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7397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第二节 城市地域第三节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一、城市和城镇二、定义城镇的标准,一、城市和城镇,1、城市城市=城(防御功能)+市(交易功能)2、城镇镇:“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宋代之后,成为县治和农村集市之间的一级商业中心。3、城市的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只有经国家设有市建制的地方才称为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称为镇广义: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史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 ”,二、定义城镇的标准

2、,1、城镇和乡村的区别2、城镇的定义标准,1、城镇和乡村的区别,产业方面规模方面景观方面物质构成职能方面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2、城镇的定义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城镇定义标准,捷克斯洛伐克的城镇规定,5000人以上的大镇建成区人口密度要超过每公顷100人,至少有3个生活区住房面积占15%以上,镇上大部分地区有供水和排水系统,至少有5名医生和一家药店,一所9年制学校,一家超过20个床位的旅馆,有供应本镇以外村镇的商业和分配系统,有周围地区居民在镇上就业的机会,有一个公共汽车总站,非农业人口占90%以上;2000人以上的小镇建成区人口密度须超过每公顷75人,至少有3个生活区住房占10%以上,

3、镇上小部分地区有供水排水系统,至少有2名医生和一家药店。在此标准以下不属于城镇。,第二节 城市地域,一、城市行政地域二、城市实体地域三、城市功能地域,一、城市行政地域,二、城市实体地域,三、城市功能地域,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城镇密集区,都市区,提出国:美国定义: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构成:中心市区+外围邻接县市,一般不跨越行政界限,便于组织管理。在中国凡城市实体地域内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级市可视为中心市,有资格设立都市区。,都市圈,提出国:日本定义:都市圈是指以一个或多个具有强大经济吸引和辐射功能的大城市或特大城

4、市为核心,以及与该核心具有密切的经济、社会、交通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的若干相邻城市所覆盖的区域围合而成的圈层式的城乡复合体。 构成:都市区的聚合体,一般跨省级或地级行政界限,互动合作,协调难度大 。,南京都市圈范围:省内: 南京、镇江、扬州的全部以及淮安的南部。省外: 马鞍山、芜湖、滁州的全部以及巢湖的部分地区。,表1-2 到2030年中国的20大都市圈一览1、哈尔滨都市圈 11、驻信都市圈2、齐大都市圈 12、盐连都市圈3、长春都市圈 13、南京都市圈4、沈大都市圈 14、上海都市圈5、京津都市圈 15、武汉都市圈6、石邯都市圈 16、南昌都市圈7、青烟都市圈 17、长沙都市圈8、济维都市圈

5、 18、珠三角都市圈9、郑州都市圈 19、南宁都市圈10、徐州都市圈 20、成渝都市圈资料来源:王建. 国家发改委“十一五”前期重点研究课题“到2030年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研究”,都市带,提出者: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定义: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特点:多核心、交通走廊、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构成:大都市圈的有机聚合整体,跨越整个大都市圈的范围,横向分工与合作,更要国家调控。,城市群(城镇群),提出者:姚士谋(中国)定义: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

6、模的城市,依托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运输网络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聚合体。特点:注重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强调城市分布的空间地理特征,更多的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强调城市之间的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都市区和城市化地区的区别与联系,联系:有城市化地区才可能有都市区,都市区一定包括一个或几个城市化地区区别:城市化地区是都市区的核心,都市区一般比核心大,包括了建成区外围的城镇、城郊及其一部分乡村地区,城市化地区不包括乡村地域城市化地区不一定和城镇的行政边界一致,随着时间而变化,都市区边界一

7、般与行政边界吻合,相对比较稳定。,第三节 中国市、镇概念和统计口径,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三、市带县体制,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城市,市,镇,地级市,县级市,县城所在地镇,其他建制镇,非农业人口 6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 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府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 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 总人口 50万以上的县,县府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市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

8、等城市,可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2万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 千人的,可以撤乡建镇;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 10以上的,也可以撤乡建镇。,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中国地级市设市类型,A,B,C,D市,E县,F县,G市,H县,I县,A,B,C,D镇,E镇,F镇,G镇,A区,B区,C区,D区,设区市(市带县、市),不设区市,设区市(市管镇),E镇,F镇,G镇,H镇,36,1990年的标准从深层次分析,第四次人口普查对市镇人口的划分仍有许多缺陷。表现在:(1)第四次普查的市镇人口是对设区市的偏大统计和对不设区市和镇的偏小统计同时并存、相互抵消的结果

9、。(2)对设区市和不设区市和镇采用双重标准导致市人口中设区市和不设区市之间没有可比性。例如,河北的廊坊和任丘在1990年是两个实际规模相当的城市,最早都从县晋升而来,但因廊坊是设区的地级市,它的市人口以总人口计,成了接近60万人口的大城市;任丘是不设区的县级市,市人口不足10万。,37,(3)即使同为设区的市,相互之间也有不可比性。如吉林市和遂宁市分别是吉林省和四川省设区的地级市,市区面积和市区总人口相差不大,但从建成区面积、非农业人口、工业产值等实际规模看,吉林市是遂宁的几倍。遂宁是刚从县升格为地级市的。按新标准计,遂宁也成了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这类地级市有数十个。(4)由于对设区市和不

10、设区市和镇采用双重标准,偏大因素和偏小因素在各省区的不平衡分配,造成了省区间的不可比。凡是设区市较多,设区市非农业人口比重又较低,市、镇设置标准掌握较宽的省区,普查以偏大统计为主;若设区市相对较少,或设区市非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市镇设置标准掌握较严的省区,普查以偏小统计为主。,38,2000年的标准针对四普存在的问题,2000年五普的城乡人口的划分试行了新的统计标准。新标准的精神实质是:(1)引入“人口密度原则”,用人口密度把设区市的区分成两类,只把1500人/Km2 以上的区(一般是城区和近郊区)的人口全部算做城镇人口,而对1500人/Km2 以下的区(一般是远郊区),只计算真正的城镇部分,区的乡村部分不再计入城镇,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设区市城镇人口的偏大统计;(2)引入“建成区延伸原则”,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除了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人口以外,还包括了与市镇驻地建设用地相连的乡镇地域和村委会地域,可以认为这一地域的人口大都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人口的偏小统计。从原则上讲,这一标准比四普完善。,三、市带县体制,1982全国开始推广市带县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设区市陆续将所辖县改设区,如何评价市带县体制?,省管县、市,省管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