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 设备监控系统解读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0165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MS 设备监控系统解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BMS 设备监控系统解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BMS 设备监控系统解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BMS 设备监控系统解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BMS 设备监控系统解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MS 设备监控系统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MS 设备监控系统解读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单 元 3,单元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课题1 概述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概念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将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保安、防火、通风、采暖、运输等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使建筑物成为安全、可靠、健康、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和高效的工作环境,并能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管理的智能化。如图3-1,BAS的组成,BAS功能,监控、控制测量记录,BAS功能要求,对空调系统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检测系统等运行工程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对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备、直流电源设备、大容量不停电电源设备监视、

2、测量、记录对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对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对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对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运行工况进行必要的监视及联动控制对电梯及自动扶梯的运行监视。,中心控制站,C - BUS,空调机组监控系统,制冷设备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监控系统,变电配电监控系统,通讯网络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总控制站,区域控制站,远程控制终端,区域控制站,总控制站,本单元重点BA各子系统的工艺原理BA各子系统的控制对象及控制方法 本章难点BA各子系统的硬件配置图的绘制,楼宇设

3、备自动控制系统, 对冷热源系统、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电梯控制、照明及供配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监测和控制,设备多且散。,自动控制系统 一般采用DDC,控制系统 采用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控制特点 控制器采用网络互连,一个控制器控制本地较小数量的传感器/执行器,空调监控系统,能耗最大控制要求高,空调系统分类,全空气空调系统全水空调系统空气水空调系统制冷剂空调系统,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全回风式空调系统 全新风式空调系统 新回风混合式空调系统,定风量、变风量空调系统低速、高速空调系统工艺性、舒适性空调系统一般性、恒温恒湿性空调系统,通过改变送风温度来满足室内冷(热)负荷变化。

4、 若向室内吹冷风,送入室内的冷量是: QcL(tnts)式中,c是空气的比热容;是空气密度;L是送风量; tn是室内温度,ts是送风温度;Q是吸收(或送入) 室内的热流量。风机以恒速运行,从而保持风量的恒定,仅通过改变送风温度来进行空气的温度调节。,一、定风量空调系统,新风机组通常与风机盘管配合进行使用 为避免室外空气对室内温湿度状态的干扰,在送入房间 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热湿处理,室内负荷通常由风机盘管 处理。 新风机组只有一个换热器,冬夏季共用 在冬季送入热水对空气进行加热,在夏季则送入冷冻 水对空气冷却去湿。加湿器仅在冬季对新风加湿。新 风机组在南方地区作为舒适性空调使用时,时常取消 了加湿

5、器。,二、全新风式空调系统,全新风式空调系统工艺流程,监控功能新风门及风机的监控 通过风阀控制器控制新风的开关状态监视风机电机的工作状态,确定是处于“开”或“关” 检测风机电机的电流是否过载,过载产生报警信号过滤网的监测 用微差开关即可监视新风过滤器两则的压差,以了解过滤器是否要求清洗更换。,新风温度监控 由新风通道的温度传感器实测新风温度,通过调节冷热水阀开度,使新风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使室内的温度保持相对恒定。 新风湿度监控 由新风通道的湿度传感器实测新风的湿度信号,通过调节加湿阀的开度,使新风湿度在设定的范围内。,控制方式定风量控制方式控制算法比例积分调节方式防冻保护程序的启动 风机停止

6、,室外空气温度不高于时; 风机未停机,换热器出口水温低于时 关风门+关风机,新回风混合空调系统比全新风空调系统增加了回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节约能源,净化室内空气,并可与消防系统联合排烟。 由于增加了回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与全新风系统比较,需增加监控点: 1、回风温度监控 2、回风湿度监控 3、新风/回风比例监控 4、排烟系统监控,三、新回风混合空调系统,回风温度监控,回风通道的温度传感器实测回风温度,通过控制换热器上的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热水(或冷水)流量,使回风温度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回风湿度监控,由回风通道的湿度传感器实测回风通道的湿度信号,通过控制蒸汽阀的开度来调节蒸汽流量,使回风

7、湿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新风/回风比例监控,根据新风通道中的温度、湿度传感器以及回风通道中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实测出的新风温度及湿度,以及回风温度及湿度,调节新风电动风门和回风电动风门的开度,使新风/回风比例控制在预定值。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应选择不同的新风/回风比例,以减少系统能耗。,排烟系统监控,当发生火灾时,新风、回风系统立即停止工作,启动排烟系统。,第二节 冷热源系统的监控,常用的冷媒氟利昂、溴化锂、氨等,制冷方式压缩式制冷、热力制冷和冰蓄冷。,制冷原理,制冷系统监控主要内容,冷冻机组的监测与控制 冷却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冷冻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制冷系统监控原理图,冷水机组联锁控制,在

8、对某个制冷机组下达启动命令时,其相关设备的动作时间顺序应为: 对应冷却水冷冻水管路上的阀门立即开启; 冷却塔风机冷却水与冷冻水水泵延迟min启动; 制冷主机启动延迟min执行。在对某个制冷机组下达停止命令时,其相关设备的动作时间顺序设为: 立即切断主机电源; 冷却塔水泵风机,冷冻水水泵延时min停止; 对应的管路阀门延时min后关闭。,冷冻水供/回水温度监测 通过供水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T1检测冷冻水供水温度,检测的信号送入DDC(AI)中,通过回水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T2检测冷冻水回水温度,检测的信号也送入DDC(AI)中。冷冻水供水水流量监控 通过供水总管上的流量传感器F检测冷冻水流量,送入D

9、DC(AI)中。 水机组开启台数控制 把上述三种信号送入DDC中,计算出实际的空调冷负荷,再根据实际冷负荷及压差旁通阀V的开度自动调整冷水机组投入台数与相应的循环水泵投入台数。以期达到最佳节能效果。,由压差传感器P检测冷水供、回水总管之间的压差,送入DDC(AI),与压差预先设定值比较后,DDC送出相应信号(AO),调节位于供、回水总管之间的旁通阀的开度,实现进水与回水之间的旁通,以保持供、回水压差恒定。,压差旁通控制,水流检测、水泵控制,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启动后,通过水流开关F检测水流状态,其信号送入DDC(DI)中,根据水流状态由DDC发出信号,通过电动阀调节水流。如果流量太小,甚至断流,

10、把信号送入DDC,则系统自动报警,DDC送出信号自动停止相应制冷机运行。当某一台水泵出现故障,信号送入DDC,DDC发出信号控制备用水泵自动投入运行。,冷却水温度监测 利用温度传感器T4检测冷却塔出水温度,检测信号送入DDC(AI),实时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台数。工作状态、报警显示与打印水箱补水控制 通过液位传感器LT检测水箱水位,DDC根据水位信号,控制进水电磁阀LV的开、闭,以维持水位在允许范围内,水位越限时发出报警信号,热交换系统监控原理,热交换系统是以热交换器为主要设备。其作用是供给生活、空调及供暖系统用热水,对这一系统进行监控的主要目的是监测水力工况以保证热水系统的正常循环,控制热交

11、换过程以保证要求的供热水参数。1)热量计量系统:F、T5、T6构成2)压力监测:P1、P23)热交换器二次侧热水出口温度控制:T1、T2、V1、V24)热水泵控制及联锁5)工作状态显示与打印,给排水系统,给水系统的监控采用恒压(无水箱)供水 :应用变频装置改变水泵电机转速,以适应用水量变化 采用高位水箱、低位水地给水系统:在屋顶设高位水箱,在低处(地下室)设一低位水池,中间设置水泵。,恒压(无水箱)供水,水泵启/停自动监控恒压供水系统组成:压力传感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变频器、供水泵组等自动监测及报警,高位水箱供水,通常的供水系统从原水地取水,通过水泵把水注入高位水箱,再从高位水箱靠其

12、自然压力将水送到各用水点。 1)水泵启/停自动监控2)自动监测及报警,分集水坑排水和污水池排水 排水系统构成:集水坑(污水池)、排水泵(污水泵)、液位传感器等 1、排水泵起停监控 2、检测与报警,排水系统的监控,供配电系统的监控,对供配电系统的监视管理包括:1、检测运行参数:电压、电流、功率、变压器温度等2、监视电气设备运行状态3、对建筑物内所有用电设备的用电量进行统计及电费计算与管理4、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保养维护进行管理,配电系统监控图,照明系统,照明控制1、跷板开关控制方式2、断路器控制方式3、定时控制方式4、光电感应开关控制5、智能控制方式,主要控制内容,(1)时钟控制 (2)照度自动调节控制(3)区域场景控制 (4)动静探测控制 (5)应急状态减量控制 (6)手动遥控器 (7)应急照明的控制,电梯系统的监控,电梯系统的监控内容1)按时间程序设定的运行时间表启/停电梯、监视电梯运行状态、故障及紧急状况报警。 2)多台电梯群控管理。 3)配合消防系统协同工作。 4)配合安全防范系统协同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