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念好“四字诀”打造“三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近年来,*区聚焦社区工作力量薄弱、居民服务缺位等基层治理堵点痛点,围绕选、育、管、用四个方面,健全体系、创新载体,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能力过硬、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在“选”上严把关,注入源头活水。注重公开选聘,结合街道实际,在组织、人社、纪检等部门共同监督下,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分4批次累计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553人,充实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力量。注重扩宽渠道,从大学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等群体中招聘社区工作者,优先录用持有社工证、具有社会管理和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背景的社会人才,从源头上提
2、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注重后备培养,大力实施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储备计划,建立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要求每个社区至少明确2名专职工作人员作为后备干部,通过师徒结对帮带、多岗位锻炼、强化专业培训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在“育”上求实效,提升能力本领。开展常态培训,区级每年组织示范培训班,街道开办“社区学堂”,同步组织社区工作者赴浙江、江苏、厦门、武汉等地开展了6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培训,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加强研讨交流,经常性开展跨街道跨社区交流学习,相互取经,共同提高,有力促进了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整体提升。重视专业教育,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每年组织社工资格考试专题培训,对取得社工职业证书的社区
3、工作者每年补贴1200元,同步优先列入社区“两委”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全区31个城市社区共有107名社区工作者取得了社工证,其中初级社工97人、中级社工10人。在“管”上下功夫,完善长效机制。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实行社区工作者“四岗”说明书制度,说明书分为社区“两委”正职、副职、委员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四类,主要包含条线分工、党群服务中心窗口服务、下沉网格(小区)等方面内容,要求做到“一人一书、一年一书”。建立考核管理机制,采取既向街道党工委述职、又向群众述职,既接受组织评价、又接受群众评价的“双述双评”方式开展年度考核,将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工作者绩效工资发放、续聘、奖惩、晋
4、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建立退出管理机制,统一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设立社区工作者退出“杠杆”,从年度考核、违法违纪、工作出勤、能力水平等方面,明确了社区工作者正常退出“五类情形”,对于违反“五类情形”的干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劝退、辞退或者开除。在“用”上重激励,树牢实干导向。工作上激励,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最美评选活动,共评选了12名最美社区工作者、12名最美志愿者,其中10人获得区级及以上表彰,增强了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经济上激励,制定*区社区工作者履职管理实施办法,按照“四岗十八级”薪酬体系保障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区正职、副职、委员和专职平均待遇分别达到5100元/月、4700元/月、4200元/月和3500元/月,有效提升了社区工作者工作积极性。政治上激励,畅通职业发展渠道,从表现优秀的社区“两委”干部中定向招录6名乡镇公务员,结合换届将表现优秀的3名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积极推荐优秀68名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充分调动了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