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8章 光缆布线施工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6805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8章 光缆布线施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8章 光缆布线施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8章 光缆布线施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8章 光缆布线施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8章 光缆布线施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8章 光缆布线施工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第8章 光缆布线施工技术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8章 光缆布线施工技术,8.1 光缆布线的施工要求8.2 光纤布线系统 8.3 光缆敷设技术 8.4 光纤的接续连接 8.5 光纤连接器的组装 8.6 光纤的端接连接 8.7 光纤布线系统的管理,8.1 光缆布线的施工要求,8.1.1 光缆布线的施工准备,1确定光缆敷设方法 主要是强调光缆布线时光缆的现场敷设方法及工艺。根据通信网络的连接方式,光缆及敷设方法主要有: 智能建筑、智能小区等与Internet的连接,即LAN与WAN或MAN之间的连接,通常所采用的光缆多为单模光纤,敷设光缆的方式宜采用地下管道或光缆沟敷设方式; 智能小区内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可以视为LAN与LAN之间的连接,所采用

2、的光缆多为多模光纤,也可采用单模光纤,敷设光缆的方式宜采用地下管道或光缆沟敷设方式; 建筑物中的干线子系统,所采用的光缆多为多模光纤,敷设光缆的方式主要采用电缆桥架方式; 全光纤网中的配线子系统,所采用的光缆多为多模光纤,敷设光缆的方式主要采用直埋缆线方式,或管道方式,或电缆桥架方式。,2备料 光缆长度估算。一般地,所备光缆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综合布线设计的长度,以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实际光缆短于设计长度而返工的现象;光缆、配线架、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等落实购货厂商,并确定提货日期;不同规格的塑料槽板、PVC防火管、蛇皮管、自攻螺丝等布线辅料就位;供电导线、电器设备安全措施(供电线路必须按民用建筑标准

3、规范进行)。3路由工程 光缆敷设前首先要对光缆经过的路由做认真勘查;接下来画路径施工图 ;选择两根光纤接头处。,4施工前光缆的检验在光缆敷设之前对所购的光缆进行检验,是一种提前发现光缆问题、减少返工损失的最简捷的措施,也是经常较容易忽视的问题。施工前对光缆的检验内容包括: (1)光缆类型检验 光缆类型 光纤对数 (2)光缆连通性检验 检查欲敷设的光缆中的每一根光纤的连通性。 施工前必须首先判断并确定光缆的AB端。 (3)光缆长度检查,5向业主提交开工报告,制定施工进度表 向业主提交开工报告是一种正式的、规范化的必要程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号、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书号、开工时间、工程说明、估计工

4、程竣工时间、所需经费金额估算及所需设备清单等。在制订工程进度表时,既要留有余地,又要考虑其它工程施工时可能对本工程带来的影响,以及材料供应问题对本工程带来的影响。因此,一般在工程中多使用“督导指派任务表”、“工作间施工表”来对布线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将管理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信息点,做到任务到人、职责到人。,8.1.2 敷设光缆的基本要求,光缆敷设是一种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工作。光缆敷设的要求按光缆敷设的场地可分为室外光缆敷设要求和室内光缆敷设要求两大类。光缆敷设是一种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工作。光缆敷设的要求按光缆敷设的场地可分为室外光缆敷设要求和室内光缆敷设要求两大类。1.室外光缆敷设要求室外

5、光缆敷设主要用于建筑群子系统的布线。可分为管道光缆敷设、直埋光缆敷设和架空光缆敷设三种。 (1)管道光缆敷设的基本要求试通。 布放塑料子管。 光缆牵引长度。 光缆敷设时的张力和侧压力应符合表8.1的规定。 预留余量接头处理 封堵与标识,(2)架空光缆布设的基本要求 架设并检查钢绞线 光缆敷设 预留光缆 (3)直埋光缆敷设的基本要求 敷设地域选择:直埋光缆敷设的地域应选择能有效避免重物压碾、地质运动频繁的地方;敷设光缆选择:直埋光缆敷设的光缆应选择铠装光缆;防护标识:直埋时应在光纤经过的地方做警告标志,以防以后的施工破坏;最佳路由:较长距离的光纤敷设最重要的是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这里不一定最短的

6、路径就是最好的,还要注意土地的使用权,架设或地埋的可能性等;接地保护:在山区、高电压电网区敷设时,要注意光纤中金属物体的可靠接地。,2室内光缆敷设的基本要求 室内光缆主要是应用于配线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敷设。配线子系统光缆的敷设与双绞线类似,只是由于光缆的抗拉性能较差,因此,在牵引时应当更为小心,曲率半径也要更大。干线子系统光缆用于连接设备间至各个楼层配线间,一般应装在电缆竖井或上升房中。为了防止下垂或滑落,在每个楼层的槽道上、下端和中间,必须将光缆牢牢地固定住。通常情况下,可采用尼龙扎带或钢制卡子进行有效的固定。最后,还应用油麻封堵材料将建筑物内各个楼层光缆穿过的所有槽洞、管孔的空隙部分堵塞

7、密封,并应采取加堵防火材料等防火措施,以达到防鼠、防潮和防火的效果。,8.1.3 光缆施工的安全防护,在光缆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即使能熟练操作,也应遵守下列规程: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光纤接续人员、防护人员和配合人员);制定正确的放线、续接方案;严格按光纤布线设计的要求完成光缆的接续(光缆预留长度、弯曲半径、编号或色谱等);光缆敷设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安全条例。主要内容有: 穿着合适的工作服 ;安全眼镜 ;安全帽 ;手套 ;工作鞋 ;保证工作区域的安全 ;使用合适的工具 ;环境应保持干净 切记:不允许直接用眼睛观看已运行的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光纤及其连接器;维护光纤传输系统时,只有在断开所有光源的情

8、况下,才能进行操作。,8.2 光纤布线系统,常用的光纤布线系统主要有:通用光纤布线系统、预端接光纤布线系统、吹光纤布线系统和吹光纤与铜缆复合布线系统四大类。表8.2归纳了这四大类光纤布线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场合。,表 8.2 四种光纤布线系统应用的对比表,8.2.1 MFOS通用光纤布线系统,MFOS通用光纤布线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光纤布线类型,不管是校园网或建筑物的主干光纤到桌面的应用大中小型项目,还是室内/室外不同的应用环境等。其全光纤典型系统如图8.1所示。,图8.1 MFOS光纤布线系统示意图,1.MFOS通用光纤布线系统的组成 MFOS包括全系列的通用光纤布线产品:松管及

9、紧束型光缆、配线架、连接器、跳线、接头及配件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多模及单模光纤,并配有标准的 ST、SC、LC 或MT/MPO等SFF类型接口。对于MFOS光缆,2芯光纤最小弯曲半径在30mm左右,最大安装张力约300N,其他主要参数见表8.3。,表 8.3 MFOS光缆主要参数,(2)配线架及跳线 适用于MFOS的光纤配线架有多种规格,常用的有墙上型光纤配线架和48.26cm(19in)机柜式光纤配线架 墙上型光纤配线架是一种用于墙面安装的光纤配线架,有16口(可选12口及32口类型)可以端接8路或16根光纤。光纤配线架前盖加锁,需要与之同时选定的是4、6或8路ST、FC或SC接头盘。48

10、.26cm(19in)1U(44.45mm)机柜式光纤配线架可在机柜内安装。配线架可用于直接端接光纤或者与工厂尾纤接续(需要一个光纤接续盘或接续管理器),它适用于至多24芯多种类型和规格的光纤,并且可以用于吹光纤及通用光与吹光纤的混用,前侧接头板及耦合器根据需要单独订购。此外,跳线是一种提供特殊角度的低反射接头,可选用工业标准的ST、SC和SFE、单模和多模、单路和双路或混合等不同类型的光纤接头。双工跳线特点是一种“交叉线”,用颜色区分,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光纤尾纤用于和配线架的主干电缆和墙上/地面出口相连接,选择900um束管式光纤或250um束管式光纤。,(3)连接附件及工具MFOS通用光纤

11、布线系统的连接附件包括ST/SC/FC接头(单模、多模)、ST/SC/FC耦合器(单模、多模,SC还可以有单路、双路)及端接附件套装工具等,如图8.2(a)(d)所示。,图 8.2 连接附件,端接附件套装工具有50套和500套两种,包括各种专用钳、抛光砂纸、环氧树脂、清洗剂及支持50/500个现场端接的附件,如图8.3所示。,图 8.3 MFOS工具箱,2.MFOS通用光纤布线系统遵循的标准MFOS通用光纤布线系统遵循的标准涵盖了全部的LAN标准,也就是说,MFOS通用布线系统适宜于所有的LAN中的光纤布线。具体有: ISO/IEC 11801-2002;EN 50173-2002; ANSI

12、/TIA/EIA 568 B;IEEE 802.3 ab;IEEE 802.3 z,千兆位以太网标准;IEEE 802.3 ae,10Gigabit 城域网和局域网协议(2002.3);European EMC/EMI,欧洲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规范;IEC 60332-1和IEC 60332-3-24c。在光纤布线中,光纤链路及信道传输距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链路传输距离也就是损耗极限或带宽极限。 表8.4描述了不同网络下光纤损耗极值。 表8.5描述了MFOS光缆在1000Base SX/LX标准链路距离的差别。,8.2.2 预端接光纤布线系统,预端接光纤布线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 1预端接的

13、光缆 预端接的光缆通常包括不同长度的4芯、8芯、12芯或24芯光纤预先端接好MT接头(也可选择更耐用的MPO接头),是一种带状光缆,有多种封装形式,如图8.4和图8.5所示。,图8.4 MT带状光纤分支连接器,图 8.5 24芯带状光缆封状,预端接光纤布线系统的应用主要是干线子系统或配线子系统,尤其是应用在建筑物内干线子系统或工厂、学校大间办公区域等环境。在现场,它可以象其他电缆一样安装敷设。在性能方面,带状光缆的衰减、温度循环性能和机械特性(弯曲、压扁、扭绞和拉伸)等具有良好的性能,如表8.6所示(以280mm直径线圈卷绕光缆1550nm波长下为例)。,表 8.6 24芯带状光缆部分测试结果

14、,2MT型光纤连接器MT型光纤连接器是预端接光纤布线系统的关键配件。它采用两根导向销精密地在MT套管内确定好光纤位置,再用夹箍施压挟持住对接部分从而保持接续状态稳定,如图8.6所示。3MT配线架,图8.6 MT连接器与偶合器,8.2.3 吹光纤布线系统,吹光纤布线系统是全新概念的一套完整光缆布线解决方案。所谓吹光纤即预先将特制的空管道铺设好,在需要安装光纤时再通过压缩空气和专用的设备将光纤“吹入”到空管道内。吹光纤技术为建筑群之间以及大楼内部的光纤布线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吹光纤布线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全系列的光缆(单模或多模光纤,并可配有标准的ST或SC接口)、全系列的微管、配线架

15、、地板型和墙上型面板、安装和测试工具。,1光缆 用于吹光纤的光缆是经过独特涂层处理后得到的光缆,具有低摩擦、抗静电的特性,增强了可吹动性;通过485um直径涂层优化,增加了光纤的端接性能,可方便地端接到任何标准ST或SC头。著名的Blolite吹光纤种类有三种不同类型,包括50/125、62.5/125多模和单模光纤,并各有8种颜色。如图8.7和8.8所示。,图8.7 Blolite吹光纤结构图,图 8.8 Blolite的吹光纤,2吹管 Blolite吹光纤系统的吹管有微管和多微管两种类型。(1)微管微管是一种通过挤压生产成型的管子,它包括光滑并利于吹入空气的内层套管以及低烟阻燃材料组成的外

16、套,如图8.9(a)所示。(2)多微管多微管是将多个微管通过外层护套平直(不扭曲)地扎束在一起形成的。室内外多微管包含一个单独的绝缘带和低烟阻燃材料护套(黑色)。多微管规格有2路、4路和7路可选,如图8.9(b)、(c)所示。,(c) 室外多微管,图 8.9 吹光纤微管,3配线架 4吹光纤出口 吹光纤出口有墙上出口和地面出口两类。(1)与微管连接的墙上出口 插入模块元件集成在出口内,当与光纤盒连接时用来在背面端接光纤并可存储多达4芯光纤。此出口单元可安装在不同建筑商房屋内,或可直接同标准英制(UA2)墙上暗盒连接,如图8.10所示。,图8.10 吹光纤墙上出口,(2)与微管连接的地面出口模块元

17、件用来同光纤盒端接光纤并存储多达4芯光纤。通过一定的适配平台,此连接盒可与所有标准地面暗盒进行连接,如图8.11所示。,图8.11 吹光纤地面出口,5吹光纤附件吹光纤附件包括吹光纤接头、微管接头、端接帽、接头塞和空接头,如图8.12所示。(1)吹光纤接头 (2)微管接头 (3)端接帽、接头塞和空接头,图 8.12 吹光纤附件,6吹光纤机 吹光纤机是吹光纤布线系统的必备专用设备,它可以一次最多从八捆独立的吹光纤芯中把八芯光纤同时吹入微管中。吹光纤机由安装设备箱和空气处理器箱两大模块组成,如图8.13所示。,图8.13 吹光纤在准备吹光纤,7吹管测试工具吹管测试工具用于测试当吹管安装完毕后吹管的敷

18、设质量及吹管质量。该设备必须采用露点高于-40的干燥、清洁空气。它将与所敷吹管相匹配的测试钢珠吹入吹管,如果钢珠到达吹管另一侧的接收阀,证明吹管没有堵塞、纽结和断开。将接收阀封住后,测试器将气压加至吹管最大工作气压10 Pa 。如果该气压保持不变,说明吹管上没有漏洞或裂缝。然后,将吹管两端密封,以备将来吹光纤用。,8.2.4 吹光纤与铜缆复合布线系统,吹光纤与铜缆复合布线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铜缆(UTP、STP或FTP)、微管无源网络结构和高性能吹光纤,这三个部分是相对独立的。以BloTwist复合电缆为例,铜缆有双单元结构和有聚酯包层的多路单元两大类型, 如图8.14所示。,图 8.14 B

19、loTwist复合电缆,8.3 光缆敷设技术,光缆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一种重要传输介质,无论在施工或使用中都具有其特殊性。光缆的敷设施工可分为建筑群和建筑物内干线光缆敷设两大类。8.3.1 建筑群干线光缆的敷设 1.管道光缆的敷设 要点:施工前应核对管道占用情况,清洗、安放塑料子管,同时放入牵引线;计算好布放长度,一定按要求有足够的预留长度;一次布放长度不要太长,布放时应从中间开始向两边牵引;布线牵引力一般不要超过1500N,而且应牵引光缆的加强心部分,并作好光缆头部的防水处理;光缆引入和引出处需加顺引装置,不可直接拖地;管道光缆也要注意可靠接地。,2.直埋光缆的敷设直接地埋光缆的敷设与直埋电缆

20、的施工技术基本相同,就是将光缆直接埋入地下,除了穿过基础墙的那部分光缆有导管保护之外,其余部分没有管道给予保护。直埋光缆沟要按标准进行挖掘,埋设深度应符合表8.8中的规定。,表 8.8 直埋光缆的埋设深度,直埋光缆接头应平放于接头坑中,接头坑和预留的余缆情况如图8.15所示,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图8.15 直埋光缆接头和预留光缆安装示意,3.架空光缆的敷设 一般有以下3种敷设方式供选择使用。吊线托挂架空方式。这种方式简单便宜,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但挂钩加挂、整理较费时;吊线缠绕式架空方式。这种方式较稳固,维护工作少,但需要专门的缠绕机;自承重式架空方式。这种方式对电缆杆要求较高

21、,施工、维护难度大,造价也高,国内目前很少采用。在进行建筑群子系统干线架空光缆敷设施工时,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光缆的预留 光缆在架设过程中和架设后,受到最大负荷所产生的伸长率应小于0.2。,在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和超重负荷区布放的架空光缆,应在每根电缆杆上给以预留;光缆在电缆杆上的预留及保护方式如图8.16所示。在电缆杆附近,架空光缆接续的两端应分别作伸缩弯,安装尺寸和形状如图8.17所示。两端的预留光缆盘放在相邻的电缆杆上。,图8.16 光缆在电缆杆上的预留及保护,图8.17 在电缆杆附近架空光缆接续的安装,(2)光缆的弯曲当光缆经过十字型吊线连接或丁字型吊线连接处时,光缆弯曲应圆顺

22、,并符合最小弯曲半径要求,光缆的弯曲部分应穿放聚乙烯管加以保护,其长度约为30cm左右,如图8.18所示。,图 8.18 光缆在十字吊线处的保护,(3)光缆的引上管道光缆或直埋光缆引上后,光缆引上线处需加导引装置;与吊挂式的架空光缆相连接时,要余留一段用于伸缩的光缆。其引上光缆的安装方式和具体要求如图8.19所示。,图8.19 引上光缆的安装及保护,(4)其他注意事项 注意光缆中金属物体的可靠接地。特别是在山区、高电压电网区,一般每公里要有3个接地点,甚至选用非金属光缆。架空光缆线路的架设高度,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叉时的间距,应符合有关电缆线路部分的规定。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叉时,应在光缆和钢绞线

23、吊线上采取绝缘措施。在光缆和钢绞线吊线外面采用塑料管、胶管或竹片等捆扎,使之绝缘。架空光缆如紧靠树木等有可能使外护套磨损时,在与光缆的接触部位,应套包长度不小于lm左右的聚氯乙烯塑料软管、胶管或蛇皮管,加以保护。如靠近易燃材料建造的房屋或温度过高的场所,应套包耐温或防火材料加以保护。,8.3.2 建筑物内干线光缆的敷设,1干线光缆的垂直敷设 (1)垂直敷设光缆的步骤 在离建筑物顶层设备间的槽孔11.5m处安放光缆卷轴,使卷筒在转动时能控制光缆。 转动光缆卷轴,并将光缆从其顶部牵出。引导光缆进入敷设好的电缆桥架中。慢慢地从光缆卷轴上牵引光缆,直到下一层的施工人员可以接到光缆并引入下一层。 (2)

24、垂直敷设光缆时的注意事项垂直敷设光缆时,应特别注意光缆的承重问题。光缆布放时应有冗余。,光缆在弱电井中间的管孔内不得有接头。光缆接头应放在弱电井正上方的光缆接头托架上,光缆接头预留余线应盘成“O”型圈紧贴入孔壁,用扎线捆扎在入孔铁架上固定,“O”型圈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如图8.20所示。,图8.20 弱电井中光缆接续安装,在建筑物内同一路径上如有其他缆线时,光缆与它们平行或交叉敷设,应有一定间距,要分开敷设和固定,各种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光缆全部固定牢靠后,应将建筑物内各个楼层光缆穿过的所有槽洞、管孔的空隙部分,先用油性封堵材料堵塞密封,再加堵防火材料等,以求防潮和

25、防火。在严寒地区,还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冻措施,以防光缆受冻损伤。光缆及其接续应有识别标志,标志内容有编号、光缆型号和规格等。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外护套有无损伤,不得有压扁、扭伤和折裂等缺陷。否则应及时检测,如有严重缺陷或有断纤现象,应检修、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2.干线光缆的水平敷设 建筑物内从弱电井到电信间的这段路径,一般采用走吊顶(桥架)敷设的方式,步骤为:沿着所设计的光缆敷设路径打开吊顶;利用工具切去一段光缆的外护套,一般由一端开始的0.3m处环切,然后除去外护套;将光纤及加固芯切去并掩没在外护套中,只留下纱线。对需敷设的每条光缆重复此过程;将纱线与带子纽绞在一起;用胶布紧紧地将长20cm范

26、围的光缆护套缠住;将纱线馈送到合适的夹子中去,直到被带子缠绕的护套全塞入夹子中为止;将带子绕在夹子和光缆上,将光缆牵引到所需的地方,并留下足够长的光缆供后续处理用。,3光缆进线室光缆穿墙或穿过楼层时,要加带护口的塑料管,并且要用阻燃的填充物将管子填满。进线室光缆安装固定如图8.21所示。,图8.21 进线室光缆的安装固定,4光缆终端箱(盘)在电信间、设备间等机房内光缆布放宜盘留,预留长度宜为35m,有可能挪动位置时,预留长度应视现场情况而定;然后进入光缆终端箱,如图8.22所示。,图8.22 光缆终端箱(盒)成端方式,8.4 光纤的接续连接,8.4.1 光纤连接的类型 1熔接方式(永久性光纤连

27、接) 光纤熔接是目前较多采用的一种连接方式,相对而言,熔接也是成功率和连接质量最高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最小的连接衰减(典型值为0.010.03dB/点),但需要专用设备(熔接机)和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一般用于长途接续、永久或半永久固定连接。2冷接或现场磨接光纤连接器的方式(又称应急性光纤连接) 冷接主要是利用机械固定和化学粘合的方法,将两根光纤固定并粘接在一起。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连接迅速可靠,连接典型衰减为0.10.3dB/点。,3活动连接方式 活动连接是利用各种光纤连接器件(插头和插座),将光端点与光端点或站点与光缆连接起来的一种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灵活、简单、方便、可靠,多用在建筑物

28、内的计算机网络布线中。在光缆敷设中,采用哪种光缆接续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都要达到下列要求:采用光纤连接盘对光纤进行连接、保护,在连接盘中光纤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光纤熔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光纤连接盘面板应有标识;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表8.9的规定。,表 8.9 光纤连接损耗值(dB),8.4.2 光纤接续前的施工准备由于光纤接续的质量直接影响光缆敷设的质量,因此,在光纤接续之前,应该针对影响光纤接续质量的诸多因素(包括光纤选材、光缆敷设施工、接续人员安排、接续环境选择、光纤端面切割和熔接机熔接参数选定等)做好如下几项施工准备工作。同一条线路上尽量采用同一批次的优质名牌光缆;敷

29、放光缆应严格按光缆施工要求,最低限度地降低光缆施工中光纤受损伤的几率,避免光纤芯受损伤导致的熔接损耗增大;安排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光纤接续人员进行接续;接续光缆应在整洁的环境中进行;选用精度高的光纤端面切割器来制备光纤端面;熔接机的正确使用 。,8.4.3 光纤的熔接 当认真作好光纤接续前的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光纤熔接了。光纤熔接过程和步骤如下:开剥光缆,并将光缆固定到盘纤架上。如图8.23所示。剥去光纤保护层并清洁光纤分纤并穿光纤热缩管,图 8.23 光纤收容箱,制备光纤端面 放置光纤,如图8.24所示。熔接光纤,如图8.25所示。,图 8.24 熔接准备,图 8.25 熔接光纤,给光纤

30、加装热缩套管,如图8.26所示。盘纤并固定。,图 8.26 加热光纤热缩管,8.5 光纤连接器的组装,光纤连接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量最大的光无源器件。光纤连接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为了探讨制造光纤连接器的工艺方法,出现了多达20余种结构的光纤连接器; 20世纪90年代,经过批量生产和使用,各种结构和工艺的优缺点逐渐分明,形成了以直径2.5mm陶瓷插针为关键元件的FC、ST和SC三种类型连接器。 目前,为适应光纤到桌面的需要,光纤连接器进入了体积小、价格低的第三阶段。,8.5.1 标准ST型护套光纤连接器的组装ST连接器的部件包括:连接器体、单光纤缆套管、缓冲器光纤缆引

31、导、带螺纹帽的扩展器、 保护帽等,如图8.27所示。,图 8.27 ST连接器,ST连接器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区。在操作台上打开工具箱,从工具箱中取出并摆放好必要的工具;在操作台上,放一块平整光滑的玻璃;准备好塑料注射器(拔下注射器针头的盖、装入金属针头); 把磨光垫放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使其带橡胶的一面向上,然后把砂纸放在磨光垫上,光滑的一面向下。第二步:光缆的准备。 用环切工具剥掉光缆的外套(最外层),如图8.28所示。,图 8.28 用环切工具剥掉光缆的外套, 调整环切工具上的刀片调整螺丝,设定刀片深度,如图8.29所示。不同类型光缆的刀片深度如表8.10所示

32、。在光缆末端的96.5cm处环切外护套(内层)。将内外护套滑出。,图 8.29 调整环切工具刀片的深度,表 8.10 不同类型光缆的刀片深度, 给光缆装上缆支撑、帽扩展器。先从光纤的末端将帽扩展器套上(尖端在前)向里滑动,再将光纤末端插入缆支撑向里滑动。如图8.30所示。第三步:按规定长度来标记光纤。按表8.11和图8.31的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光纤及不同类型的ST插头,用记号笔标记光纤剥线长度,图 8.30 为光缆装上缆支撑、帽扩展器,表 8.11 不同类型的光纤和ST插头对长度的规定,第四步:用剥线器将光纤的外衣剥去 用“机械剥线器”剥除缓冲器光纤的外衣,图 8.31 光纤剥线的长度规定,

33、图 8.32 机械剥线器,用“线剥线器”剥除SBJ光纤的外衣,如图8.33所示 每次剥离好12根光纤并存放在“保持块”的槽中备用(有外衣的部分放在槽中),裸露的光纤部分悬空,如图8.34所示。,图 8.33 线剥线器剥除SBJ光纤外衣,图 8.34 剥好的光纤存放在保持块,第五步:准备环氧树脂和注射器。取出环氧树脂塑料袋(内装黄白两色树脂,中间被分隔器分开),取下分隔器,然后在没有打开的塑料袋上用分隔器来回摩擦,以使两种颜色的树脂混合均匀成同淡黄色。 取出注射器,拧转注射器针头到达锁定的位置。 第六步:安装ST连接器插头。从连接器袋取出与光纤相符的连接器,可用工具箱中的music线试着插入孔中

34、去掉阻塞物,确保连接器的光纤孔是通的(无阻塞物)。如图8.35所示。,图 8.35 环氧树脂注入连接器, 用注射器针头给光纤涂上一薄层环氧树脂外衣,大约到缓冲器外衣的12.5mm处。若是SBJ光纤,则对剪剩下的纱线末端也要涂上一层环氧树脂。同样也给连接器筒的头部(3.2mm)涂一层薄的环氧树脂外衣,然后,从连接器的背部插入光纤,如图8.36所示。 检查连接器尖头部分以确保环氧树脂泡是否符合要求。如图8.37所示。,图 8.36 将光纤插入连接器,图 8.37 装缆支撑及帽扩展器, 加保持器以保持光纤定位准确,将连接器尖端的定位突块与保持器的槽对成一条线(同时将保持器上的突起与连接器内部的前沿槽

35、对准)。再将保持器拧锁到连接器上,压缩连接器的弹簧,直到保持器的突起完全锁进连接器。要特别小心将连接器尖伸出的光纤位于保持器中心,若过长伸出,则使用剪子把光纤剪去。第七步:烘烤环氧树脂第八步:切除多余的光纤第九步:磨光。磨光方法有两种:PF磨光方法和PC磨光方法。所谓PF(Protruding Fiber)是陶瓷结构的ST连接器使用的磨光方法,如图8.38 a)所示;而PC(Physical Contact)方法是使用ST连接器的圆顶金属连接器的交接。在PC磨光方法中,圆顶的顶正部位恰好与金属圈上光纤的位置平齐。当连接器耦合时,两连接器唯一产生接触的地方在圆顶的部位,并构成紧密的接触,如图8.

36、38 b)所示。,值得注意的是,一粒灰尘就能阻碍光纤末端的磨光,所以对磨光砂纸的要求很严格。例如,对多模光纤只能用D102938或D182038磨光砂纸。具体步骤如下: 清洁所有用来进行磨光工作的物品; 初步磨光 磨光纤,如图8.39所示,图 8.38 ST连接器磨光方法,图 8.39 8字形轨迹初始磨光纤,第十步:初始光纤检查端面。检查时,要确保光纤是未加有激光或LED光的光纤,以免损坏眼睛!先用一块沾有酒精的纸/布清洁从磨光工具上拿下的连接器尖头及磨光工具。然后用一个10倍眼睛放大镜检查对连接器尖头的磨光情况: 陶瓷连接器初始磨光完成的标志是:在连接器尖头的中心部分保留有一个薄的环氧树脂层

37、,且连接器尖头平滑区上有一个陶瓷的外环暴露出来,将能看到一个发亮的晕环绕在环氧脂层的周围。 塑料连接器初始磨光完成的标志是:直到磨光的痕迹刚刚从纸上消失为止,并在其尖头上保留一层薄的环氧树脂层。若磨光还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则继续按8字形轨迹磨光,并频繁检查连接器尖头,直到达到要求为止。第十一步:精细磨光。将连接器装在磨光工具上,换用type C磨光纸,开始用轻的压力,然后逐步增加压力,以约100mm高的8字形轨迹进行磨光。取下连接器,用一块沾有酒精的纸/布清洗连接器尖头、被磨光的末端及连接器头。将连接器钮锁到显微镜的底部。打开显微镜的镜头管(接通电源)以照亮连接器的尖头,并用边轮聚焦,用高密的光

38、回照光纤的相反的一端。如图8.40(下页)所示。,第十二步:最终检查。如果可能用CertiFiber 多模光缆测试仪、DSP FTK 光缆测试工具包、SimpliFiber 多功能光缆测试工具等仪器检测连接器尖端面,则效果更好也更容易,并且可以避免伤害眼睛。部分的光纤端面检测情况如图8.41所示。,图 8.40 用显微镜检查连接器,图 8.41 用测试仪检查连接器尖的光纤端面,8.5.2 标准SC型护套光纤连接器的组装 SC型连接器的部件包括:整体化的SCII插头、陶瓷套管、分档的压接器、带色标的外部保护套等。塑料材质,凸缘铸件。对于多模接头,外部采用磷青铜;对于单模接头,采用镀锌陶瓷。SC型

39、连接器与IEC 874-14兼容。典型的插入损耗为MM=0.2dB, SM=0.15dB,回波损耗为SM-45dB。其他参数与ST连接器相似。SC型还有双光纤连接器,其特征是将两个不同色标的SC单连接器用一个聚合夹拼合而成,而对应的双适配器则是专门设计的。SC型连接器制作工艺与ST型连接器制作工艺相似,不再赘述。另一种制作工艺与ST型连接器相似的连接器是FC型连接器。FC型连接器采用金属螺纹连接结构,插针体采用外径2.5mm的精密陶瓷插针,根据其插针端面形状的不同,分为球面接触的FC/PC型和斜球面接触的FC/APC型两种结构。FC型连接器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品种,也是我国采用的主要品种。

40、FC型连接器大量用于光缆干线系统,其中FC/APC型连接器用在要求高回波损耗的场合,如CATV网等。标准代号为 FOCIS4,我国已制订了FC型连接器的国家标准。,8.5.3 LC型光纤连接器的现场组装,使用LC型连接器时,必须采用与该连接器配套的压接工具组件:包括剥线工具、切断刀、压接工具、线缆托架、切线长度引导、ST/SC模具等。制作工艺相对ST连接器简单许多,只有四大步骤:剥开线缆。选择工具箱中适当的剥线工具,分别剥除光缆的外套(最外层)、外护套(内层),并用沾有酒精(纯度99%)的纸/布清洁光纤。切断光纤。将光纤穿过带色标的外部保护套,以及装在压接工具上的陶瓷套圈和压接器,并用切断刀切

41、出符合要求的光纤截面。压好接头。将穿好光纤的LC连接组件定位后,用标准手持式压接工具压接LC连接器。检查LC连接器。检查LC连接器的方法与ST连接检查方法相同。,8.6 光纤的端接连接,光纤的端接连接,是指在管理间完成的光缆末端连接。常用的光纤端接方式有:纤对纤、纤对接头以及预端接光纤等三大类型,当然,不同的光纤端接方式其利弊也不一样。纤对纤端接:是指敷设光纤与在工厂已端接了一端光连接器的尾纤(Pigtail)相连接。分两种方式:熔接(Fusion)和机械接续(MechanicalSplice)。纤对接头端接:是指敷设光纤与光纤连接器直接相连接。也大致分两种方式:粘合剂/打磨(Adhesive

42、-Polish)和非现场打磨。预端接的光纤:预端接的光纤(Pre-terminated)解决方案由光缆生产厂根据用户定制(长度、选定光纤连接器、指定芯数和指定外护套)的光纤,然后到现场直接敷设即可。,8.6.1 光纤的端接方式,1纤对纤端接 机械接合 熔断接合2纤对接头端接干燥箱固化的环氧树脂型端接 预装环氧树脂型端接 冷固化环氧树脂型端接3预端接的光纤预端接的光纤解决方案无需专业人员和专门设备,安装商的现场工程师只需仔细勘察现场,精确计算光纤长度、排线路由,向生产厂家订购定制长度的、已在工厂端接完成所选定光纤连接器的、指定芯数或指定外护套的光纤,然后到现场直接敷设即可。,8.6.2 光纤连接

43、器的端接,光纤连接器的端接就是利用光纤连接器和耦合器实现光纤模块互连。利用光纤连接器的互连,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实现光纤传输信道的最为常用的方法。根据互连的模块不同,通常有两种模式: 对于互连模块,是将要进行互连的两条半固定的光纤通过其上的连接器与此模块嵌板上的耦合器互连起来,形成一条光纤信道。做法是将两条半固定光纤上的连接器分别从嵌板上的耦合器两侧插入并固定。对于交叉连接模块,是将一条半固定光纤上的连接器插入嵌板上要交叉连接的耦合器的一端,该耦合器的另一端中插入要交叉连接的另一条半固定光纤的连接器。这样,交叉连接的作用就是在两条半固定的光纤之间形成所谓的“光纤跳线”,作为中间链路,便于管理员对光

44、纤线路进行重布线。,光纤连接器的端接比较简单,下面以ST连接器为例,来说明光纤连接器的互连方法:第一步: 清洁ST连接器。第二步: 清洁耦合器。 第三步: 吹除耦合器尘埃。,图 8.42 杆状清洁器清洁耦合器,图 8.43 用罐装气清除耦合器,第四步: 将ST连接器插到耦合器中。目前还流行一种所谓“压接式光纤连接头技术”。压接式光纤连接头技术是安普公司的专利压接技术,它使光纤端口与安装过程变得快速、整洁和简单,而有别于传统的繁锁过程。该技术采用一种称为Light Crimp Plus的接头,使用预先打磨的光纤,安普公司的 Light Crimp Plus连接头在工厂出厂时就已经打磨好了,不需要

45、在现场再打磨。因此,在进行该压接式光纤连接器端接时,只需要做的是:剥开线缆、切断光纤、压好接头。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还可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图 8.44 ST连接器插入耦合器,8.6.3 光纤到电缆的转接,1GBIC千兆接口转换器(1)GBIC模块的主要特性 可扩展性 易于部署和灵活实施 高可用性 投资保护,图 8.45 思科CWDM GBIC产品系列,符合GBIC REV.5.5标准、IEEE802.3z、1000Base-LX 和1000Base-SX 以太网标准,符合ANSI X3 T11光纤信道标准;1550nm DBF激光器技术、多种光纤模式、可热插拔。,(2)GBIC解决方案 点到点

46、。点到点结构主要应用于企业园区链接和城域网,如图8.46所示。集中星状(环路)。这种结构主要应用于服务供应商千兆位以太网城域接入环路,如图8.47所示。网状(环路)。,图8.46 采用GBIC实现点到点连接,图 8.47 基于GBIC集中控制星状(环路)结构,2光纤转换器单/多模光纤转换器如图8.48所示,通信网络范围扩展原理,如图8.49所示.,图 8.48 光纤转换器,图 8.49 光纤转换器实现通信网络范围扩展,光纤转换器的主要性能:符合IEEE802.3、IEEE802.3U Ethernet、IEEE 802.1d 、10Base-T/100Base-TX和10Base-FL/100

47、Base-FX标准;传输速率为:10Mbit/s,100Mbit/s,10/100Mbit/s;双绞线接口:RJ-45,UTP;光纤接口:SC,ST接口,50/125m,62.5/125m或100/140m多模光纤8.3/125m,8.7/125m,9/125m or 10/125m单模光纤;波长:850nm/1310nm/1550 nm;最大传输距离:UTP电缆为100m;多模光纤全双工状态下为2km;单模光纤全双工状态下20、40、60或120km;通信方式: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8.7 光纤布线系统的管理,按综合布线系统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工作区光纤连接设备和管理间光纤连接设备两大类。 8

48、.7.1 光纤交连连接 光纤交连定义为使每一根输入的光纤通过两端均有套管的光纤跳线连接到另一根输出光纤。光纤交连连接涉及到的线路管理件主要有:交连硬件、光纤交连场、光纤交连部件管理/标记、推荐的跨接线长度、光纤互连场和其他机柜附件等。,1交连硬件组成交叉连接和互连的基本器件是光纤互连装置(LIU),它是综合布线中常用的标准光纤连接部件,具有识别线路用的附有标签的盒子,因此也称为光纤连接盒。光纤互连装置被设计成封闭盒,由工业聚酯材料制成。如图8.50所示,是西蒙公司的LIU实物结构图。该装置用来实现交叉连接和互连的管理功能,还可直接支持带状光缆和束管式光缆的跨接线。,图 8.50 西蒙公司的LI

49、U实物结构图,2光纤交连场 光纤交连场即集中光纤交连(实现数十至数百根光纤交连的场所),由若干个LIU模块组成,通常每个LIU模块允许端接12根光纤。光纤交连场可以使每一根输入的光纤通过两端均有套箍的跨接线光缆连接到输出光纤。如图8.51所示是一个二列交连场,图 8.51 二列交连场,如图8.52所示是一种288型光纤交连箱。光缆引人光缆交连箱后,经固定、端接、配纤后,使用跳纤将主干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连通。,图 8.52 288型光纤交连箱,8.7.2 光纤互连连接,1采用LIU模块的互连连接光纤配线箱是一种标准光纤交连模块,每个完整的光纤配线箱侧面可安装二个光纤适配板。光纤配线箱的安装模式有

50、单个和组合两种模式。单个模式是把光纤配线箱单个钉在墙上,并在侧面安装相应的光纤适配板,构成小型应用系统。组合两种模式是把光纤配线箱组成“光纤互连场”,即将若干个光纤配线箱、相应的光纤适配板、跨接线过线槽(垂直)、捷径过线槽(水平)以及其他机架附件组成一个大型的光纤配线箱。可能的组合形式有:单列互连场 多列互连场 配线架,2采用光纤交连箱的互连光纤配线箱组成“光纤互连场”,可使每根输入光纤通过金属套箍直接连至输出光纤上。这种光纤互连场将若干对光纤配线箱相对安装,并且只在其中一列安装ST/SC型光纤适配板。如图8.53表示了一个光纤互连场,其中包括二对光纤配线箱和四个光纤ST/SC型光纤适配器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