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感觉与知觉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48866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感觉与知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第3章感觉与知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第3章感觉与知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第3章感觉与知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第3章感觉与知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感觉与知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感觉与知觉课件.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心理学,教师教育课程,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一个人如果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为什么感觉会出现迟钝等异常反应,为什么感觉对我们如此重要? 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或者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之后,再看一张灰白纸,在这张灰白纸上就可以看到一个蓝绿形的正方形。或者吃了苦药之后,接着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点甜味。或者锯金属的尖声会产生蚁走感觉?感觉存在哪些规律和现象?,启发与引导,为什么看一个图形会产生人像或者花瓶的反应?为什么在旅游时要配备导游?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人站在离我们3米、5米、15米的不同距离处,我们还是知道他是同一个人?知觉有哪些特性?

2、为什么我们能够把连续运动的两条线看成是连续运动的?为什么说“月也走,我也走”?在没有月光的夜晚,仰视天空的某一亮点几分钟,这些亮点也会游动起来,这是为什么?用眼睛盯住唱片中心看,然后突然将转盘停住,有几秒钟,你会看到唱片仿佛向相反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知觉有规律?,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回答“日初出大如车盖,日中则如盘盂”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一斤铁比一斤棉花更重”的结论?为什么,我们在听报告时,报告人的声音是从扩音器的侧面传来的,但我们却把它感知为从报告人的正面传来的?我们怎样来解释错觉?,第一节 感觉第二节 知觉第三节 错觉第四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本章主要内容,一、感觉概述,第一节

3、 感觉,(一) 感觉概念(二) 感觉的信息加工(三) 感觉类别,二、感觉的规律(一)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二) 感觉适应规律(三) 感觉后像(四) 感觉对比(五)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六)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七) 联觉,(一) 感觉概念,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反映。,首先,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感觉剥夺实验更是说明了感觉对我们的重要性。 其次,感觉是对内外刺激的反映。 第三,感觉反映的个别属性。 最后,感觉总是与过去经验联系在一起。,感觉剥夺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

4、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的现象。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基础之上的。 可见,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二) 感觉的信息加工,信息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质活动感觉。,主要感觉分类表,主要感觉分类表,主要感觉分类表,主要感觉分类表,主要感觉分类表,(三) 感觉类别,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能的热能的,根据临床需要特殊感觉: 视、听、味

5、、嗅、前庭体表感觉:触压、温、冷、痛深部感觉:肌肉、肌腱、关节、 深部痛觉和深部压觉内脏感觉:运动觉、平衡觉、 内脏觉,视觉(vision),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是个体辨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1)视觉的适宜刺激时波称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人类对颜色的视觉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新生儿的视觉,(2)颜色视觉,颜色的基本特性: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颜色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色觉异常色觉异常

6、主要包括色弱和色盲两类。,听觉(hearing),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1)听觉是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HZ的声波,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10004000HZ。(2)听觉的基本特性: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特性。,嗅觉(sense of smell)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味蕾分布,味觉(sense of taste)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皮肤觉(skin sense)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觉)。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动觉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

7、觉的一种重要形态。平衡觉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机体觉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感受性:人脑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二、感觉的规律,(一)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成反比:E=1/R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人

8、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二) 感觉适应规律,视觉适应,感觉适应的表现: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感觉适应的意义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感觉适应的一般规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

9、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像。 后像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三) 感觉后像,视觉后像:注视30秒以上,然后看白色背景,会看到一个发亮的灯泡。,颜色后象,李白酒后诗句“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来成碧颜始红”,即把红色看成绿色了。梁代王僧孺诗句“谁知心眼乱,看来忽成碧”,这也是将红色看成绿色了。感觉后象的应用: 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

10、互影响的表现。对比分两类:同时对比先后对比。,(四) 感觉对比,图中只有三种颜色,分别是:白、绿及粉红。但是看起来却像是有两种不同的粉红色,其实是同一个颜色喔!,你看到了几种颜色?,感觉对比,3.感觉的对比返回,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五)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这样,一种(或几种)感觉机能的丧失,就有可能由其他经常得到练习的、感受性提高了的感觉系统来加以弥补。,(六) 不同感觉的相互

11、补偿,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时而近似于感觉,时而近似于表象,好像是与直接感觉一起产生的,但不是由人们自己随意想象出来。,(七) 联觉,“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第二节 知觉,一、知觉的概念,(一) 知觉定义,形状看到颜色 视觉 光泽闻到气味 嗅觉尝到味道 味觉 整体印象摸到光滑 触觉 粗糙,什么是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对事物的整体反应,觉察,分辨,确认

12、,(二)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感觉与知觉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依赖于感官,是对感觉的深入。 感觉是对刺激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刺激物的整体反映。 要形成知觉,还必须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知觉进行分类。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除对人的知觉外,其他各种知觉都可称为物体知觉。,(三) 知觉的种类,(三) 知觉的信息加工原理,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大脑的识别过程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分析、比较和决策。,二、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当我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时,

13、并非对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刺激特征都悉数接收,而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这部分事物知觉得格外清晰,而对其他事物则感知模糊。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一)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人像与花瓶,少妇与老太婆,双关图形,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差别较大、活动的、新颖的等);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二)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

14、知觉的组织性。,知觉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和组织起来的,对象知觉不是对象各部分简单的相加,而是各部分有机组成的。,知觉的整体性,尽管这些点没有用线段连接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没有封口的R。,主观轮廓图,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知觉的这一特性被称为知觉的理解性。,(三) 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影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主观因素(知识经验、实践经历、兴趣爱好、言语提示)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图中画的

15、是什么,达尔马提亚狗,1大小恒常性,(四) 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大小恒常性,小资料研究者特恩布尔(Colin Turnbull)曾讲述一件事。 他把一个非洲的俾格米人从茂密的热带雨林带到广阔的非洲大平原。这位俾格米人以前没有在如此远距离观察物体的经验,因此,当他第一次看见远处的一群大水牛时,他认为那是一群昆虫。不难想象,当他乘车靠近这些水牛时是怎样的困惑。 他的结论是:他被巫师愚弄了,因为这些虫子居然在他的眼前长成了大水牛。,返回,2形状恒常性,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倾向于把它感知为一个标准形状。,形状恒常性,3明度

16、恒常性,尽管光照条件下物体的亮度改变了,但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的表面亮度知觉为不变。,4颜色恒常性,尽管光照改变了物体的颜色,我们仍把它感知为原先的颜色。,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三、知觉的规律,1接近因素规律:凡距离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图3-4的12个黑色小圆点容易被看做六对圆点。,(一)知觉组织的规律,在其他方面的特点相同的条件下,相似的部分容易被看做一个整体,在形状、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2相似因素规律:凡形状或颜色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被看成一个整体。,如图3-5 ,虽然表示的各圆点的距离相同,但容易将白色圆点或黑色圆点分别看成6组。,图

17、3-5,3完整倾向因素规律,知觉印象随着环境情况而出现可能有的最完善的形式,使我们尽可能地把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好”图形的趋向,即把不完全的图形视为完全的图形,无意义的图形看作有意义的图形。,如图3-6中三组图形都有缺口,但都被看成完好图形。,图3-6,4好图形因素规律,好图形因素规律是指单纯的、规则的、左右对称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如图3-7中容易把黑色图形看成为一个整体。,图3-7,5好的连续因素规律,好的连续因素规律是指组成一个连续平滑方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如图3-8所示。,6共同命运因素规律,共同命运因素规律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说的,指向着相同方向变化倾向的部分容易被看成一个

18、整体。,7定势因素规律,定势因素规律认为定势是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先前知觉的组织形式会对紧接着的知觉产生相同的影响。,8经验因素规律,经验因素规律认为过去经验是知觉整体化的重要因素 。,1生理线索 生理线索是指人眼水晶体曲率可以自动调节:看近物时,水晶体比较凸起; 看远物时,水晶体比较扁平,但这种调节一般只在10米内有效。,(二)视空间知觉规律,2单眼线索,单眼线索是指当人只用一只眼睛时也能感受到方位的深度,这主要是经验的作用。,(1)对象的相对大小,小汽球好像离我们远些,大汽球好像离我们近些,(2)遮挡,遮挡物看起来近些,而被遮挡物则觉得远些,(3)结构级差,(4)空气透视,物体离我们越远,

19、能看到的细节就越少;物体的边缘越来越不清楚,越来越模糊;物体的颜色变淡,变得苍白,变得灰蒙蒙、蓝莹莹的。,(5)明亮和阴影黑暗、阴影仿佛后退,离我们远些;明亮和高光部分显得突出,离我们近些。(6)线条透视同样大小物体,离我们近,在视角上所占的比例大,视像也大;离我们远,在视角上所占的比例小,视像也小。,(7)运动视差,这种由于头和身体的活动所引起的视网膜映像上物体关系的变化,称为运动视差。,3双眼线索(1)辐合作用。看远物时,两眼视线近似于平行;看近物时双眼视线向正中聚合对准物体。 (2)双眼视差。右眼看到右边多些,左眼看到左边多些。两个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部位上便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这

20、就是双眼视差。,1单耳线索强声音觉得近,弱声音觉得远。特别是熟悉的声音(如汽车、火车等声音),按其强弱来判断声源远近较为准确。 2双耳线索(1)时间差。从一侧来的声音,两耳感受声音刺激有时间上差异。(2)强度差。强度随传播远近而改变,即愈远愈弱。(3)位相差。两耳感受刺激的强度差是高频声音方向定位的主要线索。,(三)空间知觉规律,1Tau效应时间知觉和空间事件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2Kappa效应Kappa效应指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影响。,(三)时间知觉的规律,1PHI现象,(三)运动知觉的规律,实际上没有动的刺激物,在适当条件下却感知到它在运动,这种知觉现象称为PHI现象。当间隔6秒依次呈现a和

21、b就会看到a向b移动。,所谓的自主运动是指本身没动的物体,在仔细凝视下仿佛也运动起来了的现象。,2自主运动,3诱导运动,所谓的诱导运动是指静止的物体由于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4瀑布效应,所谓的瀑布效应是指图案转动时,看起来像是朝外膨胀,停下来又好像朝里收缩。,第三节 错觉,一、错觉及其种类,“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1)方向错觉,(2)线条弯曲错觉,(3)线条长短错觉,(4)面积大小错觉,其他错觉 形重错觉 方位错觉,(一)眼动说,二、错觉理论,眼动说认为,人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是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而对物体长度的印象就是以这种扫描为基

22、础的。,(二)常性误用说,常性误用说认为错觉是由于误用了知觉恒常性所导致。,神经位移说又称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认为错觉的产生并非个体对外在物体特征失实的解释,而是由于物体各部分引起的兴奋彼此抑制所致。,(三)神经位移说,栅格火花错觉,混淆或错误比较说认为错觉是混淆或错误的比较所造成的。,(四)混淆或错误比较说,对比和同化说认为,由于人观察事物时总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中进行的,所以对比效应和同化作用往往造成错觉。,(五)对比和同化说,社会知觉P55,社会知觉是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社会知觉的偏差

23、首因效应(prinacy effect):最先接受到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的现象。 实验:James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 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刻板印象(stereotype),继续,Luchins设计了两段文字描写Jame一天的活动,并进行不同顺序的编排,一种是只出示那段描写热情外向的詹姆的故事;一种是只出示那段描写冷淡内向的詹姆的故事;一种是按先后顺序出示两段文字。分别让水平相当的中学生阅读并评价他的性格特征。,文字(E)体现了Jame活泼外向的性格:Jame与朋友们一起上

24、学;在阳光下晒太阳;在商店与熟人聊天;与前几天刚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等。 文字(I)体现了Jame沉默内向的性格:Jame独自放学回家;走在街道荫凉的一边;在商店里静静地买东西;与女孩见面不打招呼等。,首因效应,首因效应 E 95%认为Jame外向友好 I 3%认为Jame外向友好,近因效应,实验:改变Lichens的部分条件。Lichens提醒被试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要全面地进行评价;并将E、I两段文字隔开呈现给被试。呈现一段描述后花5分钟让其做无关工作(数学题、听故事等)。此种情况下,被试倾向于根据后面一段描述评价Jame。近因效应 EI 78%认为Jame外向友好 IE 18%认为Jam

25、e外向友好,晕轮效应(halo effect) 对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印象后,倾向于根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戴恩实验),戴恩等人(K.Dion,et al,1972)曾用实验证实了晕轮效应的存在。他们让被试看一些人的照片,这些照片看上去分别是无魅力的、中等的和有魅力的。然后,让被试评定这些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原本可能与有、无魅力是无关的,但评定的结果却显示,有魅力的人得到了最高的评价,无魅力的人得到了最低的评价。具体的评价结果见下表:,刻板印象(stereotype),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台湾大学生对各国人的刻板印象: 美国人 民主、天真、乐观、友善、坦

26、率 英国人 有绅士风度、聪明、守旧、传统 法国人 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 德国人 严谨、勤奋、呆板、聪明 日本人 爱国、尚武、进取、善模范,第四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遵循感觉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二、采用直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三、遵循知觉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四、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教学和学习效果,根据感觉阈限与刺激强度的关系组织教学 运用对象和背景差别的知觉规律来组织教学 运用差别感受性规律组织教学 运用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运用联觉规律,一、遵循感觉规律,提高教学效果,二、采用直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三、遵循知觉规律,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知觉的整体性规律 利用知觉的选择性规律 利用知觉的理解性规律,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加深对形的概念的认识 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弄清不同几何概念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让学生多种感知觉协同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四、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促进教学和学习效果,讨论与应用如何应用感知觉规律来组织教学?,赶快行动吧!,下次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