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7742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二轮复习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二轮复习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二轮复习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二轮复习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第7讲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2.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板块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改变,改革。2.改朝换代。3.指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何谓“变革”?,何谓“转型”?,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1.对这一时期政治史的考查,以列强历次侵华战争及其影响、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等为重点,多以人物言论和图片材料为载体,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尤其会以各不平等条约作为考查点。,2.对这一时期经济史的考查,以传统小农经济瓦解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为重点,多以表格、图片和文献材料为载体,以选

2、择题或材料题的形式,尤其会以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作为考查点。,3.对这一时期思想史的考查,以西方科技思想的传入为重点,多以人物言论为载体,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尤其会以“师夷”思想作为考查点。,【考情预测】,一、政治上:18401894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 抗争,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苦抗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通史分层整合,1.西方列强的侵略(1)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

3、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联合发动。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1)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2)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3)资政新篇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二、经济上: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

4、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创办大量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1.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中国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洋务运动兴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生产方式,顺应了工

5、业文明的潮流和趋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出现,成为中国社会新的阶级力量,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三、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1.“新思想”萌发(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著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中体西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兴起了洋务运动。3.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王韬、郑观应。(2)主张: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四、社会生活:社

6、会生活近代化的开始,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及社会礼仪受到冲击。,1.鸦片战争后:西式服装、饮食、建筑等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2.19世纪6090年代: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有线电报、申报等在中国出现。,主题一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西方列强的侵华,视角1从文明交流角度考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考题1】(2015山东文综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B.近代中国和世

7、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核心考向突破,审题定位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鸦片战争,解题关键据题干材料“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东西方相互碰撞和融合,故选B项。A、C、D三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答案B,视角2从近代化角度考查列强侵华的影响,【考题2】(2013课标全国,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

8、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审题定位近代中国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解题关键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日本等多地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拓展延伸】全面认识近代列强的侵华,(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美国转移的变化。(3)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

9、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4)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5)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破坏性: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建设性(客观影响):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到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主题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10、近代化的起步,视角1从工业文明冲击角度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考题3】(2015课标全国,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D,审题定位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顽强抵抗,解题关键关键信息是“1852年”“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1852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材料中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取代“中国产的土布”用于包装,说明曼彻斯特上等

11、棉布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的中国销路不畅,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答案D,视角2从近代化的角度考查对洋务运动观念、特点的认识,【考题4】(2015课标全国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A,审题定位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解题关键据题干材料情境,可知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

12、对外来事物的排斥,故选A项。B、C、D三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答案A,命题规律: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影响、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及影响、洋务运动的评价等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近年高考考查题目较多。复习备考时仍要重视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考查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等。,主题三从“睁眼看世界”到“中体西用”,视角1从中西文明交流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思想观念的变化,【考题5】(2014北京文综,1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

13、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B,视角2从思想解放角度考查历史阶段特征,【考题6】(2015山东文综,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A,审题定位晚清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思想,辨析选项据题干中的材料“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可知此时期洋务派关注的是西方的技术,故选A项。

14、B项体现的是金融危机,与洋务派“关注西方技术”不符,排除;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的主张是“中体西用”,并不学习英、美、法等国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并没有强调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答案A,【拓展延伸】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特点,(1)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2)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3)有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其思想从总体上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他们不敢触及封建制度,其活动的基点是维护封建统治。,主题四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理解两次鸦片战 争后中国社会的转型,【考题7】

15、(2014四川文综,14)(节选)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上图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晚晴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变动。解答关键首先结合材料三可知应该将图示中的信息条理化,然后予以解释;可从史观的角度予以简要分析,其次可联系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及相关知识予以关联分析评价,要注意宏观、中观、微观分析相结合。,材料三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答案(2)

16、整理:材料二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拓展延伸】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1)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并丧失了更多的主权,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

17、后,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先后产生。,(2)经济上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帜,发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民

18、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思想上: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发展和实践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4)社会生活与习俗方面: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西餐、西式住宅逐渐传入中国,西方的风俗习惯、婚姻观念等传入中国,冲击着中国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连线高考,【题源材料】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近代化的起步,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

19、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政治上,打开了中国“闭关

20、锁国”的大门,破坏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客观上打破中国“天朝大国”的思想束缚,开始认识西方;经济上,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经济附庸,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同时客观上促使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思想上,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根据史料分析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近代化起步的表现及特点,(2)从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影响看:救亡图存运动中,引起对君主专制反思;救国求富旗帜下推动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追求民族独立中,近代民族观念形成;朝贡外交解体,近代外交开启;积极学习西方。(3)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与近代化,不是中国自身历史

21、发展的结果,是在外力的冲击下被动开始的;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情,不利于近代化的推进和发展;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推动社会转型;外力压迫下的民族觉醒促进社会转型;政治障碍的扫除保障社会转型。,猜想1(立意:多元史观列强侵华影响),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文明史观看

22、,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高考命题猜想,D,解析注意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从革命史观角度来说,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逐渐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接触到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两种文明形态开始碰撞,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B、C三项说法均正确;从社会史观角度来说,鸦片战争引起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推动民族工业的兴起应该是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说的,故D项错误。答案D,【命题视角一】从法制现代化角度看“领事裁判权”,所谓领事裁判权,即缔约国在华侨民成为民事、刑事诉讼的被告时,须听从有关各国领事裁

23、判,中国法庭无权过问。按照近代国际法的原则,攫取他国领事裁判权是非法的,它践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带有明显的殖民掠夺性。但领事裁判权的确立和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从属君权的中国刑事裁判权的否定,打破了中国传统刑制的稳定状态。领事裁判权构成了西方诉讼法律文化对中国传统诉讼法制的最初冲击,使得中国刑事诉讼法制越来越多地脱离其传统发展的轨道。,例题:有学者说:“它(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此观点主要说明“领事裁判权”()。,A.严重破坏了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法制现代化C.使近代中国直

24、接进入了法制社会D.促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解析】诉讼法制体现的是司法方面的内容,而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的“领事裁判权”反映了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与近代西方的司法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国际司法制度接轨,B项正确。,【答案】B,洋务派的“中学为体”思想一直作为保守思想遭到批判,但洋务派并没有将此思想固封于中国的传统之中,而是将其作为“西学为用”的前提,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这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从现代文明的发展角度来看,其对今天中国的现代化仍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命题视角二“中学为体”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例题:“(这种)思想,虽说对中国传统的

25、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制度有着难以割舍的留恋情结但是包含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的批判萌芽。”材料中的“思想”是指()。,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自强”D.“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解析】材料中的“对中国传统的留恋情结”,说明在极力保存旧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文化,这符合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特征,B项正确;A项是魏源的思想;C项是洋务运动的口号;D项是维新派的维新变法思想。,【答案】B,猜想2(立意:革命史观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面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

26、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些汉族士大夫进一步认识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巨大威力,他们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选D项。A项与题意不符;B、C两项错误。答案D,猜想3(立意:主干知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五口通商之后,洋商从中国收购的农副产品,以丝、茶为大宗。受丝、茶大量出口的影响,部分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材料所述历史现象()使中国完全卷入了资本主义

27、世界市场增强了中国出口贸易对外国资本的依附性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A.B.C.D.,解析本题的切入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材料提供的信息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错在“完全”,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答案B,【拓展延伸】不同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史学角度: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渐进、漫长过程,在中国近代仍占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外资在华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近代企业主要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

28、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从文明史观看,它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从近代化史观看,晚清经济结构变动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1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A外

29、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对点演练,解析: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使得农业的商业性大大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与商业性农业无关,故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曲折发展也不足以解释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清政府始终不重视商业性农业,故D项错误。,2某生根据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图表信息得出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国手工业生产曾经世界领先B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艰难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英国制成品遭到中国自然

30、经济顽强抵抗,解析:从数据看,中国手工业产量在19世纪中期以前比重较大,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00年世界比重只有6.2%,说明中国制造业面临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困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850年英国工业产值占全世界近五分之一,说明英国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后,中国制造业在西方机器工业的打击下逐步衰落,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A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B开近代中国机器生

31、产的先河C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D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解析:“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机器制造业信息,故B项错误;“不得引用私人”“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等信息说明洋务运动在用人和财务管理上逐渐近代化,故C项正确;“兴办军事工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C,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经济和阶级基础,19世纪末初步发展,推动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影响,原因,发展阶段,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国民政府前期较快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到来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国初年

32、“短暂的春天”,影响,原因,发展阶段,使民族资产阶级认清国民党政权的反动面目,开始与国民党决裂,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内迁的民族工业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支持,抗日战争期间日益萎缩,影响,原因,发展阶段,从近年高考命题看,利用某一重大现象为切入点,横向考查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的相互影响。如辛亥革命的爆发、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变迁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等。复习备考时,一要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注意每一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影响,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近代化发展、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作用等;二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之间的横向联系,理解历史事件是

33、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点演练,11873年,上海申报载有“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的广告,之后该厂又刊登广告,称“专造大小火轮机器,已经造起数艘,快马如飞有小火轮出售,由英国来的”。据此可推断发昌号()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受外国资本控制C是洋务派开创的近代民用工业D已是近代性质的企业,D,2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租佃暂行条例19条,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A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B以法律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C改造乡村政策取得明显成效D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发展,解析:材料只涉及减少农

34、民的负担,不能说明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问题,故A、B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改革的效果,故C项错误;1932年正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为减少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故D项正确。,D,3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缴财政及税利达4 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D得益于“国民经济

35、建设运动”的开展,A,猜想4(立意:近代化史观洋务运动与近代化),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A.生产经营不计较成本B.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C.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D.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解析据题干“不得引用私人”“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等信息,说明洋务运动在用人和财务管理上逐渐近代化,故选C项。“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机器制造业信息,B项错误;兴办军事工业材料

36、中没有反映出,D项错误。答案C,(1)在目的上,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以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应对边患,维护封建统治。,(2)在内容上,只片面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在结局上,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的特点,封建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技术清政府培养新式人才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观目的是服务于洋务运动,A.B.C.D.,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进行到第十年时,深受西方民主、自由文化影响的留美幼童被政

37、府分三批全部强行召回。回国的留美学生被送往上海电报局、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处。二三十年后,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有()。,对点训练,【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封建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正确;清政府派幼童赴美国留学,说明清政府不反对学习西方技术,错误;留美幼童代表人物詹天佑、唐绍仪等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正确;回国的留美学生被送往上海电报局、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处服务于洋务运动,正确。D项符合题意。,猜想5(立意:社会史观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888年申报记载:“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

38、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上述材料反映出()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开始出现C.近代工业兴起,出现了争聘女工风气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解析据题干“全家相庆,举国若狂”、“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招募女工已成为风气,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男女是否平等的信息,A项错误;雇佣关系在明中叶以后就已经出现,B项错误;材料与报刊业本身的发展没有联系,D项错误。,C,1)变迁的原因“欧风美雨”的影响;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经济

39、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交通工具,社会习俗,物质生活(衣食住),表现,项目,2)变迁的表现,大众传媒,通信工具,表现,项目,3)变迁的规律 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4)变迁的影响 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解放思想。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基本特征是中西合璧

40、、不土不洋;习俗演进的基本趋势是由落后到先进,由繁到简。(2)现代中国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落后的交通工具并存于世,主要原因在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3)现代中国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传媒各有优势,不能相互取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都有所考查。命题大都通过设置微观历史情境,主要集中于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服饰、婚丧嫁娶、社会交往习俗的变化等方面。复习备考时,一要准确记忆近代生活变迁的有关史实及影响,同时结合近代列强侵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综合分析其影响、特点;

41、二要以征婚启事、婚俗记载、民谣、打油诗、新闻报道等为背景,结合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理解认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三要运用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表现、影响及特点等。,命题视角总结,1据统计,19281933年期间,在中国部分城市,离婚法论、中华民国民法第四编亲属等法律书籍销量增长。不少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都聘请律师,通过诉讼请求增加赡养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西方法律开始传入中国民国政府法治建设加强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乡村法律意识的增强AB C D,对点演练,2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

42、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3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文中作者认为()A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B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C

43、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欢迎D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运用多元史观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是物质生活、交通、通讯、大众传媒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学习时可以运用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不同的史观、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理解。,1从革命史观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是伴随着外国入侵而来的,也破坏了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吸收西方优秀、健康的文明成果,保留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物质生活和文化特色成为重要的话题。,2从文明史观看,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

44、大众传媒的发展都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文明的发展。,(1)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都在近代以来不断地走向先进和文明,反映了中国文明的扩展。,(2)社会习俗上,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礼俗;报刊、电影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推动着人们文化修养的提高和视野的不断开阔。这一切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表明了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近代化。,(1)近代以来,服饰从长袍马褂发展到今天的西装、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说明了服装发展以休闲、舒适、保健为主流,表明服饰的现代化的潮流。,3从近代化史观看,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和习俗变迁表明中国近现代生活的逐步近代化。,(2)中国的饮食从传统饮食、引进西餐,到今天中西餐

45、相互并存局面,反映出现代化的气息。,(3)中国社会习俗、社交礼仪的变化,深受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也表明人们思想走向近代化。,(4)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出现轮船、电车、火车、汽车、飞机、邮政、电报和电话等工业革命的产物,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进程,表明了中国逐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4从全球史观看,近现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大大促使近现代中国更快地融入全球,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1)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出现轮船、电车、火车、汽车和飞机等新式工具,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距离。,(2)邮政、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发展,大大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特

46、别是新时期,中国积极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加强经贸文化的交流,中国逐步融入了世界。,5从社会史观看,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统治者上层到平民阶层、从个人到群体,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都发生了变化,逐步接受了近代文明的事物,这是社会的进步。自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社会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家庭婚姻、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6从生态史观看,近代西方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促进了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破坏环境等消极作用。今天国家大力注重生态建设,强化环保意识也

47、是当代中国人的社会风尚。,猜想6(立意:历史反思“中体西用”的局限性),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由此可知李鸿章()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C.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1874年洋务运动已经开始,李鸿章认为“外患”随时变化,不能用“成法”制敌,意思是面对外患,制敌方法随敌情变化而变化,说明了他质疑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作法,故选D项。从题干内容可知,李鸿章的思考是深刻的,A项错

48、误;李鸿章的反思不是“对外交往”问题,B项错误;材料中李鸿章认为抵御外敌不能用“成法”,未体现“除旧改良”思想,C项错误。答案D,猜想7(立意:新史观多元视角看待历史现象),教科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时代的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秀才李毓秀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材料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

49、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材料三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岳麓书社2004年版:“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答案(1)思想:孝敬、谨慎、信用、仁爱、学习等。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2)特点:图文并茂;内容涉及西方科技与民主政治;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代议制民主制度发展;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文明成果。,(3)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现代化史观:中国社会各阶层奋起救亡,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推动实业救国和西学东渐,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