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之词性(详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90962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知识之词性(详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语法知识之词性(详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语法知识之词性(详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语法知识之词性(详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语法知识之词性(详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法知识之词性(详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知识之词性(详细)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知识 新学习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词性知识,一、分类,1、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2、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

2、、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 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 如:柳树梢头,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里,看到,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当国歌 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候,我从一个山村 孩子纯朴的敬礼 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的凝视 里,看到中国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6,(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

3、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练习:,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母亲送 出来 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 出了桥。,9

4、,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国旗每天要升。,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国旗每天要 升。,10,(三)形容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2、种类: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宽、笔直、弯曲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诚实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激动、悠闲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碧绿、绿油油,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状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太阳红、红太阳”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找

5、出来。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找出来。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美丽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1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识别:,14,(四)数词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2、种类1确数:一、二、千、万2概数:几、些、多、约3序数:第一、老二、初五,3、数词的语法特征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2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

6、后者包括底数。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五)量词(六)代词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2、种类: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者事物的名称。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2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这、那、这样3疑问代词:用于提问。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3、注意事项:1代词代替某一类词,就具有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练习,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 “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每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

7、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 “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多少次我问自己。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 每一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18,三、虚词,(一)副词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2、种类1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2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3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刚、才4表示语气: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5表示肯定、否定:没、不、没有、莫,3、副词的语法特

8、征: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练习:,1.你居然敢告诉他。 表示语气2.你来晚了,他已经走了。表示状态3.别急,我马上就来。表示时间4.我们都 很着急。表示范围 、程度,21,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极其不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 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 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 极其不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

9、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22,(二)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1、表时间:在 于 自 自从 从 当 由 随着 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3、表排除:除 除了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 同 与 替 将 把 关于 被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6、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语法功能:介词不单用,只能与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主要作状语。,23,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

10、行。,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行。,24,(三)连词,:用来连接词语、分句或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1、连接词或短语: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2、连接分句:不但 不论 因为 由于 宁可 不过 否则 可见 于是3、连接词、句子:并 并且 而 以及 或者 或是,语法特点:1、连接分句的连词,常成对使用,或跟某些 词配合使用。 如,尚且何况 只有才2、连词只有关联作用,没有修饰作用,不作句子成分。,25,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找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

11、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找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的形象。,26,(四)助词,: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附加意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1、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所 似的A、作为某种结构的标志。 “的”“地”是偏正结构的标志。如,我的书 慢慢地走 “得”是中补结构的标志。如,跑得很快 洗得干净B、组成跟所附的词语功能不同的新短语。 “的”附在实词后形成名词性短语。如,红的 “所”附在动词前形成名词性短语。如,所见 所闻 “似的”附在词

12、后形成形容词短语。如,飞似的 2、动态助词:着了 过3、语气助词:吗 吧 呢 了 的 啊 哇 嘛,27,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助词找出来。 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助词找出来。 看过三国演义吧。垓下英雄(我们所熟悉的项羽)之穷途末路,则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啊。文章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怎能不让人振奋、启人深思呢?,28,(五)叹词,:表示感叹或应答呼唤的词。,1、表感叹:啊 呀 呸 嗬 哎呀 哟 哼2、

13、表应答呼唤:喂 哦 唔,语法特点:1、独立性最强,能单独成句;2、可充当句子成分;如,他哎哟哎哟地叫。(作状语),29,练习,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叹词找出来。 “ 哎呀,你丢钱啦!” “唔,是叫我吗?” “嘿,不是你还有谁呀。傻帽!” “哦!谢谢!”,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叹词找出来。 “ 哎呀,你丢钱啦!” “唔,是叫我吗?” “嘿,不是你还有谁呀。傻帽!” “哦!谢谢!”,30,(六)拟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的词。,如:啪 丁当 哗啦 轰隆窿 噼里啪啦 叽里咕噜 咣,语法特点: 单独成句或单独充当独立成分。,31,1、名、动兼类:工作 编辑 发明 病 关系2、名、形兼类:标准 困难 科学 意外 民主3、动、形兼类:开阔 严肃 坚定 温暖 孤立,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如:把住质量关(动) 开了一朵花(名词) 把书拿来(介) 花了很多钱。(动 ) 拿把菜刀来(量) 成了一个大花脸。(形),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 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