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501911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 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篇1去年暑假,读了一遍论语,当时对一些诸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类的好理解的句子做了背诵。对于一些不好理解的句子,一知半解的就过去了。宋朝宰相赵普研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所以学论语对学习及做事很有帮助,我就找出书架上的论语书开始了第二次阅读。起初,我认为论语不是整篇的*,连贯性不强,比较零散,不便于记忆,有些句子不能理解,故运用起来也不能自如。这第二次阅读,感到有了新的理解,论语中的句子听起来很深奥,但仔细一想,他讲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学习上的基本的道理,孔子及其弟子说的话,多是从其自身出发,很接地气,符合实际。比如对于“孝”的论述,

2、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比如,对于治学的论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有对于诚信的论述,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等,都是说的生活中的道理。所以,读论语,要多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比照、思考、理解。学论语可治国,我没有考虑那么高,我觉得更适合来观照自己,帮助自己修身养性。论语已经两千多年了,但读起来,感到他离我们并不遥远,他说的就是当下。读着读着,就觉得书中说的许多道理就是当今社会做事的准则,书中说的就是身边的某某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能近取譬”“切问而近思”,多读几遍,多想想,反思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字理通顺,学有所得。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篇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

3、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一段,是我学的最好的,接下来,我为你们解释一下:子贡说:“贫困而不对人阿谀奉承,富贵而不骄傲自大,这怎么样?”孔子说:“这样也可以,但还不如贫困而乐道,贵富贵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就是说明这个道理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因为我告诉你这一层意思,你能进一步领会到那层意思了。”现在,我们社会中,也有这样的人:有些人家庭贫困,却没有对人阿谀奉承,却在那里欢乐,一人一种对生命,对生活乐

4、观的激情。有些人富贵,但并没有骄傲自大,而对别人实施好礼的人。之后,我们社会的小朋友们都在背诗经,诗经这本书给我们很多道理,教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面对生活,所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只要领会了这个一个意思,以后的路,我们就会领悟更多道理,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在学校里,老师也给我们教做人的道理,不要阿谀奉承,也不要骄傲自大,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所以这句话值得我深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篇3假期,我读过许多的书有:孟子、三国演义、窗边的小豆豆、论语等等。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本论语。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学的创始人。论语就是记载了孔子告诉弟子们

5、做人的道理和学习治理国家的方法。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我读完了一整部论语,知道了许多平时我不知道的做人的道理和一个人想成就大事必须具备的品格,论语这本对我来说是人生进步的一大阶梯。这可是儒家创始人,闻名中外的孔子。教育弟子说的话。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释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贫困之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这句就是讲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我还记得一开始我读论语的时候。没读两天就没有兴趣了,不爱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论语中记载的做人的道理是多么的重要,才开始慢慢的阅读论语开始还是觉得没什么

6、意思。后来坚持每天阅读,感觉其中每句话都有很深傲的意思,从读完论语之后,我的言行举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有条有理也喜欢和人交往了,结交了许多正直的朋友。论语这本书里边讲的道理一直刻在我心里,永远不会忘记,他对我人生的重要作用。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篇4“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选自论语里面的为政,这是论语十则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则。是说:“教导你的话明白了么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智慧。”这句话虽然出自春秋末期的孔子之口,但仍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教育好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谦虚诚实,切不可不懂装懂。在

7、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要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报以谦虚诚实的态度去对待,有不懂的问题,应当及时向别人求教,甚至是“不耻下问”,如果不懂装懂,敷衍塞责,最后只会害了自己。此刻社会上有很多闲杂人员整日靠骗人过日子。就那算命来说,明明是封建迷信,可算命的偏偏要揣着糊涂装明白,愣要给你的一生说出个所以然来,可笑至极。再比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应当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向老师同学请教,而有些同学总是偷懒,想凑凑合合混过去,给自己找各种各样做错了的理由,总认为自己的错误仅仅是个失误,这样时间一长,就必然会漏洞百出。让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8、,做一个于人于己都诚实的人吧!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篇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来自孔子的著作论语,而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它在我成长的路上指引了我很多的方向,也教会我许多道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了我对父母一定要孝顺,要谨遵父母的教诲。“巧言令色,鲜矣仁。”不要做一个花言巧语,虚伪的人,要做言行一致的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做人要有信用,不能出尔反尔。“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对人也要仁德,礼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9、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吿诉了我孔子他从小便有远大的志向,坚持不懈地学习,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都是对人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让我知道学习不仅仅是学,还要学会思考,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收获很多的知识。两样少了一样,都会让学习变的学习变的枯燥乏味,没有兴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要常常复习回顾以前的知识,进行理解、掌握。论语教会了我许多,孔子的那些话语让我历历在目,深深铭记于心,对我来说,论语中的每句话都是座右铭,指导我前进的方向!论语经典读后感笔记范文篇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

10、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论语,小时候我虽然背的朗朗上口,但是当时的我还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读国学课程,我们这么小的孩子学这些有用吗?慢慢地就明白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了解为什么我们所归属的民族叫做中华民族?它为什么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它到底有些什么样辉煌的思想文化艺术在通过我们的血脉传承?其中弟子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爱国首先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父母就为这个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妈妈工作多么辛苦,回到家后,为我洗衣做饭,辅导我功课。父母经常教导我做人要有爱心,要学会体贴父母,关心别人,也可以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长大后会更加孝顺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爱,别人做错了,就要以理服人,尽量与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学习他们的优点,帮助自己改正坏习惯。学习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见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只要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