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讲座》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8111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绘讲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地籍测绘讲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地籍测绘讲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地籍测绘讲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地籍测绘讲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测绘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绘讲座》PPT课件.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2012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辅导地 籍 测 绘(测绘综合能力测绘案例分析),潘宝玉,山东省地质测绘院,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绘考试基本要求,根据地籍管理要求,依据地籍调查方案,进行技术设计。根据技术设计,实施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根据技术设计,制作用于地籍调查的基础图(工作底图),实施地籍要素调查。根据技术设计,测定界址点,制作地籍图和宗地图,进行面积量算,建立地籍簿册和数据库。根据地籍管理要求,实施权属变更调查与测绘。根据地籍测绘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对项目的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并对项目成果进行整理、检查、验收和归档。,2012地

2、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绘综合能力,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 地籍测绘,5.1 地籍测绘概要5.2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5.3 权属调查5.4 地籍要素测量5.5 地籍图与宗地图测绘5.6 面积量算、地籍簿册建立5.7 变更地籍调查5.8 地籍测绘成果整理、归档与检验,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1 地籍测绘概要,5.1.1 地籍制度概述5.1.2 地籍调查概述5.1.3 地籍测绘概述,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1.1 地籍制度概述,地籍,简单地讲,就是为征收土地税建立的土地登记簿册。具体地讲,它是记载宗地的权利人、土

3、地权利内容及来源、权属界址、面积、用途、质量等级、价值和土地使用条件等土地登记要素的簿册。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地籍的时空演变经历了税收、产权和多用途三个阶段。多用途地籍(现代地籍),是税收地籍和产权地籍的进一步发展,是以土地地块为基础的地籍信息系统。地籍制度是国家对各项地籍工作所做的各种规范化的政策、法律规定。,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1.2 地籍调查概述,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表、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基础工作。地籍调查 是土

4、地登记的法定程序,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地籍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成果是地籍管理的依据和基础。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绘、数据库建设、地籍数据更新。地籍调查分类:初始地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1.3 地籍测绘概述,地籍测绘(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述地籍信息,依据权属调查成果,对每宗土地的界址点、界址线、位置、形状、面积等进行的现场测绘工作。地籍测绘遵循的原则: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功能:地理性功能;法律性功能;税收或经济性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性功能。,2012地籍

5、测绘讲座,2012-08-05,5.1.3 地籍测绘概述,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 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绘工作。,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2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5.2.1 概 述5.2.2 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 要求5.2.3 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2.1 概 述,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是地

6、籍要素测绘的基础,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有控制点数量和等级情况,按照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观测、数据处理、获取成果的测量工作。地籍控制测量主要是平面位置的测量。部分山区地籍图中需要有等高线等内容,因此,地籍测绘包含一部分高程测量。,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2.2 地籍控制测量的 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地籍控制网的基本要求地籍控制测量是为地籍细部测量和日常地籍测绘服务的。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同时还要顾及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地籍控制测量的

7、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在一个区域内,地籍控制网可以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但需要与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建立联系。,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2.2 地籍控制测量的 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地籍控制网的布设地籍平面控制网应利用国家已有的平面控制网加密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加密网可逐级布设、越级布设,也可布设同级全面网。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等级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以及图根。高程控制网应利用国家已有的高程控制网加密建立。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划分为二、三、四等和等外。,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

8、5.2.2 地籍控制测量的 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地籍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为: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 5cm;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 5cm。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见教材表 5-2-1 5-2-12。,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2.3 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和边角组合测量等方法。二、三、四等平面控制 宜采用 卫星定位静态测量;一、二、三级和图根控制可采用卫星定位动态测量。各等级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测量;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卫

9、星定位高程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量。,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 权属调查,5.3.1 确定调查范围,制作调查工作底图5.3.2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 5.3.3 界址调查 5.3.4 地籍编号 5.3.5 测绘宗地草图 5.3.6 地籍调查表 5.3.7 调查底图制作的要求与方法,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1 确定调查范围,制作调查工作底图,在进行初始权属调查前应首先确定调查的范围,收集调查范围内的相关图件制作工作用图(调查工作底图),在工作图上划分地籍街道、街坊和宗地,预编宗地号。,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2

10、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宗地权属状况调查是指调查人员通过现场勘查对宗地的土地权利人、土地坐落、权属性质、土地用途(地类)、宗地四至情况、共有权利状况、权利限制条件等基本情况,结合申请人提交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资料,进行调查核实的过程。权属状况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权利主体,土地权属来源情况,土地权属性质,土地用途、坐落、宗地四至及其他要素等。,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2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2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对土地权利主体的调查对土地权利主体的调查包括对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主体资格和身份的调查核实。土地存在共有的,

11、还要调查核实土地共有权人的具体情况。土地权属来源调查土地权属来源调查是指对土地权利人拥有土地权利的具体来源和变化关系的调查核实。进行土地权属来源调查应当以当事人提供的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为基础开展。,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2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土地权属性质调查土地权属性质调查是指对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以及土地取得方式的调查。确定土地属于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包括:划拨、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租赁、授权经营。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包括:荒地拍卖、批准拔用宅基地、批准拔用企业用地、集体土地入股(联营)。,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

12、5.3.2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2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土地用途调查按照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的二级类的要求,调查核实土地的批准用途和实际利用用途。土地坐落及宗地四至调查调查核实土地的具体位置,确定土地所在位置的具体门牌号,并核实宗地四至相邻土地权利人的具体名称和身份。其他要素调查包括土地的使用期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土地限制条件(如查封、抵押)等要素的调查。,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3 界址调查,界址调查是指调查人员按照现场勘查的

13、情况,结合已有地籍调查成果及其他有关证明材料,组织本宗地权利人和相邻宗地权利人进行边界指认,确定宗地权属界线(划定争议界线和范围),并设定宗地界址点、界址线和测量界址边长的过程。5.3.3.1 指界(1)指界方式 通知指界是指对尚未明确土地权属界线的宗地,由调查人员向本宗地土地权利人、相邻宗地权利人发放(指界通知书),确定具体时间并组织各方到现场指认边界。初始权属调查应当按照通知指界的方式指认权属边界。,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3 界址调查,(2)指界人的身份资格土地权利人是企事业单位的,应由单位法定代表人代表单位进行指界,并出具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14、法定代表人不能亲自参加指界的,可以委托代理人进行指界。土地权利人是个人的,应由权利人本人进行指界,并出具户口簿及其身份证明;权利人本人不能亲自参加指界的,可以委托代理人进行指界。共同使用的宗地,应由各方共有权利人共同委托代理人进行指界,并出具各方土地权利的身份证明、指界委托书和代理人本人身份证明。,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3 界址调查,(3)发放指界通知书 指界通知书由调查人员通知指界人或其委托代理人领取,或由调查人员直接送达。(4)指界结果的处理 指界完成后,指界人应当在地籍调查表或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上签字盖章。指认边界的具体情况应当在地籍调查表的“权属界址调查记

15、事及调查员意见”栏中明确记录。,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3 界址调查,5.3.3.2 界址线的设定(1)界址线位置的确定界址线是界址点之间的连接线。界址线应根据界标物设定,并标明界址线与界标物的位置关系。界址线以界标物外边界为准设立的,在地籍调查表“界址线位置”栏标明“外”;界址线以界标物内边界为准设立的,在地籍调查表“界址线位置”栏标明“内”;界址线以界标物中心线为准设立,或属于空地连线的,在地籍调查表“界址线位置”栏标明“中”。,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3 界址调查,(2)界址线类别的确定 界址线类别按照界标物的种类不同分别确定,如道

16、路、沟渠、围墙、围栏、田埂、墙壁等。(3)界址线性质的确定 界址线性质分为已定界和未定界两大类。未定界包括工作界和争议界。超过宗地权属界线实际占用土地的,超出部分用地边界界址线性质为工作界。,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3 界址调查,5.3.3.3 设定界址点(1)设定界址点的基本原则:宗地界址线走向有明显变化处(拐点),以及两个以上宗地界址线交叉处应当设定界址点。(2)设定界址点的方法:界址点可根据给定的条件(面积、几何关系、坐标等),现场放样设定。(3)设置界址点标志:界址点确定后,调查人员应当根据现场的不同情况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有关要求选择界址点标桩,设定永久

17、性界标。(4)界址点的编号:界址点应以街坊为单位,统一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由“1”开始顺序编号。,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4 地籍编号,地籍编号是地籍档案的基础。按照现代管理的要求,要达到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地籍编号系统,实行统一编号。地籍编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三级编号,对于较大行政区可按区(县)、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四级编号。例 3-(4)-28 表示第 3街道第 4 街坊第 28 宗地。,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5 测绘宗地草图,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草编记

18、录。在进行权属调查时,调查员填写并核实所需要调查的各项内容,实地确定界址点位置并对其埋设标志后,现场草编绘制宗地草图。宗地草图的内容应包括宗地号、权利人名称、界址点(包括相邻宗地落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界址点号及界址线,相邻宗地的宗地号、权利人名称或相邻地物,界址边长、宗地必要的建(构)筑物,指北针、测绘日期、调查员及审核员签字。,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3.6 地籍调查表,地籍调查表及其填写 是权属调查工作的主要成果与重要工作。地籍调查表(见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是土地权属调查确定权属界线的原始记录,是处理权属争议的依据之一。宗地权属调查完成后,调查人员必须按规定的

19、格式和要求现场认真填写。,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4 地籍要素测量,5.4.1 地籍要素5.4.2 界址点测量5.4.3 地形要素测量,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4.1 地籍要素,地籍要素是指宗地的属性,包括各级行政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号、地籍号、坐落、土地使用者及土地等级等。地籍要素测量主要包括界址点测量和地形要素测量。,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4.2 界址点测量,界址是土地权属的界限,界址点是土地权属界限的拐点,是地籍测量中最基本的要素。界址点应采用解析法测量,测量精度要求见 表5-4-1。,2012地籍测绘讲座,

20、2012-08-05,5.4.2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的技术要求(教材 P.193),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4.3 地形要素测量,地形要素是指地籍图中表示地形的要素,包括测量控制点、房屋、道路、水系以及与地籍有关的必要地物、地理名称、等高线与高程点等。地形要素测量方法:直接利用近期相应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的相关内容,但应对变化的地籍要素进行修测;利用近期相应基本比例尺航摄像片(正射影像图)解译获得。无上述资料可利用时,应进行全野外解析测量。,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 地籍图与宗地图测绘,5.5.1 地籍图5.5.2 地籍图的内容、比例尺和种类

21、5.5.3 地籍图的精度、分幅与编号5.5.4 地籍图测绘方法5.5.5 宗地图制作,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1 地籍图,地籍图是用来说明和反映地籍调查区域内各宗地的分布、境界、位置和面积的经过登记具有法律效力的专业地图。地籍图是制作宗地图的基础图件,是地籍的基础资料之一。它具有国家基本图的特性。,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2 地籍图的内容、比例尺和种类,地籍图的主要内容有:地籍要素、数学要素 和 地形要素地籍要素:包括各级行政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号、地籍号、坐落、土地使用者及土地等级等。数学要素:包括大地坐标系、内外图廓线、坐标格网

22、线及坐标注记、控制点点位及其注记、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分幅索引图、本幅地籍图分幅编号、图名及图廓整饰等。地形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水系、地貌、土壤植被、注记等。(5.4.3:测量控制点、房屋、道路、水系以及与地籍有关的必要地物、地理名称、等高线与高程点等),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图(局部),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2 地籍图的内容、比例尺和种类,地籍图比例尺城镇地区一般可选用 1:500 1:1000,郊区可选用 1:2000。农村地区可选用 1:5000 1:10000,其中农村居民点可选用1:1000 1:2000。地籍图的种类:按所

23、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图;按城乡差别可分为城镇地籍图和农村地籍图;按用途可分为税收地籍图、产权地籍图和多用途地籍图。,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3 地籍图的精度、分幅与编号,地籍图的精度要求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中误差的绝对值 不应大于图上 0.3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图上 0.4mm;在丘陵、山区中误差可放宽 1倍;地物点点位中误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图上 0.5mm;上述中误差的 2倍为允许误差。地籍图的分幅:40cm50cm 或 50cm50cm。地籍图的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整10m)数编码,X坐标在前,Y坐标在

24、后,中间用短线连接。,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4 地籍图测绘方法,地籍图测绘和地形图测绘无本质上的不同。地籍图测绘多采用数字测量方法,包括内外业一体化成图和数字摄影测量成图。内外业一体化测图(全野外数字测图)一般利用全站仪或GPS实地采集数据,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后运用自动绘图系统绘制地籍图。数字摄影测量方法主要用于大范围的地籍图测绘。此外也可采用平板仪测量或编绘、装绘法绘制地籍图。,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4 地籍图测绘方法,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流程,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5 宗地图制作,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

25、地籍图,宗地图与地籍图上的内容必须统一。宗地图是土地证上的附图,是具有法律效率的图件。宗地图是通过实地调查绘制的,包括宗地的宗地号、地类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点号、界址线、界址边长、邻宗地号及邻宗界址示意线等内容。,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5 宗地图制作,宗地图的内容(教材P.197),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5.5 宗地图制作,宗地图是在分幅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宗地图图幅规格根据宗地的大小选取,一般采用32开、16开、8开等。比例尺根据宗地的大小选定。宗地图必须依比例尺真实绘制。宗地图上界址边长必须注记齐全。宗地图的指北方向必须与相应的

26、地籍图指北方向一致。,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宗地图,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6 面积量算、地籍簿册建立,5.6.1 面积量算方法5.6.2 面积量算要求5.6.3 面积汇总统计5.6.4 地籍数据库的建立,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6.1 面积量算方法,面积量算是指水平面积量算。面积量算内容包括:宗地面积、地类面积、宗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与面积汇总统计。面积量算结果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面积量算方法分为解析法和图解法。,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6.1 面积量算方法,解析法面积量算又可分为坐标

27、解析法和几何图形计算法。坐标解析法(直接解析法)是根据多边形拐点的坐标按计算公式计算。,几何图形计算法通常是将多边形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或四边形),分别计算面积。,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6.1 面积量算方法,图解法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采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和方法量算地块的图上面积,然后换算成实地面积的方法。凡是在图上量算面积,均属于图解法面积量算。图解法面积量算的方法较多,如:方格法、格点法、几何图形法、求积仪法等。在地图或航片上采集图形周边的坐标,然后计算出土地面积,也属于图解法。图解法主要用于宗地内地类面积计算。,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6

28、.2 面积量算要求,对于未采用计算机解析法量算面积的,均应独立进行两次量算。两次量算的较差在限差范围内取中数。两次量算的较差限差:,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6.3 面积汇总统计,面积统计汇总是在全面完成外业调查和内业数据建库工作的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形成各级、各类土地调查面积数据成果。面积统计汇总成果:界址点成果表;宗地面积计算表;宗地面积汇总表;地类面积统计表。,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6.4 地籍数据库的建立,地籍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地籍调查数据的仓库。地籍数据库由主体数据库和元数据库组成。主体数据库由空间数据

29、库和非空间数据库组成。元数据库由矢量数据元数据、DOM元数据、DEM元数据等组成。地籍数据库的内容:,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 变更地籍调查,5.7.1 变更权属调查5.7.2 变更地籍测绘的特点及准备工作 5.7.3 变更地籍测绘的分类 5.7.4 测量成果资料的变更,变更地籍调查指初始土地登记后,因土地权属、土地用用途等地籍要素发生变化,而进行的地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包括变更权属调查和变更地籍测绘。,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 变更地籍调查,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1 变更权属调查,地籍变更申请 地籍变更申请一般

30、有两种情况。一是间接来自于社会;二是来自于国土管理部门的日常业务。宗地变更权属状况调查 宗地变更权属状况调查是权属状况变更时对土地权属状况的调查核实,按照初始权属调查的有关要求进行实施。,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1 变更权属调查,界址调查及地籍资料的变更 指界设定界址点确定争议区和争议界设定界址点界址点的编号要求:未废弃的界址点使用原编号,废弃的界址点编号不再使用,新增界址点编号在最大界址点编号后续编。编制宗地号:宗地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号不变。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号在所在街坊内最大编号后续编,原宗地号不再使用。绘制宗地草图:变更权属调查时,应重新绘制宗地草图。,

31、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1 变更权属调查,变更地籍调查的审核变更地籍调查完成后,审核人对变更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结果无误,在意见栏填写合格;否则填写不合格,并指出错误所在及处理意见。审核者签字盖章。审查合格后的变更地籍调查成果向土地登记部门移交,作为土地登记申请的要件。,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2 变更地籍测绘的 特点及准备工作,变更地籍测绘的特点1)区域分散、范围小。变更地籍测绘一般不进行控制测量及测绘地籍图,而利用原界址或控制点作为控制,利用原地籍图作为基础图件。2)变更地籍测绘精度要求高。3)变更地籍测绘任务急。,2012地籍

32、测绘讲座,2012-08-05,5.7.2 变更地籍测绘的 特点及准备工作,变更地籍测绘的准备工作1.资料准备:地籍图和宗地图的复制件;本宗地及邻宗地的变更地籍调查表及原有地籍调查表的复制件(包括宗地草图);有关界址点坐标数据;必要的变更数据准备,如宗地分割放样元素的计算;本宗地附近测量控制点成果等。2.制定技术方案:针对变更地籍测绘,宗地变更可分为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变更及新增宗地变更三种情况。根据变更种类、变更土地登记申请书的要求及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制定相应的变更地籍测绘技术方案。,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3 变更地籍测绘的分类,界址未发

33、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绘 界址未发生变化宗地一般不需要到实地进行变更地籍测绘。但以下两种情况需要进行变更地籍测绘:(1)当宗地内新建建筑物、拆迁建筑物等地形要素发生较大变化时,需要进行地形要素的变更测量;(2)当土地权利人或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对宗地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量或精确测算宗地面积时,应重新进行地籍要素测量。,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3 变更地籍测绘的分类,界址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绘(1)(1)宗地分割时,测量人员应根据变更权属调查提供的资料及原地籍调查成果,现场放样分割界址点,并设立界标,然后用解析法或图解法测量新增界址点的坐标。(2)宗地合并不重新增

34、设界址点的,除特殊需要外,原则上不进行变更地籍测绘,可直接利用原测量结果。当权利人提出重新进行地籍测绘时,应按照地籍测绘有关技术要求重新进行变更地籍测绘。(3)如变更宗地已进行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且成果符合地籍测绘有关技术要求的,可直接引用工程竣工图和勘测定界图的测量成果。,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3 变更地籍测绘的分类,界址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绘(2)(4)由变更引起的邻宗变化也应进行测量。(5)变更宗地内地形地物发生变化、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的,要同时进行地形地物和地类图斑界的测量。(6)变更地籍测绘后,应对所测成果进行实地检查(包括精度检查和遗缺检查)、内业

35、面积计算、数据一致性检查等,并提交检查结果报告。如果检查不合格,应进行补测或重新测量。,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3 变更地籍测绘的分类,界址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绘(3)(7)变更测量时如发现原初始测量资料与本次变更测量成果不符时的处理方法:(1)原初始测量成果与本次变更测量成果的差值如不超限,则采用原初始测量成果。本次变更测量成果错误,重新进行变更测量后再分析判断。原初始测量成果错误,以本次变更测量成果为准,并将原初始测量成果错误情况在地籍测绘记事栏中注明。,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3 变更地籍测绘的分类,界址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

36、绘(4)(7)变更测量时如发现原初始测量资料与本次变更测量成果不符时的处理方法:(2)原初始测量成果正确,但因以下原因造成原初始测量成果与本次变更测量成果不符的,需在地籍测绘记事栏中注明,需要图形说明的,必须测绘现状图。宗地合法变更后,相关宗地使用者未及时申请变更登记;因政府部门重复规划、划拨、出让;因相关宗地使用者非法超占使用土地。,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3 变更地籍测绘的分类,界址发生变化宗地的变更地籍测绘(5)(8)填写变更地籍测绘说明。内容包括,变更地籍测绘前控制点和界址点的检查情况及检查的精度分析;变更地籍测绘的方法、比例尺和精度,变更地籍测绘成果与原地

37、籍资料不一致的情况说明;面积量算的方法及精度分析,面积分摊的原理及方法,面积量算成果与原地籍资料的面积数据的差异等。(9)变更地籍测绘之后应形成新的宗地图和地籍测绘成果图。,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3 变更地籍测绘的分类,新增宗地变更地籍测绘新增宗地的地籍变更应按照地籍测绘有关技术要求重新进行变更地籍测绘。若新增宗地已进行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且成果符合地籍测绘有关技术要求的,应充分利用勘测定界成果进行变更地籍测绘。新增宗地工程竣工后,可利用工程竣工图和勘测定界图编绘宗地图和地籍图,也可直接测绘宗地图和地籍图。,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4 测

38、量成果资料的变更,宗地面积变更(1)宗地面积应在充分利用原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采取高精度代替低精度的原则,即用精度较高的面积值取代精度低的面积值。属原面积计算有误的,在确认重新量算的面积值正确后,须以新面积值取代原面积值。对宗地分割的宗地面积变更,如变更后宗地面积之和与原宗地面积的差值满足规定限差要求,将差值按分割宗地面积比例配赋到变更后的宗地面积;如差值超限,则应查明原因,取正确值。,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4 测量成果资料的变更,宗地面积变更(2)面积量算精度指标见表5-7-1。,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7.4 测量成果资料的变更,地籍图及

39、宗地图变更当在一幅图内或一个街坊内宗地变更面积超过1/2时,应对该图幅或街坊进行基本地籍图的重新测量。新旧地籍图一起归档。宗地图是土地证的附图,不论变更宗地的界址是否发生变化,都必须重新绘制新的宗地图。其他资料变更其他资料变更包括:界址点坐标册变更,面积汇总表及面积统计表变更,相邻宗地变更等。,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8 地籍测绘成果整理、归档与检验,5.8.1 地籍测绘成果内容5.8.2 地籍测绘成果归档5.8.3 地籍测绘成果检查验收5.8.4 地籍测绘成果的评定标准,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8.1 地籍测绘成果内容,地籍测绘成果包括:使用过

40、的地形图、控制点成果;测量完成的控制点、界址点、面积、地籍图、宗地图、地籍册等;相应的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验收报告和协议书等。上述资料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8.2 地籍测绘成果归档,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本辖区的地籍档案进行整理、立卷和归档。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要求,对本辖区地籍档案信息进行备案和更新。,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8.3 地籍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地籍测绘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和有效检核原则。宗地测量应在权属调查成果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地籍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实行两检一验制度。验收是在两级检查

41、的基础上进行的。,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8.3 地籍测绘成果检查验收,(教材P.207),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5.8.4 地籍测绘成果的评定标准,地籍测绘成果的质量评定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相应的规范、标准、图式和相关规定。,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绘案例分析,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教材 P.75)地籍测量案例(一)背 景 材 料,案例任务 案例任务是完成某地区变更地籍测量工作。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为一地级市,总面积 3500 km2,测区南部为平地,约占全测区面积的 80%;测区北部为丘陵地,约

42、占全测区面积的20%。建成区面积约 450 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房屋密集,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量案例(一)背 景 材 料,主要技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验收办法;土地现状分类标准;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 术规程;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及编号;城市测量规范。,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量案例(一)背 景 材 料,坐标系、高程基准 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基

43、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现有成果资料 县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覆盖该地区的国家四等平面控制点资料。该地区最新的1:10000比例尺地形图。测图比例尺与分幅 地籍图采用 1:500比例尺,地图分幅为 5050cm 矩形分幅。,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量案例(一)样题-简答题,(1)变更地籍测绘工作中,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如何进行界址测量?(2)变更地籍测绘工作中,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包含哪些内容?(3)变更地籍测绘的技术、方法与初始地籍测绘有何区别?试用文字简述制定土地权属调查工作中 地籍测绘的工作流程,并简要说明每一个环节的主要工作。,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

44、-08-05,地籍测量案例(一)参 考 答 案,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量案例(一)参 考 答 案,(2)变更地籍测绘成果资料的变更有:宗地面积变更、地籍图及宗地图变更、界址点坐标册变更、面积汇总表 及统计表变更等。,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量案例(一)参 考 答 案,成果整理与提交:技术设计书、地籍平面控制成果(包括原始手簿、计算书、各级控制点成果表等)、基本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包括宗地面积计算书)、质量检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广东教材 P.36)地籍测量案例(二)背 景 材 料,

45、现有某城市需要进行地籍更新调查测绘工作,己知的相关信息有:1.城市建成区总面积为 75km2,其中变化部分大概占总面积的30%;2.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定 1:500 地籍测绘的收费标准为100000元/km2,修补测增加30%;3.一个作业小组(2人)的工作效率为:1 km2 外业测量需要25个工作日,外业调查、内业建库需要20个工作日;4.要求 3个月完成外业测量、调查和内业建库工作,提交检查。,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量案例(二)样题-简答题,1.做出该城市地籍更新调查测绘工作的经费预算;2.计算出此项目所需投入的生产人员(不包括质检人员);3.简述地籍更新调查

46、测绘的工作内容;4.简述地籍更新调查测绘的工作流程。,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地籍测量案例(二)参 考 答 案,1.答:292.5万元 100000元130%75km2 30%292.5万元2.答:12个作业小组(2人)45工作日/km2 75km2 30%1012.5工作日 1012.5工作日3 337.5工作日 337.5 工作日30(天/组)11.25(组)12组3.答:地籍册的修正、地籍图的修测和地籍数据的修正;进行地籍要素调查、外业实地测绘、调整界址点号和地块号等。4.答:资料分析、制定技术方案、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要素调查、面积量算、资料整理、检查验收、

47、成果提交等。,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广东教材 P.37)权属调查案例背 景 材 料,近几年来,某市区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该区土地利用及权属现状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和土地权属的变化情况,确保土地利用和地籍数据的现势性,该区拟开展土地权属调查工作,以逐渐形成覆盖全区的现状土地权属调查数据,建立地籍调查地块数据库并完善相应的地籍档案。1工作内容:对该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状况及其权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每宗土地的权属、界限、位置、面积、用途,形成表册、图件、数据等调查资料,并在此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建立地块数据库,完善相应的地籍调查档案库。,

48、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权属调查案例背 景 材 料,2.技术标准:(1)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2)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5号令)(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4)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1993)(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6)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权属调查案例样题-简答题,1.阐述土地权属调查的原则及方法2.说明界址点测量的精度分级及精度要求,2012

49、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权属调查案例参 考 答 案,1答:土地权属调查的原则有:(1)实事求是原则 从实际对象出发,真实全面地采集数据,如实反映调查区地籍数据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其利用水平等情况,提供真实、科学、现势的基础地籍数据和图件。(2)统一要求原则 整个工作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及时沟通,保证调查成果的统一性、规范性和一致性。(3)继承性原则 充分核实、利用收集的档案资料,真实记录宗地变更过程,做到数出有据、图绘有源、文字撰写有依据。,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权属调查案例参 考 答 案,1答: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1)a.核实:对每宗地己有资料必须

50、进行核实,以确定是否己发生变化或有错误;b.修改:对新增、变化宗地按实际情况进行修改;c.补充:对于缺少界址调查表、权属调查表、权属证明文件等资料的宗地进行资料的补齐;d.界址认定与设置:界址精度在误差范围内的不需要重新设置界址标志,对于新测界址点需要设置界址标志。,2012地籍测绘讲座,2012-08-05,权属调查案例参 考 答 案,1答:土地权属调查的方法:(2)e.界址点检测: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误差在士0.10m范围内和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误差在士0.15m范围内的界址点可沿用以前作标成果,对于超过误差的界址点一律重新测量,并以新测量的坐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