 Contents,救护新概念,救护新概念是指: 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产、学习、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论和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 ,以便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救护新概念现代救护特点,天灾人祸,现代救护的特点: 是指在突发事故现场,对伤病员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救命的黄金时刻:

2、在突发事故的现场如家庭、马路、工作场所以及其他医院外的种种环境中 ,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病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救援医疗服务系统( EMS): 是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各国目前的急救电话号码是: 中国“120”美国“911”法国“15” 香港特区“999” 日本“119”,救护新概念紧急呼救,一、救护启动 是抢救危重伤病员的“生命链”中的第一环,EMS 接到呼救应立即响 应 二、呼救电话须知 1、说明你(报告人)的电话号码与姓名,伤病员的年龄、性别、 姓名、联系电话、病人所在确切地点和显著标志。 2、伤病员危重情况,有无昏迷、呼

3、吸困难、出血的严重程度,受伤 人数。 3、 突发事件时,说明伤害性质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 等救援医疗服务机构人员听清楚后方可放下电话。,目 录 Contents,地震,触电,溺水,中毒,核伤害,中毒,核生化,突发事件设置标志,类伤救护第一优先TOPPRIORITY,类伤救护第三优先WALKINGWOUNDED,类伤救护第二优先2ndPRIORITY,0类伤救护死亡DEAD,救护区标志,救护区标志的设置,一、概述,突发事件触电,触电对人致命的伤害是引起心室纤维颤动、心跳骤停、呼吸麻痹,因而及时有效的心脏除颤、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电流伤(触电):电流通过心脏,引起严重的 心律失常、心室

4、纤维性颤动 (心室纤颤),从而导致心 脏无法排出血液,血液循环 中断,很快心跳骤停。2.电烧伤:多见于高压(1000伏特以上)电器设 备,烧伤程度因电压及接触部位不同 而不等,轻者仅为局部皮肤的损伤, 严重者伤害面积大,可深达肌肉、血 管、神经、骨骼。,三、现场救护原则,突发事件触电,1.切断电源,关闭电闸。电源不明时, 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触电者。2.在浴室或潮湿的地方,救护人员要穿 绝缘胶鞋,戴胶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 板上以保护自身安全。3.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除颤 ,心肺复苏。4.紧急呼救,启动EMS系统。5.在现场持续进行CPR救护,直到专业 人员到达。6.烧伤伤病员局部就地取材进行

5、创面的 简易包扎。,突发事件溺水,溺水时,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内,阻碍气体交换,通常称为水窒息。,(一)水中救护,救护员自觉有能力可跳入水中将落水者救出;如无能力,千万不要贸然跳入水中,应立即高声呼救 入水后,从后面双手托住落水者的头部,两人都采取仰泳(以利于呼吸),将其带至安全处。有必要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现场救护原则,。,1.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顺畅。救护员 立即取半跪姿势,将溺水者的腹部放 在大腿上,使头部下垂,轻压其背部 ,或采用海氏腹部冲击法,给予控水 。如果控水效果不佳,不要为此而耽 误时间。2.如遇呼吸停止、意识丧失者,迅速打 开气道,口对口吹气2次,胸部若无起 伏,按昏迷

6、气道梗塞的方法救治。3.如遇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 苏。,(二)岸上救护,突发事件溺水,突发事件常见急性中毒,(毒素的吸收途径),经呼吸道吸收、经消化道吸收、经皮肤黏膜吸收、经静脉肌肉吸收。,细菌性食物中毒多由进食被细菌污染过的食物而发病,致病菌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引起的中毒。,症状:伤病员常在进食后半小时、数小时,大多不超过24 小时内,出现以急性胃肠炎症为主的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呕吐物为食物残渣。中毒严重者可因 剧烈吐、泻造成脱水、酸中毒、休克、呼吸衰竭而 危及生命。,救护原则: 1.拨打急救电话。卧床休息。多喝淡盐水或淡糖盐水。 2.对吃剩的食物、餐具等应保存好。立即

7、上报卫生防疫部门。 3.协助做好安慰伤病员和家属工作。,二、细菌性食物中毒,一、概述:,突发事件常见急性中毒,六、一氧化碳中毒,救护原则:1.排除险情,做好自我保护。通知 煤气公司前来排险。2.转移伤员至空气新鲜处。呼叫医 生来救护。3.注意给伤病员保暖,给其饮用含 糖茶等热饮料。尽量给予吸氧。4.如有必要,即行心肺复苏。,突发事件地震,一、防震知识:减少地震伤亡,最重要的是在地震之前,做好防震准备。有政府发出的地震预报时,各组织要按政府统一部署,安排好人员疏散计划,储备物资和加固房屋,平时要做好宣传普教工作。(一)家庭防震:养成防震习惯,突发事件地震,1. 准备家庭防震包,装矿泉水、保鲜食品

8、、 半导体收音机、电池、电筒和急救药箱。2. 家中每个成员都知道防震包的所在位置,一 旦发生地震,在黑暗中也能随手提取。3. 参加社区有关训练,学习急救方法,学做人 工呼吸,包扎伤口。4. 知道家中煤气、水管、电总闸的位置,保证 每个成员都掌握如何关闸门。5. 在大城市中,要熟悉周围的环境,地震时避 开烟囱,女儿墙等危险地段。6. 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不利抗震的 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二)学校防震 (三)单位防震,突发事件地震,1.校领导要了解地震时教室最安全处,如书桌 、讲台底下,墙根处;而外墙和窗户边不安全。2.要让学生清楚,遇震时,要就地躲避,不能 跳楼;震后,不

9、要拥挤,应有秩序的撤离。,1. 各单位都要建立抗震救灾组织,分工明确,张榜上墙。2. 对单位的照明电及动力电的闸门、消火栓及防灾设备, 要熟悉,会操作。3. 对单位、车间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液体的存贮, 平时要有严格的保护和应急处置措施。4. 重要岗位要在震前建立防护架,确保关键部位的操作 人员及机件的安全。,二、避震常识 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抓住震前十几秒。避震时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a.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 牢靠的物体。保护头颈、眼镜,掩住口鼻。 b. 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二)

10、在家里如何避震1.,突发事件地震,(一)要点:,如在楼内应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到安全处,如书桌、工作台、床底和坚固的家具下,或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2. 地震时,门易变形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震时,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灯。封闭在室内的人,不可使用各种明火。不要跳楼,不要在电梯内躲避。3. 如已砸伤或埋在坍塌物下,应先冷静观察环境,寻找通道。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和饮用水以维持生命。(三)在学校如何避震,突发事件地震,在老师

11、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课桌 下,不能乱跑或跳楼。2.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 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3. 震后,有组织地撤离,到就近开阔的地带避 震。不要回到教室。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四)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五)在工作岗位如何避震1.楼内办公人员,震时即躲在办公桌下,震后迅速撤离。2.厂区工人,震时立即关闭机器、电源,迅速躲在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绝不要慌忙乱跑。,突发事件地震,1.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秩序疏散,避免造成挤压伤。2.在影剧院、体育馆、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遇 到地震时,不要乱喊乱叫、乱挤,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 椅下、结实的柜台、柱子边,

12、避开玻璃门窗、广告牌;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3.在行驶的车内,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 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后再下车。,井下工人,地震时即关掉电 源,停止生产,不要急于往外跑,地面下一般比地面上安全。绝不可用明火,防止瓦斯爆炸。选择有支撑的巷道避震。4. 一些生命线工程中的在岗人员,如化工厂在地震时,紧急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和液体外溢,立即关停各种闸门和电源,关闭运转设备,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突发事件地震,(六)户外如何避震1. 避开高大的建筑物,要远离化学、 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2. 地震时在户外的人,不要冒着大 地的震动进屋救人,只能等地震 过后,再对室内的

13、人实施救助。3. 就地选择开阔地带避震,避开高耸或悬挂物:高压线、变压器等。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 跑,避开人多的地方。尽量保护头部。,突发事件地震,4. 在有毒气的化工厂区域内要朝污染源的上风处跑,以免中毒。在过桥 时,行人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地震发生后即向桥头移动。(七)在野外如何避震1.在山里,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 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向下跑。2.在河岸边的人员,要迅速撤离至高地,谨防上游水 坝决堤。3.在海边,如发现海水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 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地震发生后要 特别注意山崩、塌方、泥石流和海浪的侵袭。4.海

14、船上成员要赶快就近登陆,以防海啸和巨浪的袭 击。,突发事件地震,三、自救互救 灾民自救互救之所以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基于三个特点:及时性:灾民处在灾难发生之地,能最及时地进行自救,别的救护者不可 能比他们更及时。就近性与广泛性:自救互救活动遍及灾区每一个地方,使自救互救活动能 最有效地争取时间。自发性:自发的自救互救的特点是对被埋压者的情况、环境、位置比较熟 悉,又及时、就近,因而救活率高达九成以上。(一)如何救自己 A.被埋压怎么办 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精神上不应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树立生存 的信心,要保护好自己。以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 神,在自救过程中创造生命的奇迹。,

15、突发事件地震,2. 被埋压后,保持呼吸畅通,挪开头、胸部杂物,察觉到有灰尘、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3. 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当听到声音时,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压在废墟里的人听外面的人的声音比较清楚,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则不易听见,要静卧,保持体力。4. 无力脱险时,不要急躁、哭喊或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体力,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闭目休息。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 过多。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的作用。,突发事件地震,加固环境,敲击求救,自我包扎,保存体力,B.震时

16、特殊情况下的个人防护 次生灾害常常伴随地震而来,如果遇到火 灾、燃气或毒气泄漏时可按照以下方式避险: 1.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 匍匐,逆风而进。 2.燃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千万不要使 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3.毒气泄漏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绕到上风方 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灾后特殊情况下的注意事项 1.震后要特别注意餐饮卫生,防止传染病蔓延。按 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抵抗力,防疫灭病。 2. 防震棚要注意防火。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突发事件地震,(二)如何救别人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

17、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如果抢救时间及时,震后20分内的获救率达98%以上,震后1小时的获救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A.救人原则,突发事件地震,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扩大救护队伍,突发事件火灾,一、救护原则:1.报警 2.扑灭 3.撤离二、现场救护,突发事件火灾,1.迅速转移伤病员:应立即离开烟雾环境,将伤病员置于通风凉爽处。 对于气体污染区等严重的缺氧环境,必须立即

18、通风。 2.立即抢救生命:以下方面判断是否有吸入烧伤:面部、颈部、胸部周 围有烧伤;鼻毛烧焦;口鼻周围有烟尘痕迹。3.保护创面:迅速脱去或顺衣缝剪开伤病员的衣服,摘除饰物,暴露创 面。创面要用清洁的被单或衣服简单包扎。4.气体中毒的救治:转移伤员至空气新鲜处。呼叫医生来救护。注意给 伤病员保暖,给其饮用含糖茶等热饮料。尽量给 予吸氧。如有必要,即行心肺复苏。,一、洪涝灾害二、台风灾害三、爆炸事件,突发事件其他重大灾害,救护原则:启动应急预案,在医疗救援队到来之前,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级处理,对淹溺者实施心肺复苏,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救护原则:台风伤害种类繁多复杂,如砸伤、压 伤、摔伤

19、、淹溺等,根据先救命后治 伤的原则,分别处理,及时后送。,发生燃烧爆炸事故,首先看到的是火光闪光。此时,如有一定距离,应立即就地俯卧,卧倒时脚朝爆炸方向,尽量躲入较为坚固的防护屏障之后,脸朝下,双眼紧闭,尽量不让皮肤裸露。,突发事件核生化伤害,生化伤害-芥子气中毒,核辐射,一、核伤害的特点与防护二、化学毒剂伤害的救护,突发事件核生化伤害,光辐射烧伤 冲击波爆震伤 核辐射射线伤 放射性污染 复合伤,反化学毒剂伤害的整体防御可分预警、防范、监测、防护、除污 染、现场救护与后送、医院内进一步救治病、康复等方面。(二)化学毒剂伤害的特点: 突发性、群体性、隐匿性、快速性和高度致命性。(三)化学毒剂侦查

20、检验:感官法、生物法、化学侦检法。(四)化学毒剂的防护器材: 防毒面具、皮肤防护器材、隔绝式防毒衣、防毒围裙、防毒袖套 、简 易防护器材、简易防护眼镜(与皮肤密合的游泳镜)、简易皮肤防护器 材(雨衣、塑料布、薄膜、帆布、油布、毯子、棉衣等)、防护工事。,(一)对化学毒剂的伤害要有科学的防范措施:,目 录 Contents,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的步骤,一、 判断意识 二、 高声呼救 三 、 救护体位 四、 打开气道 五、 判断呼吸 六 、 人工呼吸 七、 检查循环体征(触摸颈动脉) 八 、 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九 、 反复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胸外心脏按压位置,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

21、,成人: 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 骨下1/2处)婴儿: 胸部正中,紧贴乳头连线下 方水平,心肺复苏CPR,救护员一手的中指置于 伤病员一侧肋弓下缘, 中指沿肋弓内向上滑行 到双侧肋弓的汇合点,中 指定位于此处,食指紧贴 中指并拢.,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 叠,十指相扣,掌心翘 起,手指离开胸壁,双 臂伸直,上半身前倾, 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 向下、用力、有节奏地 按压30次。,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方法:,心肺复苏CPR,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后掌 根不要离开胸壁,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正常成人按压 与吹气之比 30 : 2。,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

22、搏。,复苏ABC采用心肺复苏的步骤,一般以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的序列进行。A-打开气道B-口对口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重要提示:,心肺复苏CPR操作全过程,1.判断意识,2.高声呼救,3.救护体位,4.打开气道,5.判断呼吸,6.人工吹气,7.触摸颈动脉,8.胸外按压,9.反复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有效指征,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目 录 Contents,创伤救护创伤止血技术,一、概述: 止血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有效地止血能减少出血,保存有效血 容量,防止休克

23、的发生。因此,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 亡率,为伤病员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二、止血的目的:控制出血,保存有效的血容量,防止休克,挽救生命。,三、失血量估计: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的百分比及症状,20%(约800毫升)以上时:可造成轻度休克,面色苍白、出冷汗、手 足湿冷,脉搏快弱,可达每分钟100次以上;20%40%(8001600毫升):可造成中度休克,脉搏每分钟100120 次以上;40%(1600毫升)以上时:可造成重度休克,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或 表情冷淡脉搏细、弱,摸不清,血压下降,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创伤救护创伤止血技术,2、出血类型 根据出血部位不同 1.皮下

24、出血:造成皮下软组 织内出血。 2.内出血:造成组织和内脏 损伤,血液流入组 织内或体腔内,外 表看不见。 3.外出血:人体受到外伤后 血管破裂,血液从 伤口流出体外。,创伤救护创伤止血技术,2.间接压法,(三)指压止血法,1.颞浅动脉压迫点,2.肱动脉压迫点,保留异物加压包扎止血,常用指压止血部位,创伤救护创伤止血技术,3.桡、尺动脉压迫点4.股动脉压迫点5.腘动脉压迫点,压迫股动脉,股动脉,(四)加垫屈肢止血,1.上肢加垫屈肢止血2.下肢加垫屈肢止血 ,创伤救护创伤止血技术,(五)填塞止血,一 止血带缠肢体,二 拉紧扣环,三 标明时间,(六)止血带止血:气 囊 止 血 带 及 表 带 式

25、止 血 带 止 血,布料止血带止血 1.将三角巾或围巾、领带等布料折叠成带状。 2.在上臂的上1/3段或大腿中上段垫好衬垫(绷带、毛巾、平整的衣物等)。 3.用制好的布料带在衬垫上加压绕肢体一周,两端向前拉紧,打一个活结。 4.取绞棒(竹棍、木棍、笔、勺把等)插在带状的外圈内,提起绞棒绞紧,将 绞紧后的棒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小圈内固定。 5.最后纪录止血带安放时间。,创伤救护创伤止血技术,绑紧布带,打活结穿绞棒,绞紧,固定绞棒,标时间,创伤救护现场包扎技术,(二)绷带包扎,1.环行法 2.回反包扎 3.“8”字包扎 4.螺旋包扎 5.螺旋反折包扎,1.,头顶帽式包扎,(三)三角巾包扎,创伤救护现场

26、包扎技术,2.单、双 肩包扎,3.胸部包扎,创伤救护现场包扎技术,4.腹部包扎,缺图,5.膝部包扎,创伤救护现场骨折固定,脊柱骨折 1. 颈椎骨折 头部朝下摔伤或高速行驶时突然刹车会造成颈椎骨折,脊柱板固定1.双手牵引头部恢复颈椎轴线位, 上颈托或自制颈套固定保持伤 病员身体长轴一致位侧翻。2.将头部固定,双肩、骨盆、双 下肢及足部用宽带固定在脊柱 板上,以免运输途中颠簸晃动。,2.下肢骨折:股骨干骨折(大腿骨骨折),创伤救护现场骨折固定,木板固定:1. 用两块木板,一块长木板从伤侧腋窝到外踝,一块短木板从大腿根内侧到内踝。2. 在腋下、膝关节、踝关节骨突部放棉垫保护,空隙处用柔软物品填实。3

27、. 用七条宽带固定。先固定骨折上下两端,然后固定腋下、腰部、髋部、小腹及踝部4. 用一块夹板则放于伤腿外侧,从腋下到外踝,内侧夹板用健肢代替,固定方法同上5. “8”字法固定足踝。将宽带置于踝部,环绕足背交叉再经足底中部绕回至足背打结6. 趾端露出,检查末梢血液循环。,两块木板固定 一块木板固定,。,。,。,(三)伤病员的紧急移动,突发事件创伤的搬运护送,1. 从驾驶室搬出,轴向牵引颈部 上颈托 固定颈托,2. 从倒塌物下搬出3. 从狭窄坑道将伤 病员搬出4. 脊柱骨折搬运,牵引颈部,突发事件创伤的搬运护送,(四)现场搬运注意事项,1. 搬运要平稳,避免强拉硬拽,防止损伤加重。2. 特别要保持脊柱中立位,防止脊椎损伤。3. 疑有脊柱骨折时禁忌一人肩抬、一人抱腿的错误搬运方法。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伤病员的呼吸、脉搏变化,并随时调整止血带和固定物的松紧度,防止皮肤压伤和缺血坏死。5. 要将伤病员妥善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头颈部扭动和过度颠簸。,盆骨骨折搬运,5.,各位学员大家好! 真诚希望每个学员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提高防灾避险的意识增强自觉性,熟练掌握卫生救护的理论和技能,在今后各种突发灾害中,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救护他人。,,,让我们携起手,共同抗击突发灾害,愿世界人民健康、和平。,珍 惜 生 命,救 人 救 己,谢 谢 大 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