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6031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一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西周的政治制度,祠堂,编钟,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分封制,(二)宗法制,(三)礼乐制,.中国有句古语:叶落归根,认祖归宗。中国人的这种 文化情结源于什么制度? .山东又称“齐鲁大地”,这一称谓源于古代的哪种制度?.“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 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制度是?,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二)宗法制,(三)礼乐制,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强调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与义务,1.血缘与政治相结合,2.嫡长子继承制,1.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衣食住行),2.

2、强调等级、秩序,土地和人口,爵位,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二)宗法制,(三)礼乐制,二.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汉唐宋明清),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推恩令;设刺史,设中朝,三省六部,三公九卿,二府三司,文臣任州郡长官;设通判,中书省,设军机处,废丞相,设内阁,皇帝制度,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行政:中书门下,军事:枢密院,财政:三司,中央与地方,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郡国并行,1.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我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

3、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2.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北宋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考考你!,3.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唐朝三

4、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4.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清朝设置军机处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唐朝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宋朝设“二府三司”,考考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二)宗法制,(三)礼乐制,二.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汉唐宋明清),三.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察举制科举制),.选官的标准(依据)和方式的演变,a.血缘、门第,才能学识,b.地方推荐,中央考试,.科举制的意

5、义,a.有利于选拔人才;,b.打破贵族的垄断特权,使平民子弟可以参政,四.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1.秦朝:,2.汉朝:,3.宋朝:,御史大夫(中央),刺史(地方),通判(地方),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雅典民主政治,(一)历程:,.直接民主,小国寡民,公民大会,.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三大政治家的贡献(陶片放逐法),原因,表现,1.积极:2.局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提供借鉴,(二)特点:,(三)评价:,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 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奴隶哈桑 执政官梭伦 埃及商人安东尼 贵妇苏珊娜A. B. C. D.,考考你,第二单元

6、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雅典民主政治,(一)历程:,.直接民主,小国寡民,公民大会,.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三大政治家的贡献(陶片放逐法),原因,表现,1.积极:2.局限:,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为现代民主政治的提供借鉴,(二)特点:,(三)评价:,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历史长廊,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雅典民主政治,二.罗马法,(一)起止:,1.十二铜表法,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a.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b.维护贵族的利益,也是平民的胜利,1.明确保护私有财产,(二)特点:,2.

7、体现平等、公正的理念,是现代欧洲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为欧美资产阶级的立法提供法律蓝本.,1.对罗马:2.对世界:,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三)意义:,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终审制度,2.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名著罗马法的精神中说:“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 “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 A确立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B由公民法到万民法,首创国际法的概念 C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编

8、定了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善,1.罗马法的兴衰成败已经成为过去,但罗马人创造的文明成果却千古犹存,罗马的基本法是指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新敕 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D查士丁尼法典,考考你,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1875年宪法),1.国家元首 2. 政府首脑 3.议会权力和地位,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西方代议制民主),1.法律至上 2.议会立法3.分权制衡,1.民主取代专制是必然趋势,但过程艰难曲折; 2.民主政治的完善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

9、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一.英国,(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1.大宪章,2.“光荣革命”(1688),用法律限制王权,不流血的政变,.权利法案(1689),a.限制王权,b.人治到法治,.责任内阁制形成(18C),国王“统而不治”,(二)君主立宪制的内容,1.国王:,a.世袭产生 b.国家元首;“统而不治”,a.权力中心 b. 立法权,a.多数党领袖;议会选举产生,c.对议会负责,也可解散议会,b.与内阁成员共进退,2. 议会:,3.首相:,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近代议会制,近代政党制(两党制),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二 .美国,1787年宪法,邦联制的弊端日益明

10、显,(一)背景:,(二)内容:,(三)意义:,1.联邦制原则,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分权,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分权制衡,总统和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2.三权分立原则,3.人民主权原则,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三.法国,(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a.1789年法国大革命,b.1875年共和正式确立,1.民主取代专制的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但其历程是艰难的、曲折的,(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1)议会:(2)总统:(3)内阁:,拥有立法权;可选举总统。,与总统共掌行政权;向议会负责。,国家元首,与内阁共掌行政权。,四.德国,第三单

11、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二)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一)完成统一,三次王朝战争(铁血宰相俾斯麦),.内容:,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政体),权力结构:,a.议会:b.皇帝:c.首相:,拥有立法权;但对政府没有监督权。,国家元首;世袭产生;有权任命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而不向议会负责,.特点:,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消极影响:,军国主义的传统将德国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渊,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一.西方列强的侵华,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半封社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一步步沦

12、为半殖半封社会,(一)根源:(二)战争 (三)影响:,列强完成工业革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殖民地。,1.两次鸦片战争,2.甲午中日战争,3.八国联军侵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五口通商,b.关税协定,b.割台湾,a.设工厂,完全沦为,1.消极:2.积极:,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半封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一)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2.义和团运动,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

13、篇,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时代潮流),要求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但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绝对平均主义),“扶清灭洋”,盲目排外,爱国主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1),(1)背景:,(3)意义:,a.成立同盟会,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颁布第一种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第一次巨变,(2)经过:,b.提出三民主义,十六字纲领,民族、民权、民生,武昌起义,c.

14、发动黄花岗起义,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二.中国人民的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1919),1)背景:2)特点:3)意义:,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群众基础广泛(三罢斗争),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形成五四精神,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悟,工人(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诞生:,2.第一次实践:,3.第一次实现:,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二.俄国十月革命,共产党宣言(1848初),法国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工人政权,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

15、主义国家,(一)经过,1.二月革命,2.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社会主义革命,(二)影响,1.对俄国:,摆脱了封建束缚,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新的解放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2.对世界:,a.结果:,b.性质:,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一)蕴酿时期(19191924),1.五四运动(1919),标志着新民主革命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中共“一大”(1921),3.中共“二大”(1922),标志着中共诞生,

16、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反帝反封),(二)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1.国共第一次合作,2.国民革命运动(1924.1-1927.7),国民党“一大”(1924),打倒列强,除军阀(反帝反封),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三)国共十年对峙期(19271937),1.中共由照搬俄国革命经验到将马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城市中心道路),3.遵义会议(1935),4.西安事变(1936),国共由对峙走向合作,2.红军长征(1934-1936),瑞金,陕北,

17、战略转移,使革命转危为安(力挽狂澜),(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1)特点:2)意义:,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7、9国共第二次合作 ),a.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b.收回台湾,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c.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1)中共争取民主、和平的努力,a.重庆谈判(1945),蒋在政治上陷入孤立; 中共赢得人心。,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49),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b.政协

18、会议(194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根本的政治制度,基本的政党制度,重要的民族制度,一部宪法,三大制度,民主、法制的基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建国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949-1956),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建国初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949-1956),(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健全(1978以来),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1.背景:,2.措施:,法制方面:,民主方面:,b. “依法治国”写入宪法(1999),a.“民告官”的法律,b.基层民主选举制

19、度,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进入法制化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首要环节),a.改进人大和政协制度,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二.祖国统一事业,(一)方针政策:,“一国两制”,.提出:台湾问题,.实践:,澳门问题,(二)港澳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三)台湾问题,1.性质:,内政问题,马关条约割台抗战胜利收回,2.政策:,一国两制,和平统一,3.发展:,“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2),4.逆流:,台独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香港问题;,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一.二战以来世界格局,(三)20C90至现在:,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

20、加强,(一)二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建立,(二)20C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一.美苏“冷战”的根源和影响,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一)根源:,(二)影响:,)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以美为首的资阵营和以苏为首的社阵营)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严重破坏了世界的和平。,2.积极:,在半个世纪里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1.消极:,二.美国“冷战”的具体表现和苏联的应对,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欧洲:“冷战”政策,a.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b.经济互助委员会 c.“华 约”,a.朝鲜战争 b.越南战争,a.政治:杜鲁门主义 b.经济:马歇尔计划

21、 c.军事:“北 约”,二战后美的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二)亚洲:推行“热战”,苏联、东欧,遏制,VS,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一.20世纪60、70年代的国际格局,(一)表现:,.出现多极化的趋势,.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二)因素:,.西欧崛起 .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的振兴,不结盟运动,西欧崛起,中国振兴,日本崛起,二.二战后西欧、日本的崛起,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美国的帮助,推行民主化改革重视科技与教育制定经济计划,联合自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欧洲共

22、同体(1967),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一)背景:,2.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壮大,(二)表现:,“一超多强”,(三)意义:,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日、西欧、中、俄),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一.二战以来世界格局,(三)20C90至现在:,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二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建立,(二)20C60、7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二.当今的世界形势,(一)总体趋向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二

23、)缓和与动荡并存,1.民族和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2.霸权主义,3.恐怖主义,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三.新中国的外交(建国初;七十年代;新时期),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一)方针政策:(二)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边倒”等三大政策,一.建国初期的新中国外交(1949年至50年代中期),与苏等17国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二.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1971),(二)尼

24、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改善(1972),(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跨洋握手”,“冰释雪融”,“扬眉吐气”,1979年中美建交,三.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中国外交,第26课 新中国的外交,(一)外交方针的调整:,.全方位外交,.不结盟政策,(二)外交活动和成就:,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广泛参与国际交流,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成立上合组织(2001),改善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形成全方位的外交格局,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维护世界和平,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c.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

25、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 A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的经济 D苏联采用苏联模式实现现代化,考考你,2.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装反抗的策略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井冈山道路,考考你,3.“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

26、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这封信写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后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考考你,考考你,4.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打倒列强,除军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