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6012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1戊戌变法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戊 戌 变 法,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观看以下几幅图片和材料,分析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追问历史,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原址,戊戌变法,【回顾】马关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必修一),经济: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一、背景条件,民族危机加深,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

2、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工厂有80多家,1895-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增加到约1000家。,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在总资本额上仅是官督商办、官办企业资本额的三分之一不到,仅占中国产业资本总数的22.4%;而甲午战争后商办企业在总资本额上占中国产业资本总数70%,而官督商办、官办企业仅占30%。,想一想:,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哪些?,1.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的加深;2.清朝统治出现危机;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戊戌变法,【回顾】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时间及原因? (必修二),产生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原

3、因: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后原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 民间掀起收回利权运动。,维新思想的发展康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的产生早期维新思想,戊戌变法,王韬 郑观应,【回顾】维新思想何时产生?主要代表及其主张? (必修三),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代表:王韬、郑观应(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主张:(经)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政)建立君主立宪制;(文)提倡西学、兴办学校。认识:认识到单纯依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能让国家富强,主张变革体制;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并且没有付诸于实践。,戊戌变法,

4、2. 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变法维新,富国强兵,救亡图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戊戌变法,社会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民族矛盾,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经济基础(根本):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兴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西学传播和维新思潮的兴起。,【归纳】背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

5、性和妥协性,D,当堂巩固:,戊戌变法,二、过程,1、序幕公车上书(理论宣传)1895.4,2、发展维新实践 (报纸、政治团体,办学堂),3、高潮百日维新 (政治实践)1898.6,4、结局戊戌政变 1898.9,戊戌变法,1、序幕公车上书,(1)时间:1895年春(2)内容:A、下诏、迁都、练兵权宜之计;B、变法引进西方的议会政治制度。(3)意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折点)冲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戊戌变法,三份报纸,两个组织,2、发展维新实践,戊戌变法,3、高潮百日维新,(1)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2)开始标志: 1898年6月11

6、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3)内容:,戊戌变法的内容,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旗人寄生特权。,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军事方面: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科; 废除八股文,开设经济特科等。,有利于具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思考:与维新派原先的主张相比,有哪些没有实现?,增强军事实力挽救民族危亡,戊戌变法,局限性:,没有涉及兴民权、开国会、定宪法、行君主立宪等内容。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改革策略比较激进,内容触及了封建官僚的切身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戊戌变法,4、结局

7、戊戌政变,1898年9月28号,慈禧太后下诏,将谭嗣同等6人押赴菜市口开刀问斩,这6人即后人所说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面不改色,从容就义,这一年他年仅33岁。清朝政府随即又罢免数十名支持维新派的官员,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新政均被废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1)失败标志:,戊戌变法,关于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原因:,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强大的封建 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根本原因)3、采取的改良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4、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世凯的告密,4、结局戊戌政变,戊戌变法,探讨:一场成功的政治改革应具备哪些因素?,提示

8、:掌实权;顺潮流;得民心;别心急;少树敌;切实际;策略对;重落实,4、结局戊戌政变,戊戌变法,三、维新遗产,思想观念更新(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社会舆论更新(近代文化、教育、传媒):,社会风气更新(抛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生活方式),1.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3 .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戊戌变法,爱国:,一次救亡图存运动,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民主:,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制度的初步尝试,传播了西方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启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历史意义,推动中国近代化,也促进了

9、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西学变革成为时尚潮流,戊戌变法,【拓展提高】比较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一成一败的原因?,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准各省广开民厂” 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刺激B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D抑制列强经济侵略2使维新思想理论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A公车上书B强学会成立C创办万国公报D保国会的成立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A定国是诏B新学伪经考C孔子改制考D应诏统筹全局折4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附和西方基督教义D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5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条件有:商品市场发展 刺激了投资者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 厂的限制国外资本输入提供了资金ABCD,6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A中外纪闻的创办B强学会的成立C定国是诏的颁布D保国会的成立7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是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民主派与立宪派的论战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在19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9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的根本区别的是A鼓励开矿建厂B改革教育制度C改革政治制度D抵制农民起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