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赏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249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关雎》赏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诗经关雎》赏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诗经关雎》赏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诗经关雎》赏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诗经关雎》赏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关雎》赏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关雎》赏析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经关雎赏析,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F:hahui.mp3,关雎:发乎情,依乎礼,周南关雎是国风的第一篇,位于全书之首。毛序认为是吟咏“后妃之德”,“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现代大多数学者反对这种观点,认为这只是一首普通的爱情诗,描写一位男子的爱情追求。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追思关雎的主题:首先是关雎文本所包含的情思内涵;其次是关雎在诗经中的特殊位置所传达出的编辑意图。,关雎(续1),诗歌以采摘荇菜

2、的不易来比兴君子对淑女的追求。这种追求表现出锲而不舍、执着无悔的精神。正如采摘荇菜需要“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君子”追求“淑女”,亦必然经历一个“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的痛苦而又甜蜜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君子”在爱情方面所应具备的一些重要品质:真情而不虚饰,深情而不浅薄,热情而不娇作,挚情而不背弃。这种“情之所锺”的状态体现出“君子”蓬勃的生命朝气。这是“君子”爱情之道的一个重要内涵。,关雎(续2),然而,这种钟情,更多的乃是根源于人的原始自然生命。人类的爱情异于、高于动物本能的地方,乃在于文化的正当介入使得人类的两性关系从动物性的低层次的性

3、爱上升到体现人类尊严的爱情。本诗中,“君子”爱情之道的另一重要内涵就在于他将植根于生命本能的炽热情感与周人的礼乐文化相融合,以符合礼乐文化的道德实质的方式来追求爱情的实现,从而体现“君子”在面对情感和两性关系时所应有的道德修养。,关雎(续3),在诗篇的尾章,我们看到“君子”在经历“求之不得”的挫折和“辗转反侧”的反思之后所采取的能体现其“君子修养”的追求行动“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痛苦的心情逐渐平息,纷乱的思绪渐渐理清。“君子”明白他追求的既然是“淑女”,是美好的爱情而非一时的快感,那么他就必须将他热烈奔放的情感纳入温柔敦厚的礼乐之中,从而使整个追求过程变得庄严、美好。

4、施山:“窈窕,虑其佻也,而以淑字镇之;淑字虑其腐也,而以窈窕扬之。”,关雎(续4),琴瑟与钟鼓都是演奏雅乐的乐器。荀子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乐为心声,唯乐不可以为伪(乐记)。当“君子”以钟鼓和琴瑟所演奏的音乐表达出他内心那种中正、温柔、深厚、恬美的爱感时,不仅表现出他的“君子修养”,更赢得了“淑女”的爱情。,关雎(续5),传自周代的礼乐文化对人的自然本能不是简单的否定,不仅不把它看作“恶”,还承认它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孔子即认为“饮食男女

5、,人之大欲存焉。”(礼记)告子直接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儒家认为人的尊严的建立要以人性为基础而不能否定人性;以中庸为原则,通过文化对人的自然本性加以提升,使之进入某种道德规范,从而在人的自然本性与人类道德规范之间的恰当张力中实现一种道德化的情感这是中国文化处理两性关系的基本理念。,关雎(续6),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诗中的“君子”和“淑女”这两个名称显然并非某一具体人物的特称,而毋宁是某类人物的类称。这与爱情故事的通常写法殊不相似。而且,它似乎还暗含这样一层内涵:恋爱双方,男子应成为“君子”,女子应成为“淑女”,惟其如此,方能获得美好的爱情。这种类称语体的使用,显然符合对青年男女进行爱情

6、教育的需要。,关雎(续7),诗歌采取“凤求凰”的叙述角度进行叙写,亦即“君子”追求“淑女”,而非相反,为什么?解释之一:现实生活中,尤其男权社会中,男子采取主动的现象更为普遍。更深的用意:正因为在男权中心社会男子往往是两性关系中的优势者、主动者,他就更应承担起道义上的责任,因此努力成为“君子”乃是男子应尽的份内之责。否则,不仅不能赢获真正的爱情,还会害人害己。要求男子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是诗经爱情理性的一个重要内涵。这也体现了“权力与义务均衡”的原则,与后世男子只享受权力而不承担责任,恰成对照。“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关雎(续8),由上所论不难看出,全诗虽并非叙述一个爱情故事,

7、却也具备爱情故事的框架结构,其中所显示的“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之道包括情(自然)与礼(文化)两个方面,即要求发乎情而依乎礼。可以认为关雎乃是一首恋爱教育诗,其主题即在于借“君子”追求“淑女”的爱情故事的框架结构,来表达诗人对实现“人的美好爱情”的渴求,并以此对青年男女进行爱情教育(发乎情而依乎礼),务使在人的自然情感与人类伦理规范之间的恰当张力中实现一种道德化情感,从而使人类在生物共有的“性”层面彰显出“人类的尊严”。,关雎(续9),这一解读的旁证是:1、儒家以“夫妇(男女)”为五伦之首;2、诗经中的弃妇诗;3、关雎位于诗经及“国风”之首篇。,关雎(续9),爱情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在

8、儒家伦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夫妇”乃是五伦之首,位于“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之前。五伦始于夫妇,夫妇关系能否纳入礼的正途,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续几种伦常关系的纯正程度。如何才能建立纯正的夫妇关系?关雎对此做出了回答。诗序将其归纳为“发乎情而止乎礼”,如修改为“发乎情而依乎礼”,则更为妥当。毛诗序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善于诗”,当为灼见。以真挚、深厚、热烈、执着的情感为基础,依循礼乐文化所提供的表达途径,并将礼的外在道德规范通过“乐”的作用而内化为主体情感体验,如此即可获得并保持夫妇关系的纯正性。,关雎(续10),诗经中的弃妇诗以及描写青年男女自发而缺少自律的

9、爱情的诗歌,从反面或侧面证明了上述认知的正确。氓中的男主角正是因为未能通过礼乐文化的修养而转化为“君子”,而给女主人公带来无尽的苦难。诗经时代正是礼乐初建的时代,人们在两性关系上正处于从原始向文明过渡,从自然的性爱向文化的爱情转变。诗经最初的编者将关雎置于全书之首,或许正有着以“君子”“淑女”的纯正之道来进行爱情教育的良苦用心。,美貌与美德,显而易见,诗中的“窈窕淑女”虽亦不乏其感性的天生丽质,但诗人无疑更重视其道德品质的内美。培根:“美貌如盛夏之水果,易腐难存。世间曾有许多娇容美艳者,因其青春放浪,晚景凄凉,而追悔莫及。此种情形无时不提醒我们,美貌须与美德善行完整结合,惟此,美才会华光四射!

10、”,这,就是爱情,帕斯卡 论“爱情”:“人的精神中如果有浓烈柔美的部分的话,那么这就是爱情。控制着这种浓烈、柔美感情的,是纯粹的、上等的、高雅的、理性的活动。女性希望看到男性心中的浓烈、柔美之情。我认为这是能够俘获女性之心的最关键的一点。”(沉思录关于爱情),这,就是爱情,考门夫人荒漠甘泉:“有一位画家发明了一种奇异的红色颜料,别的画家没一人能模仿他。不久这位画家死了,这奇异的红色颜料的秘诀也跟着丧失了。在他死后,人们才发现在他心口上有一个旧创伤。原来,这就是这宝贵色彩的来源!”,这,就是爱情,邶风击鼓(节选)战争不仅考验生死,也考验爱情:“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论生或死 ,相聚或离别,不变的诺言在紧握的手中传递:爱你,直到永远!,这,就是爱情,爱的歌曲(里尔克)我怎么能制止我的灵魂,让它不向你的灵魂接触?我怎能让它越过你向着其它的事物?.好像拉琴弓把我们拉在一起,从两根弦里发出“一个”声响。我们被拉在什么样的乐器上?什么样的琴手把我们握在手里?啊,甜美的歌曲。 (引自里尔克诗选P66),这,就是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四节至八节,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