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十年的戏剧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277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个十年的戏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三个十年的戏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三个十年的戏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三个十年的戏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三个十年的戏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个十年的戏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十年的戏剧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个十年的戏剧,从文明新戏到“爱美剧” 话剧文学的开创者: 田汉、丁西林,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戏剧冲突,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的基本要素是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以及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 戏 剧 分 类: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 3)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喜剧、正剧 还可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按演出场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戏剧冲突指戏剧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相对立的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除了情节冲突,还可包

2、括情感冲突、文化冲突等。由于戏剧的叙事受舞台表演的一定时间的限制,一般要求相对集中地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般是3小时之内)处理相对集中的故事情节。所以通过戏剧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加强戏剧性、展现戏剧主题,就成了戏剧必需的表现手段。主题的集中与冲突的尖锐被视作戏剧重要的特点。要想合理而高效地展现戏剧冲突,戏剧的结构技巧十分重要。,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会刺激对话的双方有所行动,会展现他们内心(包括自身)的情感冲突与交锋,能推动情节发展。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

3、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中国的话剧从无到有,在不断的革新中,完成了由写意之旧戏曲到写实之现代话剧的转变。第一个十年的话剧关注时局、人生和社会现实,也不断尝试丰富其艺术手段;既引进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也引进了现代主义手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演出机制,建立了新的戏剧美学原则和表演体系、模式。,一、由“文明戏” 到“爱美剧”文明戏:又称“新剧 ”或“文明新戏”,是中

4、国话剧运动的第一阶段。文明戏率先以言语、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注重布景、道具、化妆、表演等的写实性。辛亥革命前,以宣传革命的政治戏居多 ;辛亥革命后,以家庭伦理戏居多。因其后期内容过于庸俗化、商品化,及“幕表制”过于随意的非专业演出方式,“五四” 前夕走向衰落。,春柳社 1907年 留日学生 可视为最早话剧团体之一茶花女黑奴吁天录 进化团 1910年 任天知 “天知派新戏” 教化功能 “是亦学校也” 设“言论老(小)生”安重根刺伊藤(东亚风云) 共和万岁甲寅中兴 1914年 “职业化” “商业性” “家庭戏”六大文明新戏团(p127) 市民趣味 恶家庭,(左):李叔同(息霜)与曾延年(孝谷)在茶

5、花女后台(右):春柳四友(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陆镜若),(左):李叔同(息霜)茶花女中 饰 玛格丽特 剧照(右):弘一法师1920年在杭州(时年41岁,已受戒一年),陆镜若肖像及剧照 欧阳予倩肖像及剧照,爱美剧: “爱美” 系英文Amateur的音译,意为业余的。“爱美剧” 是中国话剧运动的第二阶段,指五四运动后短暂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1921年,汪优游针对文明戏商业化的弊病,首次提出组织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设想,并成立了民众戏剧社。不久,陈大悲著文提出“爱美剧”主张,引起热烈反响。自此爱美剧在北京、上海等地迅速取代已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中国话剧的主流。它倡导小剧场运动,重视

6、剧本,以“导演制”代替“明星制”,建立了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使新的戏剧观念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上海民众戏剧社 1921年 五四后第一个新剧团体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陈大悲、欧阳予倩等十三人创办最早专门性戏剧刊物戏剧月刊 提出“爱美剧”主张 重理论与人才培养上海戏剧协社 1921年 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应云卫、谷剑尘、欧阳予倩、洪深等重舞台实践 提倡编写剧本 建立导演制 开男女同台风气之先现代话剧最早的创作剧本胡适终身大事小剧场话剧与第一个十年戏剧家们的成长,(左):欧阳予倩1925年打鱼杀家剧照 (右):欧阳予倩30年代在上海,(左):最早提出“话剧”一词的洪深20年代归国前 (右

7、):30年代洪深在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 1927年 田汉创办 欧阳予倩、洪深等大师参与发展小剧场话剧 作品往往带有感伤成分和浪漫色彩 不少成员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 骨干人才(如陈白尘、徐悲鸿、冼星海、聂耳、金焰等)南开等校的学生演剧 一元钱新村正张彭春任剧团指导 按剧本排练,演出风格力求真实、自然在导、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制作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用舞台艺术实践来搞“素质教育”为中国现代戏剧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戏剧人才,(左):周恩来在南开校刊上发表吾校新剧观 (右):南开新剧团上演新村正剧照,(上):周恩来在一元钱中饰演女主角孙慧娟 (下 ):部分南开新剧团成员合影(后立者为周恩来

8、),二、话剧文学的开创者:田汉、丁西林,1、田汉(1898-1968) 中国现代“革命戏剧运动奠基人” 先发起创造社 后创办南国社早期代表作获虎之夜古潭的声音 名优之死南归 浓重的浪漫感伤意味 诗一般流动华丽的语言执著地关注爱、美、艺术的幻灭,田汉1930年在上海 田汉1936年在南京,获虎之夜剧照 名优之死剧照,2、丁西林(1893-1974) 物理学家 我国现代喜剧创始人 代表作:一只马蜂压迫酒后 三块钱国币妙峰山 创作多重理性趣味 往往采用“二元三人”模式在短小篇幅中表现“欺骗”主题 并构筑逻辑悖论陷阱 灵动活泼,机智幽默,三块钱国币剧照,第二个十年戏剧概况:“广场戏剧+剧场戏剧” 一、

9、走向广场 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激发了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1929年秋,沈端先(夏衍)、钱杏邨(阿英)等人成立了上海艺术剧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或称“普罗戏剧”)的口号;1930年8月,又成立了上海剧团联合会,后改为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中国左翼剧作家联盟(简称“剧联”),成为“左联” 的重要力量。他们掀起的左翼戏剧运动,也成为30年代最有声势的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翼戏剧运动以提倡“戏剧的大众化” 为特色,初步突破了都市剧院演出的狭小圈子,在各个领域向着“广场戏剧” 的方向发展:在工厂建立工人剧团(蓝衣剧团);在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发起“红色戏剧”,建立

10、有八一剧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又提倡“国防戏剧” 。这场戏剧运动推动了话剧这一形式扎根于中国的土壤,甚至带动了熊佛西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这时期成就最大的剧作家是田汉(回春之曲)和洪深( 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二、 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 剧场戏剧(即“大剧场” 演出)以职业化和营业性为特点,是中国话剧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标志,也是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其必备条件有二,一是话剧必须成为一种艺术,二是必须有票房号召力。而成功的关键则在于剧本的创作。 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是从1929年开始的,但真正得以实现则是在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雷雨面世之后,这就是

11、雷雨对现代话剧的特殊贡献:达到了文学性与舞台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高度统一。剧场戏剧的这一代重要作家,除曹禺外,还有夏衍、李健吾等。,夏衍的创作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从1937年创作上海屋檐下开始,夏衍剧本创作的焦点集中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活动”的描绘,“将当时的时代特征反映到剧中人物的身上”,摆脱了以艺术图解政治理念的倾向,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他的戏剧善于创造和人物心境相契合的氛围,讲究结构艺术。上海屋檐下描写的是一群小市民和穷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剧本通过对小学教员赵振宇,报贩“李陵碑”,少妇施小宝,纱厂职员林志成,以及失业者黄家楣等人的塑造,生动的展现了那种令人窒息、抑郁

12、的时代氛围。尤其是通过二房东林志成、杨彩玉一家的故事,对黑暗势力和反动统治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政治内容。上海屋檐下显示了夏衍艺术上的成熟。他利用上海弄堂房子的特殊结构,将五户人家的生活在同一个场景画面、同一个舞台空间同时展开,五线并进,纵横交织,有主有次。其中匡复、林志成、杨彩玉三人的爱情纠葛为结构主线,另外四条线索交错缠绕,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戏剧整体。此外,作者还把剧情发生的时间精心安排在一个郁闷得使人不舒服的黄梅时节,象征着抗战前夕如黄梅天一样晴雨不定、郁闷晦暗的政治气候,反映出小人物的苦闷、悲哀和失望,更显示了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这种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使剧作收

13、到了及其强烈的戏剧效果。,曹 禺,曹禺(19101996)处女作、成名作,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 雷雨广泛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优点,明显受到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和古希腊戏剧“命运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念和创作方法的影响,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功地表现了20年代中国带有浓厚封建性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种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成为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剧,从而使话剧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完全中国化,成为我国新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 主题: 神秘的宿命悲剧,为什么说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的真正成熟:文学性与舞台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高度统一1、戏剧结构的圆熟性“三一律” “回

14、溯式” “佳构剧”(情节取胜、事件叠加、多有巧合) 2、戏剧冲突的尖锐性情节冲突 精神冲突 郁热、欲望、挣扎、残酷 3、戏剧语言的丰富性人物对白 个性化、立体化(潜台词)、行动化、诗化 舞台说明 细致、浑然一体、易操作 4、整体意象的象征性 “雷雨”,人物形象蘩漪形象: 曹禺话剧雷雨中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一个人物。这个受过五四思想洗礼的女性为了从压抑苦闷的专制生活中挣脱出来,把与继子周萍的乱伦之情当作了唯一的依托。在眼看连自己破碎的梦都无法延续的时候,她火一般的情欲化成了足以毁灭一切的复仇之火。这个多情而又暴烈、阴郁而又偏执的女人所爆发的“雷雨”式的激情摧毁了封建家庭秩序,也毁灭了她身边一切人

15、以及她自己。这是剧中最具性格张力、最让人爱不得也恨不起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寄托了曹禺所要传达的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日出 审美目标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和常态,由“太象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由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散点“横截面”的结构;主题转为了社会悲剧与性格悲剧。 “损不足以奉有余” 陈白露、李石清、金八、方达生原野 受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琼斯皇的影响,曹禺把表现主义同现实主义结合了起来,挖掘出了一个人在强烈的爱与恨夹击下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世界,表现人充满反抗意识的原始生命力和复仇者的心理变化,升华了作者对人的精神承受力的理性探讨。这是一出心灵悲剧。

16、善与恶的挣扎 仇虎 花金子 焦母 焦大星,北京人 此时作家走出了生命的“郁热期”,进入了生命的“沉静”状态,开始追求的“戏剧化的戏剧”生命向“生活化的戏剧”的转变: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 可以说,北京人是一出文化悲剧,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三代“北京人”: 远古 “北京人” 曾皓 曾文清 曾思懿 袁任敢 袁圆瑞贞与愫方的觉醒代表了新的希望 曹禺以其对人性深处的开掘,对诗性的执著追求(意象象征性、语言),以及融会百家、并不断自我突破的戏剧艺术,达到了现代文学时期话剧成就的最高峰。,第三个十年戏剧概况:国统区

17、与解放区的广场戏剧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话剧再次向广场戏剧倾斜,并出现了三次高潮。 一是抗战初期,救亡演剧队分赴各地的戏剧演出,表演形式有街头剧、广场剧、活报剧、茶馆剧、游行剧等多种样式。最有名的剧目是合称“好一记鞭子”的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 二是抗战中期,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以秧歌剧和民族新歌剧以形式的广场戏剧。其中,秧歌剧的代表有兄妹开荒,民族新歌剧的代表则是白毛女、刘胡兰等。 三是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反内战、反饥饿的全国性学生运动热潮的高涨,具有极强政治感召力的广场活报剧成为当时戏剧的主要形式。这时期,职业剧作家创作的作品,如吴祖光的捉鬼传、宋之的的群猴等,都具有广场戏剧

18、的特点,也是学生剧团经常演出的剧目。,二、剧场戏剧再兴时期 在广场戏剧不断掀起高潮的同时,在大后方以及沦陷区,剧场戏剧在大中城市也继续得到繁荣发展。 题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剧的创作繁荣,代表为郭沫若的战国史剧、阳翰笙的太平天国史剧、阿英的南明史剧等。 二是知识分子题材创作的繁荣,主要代表有夏衍的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陈白尘的岁寒图,及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等。 三是讽刺作品的繁荣,主要代表有陈白尘的结婚进行曲升官图,以及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妙峰山等。 此外,沦陷区以秋海棠为代表的“市民化”戏剧创作和演出也呈现出畸形的繁荣态势,与后来解放区戏剧的“农民化”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化倾向。,屈原话剧及

19、电影版剧照,屈原剧照,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第一个十年: 女神中的诗剧 :女神的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第三个十年: 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等“十七年”: 蔡文姬武则天,“失事求似”史剧观 屈原的“浪漫诗剧”特色 “失事求似”史剧观: “求似” 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历史精神 “失事” 在“求似”的前提下,在史剧创作中可以对历史事实进行必要的改动与虚构 ,以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个性: 主观性与抒情性 (1)主观性 自我形象的熔铸 (2)抒情性 浓郁的诗意 情节大起大落 情感冲突激烈 长篇抒情独白,陈白尘的政治讽刺喜剧 升官图禁止小便 升官图假托两个强盗的一场升官发财的美梦,讽刺与批判了国民党官僚集团贪赃枉法,巧取豪夺、狼狈为奸而又互相争斗的反动本质和种种丑态,写出了“官即是匪”、“匪即是官”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内幕,是一部活生生的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官场现形记”。在艺术上,作者把故事放置在民国初年,又把反动官吏们的发迹起家和一切卑鄙勾当托诸梦境,有了可供驰骋的广阔天地,便可以采用无拘无束的夸张与漫画化的手法,来淋漓尽致地表现剧作的主旨。同时,把两个强盗与财政局长等官吏之间的矛盾冲突,安排在两个强盗身份的暴露与掩藏之间,人物关系始终处于紧张而又复杂的状态。故事情节变换曲折,语言生动幽默、含蓄有力,产生出强烈的戏剧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