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655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际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际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际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际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法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交保护 diplomatic protection,基础自然人国籍法人国籍用尽当地救济构成国家责任,基础,基于“瓦特尔拟制Vattel fiction”任何人不公正地对待一国国民,就间接地损害了该国民所属国家的利益;该国必须对这种行为进行报复,并应强迫侵害者满足所有要求或施以惩罚。,二战后,以习惯法形式定型2006ILC外交保护条款草案外交保护diplomatic protection:“一国对另一国国际不法行为给本国国民造成损害,通过外交行动或其他和平解决手段追究该另一国责任,以期使责任得以履行”中国“严格限制”态度,二、价值,对瓦特尔拟制的非议:个人可以自己维护其权利。仍无法离开此拟制:

2、个人手段有限;世界性与亚洲人权救济状况。新方向:补缺作用;海外保护条约增加,仍需习惯。,三、权利性质,瓦拟制暗示国家负有保护国民的义务,但传统上不视为义务。作为斟酌权的性质正经历改变。南非kaunda案草案19-a条劝告性条文:国家应充分考虑行使外交保护的可能性,特别是当发生了重大损害时。中国宪法50、89: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自然人国籍,【国际法上的国籍不同于国内法】产生原因不同国内法创制此概念,是出于民族国家统一关税、发展经济的需要,逐渐形成新的身份认同。国际法上的国籍概念与海外国民的核心利益相关,即享受外交保护和返回本国的权利;本国借此实施保护和管辖;他国则利用国籍确定外国人及其

3、地位。,功能作用不同。在国内,用以彰显民族国家的统一和便利身份管理国际:赋予国籍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权利义务外交保护、防止对其海外国民的侵害、接收国民、要求国民效忠、拒绝引渡、战时敌侨身份认定、属人管辖。,定义范围(有时)不同。国际法认定一国国民不被其国内法承认。国内法认定为国民不受国际法承认。本国国民却当成外国人对待,【对双/多重国籍人的外交保护】一、国家对双重国籍现象的排斥,原因传统观念中,国籍蕴涵的效忠义务是排他的,双重国籍是政治上的畸形(“政治重婚”、一仆二主)或不道德行为(变节)。效忠义务被普遍视为永久性的,不允许个人自主变更。 粘附国籍clinging nationality,必然产

4、生双重国籍。引起国家间冲突乃至战争。任意对待本国人与保护海外本国人原则在双重国籍下必然冲突。1812年英美;班克罗夫条约群。,排斥渐趋消失挑战永久性。美国会法案。1948人权宣言质疑排他性。冲突风险大大降低。国家对国人为所欲为被人权义务取代;国家间战争极少,接受的潮流欧美大国国内法事实上承认1997欧洲国籍公约但尚未普遍接受:中国;人权公约,二、针对另一国籍国实施的外交保护无责任原则non-responsibility doctrine一国不能为本国国民向该国民另一国籍国实施外交保护。依据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主要predominant国籍原则修正无责任原则,在保护国是主要或有效国籍国的情况下(个

5、人与各国籍国联系程度明显不等),可超越主权平等。,主要国籍的检验标准密切联系、实际使用的国籍不适用于单一国籍情形(对诺特博姆案判决的批评),【个人持有国籍的持续性要求】一、持续性起止时间起于发生损害之日。不必为一个准确时间点,系列或持续性行为可扩展到一段时间。不法行为发生日?拒绝司法或拒绝补偿之日?止于求偿提出之日。此时国籍国明确表示了外交保护意愿,二、例外国籍持续原则出现于二战后250项总付协定中,但不乏权威反对意见。国家继承时,如严格适用国籍持续原则会导致不公平,因为继承国和被继承国都无法实施保护,【无国籍人与难民外交保护扩大化趋势】一、无国籍人地位:无国家主张其权益、保护、接纳。草案8条

6、“逐渐发展法律”:损害日到求偿日具有合法和惯常居所,可行使外交保护。,二、难民草案8条2款采取相同表述。难民定义须“根据国际公认标准”:涵盖公约难民convention refugee、(联合国难民署)章程难民mandate refugee、非洲中美洲地区性标准,【用尽当地救济】一般规则,一、用尽当地救济具有习惯国际法地位证据取得和判决执行等程序方面的便利性;给予东道国自我纠错机会,减少国家间纠纷,减轻国际裁判机构案件受理负担;协调国内与国际法庭管辖权,并保证对国家主权的尊重。指责与回应,二、“用尽救济”途径和要求途径:14-2条限制为“法律救济”;列举了司法、行政二种,却非穷尽,受害人获得的

7、裁决必须是终局的救济体系中最高层级,如司法最高审级;如果两种不同种类救济途径存在等级之分,用尽较高者即可,救济范围限于必须的法律程序不能给受害人救济带来不合理延误,因此当地救济不包括旨在获得优惠而非维护权利的救济(迪亚洛案),国内程序中的证据和论点在国际程序中不得变更受害人为缩短时间而在国内救济程序中恶意地提前获得终局裁决(Ambatielos仲裁案),是为未用尽?受害人在国内程序怠于举证,则未举之证(或论点)亦不得出现于国际程序 。,三、直接与间接损害草案评注:“主要要素”标准争端主体是否国家财产或执行公务之国家公职人员;诉求的性质提出国际诉求本质上服务于国家抑或个人;所寻求的救济办法宣告性裁决还是金钱赔偿。,例外,一、没有提供获得有效救济办法的合理可能性当地法院对所涉争端没有管辖权;当地法院不会审查被申诉行为所依据的国家法律(如国有化)当地法院极不独立;法院无权救济,使求助法院无意义;当地没有适当的司法保护制度;存在一贯对外侨不利的明确判例,二、责任国家造成救济过程受到不当拖延质疑“迟来的公正即是不公”,三、受害人与责任国家在损害时没有相关(领土)联系1941特雷尔冶炼厂案、1955空中事件案相反实例: 1960击落英国国泰航空飞机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