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欣赏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7199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古诗欣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清明古诗欣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清明古诗欣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清明古诗欣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清明古诗欣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古诗欣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古诗欣赏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清明节诗歌欣赏,.,2,学 习 目 标,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习俗,感受其文化内涵,度过积极的清明节;2、学习清明诗歌,热爱、传承、弘扬民族文化;3、感受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怀,培养亲近自然,爱护生命的情感。,.,3,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

2、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你知道吗?,.,4,清 明 习 俗,寒食(纪念介子推;清明改火)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踏青、插柳、蹴鞠、秋千、拔河等活动,.,5,.,6,【注解】: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

3、以称寒食。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7,【韵译】: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8,【评析】: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据唐代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

4、识,御批提拔韩翃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翃 ,又以同名同进。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9,作者介绍,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 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有“五言长城

5、”之称。,.,10,(唐)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11,译文,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12,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

6、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它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这里,人与地的双重怀念是交相触发、融合为一的。,赏析,.,13,作者介绍,王禹偁,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

7、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14,清明诗歌诵一诵,(宋)王禹偁,清 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15,【译文】,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16,【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寂寞清贫的生活。贫困剥夺了他插柳赏花,踏青饮酒的欢乐,使他在节日里兴味索然,清苦得像荒山野寺的和尚,只好点灯读书来消磨这大好春光。这种生活,虽然贫穷困窘,却又显得高雅。这首诗在选材上独具一格,风格也比较质朴。,.,17,合作学习,理解诗歌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赏析诗歌语言及写法,任选一点即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18,老 师 寄 语,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它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让我们正确认识清明节,慎终追远,展望未来,珍爱生命,关爱自然,共创美好幸福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