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介绍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980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介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介绍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江中下游区 自然条件了解,海鸥制作,110,105,115,120,125,25,30,35,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总特点: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布。,淮北平原:淮北平原地处黄淮海平原南侧,是淮河干流以北到沙颍河以南的地区。 地势低平,海拔高度4010米自然条件较为优越,适合“两高一优”农 业综合开发利用,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淮阳山地:包括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及其东延的江淮丘陵。大别山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山地两侧气候土壤、植物均有明显差异。,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接淮阳山, 南接江南丘陵。

2、地势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由两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总称)、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江南丘陵:包括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南岭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区。红岩盆地广布,红层地貌发育典型。主要名山武功山、九华山、龙虎山。,南岭山地:江西、湖南南部为断续的东西向的南岭山地,南岭古称“五岭”包括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山地。 南岭地理意义:(1)两广丘陵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2)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3)广东和江西(湖南)的分界线(4)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5)1月气温8摄氏度等温线。,西部边缘山地西

3、部边缘山地:本区西部为一系列较高的山地,自北向南有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的神农架和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 1500米左右,大神农架最高点达3053米。,二、 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1.主要特点: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比较均匀。,2.热量资源:热量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介于1320之间,10积温为4 0006 500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均达28 左右。秋温略高于春温。,3.降水: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 600 mm,比华北区多12倍,比西南区也要丰富些。降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的季节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

4、冬季的雨量亦可占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长江中下游区是全国冬雨比率较高、春雨最为丰沛的地区。,三、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第十二章 长江中下游区,1. 河流的特点,(1)水量丰富。 (2)汛期长,由5月持续到10月。,表12-1 长江中下游区主要河流与黄河水量比较,2.湖泊: 5个湖群,(1)两湖平原湖群。 (2)赣皖湖群。 (3)苏皖湖群。 (4)太湖湖群。 (5)江淮湖群。,3. 水资源特征,平均年水资源总量5 954108 m3,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7。水资源的特征为: (1)水资源丰富。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 (3)天然水质好,但人为污染严重。 (4)水旱灾害频率大。,四.过渡性的

5、亚热带植被与土壤,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夹有少量耐寒的常绿乔木树种。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本区针叶林分布在北部或海拔较高处的杉木林中,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单纯。分布在本区南部海拔较低处的杉木林,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多。 本区竹林分布广泛,种类甚多,例如毛竹、刚竹、淡竹等。 有许多经济价值很高的植物,有大量的亚热带特有经济植物。木本油料植物有油桐、乌桕、油茶等。茶的产品种类很多。果树中以红橘和甜橙最为著名。 暖温带果木,如柿、板栗、梨、桃、杏等也有栽培。和天然植被一样,在经济林木上也充分显示出长江中下游区自然景观的

6、南北过渡性特征。,富铝化特征显著的土壤:(1)富铝化特征显著(2)风化壳的残留特征显著(3)经济活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比较深刻,五.矿产资源不够丰富,总况:本区除有色金属矿产等少数资源外,从总体上看,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资源丰富的地区,是铜、钨、锑的主要产地。本区钨矿的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锑矿占38、铜矿占36。 这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铁矿主要分布在沿长江两岸、湖北的大冶、黄石、鄂州,安徽的庐江、马鞍山、梅山等地均有规模较大的铁矿,是武汉、马鞍山、南京、上海等钢铁基地的矿山基地,但这些铁矿中贫矿占储量的90以上。锰矿分布在湖南湘潭、安徽沿长江一带。 能源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不能满足本区需要,主要靠北煤南运解决。 水能资源丰富。长江三峡河段和清江、汉江、洞庭湖水系及鄱阳湖水系均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本区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约5 500104 kW,占全国总量的12.2。 明矾石、金红石、 磷矿石水泥用石灰岩等储量较大。 江汉平原盐矿储量丰富,苏北沿海滩涂广阔,气候条件适宜晒制海盐,自然条件,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三.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四.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五.矿产资源不够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