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孟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252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与《孟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论语》与《孟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论语》与《孟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论语》与《孟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论语》与《孟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与《孟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与《孟子》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论语简介,论语文学价值,孟子简介,孟子文学价值,孟子思想观念,论语思想观念,论语与孟子,论语与孟子之比较,论语概况,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年,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论语目录一览,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

2、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论语版本流传问题,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 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 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 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郑玄又以“张侯论”为底本,参照齐论、古论作论语注,遂为论语定本。,论语文学价值,先秦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言近旨远,词约意丰语言形象隽永,是先秦说理文

3、的主要的形态 语言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不够成熟。不过,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已经在论语中萌芽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文体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形象,论语语言艺术,1. 几近“直录”,用语忠实,少有铺张,2. 通俗易懂,文字简约,质朴而不华丽 含蓄而不夸张 凝练而不造作,语言,艺术,3. 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4. 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论语形象刻画,详于言论而略于行动,只记小事而略记大事, 记述片断而不求系统,孔子-翩翩君子 子路-率直鲁莽颜渊-温雅贤良 子贡-聪颖善辩,语言,艺术,2. 以精粹之言叙事、词约义丰、

4、 含蓄凝练、以言见人“以如此之少的文字刻画出如此之多形象的人物在文学史上亦属鲜见。”-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论语文体特征,1. 语录体著作,具有明显的政论色彩,说理性散文,三个显著特征:形散神不散推理方式多样语言明炼,生动活泼,语言,艺术,3.与后世的政论文、学术论文有一定的差异口语化、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浓郁的生活情趣引人入胜的谐趣,论语思想价值,1.君子观,2.“仁”,3.天命鬼神观,主要内容,君子观,论语 先进篇 ,子曰: “德行 : 颜渊 ,閔子騫,冉伯牛 ,仲弓 。言语: 宰我, 子贡 。政事: 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 子夏。 ”,仁,2.1 孝悌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5、,其为仁之本与?”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2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3 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4 为仁由己,“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孟子,孟轲,字子舆,约前372-约前289,山东邹县人,简介,简介,自傲自负,锋芒毕露,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孟子作者成分,孟子篇目,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性善文说孝经为政,思想,民本,仁政,王道,性善,心性,天才,接受,1998,接受,孟子文体,对话

6、体 语录体 - 对话体 - 专论体 论语 孟子 庄子 荀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语录体: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彩,不讲求篇章结 构,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 对话体:以对话为结篇方式,展开论述。它体现了对话者的在场性,生 动形象。 专论体:即专题论文,围绕某一论题展开论述,论点明确,中心突出, 文字之间有内在逻辑联系,注重谋篇布局。,孟子文体,辩论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 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7、逻辑运用: 类比推理:王之臣-友,士师-士 - 王-四境 归谬法:弃之,已之 - ?,孟子文风,气势浩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对仗工整,排比,叠句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孟子文风,深入浅出 比喻: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 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告子上 类比: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8、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文风,语言风格 平实浅近,精炼准确,不失文雅 “日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 表, 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 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尚书尧典 戊寅,国珍遣使来谢,饰金玉马鞍以献。却之曰:“今有事四方,所 需者人材,所用者粟帛,宝玩非所好也。” -明史本纪第一太祖一,论语与孟子之比较,叙事风格 论语简洁明了 孟子复杂生动论述方式 论语以简短的语句为主 孟子以丰长的辩议性语段为主语言风格 论语多为口语 语言质朴凝练 孟子思辨气息浓厚 文采华瞻流利修辞手段 论语多比喻 多比兴 孟子多譬喻 多排比,论语叙事

9、风格,论语所记录的言语与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叙事部分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同时又很生动自然,寓意深远。抓住典型的言谈举止,生动刻画出人物的风貌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叙事情节简要,却别有风趣,不嫌枯燥乏味。,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 天厌之!天厌之!”,孟子叙事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孟子虽然还基本保留着语录体的形式,但已经可以视作对话式的论辩文,叙事部分增多叙事部分篇幅较长,常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构建情节生动自然,刻画人物栩栩如生,齐人有一妻一妾 一百七十余字便刻画出齐人的无耻、可鄙,从而抨击追求富贵权势者的无耻行径,论语论述方式,除了

10、记载夫子言论的纯语录外,还有一些篇章大量地载录了人物的对话,可以说是比较集中地以对话形式入文的开端。师生对话 “生问师答”的模式,重视启发学生以追问的方式进行思考。 “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基本是简短的、启示性的、值得回味的语句有论点无论证,基本处于零散片段的阶段,孟子论述方式,孟子可看成是我国第一部辩对散文集,以问对、答辩的方式展开文章, 针对性强 说理明晰,逐层批驳,气势凌人,激越时有偏激语、骂詈语,多连问排比 篇幅由短而长,由单纯的一问一答发展到有对话场面的描写、人物情态的刻 划以及互相间的辩答驳难。 除了通过对话展开论辩的文章,还有一些单篇议论文章,也是有力的议论文,鱼

11、我所欲也舜发于畎亩之中,论语语言风格,浅近易晓,通俗平易、明白晓畅 口语化的同时吸收了“雅言”的精华,形成新的语言风格 “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 程颐 通俗化口语化明显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多用语气词,生动活泼 文简义长,颇有韵味。形象鲜明、抒情意味浓厚的话,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孟子语言风格,气势浩然,在精神上压倒对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情感激越,词锋犀利,气势磅礴 论证机智灵活,逻辑严密,分析鞭辟入里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不用生僻的词汇和别扭的句法,干净利落爽朗明快、

12、朴素自然的同时踔厉风发,不可一世,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论语修辞手段,多用比喻,通俗易懂;比喻是孔子施教的方法之一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常用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道理比兴常见,用法灵活,有借喻起兴.、引诗起兴、引典起兴等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己矣乎”比兴对象广泛,喻体不仅来自自然界,还广泛取材于器具、生活、诗经中的语句等等,丰富多彩,突破了诗经的界限。,孟子修辞手段,长于譬喻,虽然有时逻辑牵强,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多有篇章类比喻,类似寓言 齐人有一妻一妾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引用诗经尚书等经典作品或典籍作为喻体,使文章高雅而有哲理大量排比、排偶句、叠句,气势磅礴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The Chinese Boy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