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508978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1一、老教师: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三十年如一日。我校赵贤钊老师年近退休仍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能克服年龄大等实际问题,毫无保留的向青年教师介绍自己多年来带低年级的教学经验,并虚心向同年级青年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所任学科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乡前三名;学校的各项创建工作中经常看到赵老师的身影:为幼儿园修理课桌凳、为邻班更换玻璃等等;吴翠玲老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并能出色的做好图书管理员的各项工作,图书的登记、录入、到借阅等一系列繁琐枯燥的工作吴老师都干的兢兢乐道,给中心校其他科室的负责人树立的榜样。二、青年教师:敢拼敢为,以身作则,诠释着教育

2、人良好的形象。1、我校班主任老师均能认真贯彻落实校长室的会议精神,创造性的完成各项创建任务,班级管理有特色、上水平,做的较好的有郑雪燕、杨雪、刘瑜、马冬梅、韦秀春、韩笑、成金花、谭海云、董淑艳、李霞、吴雪艳、张磊、钟晓明、仲平、王维霞、陈玲、王丽平、李小会等老师。2、我校的路队管理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放学能做到快静齐,家长接送按时守纪,学校门口秩序井然,达到预期效果。为此付出努力的老师有仲崇雷、邵强、鲁成言、张秀山、王南、盛玲燕、刘金玉、司丽香、陈召萍、于小碟、苏娇、张斌等老师。3、我校部分青年教师以校为家,工作任劳任怨,为学校创建、各项评比工作付出艰辛劳动,表现突

3、出的有闫海东、孙可帅、刘长川、仲雪冰等老师。4、尤其要表扬的是我校张彬老师,自任少先队工作以来,工作出色,成绩显著:学生活动有序,行为文明,体育彰显特色,校园生机盎然。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2余老师自1994年以来一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长期以来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她不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是一名具有丰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实用的业务功底,能胜任各年级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1年获武进市政府嘉奖,并连续被评为郑陆镇优秀教师、河三口中学首届十佳青年教师,并在武进区教师基本功竞

4、赛(解题)和青年教师形象技能竞赛中获奖。自1994年以来,长期担负高中英语教学工作。无论哪项工作,她都全身心投入,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多鼓励,多表扬”的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扶持偏科生”的原则,用自己对英语的热爱去感染着一届届的学生,所任班级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同时,余老师还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为偏科的学生补课,精心辅导,得到了每届学生的一致好评。从教近二十年来,每年的工作量都很大,任务重,但一直任劳任怨勤奋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俗话说:“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二十多年来,余老师十分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努力在许多不经意的

5、小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学生曾这样写道:“余老师,你是一株温柔的常青藤,也许你很平凡,但你细密的绿叶却为我搭建了一片天空,给了我向上攀登的平台;也许你并不起眼,但你弯弯的脉络却一直延伸,深深地融进我的心里,让我有追求梦想的动力。你是我心中的橡树,因为你的坚韧指引我前进;你是我心中的常青藤,因为你的温柔给予我动力,感谢你,感谢一路有你相伴!”另一名学生写道:“你去澳大利亚回来后,经常在学校吃晚饭,然后备课,批改作业到天色晚了才回去。你说:这么长时间不上课,都快忘了,当然要多花点时间。认真负责是你不变的信念与执着。无论你面对如何肆虐的风雨和滔天的巨浪,在人生的风雨中,你总是笑着面对。感

6、谢您,余老师,感谢您教会我认真负责,教会我用一颗真挚的心去对待生活。”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人格需要人格的陶冶,爱就是最好的教育。余老师在平凡工作中诠释着教师工作的伟大,彰显着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3为人师表,溶于集体,这才会将党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杨敏官,男,195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农机学会排灌机械学会理事,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排灌机械编委。在思想上,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标准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

7、,坚持向社会的楷模学习。坚持将道德素养放在首位。坚持学习新的理论与新的方法,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作为学院的主要领导人,不断研究管理科学、团队建设与先进思想间的关系,坚持对学院各个支部的思想学习、政治工作进行监督,多次深入支部与党员讨论和交流,尤其关心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在工作中,以大局为重,以全院教师共同发展和进步为重,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坚持青年教师首先要过教学关,注重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的建设。鼓励青年教师不断上进,在全校率先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鼓励青年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多次组织全院教师进行有益的集体活动,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在教学方面,

8、在工作忙、任务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的多门核心课程。平时经常抽出周末和晚上的时间与所指导的研究生讨论所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这对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是莫大的鞭策。所指导的研究生中一人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称号,多人多次获校、院级奖励与荣誉称号。在科研方面,坚持科研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和科研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踏踏实实,以严谨的科研作风、突出的研发能力和卓越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学生、教师和社会的认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流体机械和化工过程机械内部的多相流动及测量技术,这一研究领域内存在多个难题,而他凭借着不懈追求的态度与毅力,对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已经取得

9、了多项成果。近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叶轮机械内部伴有盐析的液固两相流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轴流叶轮内非稳态空化流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盐溶液输送过程中的流动与相分离作用机理研究(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熔盐泵的研制和产业化(江苏省教育厅项目)、动力学科信息化平台建设(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企业委托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出版教材专著2部。在工作忙、任务重、压力大的客观条件下,杨敏官教授坚持立足于集体,时刻以集体的发展来衡量个人工作的成败。他思考的重点在于如何使学院的发展更快,怎样构建结构更为

10、合理的教学、研究梯队;他所重视的是如何解决一个个科学研究方面的难题,如何培养出一个个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党员,他做到了为人师表,作为一个领导,他一直在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4何昌淑,女,四川华蓥人,中共党员,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工作,现于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田坝子村小任教。1982年秋天,年仅18岁的何昌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山,走进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李子垭村小任教。当时那里的办学条件极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环着高山,终年山风呼啸,周围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岖难行,从山上到山下的镇上,来回至少也要6个小时;教学环境简陋不堪:一

11、间破房屋当教室,讲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洼洼,早已泛白,加上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桌凳,这便是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对刚步入教坛的何昌淑来说,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外,还要面对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的现实。山里人不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们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看着太阳出来,背着太阳下山,读书还不如挖山种地”,所以失学儿童很多。这样的条件,要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谈何容易!来这里的老师总是来了即思走,难以安心,呆得最长的不过一年半载,短的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会换好几位老师。缺教师,工作任务当然就重,一个老师常常要教两三个班复式教学。要教书,首先要有学生教。何老师将动员失学儿

12、童复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她走社串户,逐个宣传动员,尽管道理讲了一箩筐,山里人总是阴沉着脸不理不睬,何老师就软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里老刘的女儿娇娇已经十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但一直没有上学教师敬业奉献模范典型事迹材料教师敬业奉献模范典型事迹材料。何老师三番五次到她家里去动员,但老刘始终不松口。老刘那“女娃家上不上学无所谓”的观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穷了,负担娇娇上学的费用很困难,所以何老师总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几次都无功而返。一个星期天,何老师又翻过两座山梁,到老刘家去动员,老刘远远看到何老师来了,赶紧把门关上。何老师敲门很久,不见开门,干脆就在门口蹲了下

13、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终于开了,何老师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刘,答应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学校去。万事开头难,在何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陆续将学生送回到学校,空寂的山谷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孩子们返校了,但实际困难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烂不堪,屋顶年久失修,睛天抬头透过破洞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雨天水珠穿过漏瓦洒向学生课桌,师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课。一个个斗笠,汇成了山村教育最独特的风景线,可这风景不但不能令人兴奋,却只有心酸!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上课吧?何老师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变这个情形。于是,她多方求援,找来材料,请来工匠,发动学生和家长充当帮

14、手,自己也挽上袖子,与大家一起动手修桌凳,上房补屋顶。一个星期后,桌凳修好了,屋顶漏洞补上了,操场平整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正常上课了,何老师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却开心地笑了。李子垭村幅员面积广,学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读书,大都需要翻过一座座山岭,淌过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溪河。每当春夏时节,山洪咆哮,河水暴涨。学生的安全揪紧了何昌淑老师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边,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背了这个社的学生,又步行很远去背那个社的,直到把所有学生都背过河,才安心上课。放学后,又将他们背过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几次,她自己差点被急流冲走。但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她打心眼里觉得高兴。一到

15、冬季,漫天大雪,寒风凛冽,教室四壁透风,孩子们冻得直打哆嗦。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钱),买来比较厚的透明薄膜,将墙壁透风处一一钉上。课余,她组织孩子们从山里拾来干柴,上课前,让孩子们将柴禾烧一下,待浓烟过后,将火炭放进准备好的烂瓷盅里,吊在课桌下取暖。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5阿力太是一名寄宿学校老师,最大愿望就是孩子们都不辍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个家在远方、寄宿学校的孩子感受爱。因交通不便,阿力太的学生长达五个月不能回家,父母很少来探望,执教2019年来,她用母亲般的关爱,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为了家访,她利用周六

16、周日、寒暑假孤身骑马走遍23835平方公里大草原,踩冰踏雪、跨江过河、多次遇险。为了向学生家长传递信息,在收不到手机信号的草原上,她随身携带收音机,找到信号时就给当地专门为牧民传递信息的蒙语频道打电话,通过电台通知牧民。2019年来她用坏了5部收音机。为了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她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能守在儿子身边、连丈夫也被她带到高寒小学。执教2019年,阿力太老师教出了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篇6“充其量,我只是乡村田埂上的一株野花,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默默地绽放,为乡野增添一抹春色。”_年秋天,我们到大丰市万盈镇采访孙进同志,这位年轻的乡村教师略显腼腆地说

17、。一九九八年秋天,26岁的孙进担任六里小学教导主任。这一天,文教委员代表组织找他谈话,想调他去李北小学担任负责人。那是一所路途偏远的乡村小学,道路泥泞,无人肯去。且原学校管理混乱,教师间矛盾重重,学校正常工作难以为继,几近瘫痪。面对组织的信任,在困难面前他没有退却。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党员,一个共产党人不是靠把标签贴在脸上,而是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追求。”道路远了,工作难了,担子重了,他更知道“环境造就人”,他觉得这是磨练自己,锻炼自己的极好机会。“舍我其谁呢?”他打点行装,走马上任。来到学校,看到的是破旧凌乱的校舍,高低不平的校园,满地荒草的运动场地,涣散的人心。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高的

18、热情,他迅速进入角色,开教师座谈会,走访学生家长,与村委会协调磋商。他快刀斩乱麻解决了学校遗留问题,治理了环境,修葺了校舍,添置了设备,落实了责任。短短几天,他外整其行,内修规章,于是坚冰破了,环境美了,人心齐了。一切都显示了他良好的的组织管理能力。从一位普通教师到学校领导,他岗位换了,地位变了,但他对工作的热情没有变,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没有变。在新的岗位上,他重新审视自己,更加勤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走在别人前面。学校事务繁忙,但他总是事无巨细,细致入微。尽管工作繁杂,但他始终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人数最多的班没有人肯教,有些科目没人能教,都是他提枪上马。他总是说:“党员就

19、是一盏灯,党员就是一面旗。”我冲在前面,大家就有奔头,教师才有动力。毕业班缺教师,他上;启蒙班没有合适的老师,他上。甚至语文、数学、英语连轴转乡村的孩子离家远,想在学校代伙,学校没有食堂师傅,他主动承担,成为半路出家的“司务长”,每天放学后,学校的角落总能看到他挥舞扫帚的身影,他又成了学校义务“清洁工”,校舍漏了、课桌椅坏了,他就是兼职“修理工”他就这样凭着对教育的一腔热忱,扎根农村,用激情、青春书写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谁就拥有硕果累累的秋天。这样,一个在别人眼中傻得有点可爱的年青人,多年来,他任教过小学阶段所有的科目,令人惊叹的是,无论他教什么科目,教学实绩总是名列前茅

20、。学校管理规范,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此后,他也得到一个“消防员”称号,哪所学校管理混乱,他就被调往哪里。哪个班级学生成绩上不来,他就带哪个班级。孙进从不畏难,总能迅速进入角色。跟他打过交道的同事、领导,提起孙进时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然而,在荣誉背后的那些数不清的酸、甜、苦、辣是常人无法体验的,有人也问他:“你这么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你后悔过吗?”他还是腼腆地告诉大家:“说实话,刚开始也动过离开的念头,但听着乡亲们的恳求,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毅然决然选择了坚守。我不求名,不求利,但求对得起每一个孩子。”在他淡定而坚决的话语背后,我们看到是他的一份执着,一份坚毅,一份对党

21、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二00七年,孙进调进万盈中心小学,这时他双腿股骨头坏死已经较为严重。学校领导考虑他的实际情况,想给予他适当照顾。他得知情况后非常着急,马上找到校领导。他恳求说:“如果学校信任我,还让我站在讲台上,我绝不要比其他老师少一节课,我离不开孩子,我热爱我的课堂。”面对他执着的目光,领导、同事们的眼睛湿润了。更让大家吃惊的是当他知道毕业班缺少把关教师时,他主动要求代毕业班,还在领导面前保证:绝不会因为治疗耽误孩子一节课。于是,拄着单拐忙碌的身影成为校园里最美的一道风景。入夜,学校一片漆黑,唯有图书室还闪着灯光。巡视学校的石校长发现了,赶忙去巡查,只见孙进老师拄着单拐,满头大汗地在搬

22、运整理图书。原来开学初,局里分发各学校一千多册图书,学校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看着这些图书因为没有整理造册而躺在这里,不能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食粮,他感到非常着急。孙进知道大家的工作都很忙,就晚上一个人偷偷跑来整理造册,他想让这些图书快点发给孩子们。石校长看到这样的情景,拉住孙进的手连声说道:“是我的工作疏漏啊,怎么能让你来干这体力活呢?”孙进憨厚地笑了笑说道:“老师们的工作都忙,我家就在学校隔壁,我有时间优势,再说干这活就当着锻炼身体!”事实上,后来了解到,孙进为了搞懂图书管理的知识,他已经悄悄自学很多相关书籍,并且还做了笔记。当一本本新书发到孩子们的手上,看着他们渴望求知的眼神,孙进会心地笑了,这是绽放在他这位“图书管理员”心头的微笑。在古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力大无穷,而且永无止境,是因为他总是站在大地母亲身上。我想,孙进老师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正是因为他扎根在这生他、养他的土地上。“我只是乡村田埂上的一株野花”,是的,他是野花,他就是一株不平凡的野花,他把他的生命奉献给了他的乡野。愿我们都成为这样的野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