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 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8664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量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籍测量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籍测量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籍测量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籍测量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 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量 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地籍控制测量 三、界址点测量 四、面积量算 五、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一)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 立足于土地的权利和利用特征,为确定地块位置、形状和大小所进行的测绘工作称为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的内容 (1) 地籍控制测量 (2) 界址测量 (3) 地籍图测绘 (4) 面积测算 (5) 地籍变更测量; (6) 土地规划、整治与开发测绘工作。,一、概述,(二) 地籍测量的特点,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之间本质的差异: 是否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状况和利用状况。 (1) 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职能的行政性技术行为。 (2) 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

2、理参考系统。 (3) 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4) 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 (5) 有非常强的现势性。 (6) 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集成应用。 (7) 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三)地籍测量技术体系,1. 方法:动态定位、快速静态、导线测量 2. RTK(含CORS)图根点的测量 选点条件、脚架观测、固定解稳定10秒钟。 RTK检核方法: A. 独立观测两次,平面较差不得大于3cm、高程的 较差不得大于5c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 B. 全站仪测量相邻RTK图根点的水平边长,其检测边 长的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3 000。建议:测站点与

3、定向点之间不要小于100m。 加强测站检查,实时掌握控制精度。,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3. 图根导线测量(1) 起算点: 二级以上的GPS点(含RTK点)或导线点。 RTK图根点:相邻RTK图根点相对中误差小于1/6000。(2) 附合单导线、闭合单导线或结点导线网。(3) 图根导线按照城市测量规范规定进行平差计算。(4) 布设图根导线时,一般不做地表边长高斯投影改正。(5) 因受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图根支导线,每条支导线总边数不超过2条,总长度不超过起算边的2倍。支导线边长往返观测,转折角观测一测回。,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一) 界址点测量方法 解析法和图解法。 1. 解析法

4、。是指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 2. 图解法。是指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在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三、界址点测量,3.宅基地 宜采用解析法测量的区域:乡镇所在地(含合并前的乡镇所在地)、独立工矿、风景名胜、特殊用地/市级、县级政府所在地的周边规划区等。 可采用图解法测量的区域:其他区域。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应采用解析法测量。 在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调查中,图解界

5、址点坐标不能用于面积量算,不能用于放样确定实地界址点的精确位置,也不能作为解决权属纠纷的依据。 图解界址点坐标,应在地籍调查表的“地籍测量记事”栏注明:“图解坐标”。条件许可时,应采用解析坐标代替图解坐标。,三、界址点测量,为了充分利用权属调查丈量边长的成果,对于一个村庄,可测量少量界址点或辅助点坐标,采用附有条件的间接平差方法求解所有界址点坐标,其精度也可达到规程要求。第一步:实测至少3个界址点坐标第二步:图解所有界址点坐标第三步:组织间接平差方程( )第四步:组织条件方程:三点共线方程 正交方程(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第五步:平差运算与检验。运用此方法的条件:控制网平差软件 学习过测量平差知识

6、,三、界址点测量,(二) 界址点的精度 1. 解析界址点的精度,2. 图解界址点的精度 图解法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精度与地籍图的精度相同。,三、界址点测量,(三) 解析界址点测量的方法 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正交法)、截距法(内外分点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GPS测量方法等。1. 全站仪测量:应做测站检查 检查点:定向点、邻近控制点和已测设的界址点。2. 当采用钢尺量距时,宜丈量两次并进行尺长改正,两 次较差的绝对值应小于5cm。3.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测量界址点,都应进行有效检核。 有两种检核界址点测量误差的方法: 一是界址点坐标点位检核(测站检查) 二是界址点间距检核检(地籍

7、调查表)建议:每天进行两项检核,及时纠正和改进作业方法。,三、界址点测量,4. 起算点:图根以上级别的控制点。 已知的界址点或辅助点。 5. 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正交法)、截距法(内外分点法)、距离交会法、角度交会法等方法应相互配合使用。 6. 解析法的条件:环境、角度、关系距离。 偏心测量(纵向、横向)。 7. 不能应用免棱镜测量:会产生系统误差和飞点。 8. 慎用手持测距仪:经试验,产生的误差比钢尺显著。,三、界址点测量,(四)图解法测量界址点坐标的方法 图解界址点坐标的精度与基础图件的比例尺和质量紧密相关。 图解获取界址点坐标的具体做法有: 借助制图软件(CAD、GIS等),在扫描影

8、像图或数字化图上,依据图上的数学基础,经必要的配准纠正后,结合宗地草图,定位界址点,采集界址点坐标。 以正射影像图、地形图等纸介质(含胶片、聚酯薄膜、相片)为基础,参照宗地草图,用坐标量测仪,直接量算界址点坐标。 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成图时,参照宗地草图,直接在立体模型下,量取界址点坐标。,偶然误差特性,(五)界址点误差的检验,三、界址点测量,一宅基地有四条界址边长,两次用钢尺丈量,其较差分别为-8cm、10cm、-9cm、6cm,问:这种丈量结果符合要求吗? 对调查区,检测100条界址边长,其误差绝对值全部小于10cm,但误差绝对值小于5cm的边长有40条,调查区的界址边长的丈量精度能够达到要求

9、吗? 如果有80条边长的误差符号为“+”,成果合格吗? 同精度检验: 用于解析界址点检验 高精度检验: 用于图解界址点 和地籍图检验,三、界址点测量,四、地籍图测绘,按照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测绘地籍图。(一)地籍图的测量内容 1、地籍要素:测量每户农民宅基地和每宗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界线、界址点坐标等(界址测量时已完成)。 2、宗地内地物要素:测量每户农民宅基地的房屋和附属设施,每宗集体建设用地的建筑物、构筑物和附属设施。 3、其它界线:测量或转绘行政区划界线、行政村界线、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界线。 4、其它地物:测量道路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河流、湖泊、水库、水塘、植被等地形要素。

10、5、注记:标注地理名等 6、地貌要素:必要时应测绘等高线等地貌要素。,(二)地籍图的测绘方法 测绘地籍图的方法有全野外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量成图和编绘法成图。 1、全野外数字测图:利用全站仪、钢尺和GPS接收机等,采用极坐标法、RTK以及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和截距法等其他方法测绘地籍要素、地形要素等,利用数字测图软件,参照宗地草图,编绘地籍图。,2、数字摄影测量成图: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获取地籍图要素信息并编绘地籍图。界址点和地物点有解析坐标的,应以解析坐标为准。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可用于所有比例尺地籍图的测绘。数字摄影测量方法适用于建筑物集中连片的区域,测图的区域越大,经济性越佳。

11、 3、编绘法成图:基于解析界址点或图解界址点,在工作底图上,采用野外调绘的方法调绘、修补测地形要素,利用数字测图软件,依据宗地草图的丈量数据、解析界址点坐标或图解界址点和调绘修补测的地形要素,进行编辑处理编绘地籍图。,(三)测绘方法的选择 (1)对于乡镇所在地(含合并前的乡镇所在地)、独立工矿、风景名胜、特殊用地、国有土地以及市级、县级政府所在地的周边规划区等区域,宜采用全野外数字测量方法成图,其覆盖的范围应不小于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对应的图斑范围。 (2)对除(1)以外的自然村落、较小的独立工矿等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等区域,可用全野外数字测量方法成图,也可采用编绘法成图。村庄地籍图覆盖的范围应不小于土地利用现状图相应图斑的覆盖范围一致。,水平投影面积量算。 计算方法:几何要素法和坐标法。 解析法:利用解析法获取的界址点坐标或界址点间距 计算面积的方法。 图解法:利用图解法获取的界址点坐标或界址点间距 计算面积的方法。 几何要素法的运用: 对于宅基地使用权调查,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实测界址点坐标时,为了得到高精度的面积,可采用几何要素法计算宗地面积。这时地籍图采用编绘法得到。,五、面积量算,五、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影响因素:法律观念(含人们的土地观念) 技术能力(含工具和人才) 经济条件(区位条件) 管理需求(地形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